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红气急,拿起路边菜农的扁担朝着小琴砸去,结果失手把小琴给砸死了。

    于是,小红进了监狱,坐了十几年的牢,刚进来的时候她才十几岁,现在都快三十了。

    这个案子对林晓玲的触动很大,她特意去看了小红,很沉默的一个妇女,不愿意交谈。

    回到公寓,林晓玲把手头的笔记捋了捋,整个事件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在她看来,这个案子的起因不是重点,重点是小红刑满释放后,回去怎么面对家人。

    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谁也不知道结果,电影就是在一定生活基础上进行虚构。

    林晓玲拍这部片子想表达的是理解和包容,那就要想想怎么才能让小红顺利的回家。

    “我觉得你演不了犯人,你太年轻,这个角色一定要中年人才行。”林晓玲对室友说道。

    “说的也是,这个角色还真不合适。”徐晶蕾看了案子,赞同道。

    “我给你安排了一个新的角色,监狱里的年轻女警官,你负责陪着犯人回家,帮她适应外边的生活,还要对犯人进行教导,教她怎么样和家人相处。”林晓玲叙说道,“你这个角色起到情节推进的作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整件事。”


第四百一十章 大纲

    林子轩翻看着手里的剧本大纲,也就两三页纸,写的相当简略。

    这个叫做《回家》的本子剧情不复杂,有两条时间线,一个是1980年,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还有一个是1997年,讲述了事情的结果。

    因果关系明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

    从现在的角度讲,为了五块钱发生如此激烈的家庭矛盾,可能性不大。

    但放在1980年就合情合理了,那时候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十块钱,五块钱对一个家庭来说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再者说,这个家庭的背景本来就复杂,是再婚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太稳定。

    那么由于一件家庭矛盾引发的惨案就有了情理基础,能让观众信服。

    十七年后,小红离开监狱,即将返回家中,她将要面临什么,能不能被社会和家人接纳,是这部影片着重要表达的内容。

    这十七年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80年,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开始,现在的京城,到处是高楼大厦,汽车遍地,电视机不再是稀罕事物,手机和电脑正在逐步普及。

    小红在监狱里的这十七年,和社会脱节了,她出来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监狱不是说把犯人放出去就完了,还要帮助她们适应社会,重新生活。

    于是就有了监狱女警官这个角色,这个角色代表着行政机关,要教会小红在监狱外边怎么生活,怎么和家人沟通,起到一个桥梁和引路人的作用。

    女警官和小红两人互相支撑,如此这部片子的架构就较为完整了。

    如果让小红一个人面对陌生的世界,她会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最终可能会酿成悲剧。

    当然,这么拍的话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或许更有深度,却太过灰暗,审查上过不了。

    所以说,女警官的角色不仅不能少,还要占很重的分量。

    “这个本子挺好,就是还需要完善,尤其是细节部分。”林子轩评价道,“怎么把这段不长的回家路拍的不一样,你要仔细的琢磨,举个例子,小红在监狱里肯定是统一管理,有事情要向警官报告,这个习惯在出狱后一时改不掉,无论是吃饭做事都会报告,你要把她和女警官之间的互动拍好。”

    “知道了,老哥。”林晓玲点头道,“我会继续搜集资料,把剧本写好。”

    这个大纲能得到林子轩的认可,林晓玲挺高兴。

    林子轩可是圈子里公认的金牌编剧,拿过金马奖,一个剧本卖出几十万的高价,说话自然有分量,说明这个剧本真的不错。

    这下子,林晓玲更有信心了。

    “行了,你开始筹备吧,我给你投资。”林子轩应承道。

    按照林子轩的估算,这部《回家》是部小成本文艺片,投资两百万足够了,主要演员就四五个人,场景不复杂,没有大场面,后期制作不麻烦。

    纪实风格的电影就是这点好,抛弃了浮夸的舞台和高科技,回归电影本身,直面生活。

    说白了,就是省钱。

    这其实是第六代导演的一个特点,他们自己写剧本,拍当下的社会生活。

    “我会把预算做出来,提交给公司。”林晓玲认真道。

    以前没毕业的时候,她可能觉得用林子轩的钱拍片子没什么,谁让他们是一家人呢。

    现在她踏入了社会,就要按照规矩来,或者说是正规化。

    她要做一份完整的拍摄计划和预算书,写清楚这部片子用什么方式盈利,而不是稀里糊涂的拿了钱去拍电影,拍完了才发现这片子赚不了钱。

    林晓玲还要组建自己的班底,把在电影学院里合得来的同学拉过来。

    每一位导演都是这么过来的,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

    “别那么正儿八百的,就算赔了也没事儿,你老哥我还赔得起,好好的拍就行了。”林子轩好笑道,“有时间看看类似的片子,应该会有启发。”

    这话倒是不假,即便不用好梦公司的资金,林子轩自己投资都没问题。

    他今年的版税收入不低,不说《活着》的国外版税,光是《小雪的大冒险》在国内就有几百万的收入,最近《卧虎藏龙》的电视剧大火,连带着图书畅销。

    到了年底,至少会有八百万左右的版税。

    当然,就算是有钱,林子轩还没有奢侈到拿两百万让妹妹拍着玩的地步。

    他觉得这部《回家》不一定会赔本,这个题材虽然沉重了点,却充满了正能量,说的高尚点就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对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和关怀,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电影通过审查在影院放映没有问题。

    或许还能得到总局的支持和推广,这都是能够争取的。

    而且,这类题材的影片在获奖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评委们对于能展现人性的片子有好感。

    林子轩经过综合评估,觉得这个题材有潜力,值得投资。

    看着林晓玲离去的背影,林子轩不由得感慨,妹妹长大了。

    十月份,亚洲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

    国际炒家把目标对准了香江的证券市场,与此同时,宝岛放弃了台币的汇率,台币大幅贬值,给香江股市带来不小的压力。

    香江经济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香江的企业家纷纷拿钱出来救市。

    这是大事,和林子轩没什么关系,他只是让于东暂停了和香江银行的接触。

    在这种时候,银行肯定会收缩业务,不可能贷款给影视公司拍电影,香江的影视行业自身都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就这样,《卧虎藏龙》的融资工作停顿下来,等着这场金融风暴停息再说。

    这次的金融风暴对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在对外贸易上,影视行业受到的冲击不大,除了几个合拍的影片停工外,大家基本上该干嘛干嘛。

    今年好梦公司没有影片冲击贺岁档,下半年相当轻松,那部《外来媳妇本地郎》主要还是靠陈常乐在粤省的影响力。

    林子轩把重心放到了电视剧上,《潜伏》正在拍摄之中。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言

    闫昵在《潜伏》剧组里非常低调,每天来的很早,认真的做着准备。

    虽然她是戏里的女主角,可在这个剧组里的演员要么是大牌明星,要么是有资历的老演员,她以前跑龙套的,没有资历可言。

    只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好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俞菲鸿拿到了威尼斯影后,对比就更明显了。

    一部戏里,威尼斯影后演配角,你一个跑龙套的演主角,这要多大的谱啊。

    在这种环境下拍戏,闫昵有很大的压力,不过她有股不服输的性格,越是这样,就越要把戏演好,不能给比下去了。

    至少不能输的太惨。

    剧组里的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或者说是势利眼,她要是表现的太差,难免会被人说闲话。

    即便是现在,也有传言说她是依靠拉关系进来的。

    《潜伏》里的演员大多是好梦公司的签约演员,即便王志闻也和好梦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基本上都是自己人。

    只有作为女主角的闫昵和好梦公司以前没有任何关系,她是空政的话剧演员。

    大家不由得心里好奇,一个空政的演员怎么就成了女主角了呢?难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当然,这只是无聊的八卦。

    每个剧组都难免有这种小道消息流传,谁和谁拍戏的时候好上了,谁是投资商安插进来的,谁的后台硬,不能得罪。

    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吧,这类消息被媒体得到,报道出去,就成了娱乐新闻。

    有些是真的,有些只是剧组为了宣传炒作的话题,真真假假,娱乐圈的事儿说不清楚。

    闫昵觉得自己挺委屈,她真没拉关系走后门,就是面试的时候被选上的。

    说实话,她也不清楚林子轩为什么要选她一个跑龙套的话剧演员,至于说潜规则,林子轩作为电影公司的老板想要潜规则也轮不到她这样的啊。

    闫昵不认为自己漂亮,在京城演艺圈,比她漂亮的女演员海了去了。

    难道我真的有演戏天赋,被林总给看了出来,以后也能成为像葛尤那样的演员?

    这么一想,她心里就好过了。

    《潜伏》开拍了一个多月,前期王志闻和俞菲鸿去了威尼斯,只拍了一些不重要的戏份,闫昵觉得还不错,能应付的来。

    王志闻回来后,拍摄进度加快,特别是和王志闻对戏,闫昵有种被压制的感觉。

    同时也刺激了她,拿出最好的状态,跟得上王志闻的节奏。

    闫昵明白机会难得,她要演好王翠平这个角色,如果这次不努力,以后可能就碰不到这么好的机遇了。

    林子轩来到剧组的时候正碰上闫昵和王志闻的对手戏。

    剧组拍摄的地点在京郊怀柔的影视基地,随着国内电视行业的繁荣,这座影视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内遍布各个时代的建筑群落。

    当初林子轩所做的规划还是小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总局重新做了布局,准备打造全国最大的影视基地,将来可能成为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

    他们把每年的收益大部分投入到影视基地的建设之中,这同样是一种政绩。

    实际上,这两年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影视基地,包括南方的沪城和浙省,西北的陇省等等。

    大家看好这类项目,也看好国内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

    剧组此时拍的是室内戏,王翠平来到津门这种大城市,对大城市的生活一无所知,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间谍训练。

    她的脾气不好,口无遮拦,让余则成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她说错话,暴露了身份。

    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他想让上级组织把王翠平调走,换一个靠谱的人员过来。

    两人就这个问题发生了矛盾,争吵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