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凸睦业呐笥眩挥心忝堑闹С郑飧龆觳换崛绱宋屡恍唬 �
  “哇哦!”
  程颖无比流畅地把这段话译成了英文,大家一边拍着巴掌,一边惊奇这个东方人的浪漫热情。
  当然,更意外的是范小爷,待他回到座位,就一把抢过奖杯,带着泣音道:“你啥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人总得进步嘛!”褚青笑道。
  “嗯,你脸皮越来越厚,我文笔越来越好,我们一起进步。”程颖打了个呵欠,不咸不淡地揭露真相。
  范小爷的情绪明显处于失控中,抹了把眼泪,自言自语道:“以后我不能这样了,你一上去我就哭,那我眼睛都哭瞎了。”
  说着,她狠狠抽了下鼻子,强行压住心思,但还死死攥着那只小熊,谁抢就干掉谁的气势。
  褚青比较郁闷,自己都没玩够呢,立马就成另一方财产了。
  不提他们,那边晚会接着进行,颁完男演员奖,仅剩下最后的一项至尊大奖。
  评委会主席是个加拿大的电影理论家,亲自出场颁发,结果大大出乎媒体预测:一部反映阿富汗难民生存状况的英国电影《尘世之间》,摘得了最佳影片的金熊奖。
  至此,悬念已全部揭晓。
  六座分量最重的奖项,平均分给了三大洲,好莱坞两座,欧洲两座,亚洲两座。正如前排那哥们所说,这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
  第53届柏林影展,成功制造了大话题,科斯里克用他奇葩的政治思维,主导了冲突与必然,亦戏耍了所有与会者。
  《盲井》虽然没能斩获金熊,却拉风地刷下两座银熊奖,成为今晚的大赢家。
  而27岁的褚青,他的名字也注定铭刻在电影节的荣誉碑上,因为他一战就创造了两个纪录:
  柏林首位华人影帝!
  亦是最年轻的柏林影帝!
  ……
  市区,老友记。
  这是柏林挺有名的一家中餐馆,也是每年来参加影展的华语军团的定点饭店。剧组经常在这里搞晚宴,招待记者,或开场小型的发布会。
  颁奖礼结束,褚青应付完官方酒会和群访,便想拉着小伙伴来这填肚子。然后程颖便提议,干脆请些记者来吧,还能热闹热闹,不然四个人太苦逼。
  于是褚青又联系袁蕾,让她把港台的同行全叫上。
  此次香港来了三家媒体,台湾是两家,一共十二个人,刚好包了间小厅。两排长桌往起一拼,椅子分摆左右,有点教父开会的意思。
  大家都不太熟,但无所谓,今晚是华人的盛事,值得庆贺。连饭店老板听说剧组在这,都特意赶来聊了一会,当即打了八折,还赠送香槟一瓶。
  虽然就着中餐喝香槟比较诡异,可众人饿得厉害,吃得尽兴,说得开心,而且避免了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集体扯淡,嘻嘻哈哈的气氛特融洽。
  香港记者对他较为了解,言谈间显得很随意,台湾记者就矜持了些,略微客气。
  这顿饭吃到了午夜,老板延迟打烊,帮忙撤盘子布置,很快便搭了一个简单的采访厅。
  范小爷她们躲到旁边,褚青端着杯没喝完的香槟,坐于长桌后,看着恢复职业面孔的一干娱记,道:“开始吧。”
  大家互相瞅了瞅,还有点谦让,最终袁蕾率先问道:“青哥,你先谈谈感受吧,对这个结果意外么?”
  “感受就是开心呗!意外么,我觉着没得奖的时候都意外,真得奖了,全变成情理之中了。”
  “那你对《盲井》干掉了《英雄》有什么看法?”
  “呃,只能说《盲井》很符合评审团的口味吧。”
  袁蕾撇撇嘴,这货越来越坏了,掏不出一句实话,当即闭口,把时间让给同行。
  而香港记者不太关心柏林影帝的事儿,他们就盯着《无间道》:
  “无间前传你还参演么?”
  “听说剧本已经完成了,但导演还没通知我。”褚青把手一摊,道:“所以我不太清楚。”
  “那如果你参演的话,你的片酬会涨么?”
  “呵,这个,这个得看具体的投资环境。剧组有钱,我就多拿点,没钱,我少拿也没关系,当然得戏好。”
  “第一部的发行工作进行得如何?”
  “寰亚那边什么情况我不知道,我这边还没启动。”
  “你们是分开做的?”
  “对,分开的,各有各的渠道嘛,混在一起反而不方便。”
  “……”
  中港台这三拨记者,问题都带着鲜明的地域倾向。袁蕾关注获奖本身,香港只在乎自己那点破事儿,台湾全不屌,因为他们没啥可问的。
  无论演员的荣誉史,还是整体的电影产业,他们都很自卑,想来想去,只憋出了一句:“以你现在的情况,你觉得自己还会被封杀么?”
  褚青说得嗓子干疼,慢悠悠地抿了口香槟,无奈道:“大哥,我都请你吃饭了,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
  午后一点,南都编辑中心。
  这会的报纸大多是晚报性质,不像后来早报满天飞,报社每天的采编流程大概是:上午采访,下午定稿、排版,之后送到印厂,傍晚发行。
  所以,当一位编辑收到袁蕾凌晨六点钟传回来的稿件时,正是报社最忙碌的当口。
  他打开邮箱,只看了一眼,抬起屁股就跑到里间,道:“主任,袁蕾那边有消息了!”
  “什么情况?”
  正在斟酌今天头版新闻的杨晓培,闻言问道。
  “褚青,柏林影帝!”那编辑几乎喊了出来。
  他猛地抬头,忙道:“稿子发给我!”
  袁蕾算是拼了命了,她回到酒店已经凌晨三点,短短时间就写了一篇足有三千字的深度报道,顺便传回了几张大图片。
  杨晓培盯着电脑,非常非常的专注,读完后,半晌没言语,过了片刻,才拿起电话啪啪按了几个号。
  “喂,刘总,有个事跟您请示一下。”
  “对,都有,袁蕾写得特别细。”
  “嗯,好好,我等您消息。”
  他挂了电话,随手摸过烟盒,刚要点着,忽想起这不是吸烟区。可如果去楼梯间,又怕错过电话。
  “主任,怎么样了?”
  此时,方才那编辑颠颠地凑了过来,满脸八卦地打探进展。
  “刘总在请示孙总,等着!”他没好气地答道。
  “哦!”
  那货扒着他的桌子,继续死乞白赖地问:“哎,您说这回成么?”
  “我哪知道!”
  杨晓培挥挥手,不耐道:“去去,回去工作,在我这瞎聊什么!”
  “我这不是关心么,前几次把大伙憋坏了,你看现在都换……”
  那哥们正在吐槽,就听电话声响起,“叮铃铃”的似传遍整个办公区。
  杨晓培立马拿起来,接道:“喂,啊,孙总!”
  “对对,我看过了,大方向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清楚……”
  “好!我明白!您放心!”
  他说了两分多钟,还没等放下话筒,就转头道了一个字:
  “发!”


第三百二十七章 风向
  17日,北京。
  即便天寒,刘小勇从地铁口爬出来的时候,也是浑身的细汗。外面冷风一吹,汗珠子没等挥发,立时就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
  他拧了拧身子,羽绒服捂得很热,内衣里面却很凉,感觉特难受。
  刘小勇的家在和平里,途中要经过一处报刊亭。他习惯每天买份《北京晚报》回去,不是自己看,而是老爸要求的,老爷子喜欢吃过饭,再削个梨子,窝在沙发上读报。
  “来份晚报!”
  他递过五块钱,自己先拿起来,随便翻了翻,停在国内新闻的版面:
  “国足与巴西队友谊赛,0:0战平。”
  “广东疫情影响甚微,旅游淡季游客爆满。”
  “给!”
  此时,老板又递回四枚硬币,随即也拿起一份报纸,双叠展开,头版刚好对着窗口。
  刘小勇收好钱,方要闪人,却忽然顿住,忙道:“再来份南都!”
  南都虽是地方性报纸,但在北京也有零售,他以前从没买过,因为毫无代入感。而刚才,他居然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报纸上的家伙。
  头版,不是头条,躲在侧栏里,却十分显眼。
  先是张小图片,那货穿着西装,右手攥着一座银熊奖杯,下面是标题:《褚青加冕柏林影帝》。
  再下面,是一小条副标题:“四位华人影帝的10年,不同的电影路。”
  刘小勇根本挪不开眼睛,赶紧翻到娱乐版,见着满满的一大篇文字,还配了三张照片。开头便是:
  从1994年,葛优和夏雨分获戛纳、威尼斯影帝,到2000年梁朝伟在戛纳又破一城,再到今年褚青攻克柏林,华语电影人集齐欧洲三大展影帝,用了将近10年。
  有趣的是,这10年也是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的年代。
  1994年,正是第五代在影坛担当主角的时候。葛优与夏雨获得的认可,折射出的是电影人的热情和努力。进入新世纪,内地电影市场逐渐商业化,港片的衰败成为大势所趋,而华语电影乱世中,王家卫凭借剑走偏锋征服了国际,《花样年华》让梁朝伟问鼎戛纳。可实际上,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个阶段华语片的踌躇与尴尬。
  如今,《英雄》以过两亿的票房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政策也表明了扶持文化产业的决心和魄力。对电影人来说,这大概是最充满机遇的时代,亦是最如履薄冰的时代,一步你可以登入天堂,一步你可以坠入深渊。
  所以,如果讲这10年来影帝们的不同故事,除与自身的演艺经历息息相关,大环境的变化更是不可略过的一笔。
  从他们的兜兜转转、起落浮沉中,我们也能看到华语电影的命运。
  ——褚青
  柏林的喧嚣过后,在市区某家挺有名的中餐馆里,褚青请我们吃了一顿饭。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不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后来我想想,好吧,或许他只是想找些人凑份子。
  陪同的有他的未婚妻范冰冰,《盲井》的导演李杨先生,以及我们两岸三地的媒体。这个古怪的组合很惹人注目,以至于一路上,几乎碰到的每个外国人,都会过来打招呼:
  “褚,你真是太棒了!”
  如果你不在柏林,你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人有多受欢迎,那种感觉简直无与伦比。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有点用仰视的目光去看他,这种姿态很不好,所以我就问他:“你会不会感到很嘚瑟?”
  他说:“一个小时前我都快爆炸了,不过现在想想,也就那么回事。我该拍戏还是拍戏,该买菜还是买菜,总得过日子。”
  正热播的电视剧《征服》的导演高群书,把某一类演员叫做“潜伏者”。
  他说:“他们既有潜力,又有神助,又尊重表演,在制片人眼里,他们不够有票房号召力,不够俗帅,但他们,肯定是好演员,潜伏者最值得尊重。”
  褚青之前,或许是个潜伏者。
  很多人认识他,是在《还珠格格》里,这部剧捧红了赵薇、林心如、周杰、范冰冰、李明启、张铁林等老中青三代演员。
  作为柳青这个男N号的扮演者,他一直认为这部剧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范冰冰。但后来,我和周围的人无意中谈起还珠时,居然一致认为,柳青给人的印象很特殊,至今还记得他看向紫薇的眼神,欲语还休,挠心挠肺的。
  从98年起,他又接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