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文靠自己的天才逗弄电影局和观众,冯小刚凭借十几年的大票房掌握住了话语权,而陈道明呢,最为冷静和懒惰,选择了半归隐。
……
木鱼峰,天坛大佛。
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褚青正扒着白玉栏杆看风景。天有些阴,云朵昏沉,放眼放去,山海间一片苍茫,有风,猎猎。
不远处,是染着铂金毛的曾志伟,正拈着三炷香虔诚叩拜,旁边则是黄志忠,一脸欠揍地讲着台词:
“中国是没有黑社会的知道吗?哎,国家需要财富啊!黑社会谈生死,生意谈生财,今天我们是来跟韩大哥谈生意的。”
曾志伟平身,笑道:“我可真的是黑社会。”
“No!No!No!”
黄志忠操着一口浮夸的语气,道:“韩大哥在我心中是最好的生意人,我们现在有一个亿的资金,想放到韩大哥你这盘生意上。生意上的事我们决不过问,一国两制嘛,只要能生财,主权的事就随便了。”
哎我个擦!
褚青听得直蛋疼,这剧本是咋过审的,忒牛逼了!
陈道明的角色叫沈澄,是个大陆公安,跑到香港来卧底,黄志忠演的叫沈亮,在戏中是兄弟俩。
好吧……你们一点都不像好吗。
要说黄志忠这位呢,早早就出道了,一直不红,演了《大宅门》之后才有点起色。这次机会是王京花硬塞进来的,非常珍惜,但估计是太重视了,有些用力过猛。
“Cut!”
麦兆辉却觉着还行,他作为香港老炮儿,很熟悉这种外放的表演模式,挥手喊过。
“下一场准备!”
“Action!”
这是陈道明在片中第一次露脸,他自己设计了一个小动作,就是背对镜头,望着前方的青郁山脉。
他的造型很有Style,黑色贴身的长款上衣,把那细腰一收,显得愈发瘦削,且孤傲嶙峋。
就见曾志伟和黄志忠走到近前,陈道明从左侧转身。而这一转,只转了半个,正脸居然还没完全显露。
“韩先生,你真的信佛啊?”
他回首,仰头,身子拧成一个角度,伸手指了指头顶的大佛,山风吹来,衣摆飘荡。
此时,杜可风才操控镜头迅速划了半圈,由侧面到正面,给了个大特写。
“阿弥陀佛!”
曾志伟道了句,眯缝着小眼睛凑到他身边。
“这里的风水真的那么好?”他问道。
“好,全香港最好的!”
“我想买个长生位……”
他们俩在那儿演,褚青全程旁观,不禁皱了皱眉,这是自己首次在现场看陈道明的表演。开始的姿势设定十分惊艳,可之后一开口,尤其把这段台词说完,就觉着不对味了。
康熙大帝的劲儿太强烈,就那种坐在龙椅上,然后一手剑指的即视感:你们这帮小逼崽子!
“啧!”
他咂巴了下嘴,貌似有点平淡啊。
且不提丫在这边乱想,那边继续拍摄,此段戏比较重要,关乎到沈澄这个人物给观众的直接印象。
麦兆辉比刚才要求得更严格,NG了五次,待第六次过后,才盯了监视器一会,又招呼道:“陈老师,您要不要来看看效果?”
陈道明却没动弹,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OK啊,非常棒!”导演道。
“那就行了!”他挥了下手。
“……”
全场人都一怔,这是啥毛病?
演员看监视器是常态,看了才知道自己演得如何,哪里需要改进,还头回见着这样的。
麦兆辉也愣了片刻,只好耸耸肩,喊道:“OK,下一场准备,青仔你有问题么?”
“冇啊!”那货离了老远,扯着脖子应道。
“Ready?”
“Action!”
话音方落,褚青便站好了位置,戳在台阶口。很快,曾志伟晃悠过来,若有所思地看着陈道明背影。
那货用无名指往后划了下短寸头,懒兮兮地问:“喂琛哥,什么来头啊?居然比我还拽?”
曾志伟没回答,反而笑道:“阿强,你去跟他的小弟谈谈生意。”
“哇,不是吧?”
褚青猛地一扭头,睁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瞬间开启话痨模式:“虽然我是你的头马,也不能这么玩啊!拜托,我有自尊的,现在还收了阿仁这个小弟,正是风风光光的时候,你叫我去谈生意?琛哥,你叫我砍人可以,谈生意找迪路嘛,再不行找阿仁啊,人家可是念过书的!”
“……”
所有人抽搐着嘴角,表示无可奈何。又特么自己改戏,还偏偏骂不得,因为确实比原版出彩。
亏得曾志伟经验足足,能顺畅地接下去,发出嘿嘿的两声怪笑,随即就往下走。
“琛哥,你笑是什么意思啊?”他跟在后面不依不饶。
“咔,过!”
麦兆辉又气又赞,点了点他,道:“你个衰仔,早晚扑街啊!”
“是您包涵,谢谢辉哥!”他也没卖乖,由衷谢道。
一句话给对方堵死了,不由翻了个白眼,转身喊道:“收工,收工!晚上重头戏,不要迟到!”
这就不关他的事儿了,因为没夜戏,颠颠地下了台阶。
待到了小广场,却见陈道明站在一方古碑前,手指比划着,似临摹上面的石刻,便唤道:“陈老师,收工了,咱们走吧?”
“嗯,稍等。”
陈道明仍然比划着,过了几分钟,才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两人搭剧组的车到了码头,又乘船直奔市区,目的地则是褚青的公寓。没办法啊,该逛的景点都已逛遍,只能下厨炒菠菜了。
……
“你倒是挺爱干净的。”
陈道明打量了几眼屋子,见一切齐齐,摆放得当,连铺桌子的餐布都透着股清新味道,不禁赞道。
“自己闲着没事就拾掇拾掇呗。”
褚青给倒了杯茶,笑道:“您坐会儿,二十分钟就好。”
说着,他趿拉进厨房,系上围裙,利索地开始洗菜。
而客厅里,又传出陈道明那缓慢好听的声音:“你这点跟我挺像的,我就喜欢收拾家。每次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以前总有朋友叫我出去,后来我就说,我觉得男人应该多在家待一待。”
“哎!”
一听这话,褚青居然兴奋了,连忙从厨房冒出头,道:“就是嘛,人就应该回家,老在外面扯什么?”
“你这就绝对了,该回家的人才要回家。”
陈道明纠正了句,自己又随便转了转。这客厅不大,东西却多,电视加音响就占了小半地方,VCD机上摆着高高的两摞影碟。
音响旁边是书架,码着两排专著,什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表演理论、西方体系、英语入门等等。
他顺手抽出一本,翻了几页,里面很多地方还用笔画了重点。
“……”
他不禁笑了笑,回身坐到沙发上,慢慢品着廉价的破茶叶。
第三百六十五章 浅薄无知
菠菜炒鸡蛋属于浙菜,这种搭配在北方人看来很古怪。褚青以前没做过,但厨艺相通,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除了这道,他还煲了个鱼头豆腐汤,味道亦比较清淡。没什么酒肉,俩老爷们就捧着碗白米饭,吃得喷香。
陈道明也适时表现出,对冯小刚那号爱吃剩饭的主儿的品味赞赏:这小子的厨艺果然不错。
两人没像泡方便面那天有些客套礼数,边吃边聊,从个人经历到家庭生活,再从家庭生活到工作体会,居然发现了很多共同点。
比如,都很宅,懒,好清静,讨厌应酬,对媳妇儿独一无二……陈道明追杜宪那会儿,他只是天津人艺的一个小演员,为了不跟对方两地分隔才考上了中戏,而杜宪已经是央视的播音员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她看上我,那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啧啧,褚青深有同感。
很快,两人填饱了肚子,没急着收拾,就坐在餐桌旁继续聊。而褚青终于忍不住,提了个刚才就想问的问题:“您白天拍戏,怎么不看监视器呢?”
陈道明瞧了他一眼,道:“我基本不看自己的戏,特别是拍摄过程中,以前总有导演叫我,哎,道明,你过来瞅瞅怎么样……我说你觉得行,那就行了,我没什么意见。因为我一过去看,肯定就要重拍。”
“那就重拍呗,不满意当然要重拍了。”他不太理解。
“可是,如果你一直不满意呢?你要全剧组陪着你玩?”
“……”
褚青瞬间卡壳,敢情是这原因。
陈道明不禁笑了笑,又道:“对了,我看《无间道》里你的表演,不太像国内的路数,反倒是香港演员的那个风格。”
“呃,我也觉得夸张了点。”
他略微不好意思,解释道:“我在香港呆了两年,感觉这边电影都有一套本土的表演模式。不像学校教的那种,什么体系,什么方法,就是一批批演员蹚出来的,纯靠摸爬滚打,随学随用,它不一定正确,但一定好看。所以我拍《盲井》可以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拍《无间道》就不会,那样显得太不协调。”
“哎,其实你这个挺有意思。”
虽然他叙述得有点含糊,陈道明却秒懂,道:“譬如说我,我们那会儿学的都是最传统的苏联体系,之后就进入一段很混乱的时期,有的支持苏联,有的支持德国,还有的要把梅兰芳加进课程,闹了好久才安静。到了现在,学生听得都是杂糅版的苏联体系,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就像你讲的,他们学的东西更好看,观众更爱看。”
“那您觉着,哪种要好一些?”他问道。
“无所谓优劣,别人的东西能有市场,那就是对的;我坚持我的美好,也不错。”对方笑道。
“……”
褚青捧着只杯子,默默喝着廉价的饭后茶,不吭一声。
所谓正统的斯氏体系,他从书中读过一些,基本原则就是人物至上,老一辈的演员多数是这个套路,浓郁鲜艳,棱角分明。
但他欣赏的好演员,是梁家辉那类的,从冷到暖,分毫之间,几乎感受不到突兀变化,皆有自然的过渡填充。
而陈道明又不一样,在角色身上极容易显出强烈的自我感,套用一句坊间评价:陈道明演什么都是自己。
好吧,褚青还比较赞同,所以对他所说的美好,呃,着实不太感冒。
这边沉默,那边倒来了兴致,可能好久没人陪着聊这些事情,陈道明难得开启了话痨模式:“你现在,神态、语调、技巧、心境、气度都不错,差就差在形体上。”
“形体?”
他一怔,道:“那个,我觉得还行吧。”
对方摆摆手,道:“形体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走路,你看你傻强那个动作,不管什么时候,毫无区别。”
话落,陈道明起身,就站在餐桌一侧,往客厅那条窄窄的小走廊,抬脚前行,举步生姿,同时嘴里道:“雀跃要轻快!”
“思考要凝重!”
“怯意要谨慎!”
“受辱要悻然!”
……
短短的数米通道,他来回走了两遍,居然展现了六种变化,每一种的神气都不尽相同,偏偏又恰如其分。
这还没完,他站定,掸了掸轻衫,转头问道:“溥仪是谁?”
“末,末代皇帝。”
褚青彻底跟不上节奏,支吾道。
“他半辈子都要冲出这座紫禁城,所以他应该是这样。”
紧接着,就见陈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