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咱们要努力了,把目标定高点,争取一线,不行也要是二线。”小叶激励道,“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小叶喜欢看职场励志类的书籍,以此激励自己。

    再说,刘滔成了一线演员,她的职位也会提升。

    按照好梦公司的规定,二线演员除了经纪人,还能有一个助理,一线演员会有一支两到三人的小团队,处理演员各方面的事务。

    像俞菲鸿这类国际影星,是四人配置,要加上一位熟悉国际事务的助理。

    也就是说,小叶会有自己的手下,不用一个人忙东忙西了。

    这很正常,新人演员没有名气的时候事情少,小叶自己就能处理,等到演员出名了,她肯定忙不过来。

    给演员配备助理,把小叶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主抓大方向,这就是升职。

    助理相当于预备经纪人,做的好就能升职为经纪人。

    一直都是别人指挥她,让她做这做那,想着自己也有指挥别人的一天,小叶觉得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叶姐,想什么呢?到酒店了,咱们该下车了。”刘滔提醒道。

    “哦,我正想咱们怎么能宰黄勃一顿呢,他要拍电影了。”小叶转移话题道。

    两人下了车,看到有辆车子正从酒店的停车场开出去。

    “车里好像是林总吧?”刘滔不确定的问。

    “今儿慕总从京城过来,林总应该是去机场接人。”小叶想了想,回答道。

    刘滔看了看小叶,觉得跟着这个经纪人是自己的运气,不是谁都能和公司老总有这么好的关系,替她争取到机会。

    林子轩的确是去机场接慕姗姗。

    慕姗姗不用参加宣传活动,只需要在明晚的颁奖典礼上露面拿奖,这才没有跟着林子轩一起过来。

    而且,《华国之声》进入了淘汰赛阶段,作为制作人,她的事务繁忙。

    林子轩来到机场,停好车子,带上墨镜,听到机场广播里航班降落的消息,下了车朝着机场出口处走去。

    这两天,陆续有明星前来,机场出口处依然聚集着大批媒体记者和粉丝。

    林子轩没敢靠近,混在人群里等着。

    不一会,一帮人从里面出来,记者围了上去,他们看到了何炯。

    何炯在湘南的知名度很高,主持节目的风格亲和风趣,受到观众的欢迎。

    何炯面对记者和粉丝表现随和,接受记者的采访,为粉丝签名。

    林子轩看到慕姗姗带着墨镜和其他人一起走了出来,由于记者都在关注何炯,倒是非常顺利。

    他上前接过慕姗姗的行李箱,又看了看何炯。

    “何老师这是帮你打掩护呢?”林子轩会意道。

    “哪儿啊,这说明人家何老师的人气高,我现在都是过气的主持人了,没人关注,不像你,出个机场都能上头条。”慕姗姗打趣道。

    “你就别提这茬了,下回一定不和那些明星一块出场了。”林子轩无奈道。

    他对着何炯的方向挥了挥手,算是打了招呼,拉着慕姗姗一起离开了机场。


第六百四十一章 态度

    这一届金莺节从十月十九日的开幕式到十月二十一日的闭幕式,共三天时间。

    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颁奖酒会、金莺论坛、巨星演唱会、闭幕式和狂欢夜。

    各项活动采用电视直播的方式,由湘南六家电视台全程联动播出。

    湘南广电为了举办这届金莺节花费不菲,其他的活动不说,光是巨星演唱会就邀请了包括刘德桦和林亿莲在内的一众港台歌星。

    还有韩国明星和内地歌坛的领军人物。

    这些歌星的出场费粗略算下来起码两千万人民币。

    林子轩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酒会和电视论坛,接受了一次湘南卫视的专访,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他和慕姗姗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儿,晚上要去巨星演唱会的现场。

    不是说俩人喜欢听歌,感受演唱会的氛围,只不过既然主办方邀请了,不去不合适,就当是怀旧了。

    到了晚上,车子朝着演唱会场馆开去。

    同行的还有好梦公司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喜欢听演唱会,尤其表演的是天王巨星。

    主办方给了不少赠票,这算是员工福利。

    由于《华国之声》这档节目,姗姗文化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公司,有进军歌坛的打算,以后难免和歌星们打交道。

    比如明年准备启动的《蒙面歌王》,就要找歌坛重量级的歌星加盟。

    “我看了晓玲拍的素材,用高清摄像机的效果的确不一样,不仅是清晰度的问题,而是有种真实感。”慕姗姗形容道,“就像是近视的人带上眼镜看世界一样,整个世界都不同了。”

    林晓玲正在拍申奥的电视片。

    对外人来说,这个片子或许很神秘,但圈内不少人都参与过讨论,提出过各种方案,慕姗姗要看素材完全没问题。

    林子轩前些天提出了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引起了慕姗姗的兴趣。

    她以前在纽约的时候拍过纪录片,还是《美丽华国》的制作人。

    “要的正是这种效果,高清摄像机用来拍新闻不合适,新闻讲究时效性,对影像的质量要求不高,但用在纪录片上正好。”林子轩解释道,“特别是对细节部分的处理,高清摄像机能让拍摄对象看起来栩栩如生。”

    “就是太贵了,晓玲手里的那台摄像机是三十八万,为了能保证顺利拍摄,至少需要三台摄像机轮流工作,前期投入就要上百万。”慕姗姗感慨道。

    这是国内电视行业不愿意使用高清摄像机的原因之一,价格太贵。

    再说,国内的电视台不太重视纪录片。

    如果想拍新闻片或者生活类电视节目,普通的摄像机足够了,即便是拍纪录片,用到高清摄像机的地方也不多。

    目前,国内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大部分是从国外购买的。

    制作纪录片耗时耗力,投资不菲,远不如外购方便。

    而且,电视台不认为纪录片能挣钱,收视率一直低迷,没有观众爱看,比戏曲节目和少儿节目的收视率还要低。

    以电视台的实力,当然能买得起高清摄像机,但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呢?

    说到底,还是领导不重视。

    张亿谋制作申奥电视片,为了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使用了高清摄像机,就是因为大家重视这个事儿。

    慕姗姗有同样的考虑。

    如果只用高清摄像机拍一部纪录片,拍完后就不用了,那太浪费了。

    还不能保证这部纪录片一定能赚钱。

    “贵是贵了点,不过你想啊,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以后估计还会有高清电视机,观众会从对节目内容的需求转变到对画面的需求,高清摄像机是一种趋势,咱们只是先走一步。”林子轩如此说道。

    “确实,这么拍出来的画面观众肯定觉得新鲜。”慕姗姗同意道。

    关于《舌尖上的华国》这档节目,林子轩不着急。

    就算现在筹备,也要一两年后才能出成果,就像做菜一样,需要精雕细琢。

    车子来到演唱会的场馆,观众已经入场,据说有将近十万人,远远就能听到欢呼声,周围有不少警察警戒。

    好梦公司的三辆车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停车场,一行人从后门入场。

    林子轩和慕姗姗从后台穿过。

    后台有数间搭建起来的简易休息室,供明星们换装和休息,像这些名气大的歌星,每人都是单独的房间。

    两人没打算和这些人闲聊,只想着到前台的包厢内就坐。

    “林总,慕老师,我是汪函,欢迎你们前来。”迎面过来的是湘南电视台的主持人汪函,热情的招呼道。

    慕姗姗是主持界的前辈,汪函这两年在湘南台崭露头角,是后起之秀。

    在这个圈子里,假如双方不是太熟,称呼“老师”比较合适。

    何炯是湘南台外聘的主持人,汪函属于湘南台体制内的员工。

    两人和汪函寒暄了两句。

    这时候,旁边休息室的一扇门打开,刘德桦和一位助理模样的人走了出来。

    “林老板,幸会。”刘德桦伸出手,对林子轩说道。

    “刘先生,你好。”林子轩和刘德桦握了握手,回应道。

    “一直想和林老板合作,没想到能在这里见面。”刘德桦客气道。

    刘德桦时常参加内地的活动,是春晚的常客。

    他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在歌手和演员两个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今年还拿到了香江金像奖的影帝。

    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艺人。

    《卧虎藏龙》的成功让香江演艺圈重新认识了好梦公司,只是林子轩在香江演艺圈的名声不太好。

    不少人认为林子轩不好合作,对香江电影人存有偏见。

    以《卧虎藏龙》的选角为例,周润法和杨子琼没能出演,否则两人凭借这部影片打开西方市场,身价倍增。

    那些参与过《卧虎藏龙》拍摄的香江电影人同样对林子轩没有好感。

    再加上,林子轩拒绝了和周星持的合作,香江电影圈的一些人对林子轩产生抵触,散播不利于好梦公司和林子轩的言论。

    林子轩对此无所谓,他不否认自己的态度。

    不过他不是不和香江电影人合作,而是有选择性的合作。


第六百四十二章 传言

    这是香江电影人的普遍心态。

    一方面想进入内地市场赚钱,一方面又放不下架子,总觉得好莱坞老大,他们老二,自己是顶尖的。

    能让他们服气的只有好莱坞,至于内地的电影工业,他们根本看不上。

    前期来内地淘金的香江电影人要价非常高,同等资历的摄影师,酬劳是内地摄影师的十倍以上。

    有意思的是,香江的电影人大多是非科班出身。

    他们在片场一点点的积累经验,跟着师傅学习,懂得变通,这是他们的优势。

    但在专业性上远不如内地的人员,内地的电影人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不断的拍片,拍大片才能成长。

    林子轩在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刷经验的机会。

    他选择合作伙伴的条件是首先对内地不能存在偏见,其次是真心想合作。

    如果把内地市场当成提款机,拍烂片捞钱,他只能说抱歉了。

    或许他的条件较为苛刻,不过这是原则问题。

    林子轩在香江也有朋友,比如早期合作过的闻隽,还有后来的江至强,这证明他并不拒绝和香江电影人合作。

    刘德桦在香江电影圈人缘很好,多年的努力成就了天王的地位。

    他听过有关林子轩的各种传言。

    有人说香江电影人想到内地发展,尤其是在京城,有两个人需要见一见。

    一个是华影集团的韩三评,还有一个是好梦公司的林子轩。

    这叫做拜码头。

    韩三评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华影集团的副董事长,这是官面上的联系。

    林子轩是好梦公司的老总,内地民营影视公司的大佬,这是民间的资源。

    他们是京城影视圈的代表人物,论权利,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