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才队能够跟上这种速度的只有控卫哈里斯以及詹姆斯?哈特,不过他们俩人面对奔跑者队这种超高速的快攻还是无济于事。
带球高速奔跑中的图尔贡用一种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最不合理的方式将球处理了,他在推进到距离三分线还有半米远的位置就出手投射三分了,此时他的身体甚至都是向前倾斜的。
这就是图尔贡的执着之处,他对自己的三分球无比的自信,这种自信虽然是把双刃剑,但是放在球感惊人的图尔贡的身上,这种自信就造就了他这种不讲道理的投篮方式和选择。
篮球滑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直坠网窝,奔跑者队的第七次三分出手终于命中。
这个不讲道理的三分球终于刺激到了奇才队某些球员的情绪,特别是同样是年轻人的詹姆斯?哈特,不管这个有些年少老城的“史上最佳状元”有多稳重,此时的他也难免生出些许的争胜欲望。
果然不出王磊所料,詹姆斯?哈特开始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出手了。
作为效力了其次对整整三年的首发控卫,哈里斯在带球推进到前场之后直接将球传给了詹姆斯?哈特,虽然哈里斯算得上球队里的老资格,但是他是个安于现状的球员,他可不会因为詹姆斯是新秀而刻意的去为难他,奇才队队中现在敢不给已经要球的詹姆斯传球的人都不存在了。
詹姆斯?哈特在奔跑者队半场右侧四十五度角接球站定,他面前的奔跑者队球员马上转换区域联防,奔跑者队的防守型大前锋托比?赛维希放了詹姆斯?哈特两步多防守,这是王磊在赛前的封闭训练中要求的,让詹姆斯?哈特去外线出手,不能让他有任何的机会突破到内线篮下位置。
奔跑者队的这种防守彻底激发了詹姆斯?哈特的求胜欲望,他虽然心性不错,但是同时也是个内心极为骄傲的家伙,他可绝对不能容忍奔跑者队的这种不屑。
三分线外拿球的詹姆斯?哈特直接起步向内线突破,但是奔跑者队的区域联防做的非常到位,几乎是第一时间两位形成联防的球员马上就封死了詹姆斯的突破路线。
詹姆斯确实不愧是“史上最佳状元”,他依靠强悍的身体素质居然挤开了托比?赛维希与萨利希合起来的封堵。
不过接下来詹姆斯就为自己的强硬突破付出了代价,他在挤开奔跑者队球员“关门”的瞬间就发现眼前的道路被彻底封死了。
篮下的埃尔文?巴特勒毫不顾忌的放弃了对波兰人的防守而选择三人包夹詹姆斯。
年轻的詹姆斯这下次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行进线路和传球线路,更为重要的是他此时已经不能停下来了,一停就是走步,只能硬扛着眼前的埃尔文?巴特勒强行出手。
身高之后两米零八的埃尔文?巴特勒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他将詹姆斯?哈特连人带球一起封盖了下来。
失去了速度之后,詹姆斯?哈特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强行突破三人的包夹,他始终太年轻了。
埃尔文?巴特勒封盖下来的球被机敏的图尔贡得到,他在奇才队所有人有些惊讶的眼神中再次完成了一次快攻三分。
之前的十二场比赛中,不论对手球队有多么强大的内线球员,詹姆斯?哈特都可以强硬的顶着他们完成出手甚至扣篮,这种逆天的能力让奇才队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但是现在詹姆斯?哈特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秀给冒了下来,而且是这种颇具羞辱性的封盖,这不得不让奇才队的人惊讶。
11比8,奔跑者队在仅仅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就差不多追上了比分。
场边的王磊微微的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制定的“法则”终于奏效了。
这个时空的NBA发展一直是群星璀璨,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众多的不同明星,不过却从来没有一位球星完成过对联盟的统治。
而在地球时空中,即便是再宅的宅男大概也听说过“篮球之神”的名号,那是一个彻底让地球时空的NBA火到全世界的球星。
不过即便是强如乔丹,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相信最让乔丹无法忘怀的大概就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除的底特律“坏小子”军团了。
而执掌那个曾经将乔丹拒之总决赛门外的活塞队的主教练查克?戴利就专门为乔丹制定了一种法则,正是鼎鼎大名的“乔丹法则”。
王磊仅仅是借鉴了一下“乔丹法则”,他的球员并不是当年地球时空中的“坏小子军团”,但是这种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乔丹法则”确实对于这种顶级球星有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这种顶着巨大声望的球星。
第三百七十四章 情绪
埃尔文?巴特勒走回板凳席上,然后从队友手中接过一杯运动饮料,来不及喘口气,埃尔文先一口气将饮料干掉,他确实感到非常的渴。
比赛第一节行将结束,埃尔文?巴特勒几乎是玩命一般在比赛,这场比赛他对球队的作用非常大,正是他灵活的移动保证了球队防守上的成功。
没错,正是成功,虽然奇才队的波兰中锋彼得?马瓦霍夫斯基如果单打埃尔文的话估计这个波兰人一场比赛能拿六十分,但是王磊借鉴地球时空的“乔丹法则”战术成功的激发了詹姆斯?哈特的好胜心,这个带着一身的光环来到联盟的年轻人心中那颗自傲的种子早已经发芽开花了,而现在奔跑者队这种“特殊对待”让詹姆斯?哈特极度的想要证明自己。
有了情绪的詹姆斯?哈特开始单打独斗了,而这时埃尔文?巴特勒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虽然不得不承认詹姆斯?哈特在奔跑者队的场上球员眼中确实跟野蛮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即便是詹姆斯突破了奔跑者队的外围联防,他也没有办法在埃尔文?巴特勒的补防下继续强攻。
埃尔文在各项个人能力上确实不突出,但是他却有着非常灵活的移动速度,毕竟他的身高只有两米零八,再加上埃尔文已经打到两百四十五磅的体重,在詹姆斯?哈特失去了速度优势之后,埃尔文?巴特勒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秀就给“史上最佳状元”好好演示了一些蓝领球员的真正作用。
奇才队在詹姆斯开始单打之后进攻就开始陷入低迷,整个球队的运转停顿了下来,就连防守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球员也是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情绪,看着天之骄子的詹姆斯一次又一次的浪费机会,不少人心中难免忿忿不平,所以相比比赛刚开始时,进入第一节后半段之后奇才队的防守就越发的散漫起来。
从开局的十一比二高潮,到第一节行将结束时的落后八分,奇才队的主教练桑托斯在忍了又忍之后不得不将脑子已经彻底抽抽了的詹姆斯?哈特换下来。
王磊这边也是第一时间就进行轮换,除了图尔贡和托比?赛维希继续在场上之外,其他球员都下场进行休息,詹姆斯虽然是各种强攻,但是这也让奔跑者队的球员消耗了很大的体力,特别是到处补防的埃尔文。
第一节比赛结束的时候,奔跑者队以31比22领先了奇才队九分。
奔跑者队今天球员手感都不好,就连图尔贡也颇为不准,相比于他之前的三分命中率,今天他的命中率还不足六成,这听起来好像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要知道在之前的很多场比赛里,图尔贡都保持着将近七成的三分球命中率。
王磊对于球员在第一节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今天球员手感不好,但是他们对于“法则”的执行却做的非常出色,不仅让詹姆斯?哈特陷入泥潭无法自拔,还让整个奇才队都出现了情绪化问题,这才是王磊最看重的一点。
不过比赛才打了一节,王磊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谁也不敢保证像詹姆斯这样的天才球星不会瞬间爆发,对于这个带着一身光环的状元,王磊也是知道其能力的,要是詹姆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想通了,然后利用奔跑者队的所谓“法则”来吸引防守,然后传球让奇才队其他人攻,那接下来的比赛估计奔跑者队也不太好打。
不过在王磊的潜意识里,他认为如果詹姆斯?哈特一直保持这种个人强攻的打法或许未来的成就更大,想想地球时空中的乔丹吧,若不是当年活塞队的三年压制,或许乔丹在后来也不太可能取得六冠王的伟业。
一个真正想要成为伟大的球员如果不是偏执狂的话那基本上不太有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节比赛开始之后,奇才队换上了轮换阵容,不过他们把约翰?拉尔森留在了场上。
约翰?拉尔森在第一节比赛的存在感不高,他身高虽然也有两米一三,但是做为当年的达拉斯双塔之一,约翰?拉尔森更多是作为策应的那一个,他更加擅长持球助攻,还有一手极为稳定的中投,不过第一节的比赛基本上就是詹姆斯在和自己的情绪较量,所以约翰?拉尔森显得很低调。
当然他现在也是不得不低调,经过了这一波的“友妻门”时间,约翰?拉尔森的声誉受到的极大的影响,虽然北美这边更加开放一些,但是未来想要走的更远的约翰?拉尔森还是必须得低调一段时间,以保证之后不会再有人经常提起之前的事情。
有了约翰?拉尔森在场上,奇才队的轮换阵容就打的非常不错了,他们的进攻围绕在内线的约翰?拉尔森来运转。
不过奔跑者队的轮换阵容也不一般,虽然首发现在都下场休息了,但是“黑手”弗朗西斯很好的发挥了自己搅局者的作用,他和罗伯特?康佛利组成的后场组合不停的冲击奇才队的篮下。
在将奇才队的防守压缩之后,奔跑者队的外线投手终于开始起作用了。
“小人物”斯蒂芬?钱伯斯防守稀烂,同时移动也比较缓慢,但是今天他的手感却着实不错,依靠弗朗西斯和队友罗伯特的突分连续命中底角的三分球,帮助奔跑者队死死的压制着奇才队。
第二节比赛打了不到四分钟,奇才队主教练将詹姆斯?哈特重新换到场上,桑托斯内心其实不太想让詹姆斯出场,但是今天已经彻底情绪化的詹姆斯不停的请求出场。
桑托斯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这主教练的位置坐不坐的稳还得看詹姆斯的脸色,所以他只能将眼睛冒着怒火的詹姆斯重新换上场。
詹姆斯上场之后,王磊也立即做出调整,图尔贡虽然继续在休息,但是王磊将埃尔文、托比?赛维希以及萨利希等人全部重新换上场,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法则”,哪怕最后比赛输了,他也要让骄傲的詹姆斯对自己留下一些深刻的映像。
第三百七十五章 怂了
第二节比赛过半,奔跑者队依旧维持着八到十分的领先优势,詹姆斯?哈特在重新上场之后依旧打的非常努力,但是奔跑者队的球员似乎看起来根本不重视比赛一样,他们就是要一心一意的将詹姆斯?哈特拉下马,宁肯让篮下空无一人,也不让詹姆斯有任何的机会得分。
图尔贡在第二节打到过半之后重新回到场上,不过控球的依旧是“黑手”弗朗西斯,他在场上对防守帮助很大,虽然身体条件上不能跟詹姆斯相提并论,但是弗朗西斯下手却非常的干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詹姆斯的发挥。
敢玩命,身体耐伤性超强,弗朗西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风格,朝着“3D”球员的方向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