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国内拍电视剧,自导自演,累死累活,可最终拿到的酬劳没有投资商赚得多。
张国粒还被投资商坑过,怎么说呢,这时候,国内演艺圈的制片人实行的是承包制。
制片人承包一部电视剧,投资商会规定一个数额,核准后,把这笔钱交给制片人管理。
拍戏超过这个数额,制片人要自己往里面垫钱,有了结余,这些钱就是制片人自己的了。
张国粒以前没做过制片人,觉得这个条件还行,大家都是这样,再说了,自己做了制片人就能掌控剧组了,拍自己想拍的片子。
结果,那部戏的预算没有控制好,他只能把自己的片酬垫进去。
投资商赚的盆满钵满,他却一分钱没赚到。
这是难得的经验教训,以后再拍戏的时候,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张国粒想自己开公司投资拍戏,他相信以自己的影响力拍的戏肯定能卖出去,只是拍影视剧总会有赚有赔。
京城那么多家影视公司,在他看来,只有好梦公司没赔过。
这里面有冯晓刚和葛尤的功劳,两人拍的贺岁片票房大卖,是好梦公司盈利的基础。
不过张国粒却知道这后面是林子轩在支撑着,可以说林子轩才是好梦公司的核心,所以,他想学学林子轩是怎么经营的。
“这和国内一样,都是讨价还价。”送走了片商,张国粒如此说道。
“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是都要谈判,不一样的是规矩。”林子轩解释道,“咱们在国内,是按照咱们的规矩来,来到这儿,就要按照他们的规矩来。”
“这个倒是,我听的头都晕了,咱们就缺少熟悉他们规矩的人。”张国粒认可道。
“张哥不是要开公司么?准备的怎么样了?”林子轩询问道。
这件事张国粒和林子轩商量过,他和陈导明这类演员不同,在演艺圈,张国粒的性子随和,人缘好,轻易不去得罪人。
他的演技不错,不过不是那种一心铺在演戏上,想要成为艺术家的那类人。
张国粒涉足导演、制片人和投资人等多个角色,总是在不断的尝试。
可以说他不是个安分的人,这几年他赚了一些钱,不甘心为那些投资商赚钱,想要有一种更为平等的合作方式。
于是,他就想自己开家影视公司。
有了上次的教训,他不再做制片人,而是把制片人的职位交给了他的爱人。
他的爱人叫做邓洁,是个做事认真,很有条理的女人。
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在国内演艺圈并不少见,两人彼此了解和信任,容易沟通。
“准备的差不多了,明年先投资一部戏试试看,小林,你可得指点指点我,我看你拍谍战剧,这种类型的戏以后是不是要火啊?”张国粒好奇道。
“我暂时拿不准,先拍一部看看观众的反应,张哥你要是想保险呢,还是拍戏说历史剧,以你的影响力,收视率上有保障。”林子轩劝说道。
这是实话,这时候拍《潜伏》林子轩也没把握一定会火爆。
不过他相信,只要是好的剧集,观众应该会接受,《潜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手头有个讲古代状师的剧本,我看着不错,回头你帮我把把关,你说行了,我才能放心。”张国粒请求道。
“张哥,别这么捧我,我可没那么大本事,都是咱们自己的事儿。”林子轩客气道。
他们在威尼斯待了两天,到了《小城之春》放映的日子,按照主办方的规定,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能够多放映几场。
有了前两天的准备,来观看影片的除了本地的观众,还有不少片商。
马克穆勒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带了一些记者和意大利本地的影评人过来,这是为了替《小城之春》做宣传,提升影片的人气。
林子轩和演员站在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
“林,这些都是文艺片的爱好者,一定会喜欢这部片子的。”马克穆勒
林子轩和他们客套了几句,说多了也没用,他和这帮人没交情,还是要看电影的质量。
到了时间,放映厅里只来了一半的观众,今天正是戴安娜的葬礼,显然大家都在电视机前观看那场隆重的葬礼了。
这两天,林子轩去看过其他影片,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上座率都不高。
影片开始放映,俞菲鸿走在破败的城墙上,就这么向着观众走过来。
林子轩注意着观众的反应,看看他们有没有被影片吸引,这个东方含蓄的情感故事能不能引起西方观众的共鸣。
第三百九十八章 评分
很多人都认为欧洲人喜欢文艺片,这句话并不准确,和国内一样,欧洲的观众同样喜欢好莱坞大片和好莱坞大明星。
否则好莱坞大片根本不可能抢占欧洲的电影市场。
不过能来威尼斯电影节的观众基本上都是文艺片的爱好者,他们就是冲着文艺片来的。
文艺片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影片。
《小城之春》是一部标准的文艺片,它的节奏舒缓,感情含蓄,波澜不惊,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过于激烈的冲突,都是些细琐的日常生活片段。
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导演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揭示人物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说的直白点,就是剧情沉闷,没有高氵朝。
看这样的片子,你不能期望观众给出太多的反应,能让观众兴奋起来,热烈鼓掌什么的。
那不现实,只要能够吸引观众,不让他们昏昏欲睡就不错了。
林子轩观察四周,发现还好。
虽然在放映的过程中有些观众退场了,但大部分观众没有露出无聊乏味的神情,而是在认真的观看这个故事。
这些观众来威尼斯电影节观影就应该有这种准备,文艺片不是用来嗨的,需要仔细品味。
他重点看了看记者和影评人,这帮人的反应不一,有的人专注于影片,有的人不时在手里的本子上记着什么。
他们看完影片后会在报纸和杂志上给一部电影评分,这直接影响到影片的人气。
虽然这个人气对评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却能吸引片商和观众的注意。
九十分钟过去,影片结束,从青年医生回到小城,到青年医生离开小城,这个春天就这么悄然而逝,留给观众的是一片叹息。
放映厅内,掌声渐渐响起,不算热烈,也没有过于激动。
观众似乎还沉浸在剧情里,也或者他们觉得这部片子还行,仅此而已。
林子轩判断不出这帮西方观众的反应,倒是身旁坐着的马克穆勒说了一句话提醒了他。
“这部影片要多看几遍才行,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马克穆勒感慨道。
林子轩觉得应该是这样,西方观众对于东方影片毕竟有着一层隔膜,东方人的含蓄情感的确很难理解,和西方人对待感情的态度不同。
即便在华国,《小城之春》也需要多看几遍才能更好的品味,就别说是西方观众了。
虽说艺术是相通的,可各个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电影能够弥补的。
《小城之春》不是那种让人激动的影片,它有点沉闷。
所以,那种看到东方电影就激动万分,甚至索要签名的观众,在西方的国际电影节上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能够给予礼貌性的鼓掌已经不错了。
这说明他们认可了这部片子,至少不是一部烂片。
这是对普通观众来说的,对于影评人和电影节的评委而言,他们看电影的角度不同。
普通观众看的是故事情节,专业电影人看的是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和讲述方式,以及色彩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量。
普通观众看一遍也就过了,电影节上有很多优秀的影片,他们不会特意再看一遍《小城之春》,评委们为了讨论一部影片,则要反复观看,把握细节。
也就是说,观众的反应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代表电影人的看法。
当掌声响起的时候,林子轩带着导演和演员上前鞠躬致谢。
观众散场,记者围拢过来。
“林,本片的女主角在哪里?”有记者提问道。
林子轩颇为无语,这帮人就惦记着女主角呢,俞菲鸿作为这部片子的中心,表演很出彩。
“她去了伦敦。”林子轩回答道。
“伦敦?哦,是那场葬礼。”记者恍然道,“实在是可惜,我还想给她来个访问呢。”
“她明天就会回来,我们可以约个时间。”林子轩提议道。
成为国际影星的第一步就是增加曝光度,能在外国媒体上被报道,总是一件好事。
田状状和陈导明等人被记者和影评人围着,尤其是影评人,他们对田状状很感兴趣。
放映活动结束,大家返回酒店,等待着明天媒体的报道。
第二天,好梦公司的人员把和《小城之春》相关的报道买了回来,以英文报纸为主。
林子轩能看懂英文,至于其他语种的报纸,只能看看图画,或者请酒店的人员进行翻译。
“怎么样?”田状状询问道。
这是他拍的影片,自然非常关心,在国内被禁止从事导演工作,这次顶风作案,田状状的压力不小,这牵扯到回国之后的事情。
如果《小城之春》没有拿到任何奖项,回到国内,媒体肯定会把这件事曝光出来。
国内的媒体就是这个德行,你成功了他们会锦上添花,你失败了他们就会落井下石。
“还不错,评分都在六分以上,有几家媒体还给出了八分的高分,评价以正面为主,负面很少,比目前放映的大多数影片分数要高。”林子轩说明道。
“我记得北野武的那部片子有给九分的吧。”田状状担心道。
马克穆勒提醒过他们,这次的电影节竞争较为激烈,来了不少著名的导演,光是亚洲的电影人就不在少数,比如张亿谋,还有田状状说起的北野武。
北野武这人原本是一名相声演员,后来进入电影行业,成为一名电影演员,随后又开始当导演,在日本演艺圈颇有声望。
他的电影极具个人风格,冷峻沉默,不动声色。
能把跨界玩的这么溜的人不多,北野武算是一个。
他这次带来的影片在这一届的电影节上获得了很多好评,有媒体给出了九分的高分,是金狮奖的有力争夺者。
“媒体的评分不能代表评委的意见,他那部片子是个悲剧,还有暴力元素,更能引起观众和媒体的共鸣,相比较来说,咱们的片子艺术性更强,最终还是要看评委的意见。”林子轩分析道。
第三百九十九章 热门
每次电影节颁奖前,媒体和影评人都会给出预测,依靠的就是这种评分。
哪部片子的评分高,获奖的呼声就高,有时候预测和结果吻合,有时候则会出现爆冷的局面,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以目前《小城之春》的评分来看,同样属于获奖的影片。
现在结果没有出来,大家只能是胡乱猜测,瞎担心而已。
林子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