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虽然年岁相仿,但在圈子里的地位差距很大。

    “我觉得你这个本子的切入点很好,通过和尚化缘修庙这件事,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很有表现力。”林晓玲评价道,“风格上偏向于纪实,带着点灰暗色彩,有讽刺和黑色默的成分,很有意思的故事。”

    “林导的意思是……”宁皓探问道。

    “我会安排一个制片人,和你具体谈制作的流程,你把自己的拍摄计划做出来,我们帮你完善,算算需要多少投资和工作人员。我最近也要拍新片,估计没有多少时间放在这上面,遇到问题你可以和我联系。”林晓玲提醒道。

    “好的,我会配合公司的安排。”宁皓赶忙道。

    “对了,演员方面你有什么想法?是打算用非专业演员,还是用专业演员?”林晓玲询问道。

    拍摄类似纪实风格的片子,用非专业演员显得真实可信。

    “我是想用非专业演员,又担心非专业演员达不到要求。”宁皓琢磨道。

    如果是自己投资,宁皓肯定用非专业演员,片酬低,现在既然好梦公司投资,他还是愿意用专业演员。

    “这样,我给你找一个半专业演员,黄勃怎么样?”林晓玲提议道。




第八百一十一章 势不可当

    林晓玲和黄勃初次接触是在拍摄《渴望》续集的时候,黄勃在其中饰演一位歌厅的驻场歌手,几分钟的表演,给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后来拍摄《我的野蛮女友》,这是正式的合作。

    因为这部片子,让黄勃迅速走红,成为在亚洲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影星。

    林晓玲对黄勃的表演特点颇为了解,她把黄勃定位为“半专业演员”,意思是黄勃目前的表演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准。

    黄勃以前的表演靠的是本色演出和自己琢磨,选择的角色正好适合他的特点。

    如果想要有所突破,还需要继续磨练演技,尝试各种类型的角色。

    在电影学院学习表演是一种方式,同时也要增加实践,文艺片最能磨练演技。

    林晓玲认为这部《香火》适合当前阶段的黄勃,小成本的文艺片,拍摄周期不长,贴近生活,很考验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偶像剧容易演,是因为本身就很虚假,不需要太认真,无论剧情多么浮夸,演员多么矫揉造作,观众都能接受。

    只要男女主角有颜值,懂得煽情就好了。

    越是贴近生活的影视剧越难演,一旦和生活稍加脱离,观众就会觉得不协调。

    林晓玲既是好梦公司的一员,又毕业于电影学院,自然愿意照顾黄勃。

    这样一方面给了黄勃锻炼演技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借助黄勃的名气,提升这部小成本文艺片成功的概率。

    掌握着青年导演扶助基金,她每年要监制七到八部类似的文艺片。

    说实话,真正成功的影片并不多,大多数都卖给了电影频道,收回部分投资,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培养新人导演,给他们积累经验。

    每年只要有一位青年导演得到认可,走出自己的道路,就算成功了。

    即便如此,林晓玲还是会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新人导演出谋划策,提高电影的品质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人导演可能只会考虑怎么在影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忽略了市场因素。

    林晓玲和好梦公司有这方面的经验,帮助他们完善计划,适应这个圈子。

    “黄勃?太贵了吧?”宁皓惊讶道。

    宁皓觉得《香火》有个十几万就能拍完,如果是他自己投资,节省一点,制作成本完全能控制在十万以内。

    摄像机和胶片不要求太好的,能用就成,非专业演员片酬低,兴许管顿饭就完了,剧组的工作人员找电影学院的那帮兄弟帮衬。

    这么算下来,五万块其实也能凑合,就是太紧巴,没有余地。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宁皓倾向于价廉物美,光是黄勃的片酬就不止二十万。

    “咱们圈子里的规矩,演员拍文艺片都要自降片酬,他现在正在上学,你找他谈谈,要是真喜欢这个角色,说不定就不要钱了,都是搞文艺的,谈钱就俗了。”林晓玲玩笑道,“再说,你要是真想在导演这个行业干下去,就要有导演的范儿,导演是剧组的核心,指挥演员,要有霸气。”

    你是著名导演,当然有霸气,我只是新人,哪儿来的底气。

    宁皓在心里想着,他在京城混了好几年,当过MV的导演,有些经验,但拍电影长片还是第一次,心里难免打鼓。

    他决定和好梦公司谈完合同就回学校,凭着自己多年神侃的功夫把黄勃拿下。

    好梦公司的青年导演扶助基金已经推行了两年多的时间,投入三千多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

    宁皓和负责的制片人谈了一上午,对项目的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只要通过林晓玲的审核,这个项目就可以启动了,宁皓随后签了一份意向性的合作协议书,正式的合同需要双方加深了解后才会签署。

    好梦公司需要做相关的背景调查,确认这不是一场骗局。

    走出好梦公司,宁皓松了松领带,呼出了一口气,虽然这身衣服穿着不习惯,但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份自信和运气。

    协议书就在皮包里,他的心里踏实下来,他拿出手机,打给了邢爱那。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宁皓都没有见到黄勃,黄勃正忙着宣传电影。

    十二月十二日,《无间道》的第三部《终极无间》在香江和内地同时公映,拉开了今年贺岁档的序幕。

    影片在内地分为普通胶片国语版,粤语版和数字版三种拷贝,粤语版主要在粤省的院线上映,内地共有两百六十个拷贝。

    好梦院线举办了《无间道》系列三部曲夜场连映的活动,让观众一次看过瘾。

    三部电影共计六个小时,从晚上六点到凌晨,票价打五折。

    这么做既可以让观众重温前两部的剧情,也能带动第三部的票房,让观众沉浸在整个《无间道》的故事里。

    作为今年当之无愧的华语大片,六大影帝联袂出演,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终极无间》上映首日内地票房突破一千万,首周末三天票房突破两千一百万,就算有好莱坞大片竞争,排片不占优势,仍然势不可当。

    按照这个势头,内地票房有望突破五千万人民币。

    由于好梦公司加强了在沪城的宣传造势,沪城联合院线的票房压过了京城新影联院线、星美院线和粤省的华影南方院线,充分展现了作为经济中心的强势。

    好梦院线当前的规模只能排进全国前十五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香江和东南亚地区的票房同样呈现井喷的态势,虽说没有内地表现的强劲,不过也成为票房大热的电影。

    同时,在陈常乐的主导下,粤省十一家音像公司获得了《终极无间》影碟的发行权,并成立了粤省联合传媒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宗旨是抵制高额版费,联手打击盗版,团结各个音像公司,振兴民族音像产业,打击盗版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有了林子轩的支持,陈常乐和香江的电影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

    他的公司目前涉及影视剧制作、艺人经纪服务、电影引进、音像制品的发行、院线经营等多种业务,成为粤省影视行业的龙头。




第八百一十二章 独当一面

    秦鸣坐在飞往湘南的飞机上,参加华国第三届金莺电视艺术节。

    今年的金莺节调整到十二月中旬举办,同时也是金莺奖创立二十周年。

    自从金莺奖落户湘南后,就被称为湘南的金莺奖,影响力和公信度大不如前,导致圈内人不怎么重视。

    再说,现在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省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节。

    像是沪城电视节和京城电视节等等,虽说名气没有金莺节大,但各有特色,削弱了金莺节的影响力。

    不过,金莺奖目前还是国内级别最高的电视奖项之一。

    秦鸣参加过不少的电视节,熟悉的很,可这次不太一样,不是电视节的问题,而是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

    以前他是好梦公司公关部的经理,如今是好梦公司的副总经理。

    他记得一周前林总找他谈话,和他聊了聊未来的职业规划,好梦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林总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国内,一个是前往海外。

    国内市场正蓬勃发展,机会众多,竞争激烈。

    好梦虽然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绝不能放松,尤其是那些资本大鳄的涌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后来者超越。

    公司的海外部门成立不久,主要和欧美等国的电影公司合作,打开国际市场,今后还可能有其他的新业务。

    拓荒就是不断的寻找机遇,创造机会。

    国内市场是好梦的根基,海外市场关系到好梦的未来,都很重要。

    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到海外工作,和西方的电影公司接触,层次比较高,机会也多,有了这段经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秦鸣毕业于京城的一所普通院校,没有影视圈的人脉关系。

    他在九七年进入好梦公司,从底层的职员做起,四年后成为公关部门的经理,到现在将近六年的时间。

    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所剩无几,有的跳槽了,有的转行做其他职业。

    一般而言,有了在好梦公司工作的经历,跳槽到其他影视公司的薪酬都不低,除非是那些混日子的人。

    公关部门负责和媒体联络,处理危机,和宣传部门有职能重叠的地方。

    宣传和发行是一个整体,公关要兼顾多个方面,或者说是救火队员。

    正因为如此,他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人员都有接触,并不陌生。

    秦鸣考虑了好几天才给林总答复。

    他觉得自己性格沉稳,不是一个锐意进取的人,不适合冲锋陷阵,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所以他选择了留在国内工作。

    就这样,他成了公司新任的副总经理,职责包括了宣发,市场和公关等部门。

    对此秦鸣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公司里流传着小道消息,于总要自己创业了。

    于东的资历比他老,能力比他强,好梦公司强大的宣发体系几乎是于东一手建起来的,在圈子里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

    甚至在香江和好莱坞都能混得开。

    虽说是借助了好梦公司的平台,但于东自身的能力不容置疑。

    秦鸣没有和于东比较的心思,他和于东的关系还不错,也知道于东推荐了他,不过他要考虑于东离开后的状况。

    于东创业肯定会带走几个自己的亲信,公司的宣发部门将面临动荡。

    这方面林总和于东应该达成了一致,他需要安抚员工,降低这件事的影响,保证人心不乱,正常工作。

    秦鸣让自己尽快进入副总经理的角色,着眼于公司大局。

    这一届的金莺节是他作为副总经理的第一场活动,由他带队。

    金莺节包含了电视节目的交易会、金莺论坛和最后的金莺奖颁奖典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