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钱人拥有几十亿的身家,自己只有几万块存款,差距是如此的大。
以往所谓的富豪阶层相当笼统,没有明确的目标,榜单给民众提供了参考,榜单上的富豪成了部分民众针对和发泄的对象。
为什么他们那么有钱,我们却要过着拮据的生活,这个社会公平么?
虽然不能说一份榜单造成了民众的仇富,但的确催生了仇富心理。
报纸上出现了针对富豪的言论,认为华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十年前大家的收入相差无几,十年后有人资产上亿,有人仍然处在贫困之中。
这种现象绝对不正常。
林子轩的成长史正是这十年来华国富豪阶层的一个缩影。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选择
林子轩的日常生活同样受到了富豪榜的影响。
街坊邻居知道林子轩一家有钱,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看着林子轩和慕姗姗平日里的生活也就那样。
穿着打扮随大流,没有穿金戴银,也没有貂皮大衣。
见面会和大家伙笑着打招呼,会抱起街坊的孩子逗着玩,没有富人的架子。
郑秀莲照样到街口的菜市场买菜,还讨价还价,看起来吃的很平常,不是整日里大鱼大肉,燕窝鱼翅。
小雪也没有过上小公主一样的生活,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互相玩闹。
大家总觉得这家人不是那么有钱,就算有钱,也和他们差别不大。
在京城生活的老百姓只要手里有套房子,就值个上百万,碰到拆迁,还有安置房和补偿款,都不怎么缺钱。
有的人家有几套房子拿来出租,每月的房租都好几千块。
然而,富豪榜一出来,邻居们才知道林家这么有钱。
按照报纸上的说法,全国最有钱的五十个人,林子轩排在第四十八位,虽然排在后面,那也是最有钱的一群人。
据说有上亿的资产,是亿万富翁。
亿万富翁就像是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一样,相当稀罕。
他们没想到自己身边就有一个,还每天见面聊天,一点看不出来。
邻居们分为几个阵营,有人觉得林家不错,有了钱不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像有些人有了点小钱就烧的慌,整天显摆。
也有人认为林家太能装了,估计是怕街坊们向他们借钱。
还有人怀疑林子轩的钱来路不正,富豪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坑蒙拐骗。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疏远的,也有亲近的。
他们不会当着林家人的面这么说,不过从态度上能感觉的出来。
郑秀莲和林伯清不太适应这种转变,都是相处多年的街坊,突然觉得陌生了。
小雪同样如此,一块玩的小伙伴不愿意和她玩了,家里大人告诫他们别和小雪玩,要是弄伤了小雪,他们家可赔不起。
似乎一个富豪榜把林子轩和邻居们隔离开来,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富豪榜改变了林子轩身边的生活环境,说到底,是这个社会和人心改变了。
林子轩不太担心,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短期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富豪榜的热度散去,街坊邻居会自主的调节彼此的关系,重新建立起相处的模式。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只是,以前那种和睦的关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除了麻烦,富豪榜也带来了好处,就是社会地位的提升。
比如现在林子轩到银行贷款,或者和其他公司谈投资项目,会非常的顺利,他们觉得林子轩是全国数得上的富豪,值得信任。
与其说他们相信林子轩,不如说是相信富豪榜。
这场由一个外国人掀起的财富讨论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富豪们出现在了公众面前,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可以预见,这个影响还会持续下去。
三月初,《渴望》续集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五千万,获得了延期的机会,将会在电影院继续放映一个月。
不过在院线的排片率肯定要降低,给其他电影机会。
这导致《渴望》续集最多只能达到八千万的票房,破亿成为空想。
好梦公司连续霸占贺岁档和春节档,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下面还有一部《卧虎藏龙》,这大半年院线基本上被好梦公司承包了。
《卧虎藏龙》投资八千万,好莱坞大导演执导,多位著名演员参演,这种大制作谁都不愿意碰上。
甚至华影集团内部对好梦公司都有意见,总要给其他影视公司留条活路。
华影集团是七家单位合并而成,很难和谐相处,内部矛盾重重。
有人认为不能让好梦公司这么发展下去,要压制一下,否则会造成好梦公司在民营影视公司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好控制。
韩三评只是华影集团的副董事长,负责制片方面,不负责院线。
他要考虑集团内部的稳定,不会偏袒好梦公司。
林子轩了解情况后没有继续找关系。
这种状况只有总局出面才行,不过《渴望》续集不是《生死抉择》那样的主旋律电影,总局一般不会插手。
再说,付出的人情关系太大,不值得。
《渴望》续集破不破亿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只是少赚点钱而已。
此时,姜闻的新片没能通过总局的审查,总局给出了修改意见。
电影审查委员会认为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
同时又擅自增加多处台词和情节。
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华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这就是立场的问题。
审查意见上写明影片名字要按照电影局的要求重新选择,影片须在参照附件认真修改后,重新报请审查。
附件中共有十四项需要修改的剧情。
林子轩看了总局的修改意见,每一项都写的很详细,具体到了某段台词和情节,这说明总局没有想把这部片子一棍子打死的想法。
不然会是另一种修改意见,只要拖着就行了。
姜闻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按照意见修改,一个是就这么参加戛纳电影节。
如今已经是三月份,戛纳电影节五月中旬开始,修改的话还来得及,不过修改后或许就不是姜闻拍这部片子的本意了。
林子轩和冯晓刚一起过来,目的就是劝劝姜闻。
“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关键是你自个怎么想的?”冯晓刚如此说道,“你要是真不想改,咱们没得说,肯定会支持你,不过后果你要想清楚,这回估计就不是罚款那么简单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院线
姜闻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十几年,心里比谁都清楚,总局的底线在哪儿。
总局的修改意见中提到了影片“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这个情况相当不妙,这是指出电影的立场有问题。
你是站在谁的立场来拍这部片子的?
正如冯晓刚所说,主要看姜闻自己的选择,其他人说的不好使。
这是林子轩现在过来的原因,早来也没用,这时候还能劝上两句。
“我不想修改,这一改就不是我的电影了。”姜闻坚持道。
“不改也行,只要不去戛纳就没事儿。”林子轩劝说道。
“不去戛纳电影节这片子怎么办?不砸在自个手里了?没法向投资商交代啊,两千多万呢。”姜闻犹豫道。
不修改的话电影就不能在国内上映,也不能在市面上流通,只能放在仓库里。
这么一来收不回成本,投资打了水漂。
拍电影就是这样,有赚有赔,要是每部电影都赚钱,那电影行业就太好混了。
“这个不用担心,王总那边好商量,等过上几年看看情况,兴许就有转机了,到时也能卖海外版权,把投资给收回来。”林子轩提议道,“要是投资商不满意,我来担保好了。”
姜闻的新片总投资是两千六百万,王钟军拿出来一千八百万,还有八百万是其他影视公司的资金。
以他在圈子里的名气,没有影视公司会为了八百万和他闹翻。
拍两部片子就给赚回来了,他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又不是落魄了。
“林总如今是国内有名的大富豪,这点信用还是有的。”冯晓刚调侃道。
自从富豪榜出来后,圈子里的朋友没少拿这个打趣。
真要有投资商闹意见,别说担保了,林子轩花钱把电影版权买过来都没事,只是暂时没这个必要。
那些投资商精明着呢,他们宁愿姜闻欠他们人情。
“这我相信,我再琢磨琢磨吧。”姜闻回应道。
林子轩和冯晓刚对视一眼,知道话只能说到这儿了,朋友之间的事儿,点到即可,不能强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姜闻追求的是影片被认可,坚持自我。
那你硬要他修改影片,或者不去参加电影节,不是在帮他,而是在阻碍他。
想要帮他,等到他被总局禁了之后再说不迟。这毕竟不算太大的事情,真要是到了性命攸关的程度,林子轩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两人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林子轩想了想,提了一句。
“刘姐最近有点高调,容易被盯上,姜哥你有空劝劝。”
“她就那样,说了也不会听,我给她打个电话好了。”姜闻答应道。
姜闻和刘晓青分手后,还是谈得来的朋友,不像张亿谋和巩莉那么疏远。
冯晓刚知道好梦公司正在内部自查,林子轩很重视偷税漏税的情况。
公司发展到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或者说是到了天花板,都受到华影集团的忌惮了,保不齐就会有人暗中下黑手。
想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开辟新的阵地,不能总是被华影集团束缚。
“接下来咱们重点抓两个方面,一个是走出去,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合作,不能光盯着国内这一块,还有就是院线的问题。”在回去的车上,林子轩沉声道。
《渴望》续集的排片让林子轩有了危机意识。
韩三评是华影集团的副董事长,出了事情不会帮着好梦公司,不怎么可靠。
怎么突破华影集团这个庞然大物,获得发展的契机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民营影视公司在国内很难和华影集团竞争,那么只有走国际化路线,把片子卖到世界各地,赚取利润。
这是好梦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
包括用《小城之春》这样的文艺片打开欧洲市场,用《卧虎藏龙》打开北美市场,还有林子轩抱有极大期望的《小雪的大冒险》。
只要这些计划顺利实施,好梦公司就能做到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再说院线,国内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是早期建成的,有些甚至是解放前的老电影院,经过翻新之后继续运营。
为什么没有人投资建造电影院?
这牵扯到投资和回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