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公司的规划,这部影片主打亚洲市场。
黄勃和高园园有机会在亚洲各地宣传,前提是《我的野蛮女友》受到欢迎。
还有一个王保强,在《英雄》剧组里作武行。
过年后,小叶给王保强找了两部电视剧的配角,光做武行不行,不演戏拿不到片酬,权当是锻炼演技了。
离开京城前,小叶为手底下的演员做好了安排,还要考虑今后的路子。
经纪人就是个操心的命。
她这次到英国,要待上两三个月,把赵莉颖的事情处理妥当,关系理顺。
包括赵莉颖在拍戏期间的学习情况。
英国劳工部门对使用儿童演员有严格的规定,每天拍戏不能超过多少小时,保证儿童演员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有专人负责监督。
一旦违反条例,剧组将面临罚款或者停工的局面。
赵莉颖会进入伦敦的一家私人学校学习英语。
小叶想到林子轩对她的交待,在《小雪的大冒险》这个项目上,好梦公司处在主导位置,作为经纪人,该争取的就要争取。
比如说赵莉颖的片酬,要向英国的小演员看齐。
当然,这是第一部,小演员没什么名气,片酬不高,可怎么都比国内要高。
再说,随着小演员名气的增加,出现天价片酬不是没有可能。
一开始把片酬谈清楚,不分华国演员和英国演员,一视同仁。
还有赵莉颖的各种待遇,要符合她主角的身份,合同上写明白了,以后才不会闹出纠纷,造成负面影响。
经纪人一方面是公司的员工,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
同时又要为演员争取利益,有时候公司的利益和演员的利益相冲突,需要经纪人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在公司和演员之间找到平衡点。
具体到《小雪的大冒险》上,小叶要维护赵莉颖的利益。
说实话,这么一个庞大的项目,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就算林子轩也无法完全掌控,只能一步步的做下去。
赵莉颖看了半天机窗外的白云,有些乏味,就拿出剧本翻看。
剧本是中英文对照,以她的英语水平,还不能直接阅读英文版,有大量生僻的单词,像是魔法学院里的各种药草和怪物。
赵莉颖要做的是记住自己的台词。
经过大半年英语口语的培训,她日常交流没问题,但是一想到要和一群外国小孩一起演戏,赵莉颖就感到奇怪。
她喜欢这个故事,却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其中的主角。
她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小雪,坐飞机前往英国,等待她的是一场大冒险。
不仅是故事里主人公的冒险,也是她自己的冒险,她会遇到朋友和敌人,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敌人。
这样想着,小姑娘心里踏实不少。
飞机在伦敦的机场降落,小叶和赵莉颖走出机场,和前来迎接她们的人汇合,坐车前往好梦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地点。
第二天,赵莉颖见到了几个英国小孩。
这是英国电影公司挑选出来的小演员,和好梦公司直接决定赵莉颖出演不同,英国这边举行了多达八轮的试镜。
在上千名孩子中选出了几位主演,还有几十名配角,饰演魔法学院的学生。
“你好,我叫艾玛。”一个英国小女孩向着赵莉颖打招呼。
“你好,我叫莉颖。”赵莉颖介绍道。
好梦公司的宣传部门原本想给赵莉颖起一个英文名字,程龙和李连节都有英文名,这是为了方便和外国人交流。
外国影迷不会说程龙,而是杰克程。
林子轩觉得用中文名也很好,外国人可能觉得绕口了一点,但习惯了就好。
就这样,几个孩子碰到了一起,在今后的十年里,他们将一同成长。
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
林晓玲坐在副驾驶上,指挥着身边的男人把车子开进胡同里。
在京城胡同里开车是个技术活,道路狭窄,勉强够两辆车并行,周边是住宅,家门口可能堆着东西,都是障碍物。
还有老人和孩子在胡同里遛弯儿,开车要小心翼翼,不能马虎。
一般出租车不愿意进胡同,三轮车才是运输的主力。
车子停好,林晓玲下了车,来到车后面,打开后备箱,看着里面的一堆礼品。
“我说你买这么多干嘛,随便买几样就完了,这怎么搬啊。”林晓玲抱怨道。
“就是一点心意,你别管了,我多跑几趟就搬完了。”男人回应道。
后备箱里既有烟酒,也有市面上流行的保健品,以及刚上市的茶叶果品。
“那行,你慢慢来吧。”林晓玲点头道。
林晓玲挑了两件轻省的保健品拎着走在前面,男人搬着一箱酒跟在后面。
她刚打开门,迎面跑过来的是她的小侄女,小雪一边拉着小姑的手,一边好奇的打量着后面的男人。
“你们来啦,快进屋吧,不是说十点到么?”林子轩走出来,招呼道。
“堵车了,这京城的路也该整修了,要不天天堵着太耽误事儿,早知道还不如坐地铁呢。”林晓玲郁闷道。
京城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老旧,堵车是家常便饭。
政府提出依托奥运会,建设新京城,在未来几年对京城的交通系统重新规划。
“你啊,别发牢骚了,让小刘到屋里坐,真是的,来就来了,还买这些东西,家里什么都不缺。”林子轩催促道。
“林哥,这是给叔叔阿姨的一点心意。”小刘笑着说道。
“你把东西放在那屋,回头再把车上的东西搬过来。”林晓玲带着小刘朝着里屋走去,交待道。
这是林晓玲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
小刘叫刘扬,是一名摄影师,早在林晓玲拍摄《回家》的时候就在剧组里,后来拍了《渴望》续集和《我的野蛮女友》。
他在圈子里的名气不大,不过拍摄理念符合林晓玲的思路,擅长纪实风格。
经过几次合作,两人互相了解,开始交往。
说实话,演艺圈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交际面狭窄,没时间谈恋爱。
大多数人都是和圈内人结合。
想想看,一部戏要拍半年时间,这半年大家吃喝都在一起,比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还要长,这就创造了条件。
也有和圈外人交往的,但存在不少问题。
一个是时间,这一行工作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无形中会冷落家人。
第二个是观念,圈外人看待娱乐圈的眼光不同。
以演员为例,找了一个圈外人,这个人能不能忍受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戏里的亲热场景,会不会因此闹矛盾。
葛尤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他很少拍亲热戏。
如果双方都是圈内人,把亲热戏当成一种工作看待,互相理解。
林晓玲今年二十七了,郑秀莲一直操心女儿的婚姻大事。
可一旦拍戏,从筹备到上映整个周期要大半年,作为导演真没时间谈恋爱,能碰上一个合心意的人不容易。
说话间,郑秀莲和慕姗姗走了出来,打量着刘扬。
刘扬和林晓玲的年纪差不多,长得挺精神,相貌中等。
在京城,能带到家里来的都是感觉有谱了,如果双方家庭满意,下面就是家长见面,谈婚论嫁了。
这件事在林家开会讨论过。
林子轩不在意刘扬的家境,是不是有才华,主要看妹妹的意思,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他要在对方的人品和性格上把把关,人品比家境更重要。
刘扬是好梦公司的员工,林子轩做过了解。
林晓玲的性格有点强势,和她当导演有很大的关系,要掌控一个剧组不强势可不行,刘扬是那种好说话的人。
两人算是性格互补。
刘扬把礼品搬完,坐到屋子里陪着说话,面对郑秀莲的盘问,压力不小。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他在和林晓玲交往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
中午吃了顿饭,喝了些酒,第一次见面就这么结束了。
郑秀莲希望女儿尽快嫁出去,没有太过挑剔,在她的观念里,二十七八岁都快成老姑娘了,结婚生子才是正经事。
她要求林子轩不要再让林晓玲拍戏了,安心的结婚。
林子轩答应下来。
林晓玲拍完《我的野蛮女友》后,继续负责青年导演扶助基金,选择合适的电影项目,对青年导演做出指导。
这份工作能够自由的安排时间,不像导演那么的忙碌。
林晓玲还是华国导演协会的一员,作为青年导演的代表,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目前,第六代导演分成两拨。
一拨学习贾章柯,拍摄社会边缘题材的片子,拿到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另一拨学习林晓玲,游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
既保留自己的个性,又向着主流市场靠拢,褪去影片中阴暗的一面,转而用新的方式表达自我。
前者或许在国外获得了名利,但影片无法在国内上映。
除了少数文艺片爱好者,大众根本不了解这个人和他拍的片子,也不愿意看那么沉重的电影,就算在影院上映,票房可想而知。
国内喜欢看文艺片的观众真心不多,这里不是欧洲。
有人觉得应该坚持艺术,不媚俗,不妥协。
有人却在做着调整和改变,适应观众和市场,让电影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大家对艺术的理解和定义不同,当初在电影学院一同学习的两个人,如今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送走了刘扬,林子轩和慕姗姗看着一大堆礼品。
“我记得你第一次去我家就拿了一包茶叶吧?”慕姗姗回忆道。
“我还请你吃了根冰棍呢。”林子轩想了想,补充道。
“那个也算啊,这么说我被一根冰棍给收买了?”慕姗姗无语道。
两人似乎回到了多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一起吃着冰棍走在胡同里,冰棍融化后的凉爽和甜味一直流淌进心里。
第六百八十八章 现实
四月十五日,《我的野蛮女友》在香江举行首映式。
于东带着高园园等一众演员前往香江做宣传,当晚邀请了不少香江明星到场,《无间道》剧组的演员来了一大半。
影片在香江的发行方是江至强,他旗下有十几家影院。
香江的院线大都掌握在大电影公司和大老板手里,江至强的院线只是中等规模,以上映艺术片和西方电影为主。
好梦公司在香江没有根基,走不通院线的关系。
内地电影在香江的票房不高,一方面是影片不合香江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没办法大规模的上映。
冯晓刚的《大腕的葬礼》在香江上映时只有六家影院,总票房不到百万港币。
香江的电影院线采用好莱坞的运作模式。
对于一部市场前景不明的电影,先在一两家影院上映,如果观众反响强烈,单馆票房成绩优异,再扩大上映规模。
《我的野蛮女友》在内地票房大卖,但不见得在香江也能成功。
不过有了内地四千万人民币的票房基础,江至强颇为重视,在旗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