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

    文艺片不能说是票房差的代名词,但大部分文艺片都是票房惨淡,只有个别大导演的片子才会具有票房号召力。

    这些考量林子轩在拍《小城之春》前就想到了,现在既拿奖又赚了钱,超出了他的预期。

    俞菲鸿回到京城,参加的第一个采访节目就是《姗姗访谈录》。

    这是自己公司的演员,林子轩不会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媒体,而且,俞菲鸿会在《姗姗访谈录》上提到他们在美国和李桉见面的事情。

    不用在节目中太刻意的提起,就是那么随便一说。

    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表述比直接说出和李桉合作的消息更能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媒体会自己脑补整个的过程。

    林子轩带着《卧虎藏龙》电视剧的主演们到美国,那肯定是邀请李桉来拍电影。

    也就是说,《卧虎藏龙》要拍电影版了。

    这件事足够媒体热炒一段时间了,从电影的投资,到演员的选择,还有李桉第一次拍武侠片,都是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

    既然和李桉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那么在国内的宣传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目前,好梦公司只会承认正在和李桉接触,有意邀请李桉执导影片。

    至于接触的细节会一点点的放出来,每隔一段时间放出一个新闻,让这个话题持续下去。

    国内的民营影视公司和好莱坞导演合作,这在国内还是首次,更何况是在国际影坛上获得不少奖项的李桉。

    凭着《小城之春》的获奖和《卧虎藏龙》电影版两个新闻,好梦公司的知名度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受到更多的关注。

    《卧虎藏龙》后传的剧集马上就要在电视上播出了,有了这个新闻,收视率差不了。

    俞菲鸿和慕姗姗在公司里见过不少次,不过这么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

    慕姗姗算是好梦公司的老板娘,虽然不管公司的事务,却不能小看她对林子轩的影响力。

    双方事先做过沟通,哪些话题不能问,需要怎么回答,都会有商量,避免录制时候尴尬。

    当然,录制节目不会这么的死板,那只是访谈的大纲,在访谈的时候可以稍加发挥,显得更为生活化,如果话题实在不适合播出,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剪掉就行了。

    “获得威尼斯影后,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慕姗姗询问道。

    “没什么变化吧,我这人比较简单,除了拍戏没太多爱好,平常就是看看书和电影。”俞菲鸿回答道。

    事实上,获奖之后,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她变的更为忙碌了。

    除了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有广告商找上门来。

    以前俞菲鸿拍一支广告的薪酬是五万到十万不等,要看品牌,大品牌的价格自然要高些。

    现在她拍一支广告要二十万起步,如果是国际品牌,那就要按照美金来算了。

    广告价格涨,片酬也会涨,拍电视剧一集的片酬是一万五千块,电影是五十万一部。

    这是好梦公司最新对外开出的价格,一旦她把即将和李桉合作拍戏的消息放出去,无论真假,都能提高身价,获得广告商的青睐。

    为了处理这些讨价还价的琐事,公司给她安排了一名经纪人。

    在此之前,好梦公司还没有为演员配备经纪人,就连葛尤也没有,那是因为葛尤的生活简单,好打理,有时候他自己就给解决了,不想劳烦别人。

    女演员就不一样了,要顾着面子呢,不可能和广告商直接去讨价还价,跌份儿。

    这就凸显出经纪人的作用了,目前国内的一线女演员都有经纪人或者助理。

    不管她愿不愿意,俞菲鸿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四百零五章 气势

    节目录制完成,俞菲鸿和慕姗姗轻松下来,闲聊了几句。

    无非是平时有什么爱好,逛街吃饭这种小事,能够拉近两人的关系。

    俞菲鸿眼下要拍摄《潜伏》,虽说戏份不多,却是个重要角色,是剧中的女二号。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启动之前,俞菲鸿还有档期拍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不过这要看她自己的意思,俞菲鸿对角色颇为挑剔。

    再说,拿了国际影后,选择角色就不能那么随意了,要么是大制作,要么角色特别出彩。

    这时候,林子轩走了过来,和她们打了声招呼。

    “林总,慕姐,我先走了。”俞菲鸿起身道。

    “明晚的庆功宴,别来晚了,你可是主角。”林子轩提醒道。

    《小城之春》拿了金狮奖,好梦公司要举办一场庆功宴,这算是宣传的一部分,既宣传了影片,也宣传了公司,还褒奖了工作人员。

    要是没什么响动,那就太过低调了。

    好梦公司过了低调发展的阶段,应该进入扩张推进的模式了,要在民营影视公司中确立领跑者的地位,各种宣传很有必要。

    “你怎么过来了?不放心自己公司的人啊?”慕姗姗取笑道。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反正没什么事儿,等你一起下班呢。”林子轩淡定道。

    “明晚的庆功宴我就不去了,都是电影圈的人,我去不合适,还是在家陪小雪好了。”慕姗姗决定道。

    “好吧,我也尽早回来,这种应酬没什么意思,以后还是少参与的好。”林子轩点头道。

    话虽这么说,不过林子轩知道,随着好梦公司的不断壮大,这种应酬只会越来越多。

    两人说着闲话,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写字楼。

    “晓玲要从家里搬出去,咱妈这两天正为这事儿怄气呢,你想想办法,别这么僵着了。”在路上,慕姗姗提起道。

    “还能怎么样,随她去吧,这是迟早的事儿,过段日子就好了。”林子轩无奈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林晓玲搬出去住不算大事,郑秀莲觉得心里不舒服,两人吵了几句嘴,就这么僵着了。

    对此林子轩只能摇摇头,等她们想通了,自然就没事了。

    “晓玲是和小徐一起住的吧?”慕姗姗关心道,“她们那地方安全么?你去过没有?”

    “听说是高层公寓楼,一个月租金上千块,会享受着呢。”林子轩介绍道,“咱们就别管了,让她们折腾去吧。”

    回到家里,母女之间的拉锯战还在持续,连小雪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一脸的迷惑。

    第二天晚上,《小城之春》的庆功宴开始,邀请了一些圈内人,还有几位相熟的记者。

    庆功宴采取的是酒会加自助餐的形式,这样比较西式,也较为开放,比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要有意思一些。

    作为新晋的威尼斯影后,俞菲鸿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徐晶蕾也颇受瞩目。

    葛尤在外地拍戏,冯晓刚和张国粒一块过来了,《一声叹息》的拍摄接近尾声。

    好梦公司给这部片子报了一个国际电影节,叫做开罗国际电影节,这是非洲的一个电影节,由埃及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举办,创办于1976年。

    原本这个电影节是没有竞赛单元的,都是一些展映活动,不怎么出名。

    到了1991年,开罗国际电影节增加了主竞赛单元,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

    开罗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届,在十一月份举办。

    这个电影节的分量只比国内的沪城国际电影节的分量稍微重一点,正因为如此,竞争没那么激烈,更容易拿奖。

    好莱坞和欧洲的影片很少参加这类电影节,参赛的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的影片。

    《一声叹息》只要质量没问题,拿奖的可能性很大,它的最高奖是金字塔金奖。

    “你们拿了金狮,我们就只能奔着金字塔去了。”冯晓刚玩笑道,“反正都有个‘金’字,看起来差不多。”

    在庆功宴的一角,摆放着两座金狮奖杯,一座是最佳影片,一座是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主角这个是俞菲鸿个人的,最佳影片这个可以放在好梦公司的展览室里。

    这是好梦公司拿到的第一座电影奖杯,自然格外的重视。

    冯晓刚一直想证明自己,这次拍《一声叹息》是真下了功夫的,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他就想着能够在国际影坛拿奖。

    “冯哥,放心,这次肯定有戏。”林子轩接茬道,“就算没戏了,咱还有机会不是,明年再拍一部片子,继续冲奖。”

    “你这话我只听前半截,后半截就当没听到。”冯晓刚回应道。

    “你这是自欺欺人呢,我倒是觉得小林说得对,别太看重了,以后机会多得是,按照一年拍一部片子算,你最少还能拍上几十部,拿奖是早晚的事儿。”张国粒调侃道。

    “合着我这辈子就为了拿奖了,也得有点个人追求吧,等什么时候拍片子不为了票房,不为了拿奖,就为了一点小爱好,到那时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冯晓刚感慨道,“现在我心里还不能踏实,还得有点念想。”

    三人在这儿放松的闲聊,不少人却在关注着他们。

    韩三评作为《小城之春》的出品人,也来到了庆功宴上,他没想到这部片子能拿到金狮奖,这个奖在国内很有分量。

    无论是电影圈子里还是媒体都很看重,只比奥斯卡和戛纳稍低一点。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柏林电影节兼顾商业和艺术,威尼斯电影节崇尚艺术和个性,戛纳电影节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

    现在好梦公司要票房有票房,要奖项有奖项,据说还要和李桉合作拍片。

    和京城电影制作片相比,它发展的太快,在其他影视公司还在观望的时候,它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韩三评感觉到这家刚成立几年的民营影视公司有一飞冲天的气势,似乎没什么能挡住好梦公司向前的脚步。


第四百零六章 推波助澜

    《将爱情进行到底》正在拍摄学校的戏份,徐晶蕾穿着学生时代的红色短袖衬衫和黑色长裙,扎了两条小辫,还有刘海儿。

    她上大学那会可不是这么打扮,大多数时候都穿着背带裤。

    事实上,这时候的大学生也很少这么穿。

    按照剧组里服装师的解释,这么打扮显得清纯可爱,对年轻观众具有吸引力。

    学生时代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清纯的女朋友,谈一场山盟海誓的恋爱,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机会,可总会有这种幻想。

    青春偶像剧就是要满足观众的美好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剧中的男女主角。

    看电视剧要有代入感才能跟的下去,有时候观众明知道是假的也会选择相信。

    这个解释徐晶蕾能够接受,演员嘛,就是要入戏,把自己当成小女生就行了,表情害羞一点,走路轻快一点,说话斯文一点,没什么难度。

    拍过《小城之春》这种文艺片,再来拍青春偶像剧,她毫无压力。

    或者说是因为踏入了社会,在欧洲和美国跑了一圈,见得东西多了,心态不同了。

    这么一想,似乎自己老了不少,实际上,她今年才从电影学院毕业。

    在剧组里,大部分演员都是新人,只有她和夏宇演过几部戏。

    夏宇在《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