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会有偏差。

    说到底,大家接触不久,没有信任,如果是冯晓刚或者姜闻,林子轩就不会如此防范了。

    李桉的想法是大家继续谈,增进共识,一步步来,他没打算放弃这个项目。

    徐立公这次打电话,是因为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港台的电影公司基本上都在观望,这时候筹备《卧虎藏龙》这么大投资的影片,风险太高。

    就算他愿意支持李桉,也很难找到其他的投资人。

    “阿桉,如今经济不景气,我看这部片暂时放一放,以后再说吧。”徐立公劝说道。

    李桉想了想,既然和林子轩的商谈没有进展,又找不到资金,这个项目只好暂时搁置了。

    他在好莱坞还有一部片约,要到明年才能做完。

    这是他拍的第三部西方电影,投资高达两千四百万美金,题材是美国的内战。

    这种规模的投资在好莱坞并不少见,但让华人导演执导,这应该是第一次,这说明李桉获得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认可,认为他能给电影公司赚钱。

    李桉清楚机会难得,他想拍一些大场面,来证明自己在商业片上的能力。

    好莱坞的大导演大部分都擅长拍摄商业片,就算靠着文艺片起家,想要受到电影公司的重视,还是要拍商业片才行。

    李桉以前拍的是文艺片,一部电影的最大规模投资不过一千万美金,这是一次好机会。

    林子轩并不知道宝岛那边把《卧虎藏龙》给暂停了,他正在为《潜伏》挑选演员。

    他选演员的习惯还是从自己人入手,熟人最好,只有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才会从外边找。

    这就是圈子,有好处当然要照顾自己人。

    比如《潜伏》中的李涯,他找了张涵宇,这人原本是专业的配音演员,后来考上了京城戏剧学院表演系,科班出身。

    张涵宇毕业后一直在跑龙套,经过傅标介绍,被冯晓刚拉进了冯家班。

    他的演技没问题,就是长相太正面,和冯晓刚的喜剧路数不太搭调,有点浪费。

    林子轩把他给找了过来,《潜伏》中李涯这个人物虽说是个反派,但内心戏十足,和余则成之间有大量的对手戏,容易出彩,很有挑战性。

    至于老谋深算的吴站长,由傅标来演,戏份不多的地下党员左蓝找的是俞菲鸿。

    现在主要演员里唯一没有确定下来的角色就是王翠平了,剧组试镜了不少女演员,总觉得不大合适,缺少点什么。

    林子轩翻看着演员们递交过来的简历,在试镜配角的简历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这名女演员来自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陕省长安人,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学习,后来加入空政艺术中心,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不过一直在跑龙套,没演过主角,她试镜的角色是剧中的女三号。

    这位女演员叫做闫昵。


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运儿

    闫昵调到空政电视艺术中心有三年时间了。

    她以前做过主持人,演过话剧,来到空政后还是演话剧,都是一些戏份不多的小角色,也就是俗称的跑龙套。

    一年前,她在《炊事班的故事》里客串了一位护士员的角色,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影视剧。

    《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部是好梦公司和空政合作拍摄,冯晓刚导演,一改军旅题材电视剧的严肃形象,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随后空政艺术中心花了五十万从好梦公司买回了版权,自己拍摄续集。

    有了第一部的影响力,后续的故事同样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了空政艺术中心的招牌剧集。

    去年拍的是第三部,闫昵在里面演一个配角,从那以后,她就有了进入影视行业的打算。

    空政艺术中心属于部队下属的文艺单位,在这种单位里更讲究论资排辈,闫昵想要依靠演话剧出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以前这种部队上的单位不错,福利待遇好,大家都想进去,最起码吃穿不愁。

    而且,在这种单位上班是有军衔的,这是一种荣誉。

    现在不同了,随着国内影视剧市场的繁荣,演员的片酬水涨船高,一线演员一年能挣一套房子,二线演员也能开起车子了。

    这么算起来,演话剧真没什么钱途。

    话剧演员转行演影视剧成为一种潮流,以往空政中心还会管一管,毕竟中心的演员在部队上都有编制,跑出去演电视剧不像样子。

    这两年政策放松了,部队文工团的歌手都开演唱会赚钱了,谁还管这些啊。

    闫昵没工作的时候就跑出去到各个剧组试镜,说实话,她的空闲时间挺多的。

    只是由于没有拿得出手的简历,加上她又不是那种特别漂亮的类型,得到的演出机会不多,都是些没有几句台词的龙套。

    她来《潜伏》剧组试镜,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真没有太大期望。

    怎么说呢,《潜伏》这部剧可以说是未播先火,不说这部剧的题材类型,仅仅是这部剧由林子轩亲自操刀制作,就足以引起圈内的重视了。

    上次林子轩这么花费心思制作的剧集是《京城人在纽约》。

    像是《过把瘾》,《卧虎藏龙》这类电视剧,林子轩参与的并不多,都交给导演了。

    《潜伏》是由林子轩亲自坐镇挑选演员,筹备剧组,显然是想大干一番。

    圈子里有传言,为了让这个剧本过审,林子轩找了总局专管电视剧的副局长,写了保证书,保证这部电视剧一定会成功。

    实际上没有那么夸张,《潜伏》的剧本在审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

    有的委员觉得虽然大方向上没有错,可在具体问题上有模糊的地方,这个不好,要分明。

    林子轩和总局的吴振辉谈了谈,提出现在的电视剧市场粗制滥造,需要拍一批精品剧来提振市场,他保证《潜伏》会是一部精品剧。

    这部剧或许会为国产电视剧创出一种新的类型。

    吴振辉当初支持林子轩拍《京城人在纽约》,获得巨大成功,他看了《潜伏》的剧本,的确不错,可以让林子轩试一试。

    如果播出后有不好的反响,再停播不迟,于是他就拍板同意了。

    这是给林子轩一个面子,同时也是看在慕致远的面子上,吴振辉听说慕致远明年有希望成为文化部的副部长。

    以慕致远的年纪来算,如果没有意外,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提升了。

    不管怎么说,京城演艺圈的人一致认为《潜伏》是林子轩今年打造的重头戏,在听说剧组试镜演员后,有名气和没名气的演员蜂拥而来,都想试试运气。

    林子轩捧红了那么多演员,或许下一个幸运儿就是我呢。

    闫昵倒没有成为幸运儿的想法,她只想争取到一个有戏份的配角,在其他演员试镜女主角的时候,她选择了剧中的女三号。

    像这种女三号的试镜林子轩不会参与,副导演试镜后会选择几位他认为合适的演员。

    林子轩看过后基本上就会定下来,如果拿不准的话,就把演员叫过来再试镜一次,闫昵的简历就是这样被送到林子轩手里的。

    距离试镜已经过去好几天了,闫昵没有接到通知,她觉得这次和其他试镜一样,没戏了。

    心里谈不上失落,对于跑惯了龙套的演员来说,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她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女演员一旦过了三十岁,以后估计只能演母亲这类角色,这预示着她作为演员的青春期结束了。

    让闫昵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接到了《潜伏》剧组的通知,让她过去试镜。

    没有通知行不行,而是还要试镜,她有点想不通,不过这总归是好事儿,说明还有机会。

    闫昵匆匆来到友谊宾馆,还是上次试镜的地方,她敲敲门,走了进去。

    这一回不像上次试镜那么多人,准确的说只有她一个,显得挺冷清,闫昵看到了林子轩,还有上次的副导演和王志闻。

    “林总,张导,你们好。”闫昵小心道。

    林子轩她自然认识,在京城演艺圈里还不认识林子轩的人不多了。

    “你好,坐吧。”林子轩招呼道,“这次让你过来就是试试戏,这儿是一小段情节,你先看看,等下王哥和你对戏。”

    闫昵从林子轩手里接过两张纸,看了看,她觉得不对,这是女主角的剧本啊。

    她想问问,你是不是拿错剧本了,我试镜的不是这个角色。

    不过看到林子轩正在和王志闻说话,她就没敢吭声,自个琢磨起剧情来。

    一会要和王志闻对戏,闫昵的压力不小,她听说王志闻的脾气大着呢,可看着王志闻和林子轩有说有笑的模样又不太像。

    林子轩选择闫昵来演王翠平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闫昵是陕省人,有当文艺兵的经历,还有喜剧天赋,和王翠平这个人物颇为吻合。

    王翠平来自根据地,是地道的陕省人,还是游击队长,剧中的幽默笑点大都集中在她的身上,这就要求演员要懂喜剧表演。

    至于容貌是不是漂亮倒在其次了,说起来,一个农村来的女人太漂亮了也不合适。

    闫昵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就看接下来的试镜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鼓励

    王翠平这个人物性格鲜活,泼辣率直,恩怨分明,有情有义。

    她从根据地来到危机四伏的大城市,开展地下工作,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试镜的内容有三段,一段是王翠平和余则成刚见面的时候,一段是王翠平带着余则成宣读入党誓词的时刻,最后是两人离别的场景。

    时间跨度相当大,选择这三个片段是因为能展现王翠平在不同时期的性格。

    两人刚见面那会王翠平泼辣率直,介绍余则成入党的时候王翠平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下党员了,离别时分,情况急迫,心中虽有很多话想说,却只能匆匆交代几句。

    演员把这三段戏掌握好了,基本上就能接下这部剧。

    这是一次试镜,闫昵刚刚接触这个人物,林子轩并不期望她有完美的表现,那不现实。

    只要能看到她表演里有那种潜质就行了,接下来她有时间仔细琢磨这个角色。

    林子轩找王志闻过来,是让王志闻看看闫昵,适不适合这个角色。

    王志闻是戏剧学院的老师,还是这部戏的主演,林子轩想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十五分钟过去,试镜开始。

    副导演用摄像机拍下试镜的片段,林子轩坐在一旁看着。

    一般而言,主演试镜要用摄像机拍下来,电视剧要播放给观众看,要的是在镜头里的效果,而不是真人实际的形象。

    从镜头里能看出演员是不是上镜,这个上镜是指一个人在镜头里的形象。

    有些演员真人不怎么漂亮,但在镜头里却看着很舒服,这就是上镜。

    还要看王志闻和闫昵在镜头里是不是搭调,或者画风是不是一致,给观众的印象好不好。

    两人第一遍对台词的效果并不好,王志闻的台词功底深厚,把闫昵直接给压了下去。

    或许是她第一次和这么大腕的演员对戏,心里紧张,没有发挥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