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浅了说,是格局太小,局限于一隅;往深了说,是基调过于悲观,不够光明。

    这都是在审查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在国内,拍文艺片,尤其是这种题材敏感的文艺片,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要做好各种准备。

    《小城之春》的剧本在交给总局审查之前,要先过京城电影制片厂那一关。

    好梦公司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作,使用京影厂的厂标,这是正常的流程。

    这个剧本在京影厂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是做电影的,能看出这个本子的精彩之处。

    “老田,这个剧本和你的风格很像,你好好看看。”有人把剧本拿给了田状状。

    自从被禁止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之后,田状状一直在京影厂做剧本策划和影片监制的工作,就是帮扶和指导青年导演拍片子。

    他和张亿谋同属第五代导演,京城人,演艺世家出身,家庭背景深厚。

    田状状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拍了多部风格独特的影片,他拍的一部电影在总局审查的时候因为委员们都看不懂,所以没有通过审查。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个性化的导演,不是那种主流导演。

    田状状翻看着《小城之春》,脑海里浮现出各种画面。

    在他看来,这个故事格外的安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就是那么娓娓道来,点到即止,就好像是是一首淡雅的诗词,或者是一幅处处留白的水墨画,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这个剧本和现在的电影不同。

    现在的电影太喧闹了,导演总想着表达什么,把什么都往里塞,结果内容倒是充实了,意境没有了,看起来就像是个吃撑的胖子。

    真正有意境的电影不是电影本身讲了什么,而是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第三百三十三章 经营

    田状状觉得《小城之春》就有那种意境,把东方人含蓄内敛的感情表达的恰到好处。

    是恰到好处,而不是淋漓尽致,这就是这个本子和其他剧本的区别。

    他拍片子习惯作为旁观者,冷静的看着演员的表演,他认为导演不需要过多的介入,应该依靠演员的发挥,只有需要说戏的时候,他才会和演员交流。

    有些导演希望演员按照他的想法演,把演员当作活动的道具。

    这是两种不同的导演方式。

    田状状看着剧本,觉得有点可惜,十年的时间还没过,他还不能执导电影。

    林晓玲回到四合院,极力鼓动林子轩和慕姗姗到日本旅游。

    林子轩觉得奇怪,没事跑日本干嘛,现在国内还没有黄金周,老百姓虽然有旅游的热情,但多是短途游,更别说是出国了。

    “你和嫂子天天这么忙,也该抽时间休息一阵了,到日本看看樱花,泡泡温泉,逛逛商店,不是挺好。”林晓玲劝说道。

    “樱花是春天开的。”林子轩纠正道,“你去参加电影节,不用我们陪着吧。”

    “老哥,你怎么不懂得浪漫啊。”林晓玲鄙视道,“我问你啊,结婚之后,你给嫂子买过什么礼物?带她出去旅游过几次?给她制造过几次惊喜?”

    林子轩想了想,生活似乎是有点平淡了。

    尤其是有了女儿之后,俩人把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加上平时很忙,倒是忽略了对方。

    “我们的感情你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们这些年轻人整天想着浪漫啊,惊喜啊,那些能当饭吃么?”林子轩辩解道。

    “老哥,你没救了。”林晓玲感叹道,“就算嫂子那么通情达理的女人,也是要哄的。”

    林晓玲离开后,林子轩陷入了思考。

    他在写的两个剧本,都是关于婚外恋的,婚外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婚姻生活太过平淡,所以才要出去寻找刺激。

    在西方,有一个说法叫做七年之痒,也叫做中年危机。

    大概的意思是男女双方结婚到了七年是一道坎,两人相处久了,日子变得平淡乏味,会产生厌倦情绪,生活中的小矛盾日积月累,说不定哪天就会爆发。

    这时候,一旦碰到心仪的对象,很容易陷入婚外恋。

    林子轩和慕姗姗结婚五年了,事业有成,生活如意,还有了女儿,按理说没什么可担心的,林子轩也从来没想过这种事儿。

    他总觉得不会有问题,但今天林晓玲的一番话让他有所触动。

    从《小城之春》和《一声叹息》中就可以知道,婚姻需要经营,否则迟早会出问题。

    男女刚开始相处或许是因为爱情,可一旦激情耗尽,就会陷入无尽的生活琐事之中。

    有一种说法是,要把爱情转化成亲情,婚姻才能长久,爱情短暂,亲情持久。

    林子轩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他和慕姗姗谈恋爱那会,一个人出差,另一个人肯定会去送行,回来的时候也会去迎接。

    他们会经常约会,在京城的小店里流连,就算是不买东西,心里也溢满了快乐。

    结婚后,俩人住在一起,更愿意腻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现在有了事业和孩子,这两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

    两人谈论的是你的节目做得怎么样了,你的剧本写好没有,小雪又哭了,小雪会走路了。

    在这些话题中,唯独缺少了他们自己。

    林子轩原本觉得这很正常,每个家庭都是如此。

    到了某个年龄段就要做那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他现在不会像年轻那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慕姗姗在京城转悠,也不会一时冲动就唱一首感人的情歌。

    六年时光匆匆过去,他改变了很多,更为稳重,更懂得妥协,更为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

    不过,他还是很怀念过去的那段美好时光。

    林晓玲有句话说的没错,女人是需要哄的,出国旅游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有两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度过一段难得的悠闲假期。

    随即,林子轩想到了《没完没了》还在后期制作,《小城之春》还要审查,还要把《一声叹息》的剧本写完,交给张国粒。

    《卧虎藏龙》和《小雪的大冒险》的稿子也要交了,还有出版社要洽谈出版事宜。

    慕姗姗还要制作节目,离开之后,公司怎们办?女儿怎么办?

    林子轩想起了一句话,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当然,真想走的话也可以,要先把工作安排好才行,他现在是老板了,能够自己做主。

    或许应该来一个组团旅游,把冯晓刚和葛尤这帮人都拉去,大家一起放松放松,所有费用公司报销,算作是公司福利。

    好梦公司成立快三年了,也应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福利,给他们一些鼓励。

    林子轩不由得露出苦笑,原本是他和慕姗姗度假的,一不小心想到了公司上面,习惯了。

    这次就算了,还是两个人度假好了,把公司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晚上,慕姗姗把小雪哄睡,回到房间,坐在镜子前面取下头上的发带。

    “咱们抽个时间去国外旅游怎么样?”林子轩商量道。

    “是晓玲和你说的吧?她也和我说了,她是想让你给她们一伙人出路费呢,你不会当真了吧?”慕姗姗好笑道。

    “这样啊,我说她怎么那么积极呢。”林子轩恍然道。

    “用不了多少钱,让她们去玩好了,参加一次电影节不容易。”慕姗姗随意道。

    “我知道了。”林子轩回应道,“要不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了,好长时间没出国了。”

    “你说真的?咱们有时间么?”慕姗姗疑问道。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林子轩认真道,“稍微安排一下就行了,半个月的时间不难吧。”

    虽然被妹妹给忽悠了,但林子轩还是想把这个旅游计划进行下去。

    婚姻需要经营,生活需要惊喜,女人是要哄的。


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业和艺术

    《小城之春》的剧本通过了总局的审查,拿到了拍摄许可证,可以筹拍了。

    这部片子最好是在明年的二三月份拍摄,正值春寒料峭的时节,和剧中人物的心境暗合。

    而且,要在江南一带取景,寻找斑驳的旧城墙和园林式的老宅。

    整部片子的场景简单,正因为如此,才要更加注重细节,房间里的家具要找老物件,摆放的位置要恰当,尽可能的还原当年的生活面貌。

    虽然影片的投资不高,但也要精益求精,用心拍一部精致的文艺片。

    至于导演,林子轩早有打算。

    他觉得应该找那种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对南方的生活和文化有所了解的导演来拍摄,才能把握住其中温润如水的味道。

    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授郑洞添就比较合适。

    郑洞添五十多岁,出生于山城,自幼在沪城念书长大,自电影学院毕业后还在沪城电影制片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江南的人文风物较为了解。

    他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拍片的风格被称为“纪实美学”。

    在电影领域,郑洞添不仅是一位导演,还是一位电影理论家,他积极探索华国电影的新方向,不排斥娱乐片,观念开放。

    他还是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在华国电影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属于老前辈。

    林子轩请郑洞添执导《小城之春》,一个是觉得郑洞添合适,这种片子还是请老一辈的导演执导更为稳妥,他们有那种沉稳闲适的心境。

    中青年导演总是心怀抱负,沉不下心来。

    此外,林子轩有点私心。

    他想把林晓玲安插到剧组里,做个副导演,跟着郑洞添好好的学习学习。

    《我们俩》只能说是一部生活化的小众文艺片,以情动人,林晓玲能拍出这部片子,说明她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

    《小城之春》才是真正考验导演艺术功底的影片,林晓玲跟着学学一定会受益匪浅。

    不过郑洞添身兼数职,工作很忙,林子轩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这才等到剧本通过审查后再出面邀请,顺便说说东京电影节的事情。

    林子轩打算出路费让《我们俩》剧组的成员和演员前往东京参加电影节。

    那些剧组成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拍片子没有工资拿,白干了一年,虽说是毕业作品,大家心甘情愿,可总要有所表示。

    再说了,这帮人和林晓玲配合的不错,就算以后毕业了也可能会继续合作。

    还有演员,徐晶蕾不用说,就说金亚琴,人家当初降低了片酬参与拍摄,在拍摄期间极为配合,任劳任怨,展现了一位老演员的职业素养,贡献了一次精彩的表演。

    那么请大家到东京转一转,玩一玩也在情理之中。

    这部片子说起来和林子轩的关系不大,但很多事情不能这么算,就当是结个情分。

    “这是好事,你既然愿意破费,让他们见识见识也好。”郑洞添赞同道。

    “那拍《小城之春》的事……”林子轩询问道。

    “这个本子我的确喜欢,就怕事情太多,心思太杂,拍不出感觉来。”郑洞添犹豫道,“拍这部片子要真正沉下心来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