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子里那么多演员都等着拍戏呢,论资排辈,年轻演员自然要靠边站。

    也有导演告诉张嘉绎,你还年轻,要多磨练,别在乎角色的大小,要演好每一个角色。

    这些道理他懂,有些老艺术家一辈子演配角,照样塑造经典的形象,被观众熟知。

    但他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他甚至担心现在不出去闯闯,以后或许就没有胆气出去了。

    平淡的生活最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这七年的龙套生涯对他有不小的影响。

    张嘉绎不想去靠那些同学,他要面子。

    当初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是意气风发,想象着会出人头地,拿奖拿到手软。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七年时间过去,他一个奖都没有拿到,倒是长安电影制片厂给他发了一个模范演员的奖状,以兹鼓励。

    他原本想能演一个拿得出手的角色,再去京城发展。

    有了代表作,到京城也好找戏拍,不会被当成纯新人看待,起步高一点。

    他去年倒是拍了一部电影,演了主角,可惜一直都没有在影院上映。

    这是国产电影的现状。

    每年都有将近一半的影片无法上映,只能放在仓库里,这部分影片被称为压仓片,有些甚至要到两年后才能出现在影院。

    好梦公司的电影能够及时上映一方面是和华影公司打好了关系,另一方面是华影公司觉得有利可图,才会积极的推动。

    对于那些一看就知道没有票房的电影他们不感兴趣。

    张嘉绎看了看手里的电话号码,听说是一家叫做好梦的电影公司。

    他看娱乐新闻,知道好梦公司,是这几年发展最好的民营影视公司。

    不过,现在的影视公司太多,刚才电话里只听了个大概,是不是那家公司还两说呢,再说了,人家那么大的公司,怎么会找到他的啊。

    张嘉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电话。

    接电话的人态度挺好,是好梦公司的职员,想让张嘉绎来京城为一部戏试镜。

    “你们怎么找到我的啊?”张嘉绎最后忍不住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负责联系,你放心,我们公司在业界有一定的名气,我们会报销你来回的车费。”电话那头公式化的回应道。

    挂了电话,张嘉绎琢磨起来。

    是有老同学帮忙推荐了,还是某个导演偶尔看了他演的龙套角色,总不会有人突发奇想,就打电话让他去试镜吧。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机会,好梦公司拍的影视剧有质量保证,应该不会坑人。

    无论这次试镜能不能成功,他都想趁着还有一股子劲头,出去闯一闯。

    这时的张嘉绎没有了上大学时候对未来的幻想,有的只是珍惜任何拍戏的机会。

    阔别七年的京城,他来了。

    以林子轩在京城演艺圈的交际圈子,想要打听一个京城电影学院毕业,还在圈子里的混的演员不是难事。

    如果是刚进影视圈那会,他想找一位演员,不一定有人搭理他。

    他要是推荐某个不出名的演员演戏,还可能遭到别人的质疑,你凭什么看好这个演员。

    现在质疑林子轩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默默的接受,然后见证这个演员被林子轩捧红,这就是习惯成自然。

    实际上,林子轩对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有时候需要一点冒险。

    比如在选择闫昵上就是如此。

    好在《潜伏》这部剧剧本精良,是一部好剧,闫昵只要正常发挥就行,这就是戏包人。

    这一次选择张嘉绎,同样是冒险。

    如果让张嘉绎演《借枪》的男主角,那他就要把这部戏给扛起来,也就是人扛戏。

    毕竟你是男主角,观众看的是你的表演,你不能正常发挥,要超水平发挥才行。

    林子轩担心这时候的张嘉绎会不会太年轻了,扛不起来这部戏,不过能不能行总要试过才知道,他愿意让张嘉绎来试试。

    这是他让职员联系张嘉绎的原因。

    有些演员缺少的不是才华,而是一个机会。


第四百四十八章 评语

    张嘉绎到厂子里请了半个月的假。

    长安电影制片厂本来就没戏可拍,演员出去自己找活是正常现象,有时候一两年都见不到人,只是把户籍档案和人事关系挂靠在电影厂。

    这属于长期请假,没有工资可拿。

    比如张亿谋,他现在虽然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可户口还在邕城电影制片厂。

    那是他毕业后分配的单位,虽说有十几年没有回去了,但以后退休的话他还是邕城电影制片厂的退休职工,享受职工的一切福利待遇。

    这就是国有单位的好处,你只要不自己申请离职,就还是原单位的职工。

    张嘉绎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了,坐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

    六月初,京城的天气有些热。

    张嘉绎下了火车,走出京城火车站,看着京城巨大的变化,感慨不已。

    他九一年离开的京城,这七年正是国内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候,各地都有变化,不过长安处在西北,不是改革开放的重点地区。

    和京城相比,长安的变化并不明显。

    有对比才知道外边的世界变化有多大,亲眼所见和在电视上看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一刻,张嘉绎觉得自己以前的犹豫有点矫情了,再不出来或许真的就晚了。

    现在不是以前,华国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户口不再成为一种地域的限制。

    事实上,刚毕业那会他有机会留在京城,家里托关系给他找了一家单位,虽然单位不是太好,不怎么对口,但总能留在京城。

    只是那个名额被人给顶掉了,只能说他家里的关系不够硬。

    这是张嘉绎情绪上有抵触的地方,他原想混出个模样再来京城,谁知道这一混就是七年。

    社会在飞速的向前,处在这样的时代,不进则退,如果跟不上时代,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张嘉绎挤上一趟公交车,挤进了京城演艺圈的大时代之中。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要试镜什么角色,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能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

    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下了公交车,来到一幢十几层高的写字楼前,这儿是好梦公司的所在地。

    张嘉绎向门口的保安打听了一下,知道好梦公司所在的楼层,就坐电梯上去了。

    他其实应该先找家旅馆休息,吃顿饭,养足精神,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前去试镜。

    不过他觉得要过来打声招呼,弄清楚试镜的电视剧和角色。

    按照张嘉绎的想法,好梦公司不会让他演主角,顶多是一配角,还是戏份不多的那种。

    倒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资历摆在哪儿呢,京城的好演员太多了,以好梦公司的名气到哪儿找不到演员啊。

    他真的就是来打声招呼,问问什么时候试镜,大概是个什么角色。

    这时候,好梦公司刚刚上班。

    “你叫张嘉绎?我给你查查。”工作人员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哦,是《借枪》剧组,在友谊宾馆试镜,你试镜的角色叫熊阔海,是剧中的男主角。”

    “男主角?”张嘉绎一愣,怀疑道,“你是不是看错了?”

    “没错,就是男主角。”工作人员确定道,“九点钟我们有班车去友谊宾馆,都是剧组的人,你跟着他们去吧,省得来回跑,有什么事儿和他们说就成。”

    张嘉绎看看时间,都八点半了,他早饭还没吃呢。

    而且,突然听到要试镜男主角的消息,他有点发懵,这连剧情都不知道,怎么演啊。

    “这部戏讲的什么内容?”张嘉绎询问道。

    “你不知道啊?”工作人员诧异道,“你看过《潜伏》么?《借枪》是部谍战剧,男主角是个地下工作者。”

    如果是京城演艺圈的演员,会知道《借枪》的大概情节,也知道自己试镜的是什么角色。

    这不难打听,剧组会发出通告。

    “我刚从外地来,才接到通知。”张嘉绎不好意思道。

    《潜伏》这种上半年的热播剧他肯定看过,现在还有电视台在不断的重播。

    看到王志闻演的余则成,张嘉绎想过自己演会怎么样,地下工作者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因为他们是双面人。

    王志闻扮演的余则成非常成功,把人物的心理转变,在正邪之间的挣扎展现的恰到好处。

    “这样啊,要不你再准备准备。”工作人员好心的提醒道。

    “没事,我想试试。”张嘉绎回应道。

    张嘉绎不想放弃这次机会,这可是男主角的试镜,他很珍惜。

    到了九点钟,他跟着一群人下了楼,楼下停着一辆中巴车,这是好梦公司的班车。

    从好梦公司到友谊宾馆大概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这段时间张嘉绎没有闲着,他和坐在一起的人闲聊,打听这部戏的情况。

    到了友谊宾馆,他基本上摸清了《借枪》的来龙去脉。

    这是由好梦公司老总林子轩亲自打造的第二部谍战剧,采用《潜伏》原班人马制作,主要演员会从新人里选拔,这些天光是试镜男主角的演员就有几十人。

    原来不是弄错了,而是真的要给年轻演员机会。

    搞清楚状况,张嘉绎在振奋的同时,压力陡增,能不能获得这个角色就看下面的试镜了。

    林子轩翻看着剧组试镜的结果,上面会有导演组对演员的评语。

    他看到了一张写着张嘉绎名字的试镜表格。

    这张表格上面分成几项,包括演技、台词、外型、可塑性、性格等等。

    试镜结束后,导演组会针对每一项给出一个分数,最后写上评语和是否录用的建议,由林子轩做出最终的决定。

    通过这张表格基本上能反映出一个演员的素养。

    比如演员的性格是谦逊还是桀骜,这同样是选角的重要参考标准。

    剧组当然愿意使用性格好的演员,容易沟通,不惹麻烦。

    这是对主要演员的评判标准,配角的话就不会这么严格了。

    在这张试镜表格上,演技是四分,台词是四分,外型是三分,可塑性四分,性格五分。

    在满分五分的情况下,说明张嘉绎在试镜时的态度获得了认可。

    后面附有评语:演技过关,态度谦和,可塑性强,外型略微欠缺,建议进入第二轮试镜。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适

    好梦公司逐步走上正规,这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还有专业性上。

    以前拍电视剧不是这么选演员,主要还是靠推荐。

    几个人写好剧本,凑一块商量,这个角色谁演合适,那个角色谁演合适,有时候剧本就是按照某个演员的性格特征写的。

    虽然也有试镜,但不正规,就是和演员聊聊,双方满意了就成。

    这里面人情关系占了很大的比重。

    有演员不想演,但抹不开情面,有剧组不愿意用这个演员,可推不掉介绍来的关系。

    这都是常有的事儿。

    那时候京城演艺圈不算大,数来数去就那么多演员,能够挑大梁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