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好梦公司只能是昙花一现,三人最终分道扬镳。

    到那时候,他会把葛尤和冯晓刚给招揽过来,把葛尤的票房号召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这同样是京城电影圈子里很多人的看法,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在电影行业并不流行。

    这两年好梦公司出了风头,赚了钱,但要是一直拍这类电影恐怕很快就会赔本。

    一个是其他影视公司会模仿,也拍这样低成本的喜剧片,也在贺岁档上映,大家拼个你死我活,还有就是观众看多了会厌倦。

    他们羡慕好梦公司有个葛尤,葛尤现在可是国内票房号召力最高的男演员之一。

    在电影的筹备阶段,《卧虎藏龙》在华国电视台第八套节目晚八点的黄金档播出。

    这个频道刚开播没几个月,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老百姓习惯了观看华国电视台第一套的节目,就算有陈导明做主演,在播出初期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有娱乐类媒体象征性的报道了一下,报道的重点放在了陈导明和夏宇身上。

    这是夏宇拿了威尼斯影帝后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值得媒体的关注。

    《卧虎藏龙》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后,京城电视台和浙省的电视台相继播出,浙省电视台购买这部电视剧是因为俞菲鸿的缘故。

    这部电视剧最先红起来的正是俞菲鸿,她的古装扮相实在是让人惊艳。

    只要看了这部剧的观众都会对她有印象,国内这两年流行戏说历史剧,其中有不少古装扮相的女演员,要么美艳,要么清纯,各具特色。

    俞菲鸿扮演的俞秀莲是华国传统女性的代表,性格含蓄内敛,观众很容易接受。

    她的演技同样值得肯定,在和陈导明对戏的过程中不落下风,把俞秀莲对李慕白那种埋藏在心底,欲言又止的感情表现的恰如其分,克制隐忍。

    两人的对手戏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至于夏宇扮演的罗小虎和徐晶蕾扮演的玉娇龙,只能说是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徐晶蕾还好些,因为是主角,发挥的空间很大,越往后演的越好,尤其是最后远走大漠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较而言,夏宇在四个人中就不那么显著了。

    这和他年纪太轻有关,没有表演经验,在感情上也没有生活经验,感情戏表现的不太好。

    《卧虎藏龙》只有十五集,华国电视台不到半个月就播放完了,随着其他地方电视台的陆续播出,这部剧引发了不小的热议,在武侠小说的读者中更是如此。

    他们会议论电视剧里的演员和原著里的人物是否符合。

    俞菲鸿被认为是扮演俞秀莲的最好人选。

    陈导明扮演的李慕白儒雅是够了,可总觉得不够生活化,玉娇龙算是合格,没有读者想象中那么美艳绝伦,罗小虎的存在感最弱。

    总而言之,这部剧虽然没有轰动和火爆,却也引发了热议。


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剑

    虽然《卧虎藏龙》这部剧集没有火爆起来,不过并不影响前传的拍摄工作,从香江回来的张纪钟在京郊的怀柔影视基地低调的开机了。

    这部电视剧叫做《卧虎藏龙前传》,而不是《宝剑金钗》或者是《剑气珠光》。

    林子轩想把“卧虎藏龙”这个概念推广出去,不想弄太多名字让观众产生混淆,观众想到李慕白或者俞秀莲的时候就会想到“卧虎藏龙”。

    这部剧集是两部小说的合集,三十集的长度,投资五百万。

    这个投资在目前国内的电视行业算是中等规模,民营资本的进入让电视剧的投资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国产电影的投资。

    主要是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参与了进来,这些企业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他们发现一部热播电视剧所产生的影响往往要超过在电视台打的广告,所以对于那些有大明星参与拍摄的影视剧,各大企业都会投资赞助。

    比如刘晓青主演的有关一代女皇的剧集,投资超过千万,由玉柴集团提供赞助。

    随着电视剧的火爆,玉柴集团不仅收回投资,还获得了丰厚的盈利。

    还有去年李保添和张国粒主演的戏说历史剧,四十集的长度,投资是六百万,在国内就卖出了一千四百万,还不包括在港台地区的收益。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电视剧产业,影视文化成为了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文化产品中蕴含的经济价值被企业家们发现,形形色色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应运而生。

    很难统计目前到底有多少家这种文化公司,光是京城恐怕就有上百家。

    它们一般是在经营范围广泛的实业公司、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当中,或者挂靠在国有文化单位、事业单位或企业下面。

    它们的名字以“合拍”或“协拍”的方式排在国有影视单位的后面,这是因为现在只有国有影视制作单位才拥有影视作品的出品权和发行权。

    好梦公司也是如此,《卧虎藏龙》的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是合拍。

    在《不见不散》的片头,第一个制作单位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第二个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能排在第三位。

    这就是民营影视公司的现状。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赚钱排在第几位关系不大,然而,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并不是所有投资影视制作的企业都能盈利。

    按照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统计,在去年全国生产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中,能够盈利的只占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二十持平,剩下百分之六十都或多或少的亏本。

    真正能大赚特赚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五。

    即便是艺术中心投资的三百五十集电视剧,也不是每一部都能赚钱。

    这里面原因很多,一个是民营影视公司跟风拍摄严重,不注重自身创作,只盯着市场。

    市场上流行什么就拍什么,从室内剧到历史戏说剧,从情景喜剧到系列剧,越拍越长,形成了一窝风现象,去年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里戏说历史剧占了三分之一。

    第二个是影视市场的混乱,管理缺失,明星漫天要价,制片人和导演往自己腰包里捞钱。

    拍一部戏到底花了多少钱,谁都不清楚,没有一个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三个是收回投资难,版权意识淡薄。

    即便是把电视剧卖出去了也不见得能收回投资,有的地方台违规播出,没有法律意识。

    比如说一部电视剧只卖了十家电视台,却有八十家地方电视台在播出。

    省级的电视台不会如此,但那些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台根本不管那一套,他们连没有版权的电影都敢在电视上播出,更何况是电视剧呢。

    你难道还要告他们么?

    不仅劳心劳力,就算告赢了也赔不了多少钱,有那个时间不如再拍一部电视剧呢。

    目前的电视剧市场虽然火爆,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鱼龙混杂,粗制滥造。

    林子轩管不了那么多,他是从艺术中心出来的,在电视剧制作上讲究的是正规化,他本身就是制片人,清楚其中的门道,想要骗他很难。

    他和各地的电视台都有关系,不担心收回投资的问题。

    这就是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区别。

    有了《卧虎藏龙》的铺垫,林子轩觉得这部明年播出的前传应该会具有一定的热度。

    到了后年,会拍摄《卧虎藏龙》的后传,同样是三十集的长度,给这个故事一个大结局。

    经过三年的打磨和宣传,这个系列会被观众所熟知,到时候就能推出大电影计划了。

    和电视剧对应,《卧虎藏龙》这个武侠系列至少能拍出三部电影,每两年拍一部,六年时间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系列。

    主要还是第一部影片,只要第一部电影成功了,以后的两部就不愁投资和票房了。

    从小说到电影,以后还可能改编成游戏和动漫,要用掉十年时间,这正是十年磨一剑。

    在其他人认为好梦公司的贺岁片没有发展前景,这个公司可能解散的时候,林子轩已经给好梦公司找到了新的盈利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着不小的困难,但有挑战不是坏事,只要能解决掉就行了。

    张纪钟从香江交流回来,和林子轩谈了感受。

    光看香江的武侠片,也能研究出香江电影人的拍摄手法,大家都是做这个行业的,没什么秘密可言,不过如果就这么去模仿,很难拍出香江武侠片的味道。

    为什么呢?两地之间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不同,总有一种隔膜。

    他觉得不能一味的模仿,那样拍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四不像,内地武侠片要有自己的风格。

    以前大家觉得香江人就会玩技术,太虚幻,影视剧还是要以艺术为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行业。

    张纪钟准备尝试新的拍摄手法,香江人的技术要学习,但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东西。

    他想把武侠片拍出历史剧的大气和厚重,走正剧大戏的路子,《卧虎藏龙》这个系列的武侠故事更为市井化和生活化,很适合这种改编方式。


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马奖

    林子轩支持张纪钟进行尝试,任何新事物都是在不断尝试中产生的。

    大6的武侠剧不能沿用香江武侠剧的创作模式。

    香江人的生活节奏快,拍出的武侠剧节奏也很快,情节紧凑,不过他们更注重现代人感兴趣的情感纠葛,突出男女主角,以及第三者之间的感情故事。

    而且,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投资规模不高,选取的场景粗糙,制作上不够精良。

    换句话说,香江武侠剧的整体格局太小,这和香江的地域文化有关。

    大6武侠剧想要更胜一筹,就要在格局上下功夫,要在武侠剧中展现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武侠,赋予武侠一种厚重感。

    “那边的电视同行说,香江现在的电视台很少投拍武侠剧了,说什么流行家族剧和职业剧,武侠剧过时了,咱们的武侠剧才刚开始拍,他们就过时了。”张纪钟感慨道。

    “慢慢来吧,社会展很快的。”林子轩回应道。

    从观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就能大致了解社会展的状况和百姓的生活水平。

    八十年代是香江武侠剧的鼎盛时期,群星璀璨,武侠剧就像是一场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香江的百姓更为关注现实,都市题材流行起来。

    尤其是职业剧,像是医生、律师和警察这类剧集最受欢迎。

    大6也有类似的题材,拍了不少有关警察的剧集,只是相对来说都不够专业,只能算是都市情感剧,而不是职业剧。

    内地想要拍摄专业的职业剧,恐怕还要等上几年才行。

    五月份,林子轩从闻隽那里得到一个消息,闻隽他们打算把《阳光灿烂的日子》送去参加在宝岛举办的电影金马奖。

    宝岛的金马奖一向推崇文艺片,这部片子获奖的机会很大。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九四年就拍完了,不过九五年才获得在内地上映的机会,所以能以大6影片的身份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