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湘南台组织了五万人的狂欢活动,把现场变成了秀场。

    车子缓慢的向前行驶,不远处的红毯上走过一对对明星,引发粉丝的欢呼。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组委会安排男女明星一起走红毯,替他们配对,这样才能制造热点,采访的时候有话题可聊。

    两人下了车子,慕姗姗挽着林子轩的手臂,朝着红毯走去。

    他们不属于明星,不需要宣传,没有站在那儿供媒体拍照,就那么走了过去。

    在红毯的尽头,有一块背景墙,嘉宾要在上面签字,还有两位湘南电视台的主持人负责采访嘉宾,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时候已经是电视直播了。

    林子轩和慕姗姗来到背景墙前,拿起笔签了名字,他对着主持人摆了摆手,意思是不想被采访。

    两位主持人停下脚步,面向摄像机的镜头继续刚才的话题。

    不是说林子轩不配合主持人的工作,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主持人颇为识趣。

    如果是一般的明星,他们或许不用顾忌,上前开两句玩笑,无论明星们愿不愿意,在镜头面前都会保持微笑。

    但对林子轩这样的人物,他们就要考虑本人的感受。

    时间到了晚上七点半,离闭幕式还有半个小时。

    跟着工作人员,林子轩和慕姗姗走向自己的座位,中途和不少人打着招呼。

    他是从电视行业起家,慕姗姗也是电视圈的一员,十年时间足够他们在电视圈内积累下深厚的人脉。

    毫不夸张的说,两人和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认识,和一半人有交情。

    他们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二排。

    第一排留给湘南广电和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电视圈内的老艺术家们,第二排是影视行业的老总和明星大腕。

    湘南广电请来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的司长出席,还有不少文联的领导。

    在规格上比往届的金莺奖略高一些,有了这些人前来,明星大腕都要靠后坐。

    总局属于正部级单位,华国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湘南广电是正厅级单位,湘南电视台是副厅级单位。

    电视剧管理司是总局内部一个专门对电视剧制作进行指导和监管的部门。

    包括对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和调控电视剧的播出。

    总局内部负责电影审查和放映的单位叫做电影局。

    媒体通常说总局是个代称,实际上总局内部有几十个部门,分管不同的领域,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电影局。

    林子轩和慕姗姗在位子上坐下,身边是国内几家影视公司的老总。

    大家平时难免有竞争,不过好梦公司如今的主营业务是电影,电视剧大多是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合拍。

    不管是公司业务还是规模,都胜出这些人一筹。

    换句话说,林子轩已经不玩这个游戏了,他的战场不在电视圈。

    明星们陆续进场,冯晓刚和张国粒坐在不远处,好梦公司的演员按照各自的名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从座次安排就能看出在圈内的重要程度,一线演员和二三线演员泾渭分明。

    是不是进入一线,有没有获得圈内的认可,不能光看媒体的炒作,看看在颁奖典礼上的座位排序就能一目了然。

    越是庄重的颁奖典礼,越在意这个。

    比如章子贻,在金莺节的开幕式上表演了一段舞蹈,展现了深厚的舞蹈功底。

    她的名气够了,不过还差点资历,只能坐在第三排。

    刘德桦作为受邀的嘉宾,坐在了第二排,符合他香江天王的身份。

    他和冯晓刚隔了两个位子,两人趁着这个机会聊了几句。。

    冯晓刚比林子轩会来事儿,好交朋友,作为商业片导演,对香江明星并不排斥,他认为明星具有商业价值,有票房号召力。

    他愿意使用明星,尤其是像刘德桦这样在两岸三地都有号召力的明星。

    他曾经想要撮合周星持和葛尤合作,懂得灵活变通。

    好梦公司的三个人在性格上正好互补,林子轩坚持,冯晓刚灵活,葛尤稳重。

    最后时刻,各位领导入场。

    影视公司的老总们起身和领导打招呼,特别是总局电视管理司的司长,这是他们的主管部门,不能怠慢。

    林子轩和这位司长认识,他在总局有些关系。

    以前的司长叫做吴振辉,就是促使林子轩制作《京城人在纽约》的那位,吴振辉后来升职成了总局的副局长。

    林子轩和这位接任的司长打过交道,关系尚可。

    在这种公开场合,他们也就是握握手,说两句闲话,相对来说,这位司长对慕姗姗更为亲切。

    慕致远虽然和他不是一个部门,不过级别在哪儿摆着呢。

    外人不清楚慕致远和慕姗姗的关系,可作为体制内的官员,自然了解。

    晚上八点钟,金莺节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六位主持人,三男三女,何炯是其中之一。

    下面进入了正常的流程,表演节目和颁奖,奖项分配的很平均,不偏不倚,反正有九十多个奖项,做到人人有份。

    《华国之声》拿到了音乐电视节目类的最佳奖,慕姗姗上台领奖。

    两个小时后,颁奖典礼结束,众人离场,热闹的金莺节就此落幕。

    艺术中心和好梦公司收获颇丰,大家兴致不错,有人提议庆祝一下。

    林子轩没有阻止,该开心的时候就要开心,不过他们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哪儿既清静又好玩,适合明星们聚会。

    如果找错了地方,被记者拍到,或者惹出麻烦,上新闻就不好了。

    慕姗姗打电话给何炯,何炯经常来湘南,熟悉这座城市。

    本来只是问个地址,没想到何炯很热情,要尽地主之谊,赶过来和他们聚齐。

    “刚和刘德桦聊了几句,还说有时间好好聊聊,我问他现在有没有时间,干脆一块聚聚得了。”冯晓刚如此说道。

    他拿出手机,打给了刘德桦。


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

    在何炯的带领下,一行人乘车来到一处私人会所。

    为了防止被记者发现,他们换上了便装,保持低调。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服务人员在门口迎接,这种私人会所在每座大城市都有,也叫做俱乐部,一般实行会员制。

    会所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餐和娱乐,也可以进行商务活动,拓展人脉。

    在京城,大大小小的私人会所超过千家。

    刚开始是港商和外商投资组建,为会员提供一个消遣娱乐的场地,后来国内的富豪们同样组建了各种俱乐部。

    会所内部奢华,消费高,注重私密性,对会员要求严格。

    比如港商在九三年成立的长安俱乐部,要求会员的年龄在四十五到五十五岁之间,是企业的一把手,公司资产在五千万以上。

    九十年代中后期是会所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富豪阶层的形成,普通的娱乐活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会所应运而生,会所越来越多,难免良莠不齐,各种乱象滋生。

    林子轩接到过不少会所的邀请,他的兴趣不大。

    论起私密性,还是自己的地方最好。

    他和冯晓刚等人合伙开了一家饭馆,一楼营业,二楼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喝茶聊天,建有各种娱乐设施。

    这家饭馆在演艺圈颇有名气,林子轩有时用来招待客人。

    至于商业交流,扩展人脉,他不太在意。

    演艺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林子轩对外来资本抱着警惕的态度。

    这就是好梦公司不接受圈外人注资的原因。

    林子轩需要保证公司的运营不受干扰,否则以好梦公司的优异业绩,有大批的投资人想入股进来。

    接近夜里十一点,会所内的人员不多,一行人找了间宽敞的房间。

    服务人员送来酒水、饮料和小点心,众人举杯庆祝,祝贺那些获奖的人员。

    闹了一阵,各人自由活动,可以吃东西,也可以出去玩,或者坐下来闲聊。

    不一会,刘德桦和助理赶了过来。

    金莺节虽然落幕,不过还是有许多记者,刘德桦是记者重点蹲守的对象。

    在如何摆脱记者方面,刘德桦有着丰富的经验,香江的狗仔队比内地的娱乐记者还要疯狂,香江明星习惯了。

    冯晓刚为刘德桦逐一介绍好梦公司的人员。

    这儿聚集着公司的不少演员。

    既有像俞菲鸿和徐晶蕾那样在国际上知名的演员,也有像张嘉绎这样著名的电视剧演员,还有刘滔和黄晓明那样的新人演员。

    再加上张国粒和徐繁等人,就算在京城演艺圈,也颇具分量。

    刘德桦没想到冯晓刚会邀请他,各个地方都有圈子文化,这么介绍相当于融入了林子轩的这个圈子。

    虽说以他的名气不一定非要和林子轩这帮人交好,但也没有坏处。

    刘德桦不仅是演员,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有向内地发展的计划。

    他在九一年成立了影视公司,投资了多部电影,只是运气不好,到了九五年,公司亏损高达四千多万港币。

    他早期投资缺乏经验,以为大导演大明星的大制作就能赚钱。

    事实证明,投资越大风险越大。

    他投资的影片不像程龙的电影能打入美国市场,还能在内地上映,只靠香江的票房难以收回资金,这是赔钱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刘德桦接了大量的片约,弥补公司的亏损。

    由此可见,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学费没有白交,让刘德桦认识到不是大片就能赚大钱,还要考虑市场,市场才是一部戏能不能赚钱的决定因素。

    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江的电影市场萎缩,内地市场成为新的选择。

    他们要进入内地,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好梦公司就这样进入香江电影人的视线,只不过在《卧虎藏龙》获得成功后才受到重视。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好梦公司投资的电影回报率高,制作影片的种类广。

    不仅有冯晓刚的贺岁喜剧片,还有主旋律电影和文艺片,以及多部热播电视剧,拿奖的拿奖,赚钱的赚钱。

    同样是电影公司的老板,自己投资赔了钱,好梦公司却一直在赚钱。

    差距有点大。

    冯晓刚介绍完毕,大家坐下来喝酒闲聊。

    “咱们早碰见就好了,我正弄一武侠片,主要演员都定了,太可惜了,要不咱们就能合作了。”冯晓刚惋惜道。

    “下次有机会合作也很好。”刘德桦回应道。

    “那行,就这么定了,回头我找个好本子,咱们研究研究。”冯晓刚干脆道。

    这是场面话,制作一部电影要考虑各种因素。

    角色适不适合刘德桦来演,片酬能不能谈拢,有没有档期等等。

    这么说更多的是加深联系,合作的事儿以后碰到合适的机会再说。

    “现在的市场行情不好,老板不愿意投钱,开不了工,票房靠几个明星撑着。”谈到香江的电影行业,刘德桦感叹道。

    刘德桦刚拿了金像奖影帝,在香江的片酬七八百万港币,不愁没有电影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