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年虫一度被专家认为是一种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二零零零年,计算机上显示的时间会变成一九零零年,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特别是银行、海关、政府等使用计算机的部门,系统运行瘫痪,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各个国家专门花费巨资来围歼千年虫,把它当成一种全球性的灾难。

    有些电影中犯罪分子利用千年虫这个漏洞盗取银行金库里的巨额存款。

    随着距离二零零零年越来越近,专家们趋于冷静,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改变计算机内部的算法就行了。

    影响当然会有,却不会是全球性的灾难,所以,各国人民可以安心的迎接新世纪了。

    他们聊了会天,活跃了氛围,拉近了距离。

    “林总,你对互联网行业今后的发展怎么看?”马总询问道。

    “互联网虽然属于新兴行业,不过潜力巨大,和各行各业都有联系,我很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就像马总的即时通讯,未来会有广阔的前景。”林子轩回应道。

    “我看林总旗下有一家电影网站,发展势头不错,不知道林总有没有继续投资互联网行业的打算?”马总试探道。

    马总做了一些调查,时光网的规模不算大,但胜在专业,在电影圈子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说明林子轩并不排斥对互联网行业的投资。

    “我这人不懂技术,对互联网了解不深,我做时光网更多的是想为喜欢电影的人建一个网上的交流平台。至于会不会继续投资,要看机遇。”林子轩模棱两可道。

    林子轩隐约察觉到马总的意思,只是不太确定。

    此时,互联网泡沫还没有破灭,国内互联网行业还在被热炒,美国的科技股疯狂上涨,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很狂热,认为这是互联网发展的最好时代。

    他们没有察觉到这是最后的疯狂,背后是资本的炒作,离泡沫破灭只有一步之遥。

    林子轩有入股企鹅公司的打算,他原本想等泡沫破灭后再说,没想到马总先找上门来。

    “不瞒林总,我们公司的通讯软件用户数量增长很快,相信电影上映后,注册用户还会有一个大幅的增长,只是公司目前的资金很难维持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所以想问问林总有没有投资的想法。”马总坦诚道。

    “以如今互联网行业的热度,你们想找到投资不难吧?”林子轩疑惑道。

    “这个行业的确被投资人看好,但通讯软件免费的模式注定短期内无法盈利,也很难找到盈利的方法。”马总无奈道,“不是说找不到投资,而是那些投资人理解不了我们公司的运作方式,在一些条件上谈不拢。”

    “马总觉得我能理解?”林子轩好奇道。

    “林总是最早提出和我们合作的人,能看到通讯软件的发展前景,只要有足够庞大的用户群,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马总坚信道,“按照现在用户的增长速度,我们估计五年内企鹅号的注册用户将会过亿。”

    马总的这个估计略显保守了,只要资金充足,不到三年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会相当惊人。

    “我确实看好通讯软件的发展,好梦公司和贵公司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理应互帮互助。”林子轩点头道,“不过好梦公司不会对贵公司进行投资,其他股东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

    “这样啊,那就算了。”马总失望道。

    “马总别急,好梦公司不会投资,但我个人对这份投资计划很有兴趣。”林子轩如此说道,“后天我要去英国参加图书的签售会,月底前回来,到时咱们继续谈这件事。”

    “我这里有一份方案,林总可以先考虑,具体的内容等林总回来再讨论。”马总从身边的皮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林子轩。

    林子轩翻开看了看,没有立刻答应下来,那样显得太过冒失,不够重视。

    再说,他还要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在这份投资方案中争取自身的利益。

    林子轩告辞离开,站在酒店门口的马总不由得松了口气,投资总算是有了些眉目。


第五百四十九章 采访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林子轩受到出版社工作人员的迎接,并把他送到了安排好的酒店。

    出版社为他制定了圣诞节前后的行程。

    首先是《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然后是图书签售会,还要参加一场书友会,并当众朗诵自己的作品,最后是一场伦敦文艺界的文化沙龙。

    这些行程双方事先进行过沟通,林子轩入乡随俗,答应了下来。

    住进酒店没多久,陈导明的女儿过来了,陈咯今年十五岁,在英国上中学,性子活泼,和林子轩还算熟识。

    主要是两人差着辈呢,交流不多。

    “叔儿,你要的杂志我给你带来了。”陈咯从背包里掏出一摞英文杂志,放在桌子上。

    这是英国的文学杂志,国内不常见,没必要特意从英国邮寄,在陈咯学校的图书馆就有。

    陈咯挑选的文学杂志上都刊登了有关《小雪的大冒险》的评论文章。

    林子轩要接受英国报纸的采访,他想知道英国文学评论界对这本书的真实看法,不能光听出版社的说辞,不然可能会闹笑话。

    他清楚《小雪的大冒险》只是一部畅销小说,看点在于想象力,而不是文学性。

    如果真认为这是一部传世的文学名著,从而夸夸其谈,那就有问题了。

    最简单的一点,他绝不可能凭借着这本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林子轩要从市场和专业文学评论两方面来考量这部小说在英国文坛所处的位置。

    “辛苦你了,小咯。”林子轩温和道。

    “不辛苦,顺便的事儿,叔儿,他们写的可能不太好听。”陈咯迟疑道。

    看得出,小姑娘看过这些文学杂志,里面有批评的文章。

    “我就是看看他们怎么说,心里有个底,别被记者问起来一问三不知,那就难堪了。”林子轩说笑道,“要不你替我想想,该怎么反击他们?”

    “我不知道,我觉得您写的挺好,我的同学里还有你的书迷呢。”陈咯摇头道。

    “你们圣诞节放假吧,你可以带那些喜欢这部小说的同学过来参加签售会,不用他们买书,我送给他们。”林子轩邀请道。

    “好啊,我们过来帮叔儿的忙。”陈咯高兴道。

    签售会有出版社安排,倒是不需要帮忙,不过有个熟悉的人在身边,方便不少。

    这是林子轩第一次来伦敦,人生地不熟,找个小向导也好。

    两人聊了会天,自然谈起了陈导明,陈导明刚结束《卧虎藏龙》的拍摄,还要进行后期的配音工作,以及随后在全球电影节上的宣传。

    “陈哥明年会很忙,七八月份有机会来英国做宣传,能过来看看你。”林子轩估摸道。

    “我早就习惯了。”陈咯平静道。

    林子轩不知道说什么好,作为一名国内顶尖的演员,陈导明肯定会很忙,一旦进入剧组,尤其是到外地,基本上半年都回不了家。

    这样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了,容易生疏。

    送走陈咯,林子轩翻看起面前的文学杂志。

    小姑娘心细,把和《小雪的大冒险》有关的页面折叠起一个小角,方便林子轩查找。

    按照出版社的说法,小说在英国青少年读者中很受欢迎,登上了主流媒体的销量排行榜,被不少英国作家推荐阅读。

    但在较为专业的文学杂志上,却不乏批评之声。

    评论家从故事结构,到叙述方式,以及文学性和内在的主题等方面做了讨论,得出的结论这就是一部二流的通俗小说。

    在世界文坛上,同样存在着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争论。

    《小雪的大冒险》显然被划归到了通俗文学的范畴,也就是说,这本小说或许畅销,却不受专业文学作家的待见。

    他们更认可像《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那样的小说。

    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林子轩写作生涯的倒退。

    看了这些评论,林子轩心里有了底,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容的面对接下来的采访。

    《泰晤士报》在英国有不小的影响力,出版社能请来这家报社的记者,背后出力不少。

    当然,林子轩本身获得过意大利的文学大奖,小说在英国畅销,具有采访的价值。

    采访的地点在出版社的一间会议室内。

    林子轩身后摆放着几部翻译作品,包括《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法文和意大利文版本,还有《小雪的大冒险》的英文版。

    有摄影师在一旁为林子轩照了几张相片,说明这篇采访不会是那种豆腐块式的文章。

    能够附上相片的报道至少会占有半个版面,也可能是整版。

    只是,这类采访绝不可能是《泰晤士报》的头条,顶多刊登在报纸的文艺副刊上。

    记者问起林子轩在华国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重点放在了《小雪的大冒险》上。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我想给女儿讲童话故事,我就想与其读其他作家写的故事,不如自己写一个,把它当成送给女儿的礼物。”林子轩解释道。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伦敦,你是怎么想到把背景放在伦敦的?”英国记者询问道。

    “这是一个慎重考虑后的选择,我想过丹麦,不过北欧的童话带有纯真的色彩,不符合我的构想,美国给人的感觉太过喧闹,不适合童话生存,只有英国最具有魔幻色彩,和这个故事最为契合。”林子轩回答道。

    “你的创作是受到我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么?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很传神。”记者追问道。

    林子轩察觉出这位记者一直想把话题引向英国文学,想让《小雪的大冒险》和英国文学扯上关系,最好他能说出仰慕英国文化之类的话语。

    “事实上,我接触的英国文学作品并不多。”林子轩如此说道,“这应该是翻译家的功劳,你看到的版本是经过翻译加工后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来英国。”

    虽然为了赚英国人的钱,随便吹捧两句也没什么,可林子轩还是没有配合这位记者。

    至于记者回去后怎么写稿子,他就不去关心了。

    明天是西方的平安夜,签售会在早上十点举行。


第五百五十章 专业

    采访结束,林子轩和自己的文学经纪人见了一面。

    这位经纪人叫做克里斯多夫里特,四十多岁,有种英国绅士的做派。

    里特在英国的文学经纪人中有一定的名气,他不光是林子轩一个人的文学经纪,还负责不少英国的作家,其中不乏英国文坛的知名人物。

    文学经纪人的收入来自于作家的版税抽成,一般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

    比如林子轩的这部《小雪的大冒险》,如果他一年能拿到十万英镑的版税,里特会从中抽取百分之十二,也就是一万二千英镑。

    林子轩的实际收入只有八万八千英镑。

    这个系列的小说在全世界越多的国家出版,销量越高,里特的收入也就越多。

    因此,文学经纪人为了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