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决定了靠向内地,他当然要有所表示。
闻隽对和林子轩的合作很是期待,林子轩也想有个熟悉港圈的人帮忙。
不一会,徐客坐了过来,寒暄两句后,问起了合作拍片的具体事宜。
他问的非常专业细致,包括资金运作、合拍模式、导演权限和后期制作等等。
林子轩知道问的越细致说明越有兴趣,那些只知道发牢骚的人肯定不靠谱,真正想做事的人不会发牢骚,只会想着如何解决问题。
他大致回答了徐客的疑惑。
座谈会交流的是大方向上的问题,不可能谈到某部电影的具体运作流程,谈不到那么细,就拿导演权限来说,一般是指电影的最终剪辑权。
林子轩不会轻易把这个权限交给导演,除非是像冯晓刚和姜闻这样的。
大家知根知底,有交情,没有顾虑。
他对徐客有所了解,徐客擅长拍摄多种类型的影片,喜剧片、武侠片、鬼怪片和警匪片等等,可谓是影坛多面手。
最为人熟知的还是武侠片。
这是香江导演的共同点,由于香江影坛的独特性,一位导演不会专门拍一种类型的片子,有机会尝试各种题材,什么赚钱拍什么。
徐客拍摄过多部经典的武侠片,李桉都受过他的影响。
不过李桉拍摄了《卧虎藏龙》,不仅在北美的票房很高,还拿到了奥斯卡奖,内地制作的《英雄》票房突破两个亿,在香江大受欢迎。
《英雄》在香江的票房是两千五百万港币,这个成绩不能和《无间道》相比。
但作为一部内地导演拍摄,内地演员出演的电影,能有这个成绩,足以说明在香江的受欢迎程度。
《大腕的葬礼》在香江的票房不到一百万港币,《我的野蛮女友》的票房刚过一千万港币,《英雄》的成绩不错。
徐客看过《英雄》。
不说这部戏的剧情和内涵,单看其中的武打场景,他觉得自己能做的更加震撼人心,武侠片中使用的技术大多来自于香江,有不少手法是徐客的独创,他有这个自信。
他一直追求拍摄手法和技术上的创新。
看到《卧虎藏龙》和《英雄》的出世,徐客动了拍武侠片的心思。
他以往的武侠片面向的市场是香江和东南亚,在日本和韩国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内地影响更大,却极少有机会在内地影院公映。
如今,东南亚的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大片占据,压缩了港片的生存空间。
香江本土的票房撑不起大制作的电影,这几年香江电影最高的票房不过六千万港币,几百万票房的片子比比皆是。
相对而言,内地市场成为徐客的选择。
作为香江的著名导演,他有底气和内地的影视公司谈条件,除了投资和片酬,他最关心的还是导演权限。
林子轩不可能全部放权给徐客,两人以前没有合作过,徐客不了解内地市场。
他没有直接拒绝徐客,这毕竟只是一次非正式的交谈。
再说,徐客不一定会和好梦公司合作,内地还有其他的影视公司,或许会答应徐客的条件,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林子轩邀请徐客有时间到好梦公司参观,再谈论合作的细节。
与此同时,周星持也坐了过来,在一旁听着林子轩和徐客的谈话。
他和好梦公司打过交道,明白这家公司在内地电影行业的能量,《少林足球》最终没能在内地上映,他的电影公司遭到广电总局的处罚,暂停了和内地合作拍片的业务。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重新注册一家电影公司也可以。
周星持在意的是打通内地的渠道,否则像《少林足球》的事情还会重演。
好梦公司就有能力帮他解决问题,处理内地审查和宣传发行上的事宜,他想让自己的片子在内地上映,需要和林子轩合作。
他听着林子轩答复徐客的疑问,在专业性上不容置疑。
也是,好梦公司都和英国的电影公司合作拍片了,肯定具备专业素质,《小雪的大冒险》全球票房高达七亿美元,折合五十多亿港币。
这个数据让香江的电影人极为震撼,对好梦公司愈发的重视。
那些真正想拍电影的人都希望和专业的电影公司合作,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沟通上无障碍,如果碰上不懂电影的人,会非常痛苦。
他们对内地市场抱有成见,就是觉得内地电影人不够专业。
在香江电影人眼里,内地市场过于复杂,不按照市场来,制度性的东西太多,在创作上被束缚,在发行上要挣扎,很多时候结果和想象不一样。
或者说市场不够透明,潜规则太多,对整个环境太陌生,不知道该怎么走。
这主要是由于两地不同的化背景,再加上沟通和交流不畅造成的。
林子轩熟悉内地演艺圈,让他来香江发展同样觉得陌生和不适应,这个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互动多了自然就了解了。
他邀请香江电影人来内地参加活动,好梦公司愿意为他们提供便利。
不知不觉间,围绕在林子轩身边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或者真的想拍电影,或者只是为了利益,却都对内地市场抱有期望。
内地市场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
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
港岛的媒体报道了林子轩在香江的活动,尤其是他在合拍片上的态度。
各家的观点不一,但大多以保守为主,认为合拍片会损害港片的自由精神,港片应该保持独立性。
不少香江影评人持这种论调,有些电影人也发表类似的言论,甚至把港片衰落的原因归结到回归上来。
由此可见,香江电影圈的保守和排外。
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内地电影人很难在香江获得认可,即便成为国际影星的巩莉在香江拍片时也被称为“北姑”。
这是一个含有歧视和贬义的词汇。
香江已经回归五年,内地的经济高速发展,有香江电影人认识到其中的机遇,更倾向于前往内地谋求出路。
当下的香江社会正处在这种迷茫的阶段。
不光是生活上的考量,还有思想上的冲突,是放下架子到内地讨生活,还是固守在港岛苦苦挣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林子轩没打算改变什么,他这次是为了好梦公司在香江的发展铺路。
对于报纸上的争论,他懒得理会,这里不是他的主场,就让那些人继续叫嚣,今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当然不排除真在香江混不下去了,这帮人或许会换一副嘴脸跑到内地捞钱。
这种二皮脸不在少数,在香江说一套,跑到内地又说一套,内地观众如果认不清的话,还把他们当偶像供着。
这正是林子轩制定黑名单的目的,他要认清楚港圈的真面目。
香江金像奖颁奖在即,娱乐媒体关于林子轩的报道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围绕着金像奖的新闻,各种奖项预测纷纷出炉。
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对金像奖的炮轰。
和内地一样,只要是评选类的奖项难免被认为有黑幕,受到操控。
香江导演杜奇峰批评金像奖的评选规则有问题,人情票泛滥,评奖不是看影片的质量,而是看谁的人缘好,谁的资历高。
金像奖采取的是业内专业人士投票的方式。
提名奖中的最佳影片奖由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投票选出,其他专业奖项由各电影专业团体分别选出,身兼数职的电影制作人员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
专业评审团的人员由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
包括监制、策划、制片、导演、编剧、摄影师、动作指导、美术指导、剪接师、演员、电影音乐工作者、录音师、灯光师及视觉特技效果、影评人、电影教育工作者、电子传媒工作者、电影发行或宣传工作者。
看起来非常专业,但香江电影圈很小,几乎都是熟人,人情票在所难免。
美国的奥斯卡奖存在同样的问题,决定奖项归属的是公关公司的力度,电影的质量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说到底,电影颁奖就是一场秀,认真就输了。
尤其是圈内人,谁都知道是这个情况,大家只是不说出来,炮轰金像奖没有意义,这是体制问题,金像奖不会因为遭到炮轰就有所改变。
杜奇峰坚持拍纯正的港片,他对香江电影不满,对金像奖不满,对合拍片也不满,就是个电影圈的愤青,有点特立独行。
另一位香江导演关锦棚认为金像奖越来越商业化,对文艺片的重视不够。
《少林足球》和《无间道》都是商业大片,拿到十几项提名,是夺奖大,有很大可能包揽这一届的金像奖。
相比较而言,文艺片拿奖的几率惨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评奖要看影片的艺术性,而不是谁的票房高就让谁拿奖。
这代表了大部分文艺片导演的想法,关锦棚正是香江著名的文艺片导演,拍摄了多部具有艺术性的影片。
话是这么说,不过金像奖组委会也很尴尬。
按照闻隽的说法,如今香江电影的世道不好,金像奖主推《少林足球》和《无间道》是为了市场考虑,为了恢复投资人的信心。
这么一来,势必对文艺片造成影响。
香江金像奖想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找平衡并不容易,两者不可兼得,只能先救市场,再谈文艺。
所以说,金像奖并不单纯的是一个电影奖,还是香江电影的晴雨表。
林子轩等待着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到来,与此同时,内地演艺圈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天下午,刘晓青和一位演员在餐厅喝茶聊天。
她的司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担任她公司总经理的妹夫被带走,公司被查封,账户被冻结。
刘晓青挂掉电话,不露声色,一边继续笑着聊天,一边在心里飞快的盘算。
她必须尽快的离开国内,前往国外。
京城的税务部门一直在查她偷税漏税的证据,她这些年做了多少生意,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只要想查,肯定能查到。
内地的影视行业乱象丛生,逃税的现象并不少见。
刘晓青的演艺公司不仅投拍影视剧,还培养演员,依靠她的名气拉赞助。
只要她出面,赞助商愿意掏钱,她因此混的风生水起,还进入过一次富豪榜,正是这种高调,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她开始抱着侥幸心理,作为社会名人她不相信会出事,但公司的总经理被带走,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她攥着手机,在脑海里想着应该给谁打电话。
她认识不少官员和商人,在影视圈里也有人脉,可在这个时候她能相信谁呢?万一被人举报了怎么办?
还是先离开再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寻找解决的办法。
她打定主意,准备出逃,香江是第一站。
只要到了香江,就有办法前往欧美等国,不过不能从京城坐飞机,太显眼了,她可是大明星,出现在机场容易被围观。
那只能前往花城,出关到香江。
刘晓青喝完茶,和那位演员告别,让司机过来接她,她匆忙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