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江武行不注重武术原理,而是能用则用,为求方便和荧幕效果,自己研发了一套办法。
内地科班出身的武术人员更讲究这些。
不过,如果真的让内地的武术队或者武术名家来拍电影,写实是写实了,可拍出来的效果不好看,没有香江武行编排出来的招式具有美感。
到底是用武术还是舞蹈?
李桉颇为挣扎,他来内地和武术家交流,是想在武术和舞蹈之间找到一条新的路子。
这其实是香江武行早就验证过的东西,电影是电影,武术是武术,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只是,李桉还是不甘心。
他想拍的武侠片不仅要好看,还要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演员要遵守武术的基本原理,出拳用剑都要有各自的姿势。
李桉不想拍那种快速打来打去的场景,他想把武打动作放慢给观众看。
快好拍,糊弄一下就过去了,观众不会深究。
慢很难,一旦慢下来,相当于放大来看,容易露出缺点。
对于《卧虎藏龙》,李桉有很多的想法,武戏的部分只是其中之一。
林子轩给李桉介绍了陕省著名的武术家马闲达先生。
马先生的马家拳和马家鞭在内地武术界是一绝,他本人出身武术世家,擅长通背、劈挂、开门八极、戳脚等拳械。
他长期出任全国武术比赛的总裁判长,还担任国内多部影视剧的武术指导。
李桉和马闲达聊了不少心中的疑惑,其中有一点就是武术能不能打的好看。
武术本身同样分为表演和实战两种,能不能把表演的套路加入到电影之中,让演员的武戏不只是像舞蹈一样的花架子,还要有些真东西。
第四百六十章 众说纷纭
国内虽说很少拍武侠和功夫片,但影视剧里的打斗场面并不少见。
比如历史剧,双方大将骑在马上互相厮杀,就需要武术指导。
而且,内地拍摄的动作戏讲究写实,武行不像香江出身京剧戏班,而是正规的武校。
观众对比内地的动作戏和香江的动作戏就能一目了然,差别很大。
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很有难度,需要仔细琢磨才行,可能最终也没有结果,却值得一试。
好梦公司由于拍了《卧虎藏龙》的电视剧,和国内知名的武术指导都有联系,还曾借鉴过香江的武侠片,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林子轩不可能一直陪着李桉,只是找人带着李桉和这些武术家们交流。
在李桉寻访武术名家的同时,媒体对《卧虎藏龙》进行了追踪报道。
记者们想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素材。
一千万美金的投资在国内绝对称得上是大制作了,张亿谋以往的电影最多也就四百万美金左右,内地超过五百万美金的影片不多。
不少内地电影人一直呼吁要拍自己的商业大片,如今大片来了。
虽说和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还相差甚远,但足以让媒体兴奋了。
他们想知道这部合拍片有哪几家公司投资,主要演员是谁,在那里拍摄等等。
包括林子轩在内的好梦公司员工,以及曾经出演《卧虎藏龙》电视剧的演员都被采访。
经过小说和电视剧的传播,国内观众对《卧虎藏龙》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武侠爱好者对小说的电影版尤为期待。
正因为熟悉,所以出现了各种猜测。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演员的问题,会是原班人马出演么?
陈导明饰演的李慕白,俞菲鸿饰演的俞秀莲,徐晶蕾饰演的玉娇龙,夏宇饰演的罗小虎等等,不说是深入人心,也算是广为人知。
有人猜测这么高的投资肯定会请港台的明星出演。
内地观众熟悉香江的武侠电影,刘德桦、梁家晖、梁潮伟等人都在候选之列,还有出身内地的武打巨星李连节。
其中,李连节的呼声最高。
不过也有人指出李连节的片酬太高,自从进军好莱坞之后,李连节的片酬就一路飙升,一千万美金或许只够他一个人的片酬。
即便他愿意降低一半的片酬,那这片子也没法拍。
在这个年代,正是港台明星在内地无限风光的时候,四大天王红遍全国,在知名度上或许比内地的大明星还要高上一筹。
同样有人觉得原班人马出演就挺好,这部内地的武侠片就该由内地的演员来演。
双方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记者采访了陈导明和俞菲鸿等人,就连出演了配角的张国粒都不放过。
林子轩事先交代过,先别把话说死了,让这个新闻持续的发酵,当然,他自己也没有逃过记者的围追堵截,不得不做出正面的回应。
“林总,《卧虎藏龙》的主演会用香江的大明星么?”记者询问道。
“这部戏所有演员的片酬预算只有一千万人民币,我们在和两岸三地的演员进行洽谈,只要片酬合适,又得到导演的认可,不排除使用香江演员的可能。”林子轩回答道,“我个人倾向于使用内地的演员,还没有定下来,有消息了会通知大家。”
“会用电视剧的原班人马么?”记者追问道。
“不好说,电视剧和电影不同,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会尽量选择合适的演员,给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林子轩应付道。
“林总,有人说李桉以前没拍过武侠片,你怎么想到和李桉合作,而不是香江的导演?香江的导演不是更擅长拍武侠片么?”记者好奇道。
这同样是娱乐媒体议论的热点,在圈子内部也有争议。
大家普遍认为武侠片是商业片,和文艺不沾边,李桉能不能拍好武侠片,这么大投资怎么收回成本,好梦公司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
唱衰的声音虽然不是主流,不过的确存在。
这几年,国内也有一些投资超过五千万的大片问世,但无一例外的遭遇票房惨败。
国内的导演基本上是拍文艺片出身,让文艺片导演拍商业片本身就是一个冒险,他们总想在商业片里加入个人的情怀。
李桉给《卧虎藏龙》定位的不是商业大片,而是一部不一样的武侠片。
说白了,是他看到香江的武侠片不合心意,就想着自己拍一部,这和觉得不过瘾,自己提笔来写是一个道理。
至于能不能拍好,拍完后能不能赚钱,他心里同样没底。
但他觉得自己想拍,那就拍好了,为此承担着不小的风险,如果片子卖不出去,他同样会遭到银行的追债。
一部电影在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之前,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不是我们找的李导,而是李导来找的我们,他觉得《卧虎藏龙》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的武侠梦,我们对他充满信心,也会给予足够的支持。”林子轩如此说道。
“林总,你和冯导合作默契,拍的片子在票房上都很成功,冯导可以说是目前内地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你为什么不让冯导来拍这部片子呢?”记者提问道。
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有挑拨的嫌疑。
他不能说冯晓刚擅长拍喜剧片,目前还掌控不了这种类型的影片。
也不能说冯晓刚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不如李桉,拉不来投资,进入不了西方的电影市场。
更不能说冯晓刚正在处理家庭矛盾,没空拍片子。
如果他真的这么说了,经过媒体的断章取义,新闻报道或许就成了好梦公司高层不合,冯晓刚或会出走的消息。
这就成了负面新闻,这个记者显然挖了一个坑,等着林子轩往下跳。
然而,林子轩在演艺圈混迹多年,有足够应付记者的经验。
“冯导正在筹备自己的新片,在档期上和《卧虎藏龙》有冲突,大家明年就能看到冯导的新片了,相信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林子轩转移话题道。
不管怎么说,好梦公司现在成了娱乐媒体的焦点,名气飙升。
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处
事实上,林子轩和冯晓刚早就谈过这个话题。
为什么不让冯晓刚执导《卧虎藏龙》?有上面的几个原因,他们需要借助李桉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打开好莱坞的市场。
拍摄《卧虎藏龙》能不能赚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积累拍摄大片的经验。
有了这个经验,好梦公司接下来就能自己拍摄大片,不需要李桉了。
林子轩从来没有幻想过李桉会加入好梦公司,那不现实。
说得现实点,李桉只是一个外人,冯晓刚才是自己人,孰重孰轻,大家心里都有谱。
好梦公司目前缺少的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机会,经验可以学习,机会则需要把握。
《卧虎藏龙》就算不赚钱也没什么,要从长远来看。
只要在好莱坞打响了名头,以后好梦公司的影片进入北美市场就有了渠道。
正如《小城之春》是好梦公司在欧洲的名片一样,《卧虎藏龙》将成为好梦公司在北美地区的名片,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李桉想要实现他的武侠梦,林子轩想的则是电影梦。
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至于冯晓刚的新片,那是明年的事情了,到时候再说,反正还早着呢。
“冯哥,我可是把话给放出去了,你明年可不能休息了。”林子轩叮嘱道。
“那记者有问题,咱们把他们单位记下来,以后别给他们独家新闻了。”冯晓刚玩笑道,“明年吧,等尤子缓过来,我们琢磨琢磨,再拍一部贺岁片。”
“那行,投资多少你来定,今年在电视剧上赚了不少,资金没问题。”林子轩保证道。
“现在电视剧市场太火爆了,我都有心拍电视剧了,比拍电影赚钱啊。”冯晓刚感慨道。
这是实话,国内不少电影导演都改行拍电视剧了。
林子轩和冯晓刚是拍电视剧出身,对这个行业太熟悉了,如果加上葛尤,三人联手拍一部电视剧,不说质量能达到多高,火爆肯定没问题。
好梦公司投资的谍战剧《借枪》正在影视基地拍摄。
由于同样是发生在津门的故事,场景和《潜伏》有相似之处,不过两部戏的年代不同。
《潜伏》所处的年代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借枪》则正处在抗战时期。
自从《潜伏》火爆后,其他影视公司开始跟风。
光是今年在总局备案的谍战剧项目就超过五个,不过一部剧集筹备需要时间,仅仅有资金还不行,还要有一个好剧本。
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从筹备到拍摄完毕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匆忙上马,或者一边拍一边写剧本,质量很难保障,结果可想而知。
好梦公司早有准备,有了制作《潜伏》的经验,才能这么快的进入拍摄阶段。
张嘉绎在租界的一家洋行里,拿着鸡毛掸子无所事事的走来走去,他是洋行的小职员,靠着每月微薄的薪酬过日子。
要真是如此,日子虽说不富裕,却还能过的下去。
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津门地下情报的负责人,他的情报来源很有意思,不是冒险去打探情报,而是靠拿钱来买。
所以,他每天都在为钱发愁,在家长里短中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