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精彩好书尽在万书网://m。/】好看的txt电子书
呼韩邪单于在中国全力援助下,力量渐大,不断反攻。现在轮到郅支单于不能支持了。于是向西移动,侵入西域北境,灭掉坚昆王国(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和丁零部落(贝加尔湖畔)他向中国要求送还充当人质的太子,中国政府慷慨答应,派使节谷吉一直把太子护送到他的临时首都坚昆王城。可是,万万想不到,郅支单于不但毫无感谢之情,反而记起中国援助他的对手呼韩邪单于的怨恨,竟把谷吉杀掉。郅支单于杀了谷吉之后,才发现杀掉中国使节的严重性,他放弃坚昆,继续向西迁移。就在这时候,康居王国(哈萨克突厥斯坦)屡屡被乌孙王国击败,想借匈奴的力量保卫自己,两国遂结成同盟。”
纪元前四四年,郅支单于率领他的部下,到达康居。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康居王。即行出兵攻击乌孙,乌孙王国不能抵御,西界边陲,几乎全部残破。
但康居王国和北匈奴汗国间的蜜月很快结束,郅支单于以康居王国的保护人自居,而且性情粗暴,把康居王的女儿也杀掉,又把康居贵族当作奴隶一样驱使迫害。又兴筑城垒,向西域各国发出通知,要他们进贡。康居王国深悔引狼入室,但已无法挽救。
纪元前三六年,距郅支单于杀中国使节八年,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指挥官(副校尉)陈汤调发各国军队,连同屯垦兵团,共四万余人,分两路向郅支单于夹攻,南路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大宛王国;北路则穿过乌孙王国,在郅支城(哈萨克江布尔)下合围。郅支城陷落,联军斩下郅支单于的头,传送航空距离三千三百公里的中国首都长安。陈汤在他给政府的报告中,陈述所以发兵的理由。他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
北匈奴汗国灭亡。
呼韩邪单于成为匈奴汗国唯一政权,不久即向中国请求离开河套,回到北方他自己的故土。
五外戚政治中国势力在西域成长的时候,统治中国的西汉王朝的外戚政治,也在成长。
西汉政府可以说很多时候,都由皇帝跟外戚共同执政。开始时皇帝当然占优势,但若干年代下来,皇帝生活腐化和寿命短促,外戚遂占优势。等到外戚的优胜成为绝对力量时,皇帝只有交出权力。
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他的妻子吕雉,虽跟他一样,只是一个不识几个字的乡下女人,但却是一个不平凡的女野心家,帮助她丈夫创立事业。当刘邦在外作战时,她在后方留守,不惜发动最大的冤狱,以巩固政权。刘邦死后,她以皇太后之尊,在接着第二任、第三任、第四任皇帝在位期间,独揽大权,把刘邦那个非姓刘不能封王的白马之盟废除,而把她的兄弟侄儿,大批封王。她死之后,刘姓皇族反攻,百姓戚族全部被杀。可是刘姓皇族可以杀尽百姓戚族,却不能杀尽所有威族,这是那个时代无法解开的结。我们且将这个结,即西汉政府历任皇帝任用外戚的情形,列出一表:皇帝能力强的时候,外戚是一种助力;皇帝能力弱的时候,外戚就自然成为政权的接班人。吕姓外戚即是很明显的例证,假使他们中间有一个不是脓包,刘姓皇帝反击失败,西汉王朝的政权一定结束。所以在大的教训之后,一连两任皇帝,对外戚都保持相当距离。第七任皇帝刘彻,虽大量任用外戚,但他能够控制局势。而且还在防范工作上采取残忍手段。他死的前一年(纪元前八八年)最心爱的小儿子刘弗陵,只有九岁,他想立他当太子,于是先行把年轻美丽的母亲钩弋夫人杀掉,他解释说:“我死之后,她当了皇太后,一定为非作歹,重用她的家人。为了避免吕雉故事重演,不得不如此。”
然而,西汉政府的基本构成形态,所面临的不是特定的某一人某一姓的外戚问题,而是普遍性的外戚问题。吕姓戚族的屠灭和钩弋夫人的被杀,都无法阻挡政权滑入外戚之手。第十任皇帝刘病已出身平民(他的祖父是刘彻的太子,被杀,后裔废为平民)刘病已当了皇帝后,不但有一种自卑感。而且有一种孤立感,他跟前任皇帝的外戚霍光站在一起时,就感觉到如芒刺在背。而在任用他自己的外戚掌握政权后,才感到安全。霍姓戚族终被屠杀,史姓戚族和许姓戚族接着兴起。
这种情形,演变到本世纪(前一)末期,遂形成一种现象:旧皇帝逝世时,他的外戚即退出政府;新皇帝即位,他的外戚即进入政府,好像近代民主国家奄后的政党转移情形一样。举一个例子就可明了,十二任皇帝刘骛逝世后,没有儿子,由弟弟的儿子刘欣继位。因为不是父子相袭,所以各有各的外戚,刘骛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即下令王姓戚族全部免职,让出官位给刘欣的外戚——祖母傅、生母丁。
本世纪(前一)最后一年(前一)刘欣病死,也没有儿子,由他叔父的儿子,年方九岁的刘箕子继位。王政君恢复皇太后的权力,立即征召她的侄儿王莽担任大司马(宰相级)将傅姓成族和丁姓戚族全部杀掉或赶走,同时不惜采用流血手段,阻挡九岁刘箕子的外戚———母亲卫氏的家族,前来首都。外戚政治发展到这个阶段,西汉王朝命运已经注定要仯鼇|仯
第二十三章:东汉格局
西汉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九岁时当皇帝,十四岁时,被他岳父兼大司马(宰相级)的王莽毒死。接着是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只有两岁。当刘婴五岁时,即本世纪(一)○○年代九年,王莽的布置已经成熟,发动宫廷政变,由这一位尚不识字的五岁顽童刘婴,颁下用深奥古文写成的诏书,把皇帝宝座禅让给王莽。历时二百一十五年的西汉王朝,到此结束。王莽命名他的政权为新王朝。
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每一次政权转移,都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型的大混战,野心家或英雄们各自握有武力,互相争夺吞噬,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即成为儒家学派所称颂为“得国最正”的圣君,在血海中建立他的政权。王莽打破这种惯例,他跟战国时代齐国的田和一样,用和平的方法接收政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权臣夺取宝座的程式,以后很多王朝建立,都照本宣科。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新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交接之际,没有流血。
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之类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他认为古代社会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来,互相争夺,遂发生不平等现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穷人则一无所有。男子沦为奴隶,女子沦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妇,终年辛苦耕种,却不能吃饱。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后,即实施一连串下列的新社会政策: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八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从这些措施,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
二二十一年改朝换代混战王莽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但他彻底失败,他的生命和他的王朝也跟着一齐丧失。我们可为他归纳出下列五项使他失败的原因:第一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之徒,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却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病态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药,就可痊愈。像土地重新分配,固然很好,可是王莽坚持恢复井田,却根本做不到。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仅这一点,就注定他必然跌倒。
第二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像贷款利息和所得税,都是“纯利”的十分之一,这涉及到复杂的成本会计,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胜任。同时,即令有此人才,王莽更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干部集团去执行。但他仰仗的却只是行政命令,把所有责任都加到行政官员身上,而行政官员大多数又都腐败无耻(注意。这是中国传统的严重病态,直到二十世纪,才获得改善)于是善政的蓝图反而变成暴政的行为,民变因之燎原般爆发。
第三王莽没有办法控制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土地国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隶买卖使奴隶主和奴隶贩子怨恨,强迫劳动使贵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虫怨恨,禁止铸钱使富豪怨恨。这些怨恨容易掩盖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欢呼和感谢。一遇机会,就向改革反击。
第四王莽机械的迷信制度万能,他认为“制度确立之后,天下自然太平”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改革制度上,更糟的是他用儒家学派所特有的繁文缛节,不惮其烦的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现代”的全都取消,一律恢复“古代”原名。改的太多,以致没有人能够记得住。这种改革应该是不必要的,但王莽懔遵儒家“正名”学说,却特别认真,而也就在这些小事件上,按下大失败连锁反应的电钮。西汉政府对西南夷诸部落酋长,大都用王爵羁縻,这不过是不费一文的虚名,王莽却改封他们侯爵。句町王拒不接受(句町国,云南广南)首先起兵叛变。王莽又把西汉政府颁发给匈奴汗国单于的金印(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章”皇帝的印称“玺”“章”只是普通人的印,乌珠留若囗单于气冲牛斗,遂跟中国断绝关系。南北两边大规模讨伐战事,征兵征粮,引起骚动与饥馑,骚动与饥馑引起遍地陈胜、吴广式的暴动。
第五王莽是一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