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科技检索投入就要比捷利康低,但也不能不进行投入,因为他们也要尽可能的了解医药领域的关键性的进展,比如钾离子通道的功能若是被研究清楚了,心脏以及神经医学方面的药品肯定会有新一轮的竞争,不花钱做科技检索的,就要花更多的钱抢时间。
对杨锐来说,他需要确定理查德有没有不要脸的去抢占先机,以期做出应对。
杨锐真正担心的,不是理查德能不能完成实验,而是理查德会不会在听说杨锐已经发表了论文的情况下,不顾脸皮的发表一篇低端论文,脸皮都不要的争夺名声。
这也正是杨锐描述给朱家豪的自己。
照杨锐想来,如果理查德不准备玩阴的,那他无论是相信还是不相信朱家豪所描述的杨锐,都不会抢险去发表一篇低端论文。
而如果理查德真的存着一分,如果竞争不过,就先写一篇小论文,然后成年累月的玩专利撕逼游戏的心思,那他多数就会相信朱家豪所描述的杨锐,进而对等于主动认输的杨锐更加放心。
因为理查德和杨锐的身份是不对等的。假如北京大学的大一生杨锐发表了一篇小论文,稍晚一些时间,加州大学的名牌教授理查德发表了一篇大论文,那科学界最多是将之当做一桩趣谈,同时将所有的荣誉堆在理查德身上,顺便给杨锐一点安慰奖。
理查德根本不必去追着杨锐的步伐,先发表小论文,那会拖慢他的进度,减弱他的论文的力量,反而降低了可信度。
但是,假如加州大学的理查德教授先发表了一篇创意优秀的小论文,接着北京大学的大一生杨锐发表了一篇创意类似的大论文,那科学界是不会轻易将荣誉送给杨锐的,他们首先会说,杨锐的论文证实了理查德教授的创意,然后分一些荣誉给理查德。
更糟糕的情况,是杨锐发表大论文的期刊社的编辑或审稿人,提前读过了理查德的小论文,那他们很可能会要求杨锐将理查德教授的文章作为引用,邮件往来进而拖慢速度,给理查德团队以更多的机会以补充大论文。
纵观科学界的撕逼大战,有一半的情况是前辈和后进之间展开的。
所谓的学霸和学阀,在这种时候尽显优势。
截止今天,捷利康没有检索到类似的论文,就说明杨锐的大论文,抢在了理查德小论文前面,作为一篇论据充分的文章,它的说服力是超过作者本身的,杨锐也不用分任何一丝一毫的荣誉给其他人。
即使理查德的团队做出了更好的大论文,他们也要首先引用杨锐的论文,在将杨锐的论文推到更高的高度的时候,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杨锐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科研竞赛的第一赛程——
胜利!
“《JMC》什么时候寄到?”杨锐握紧拳头,头脑无比的清晰。
林伟强微笑的等在边上,说:“特拉普博士买了新刊,亲自到邮局,用航空快件寄了过来,凌晨应该就能到了。”
杨锐忍不住吐槽道:“特拉普博士腿脚都不灵便了吧,他亲自到邮局多慢啊,不如派个人去寄。”
林伟强一滞,哈哈的笑了出来,说:“他还发了电报过来,让我们转交给您。”
电报里,写着一个简单的英语短语:超凡的工作。
杨锐心里涌过一股暖流。
不同他之前的实验,这一次的基因克隆实验,杨锐是做的极其辛苦的。
黄茂不算是新手研究员,但他也不能熟练操作实验室里的所有仪器,不得不和杨锐两个人边琢磨边学习。
何成、李学工等人的参与度不高,但他们的熟练程度更低。
除此以外,这也是杨锐独立进行过的最大型的实验,尽管只是先期的一部分,他们也积累了数百页的数据,辛苦自不必说。
而这些数据,最终放在论文上的,仅仅是6张图和两页纸的说明。
同样的道理,杨锐能够找到的论文,通常也是这样的显示比例。
要从6张图上照抄数百页的数据,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要想模拟别人的论文中的数据,比自己做还要困难,到了基因层面的实验,数据已经到了小数点后的四位以上,实验中的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改变数值。即使相同型号,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实验材料,即使相同型号,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实验仪器,做出来的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以外,研究员的操作变化,实验台的高度,实验地点的不同,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的差别,都可能产生数据的变化,它们不一定会改变实验结果——如果改变了,那就需要更高要求的实验室——但一定会改变实验数据。
在JMC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不能做一个表格,然后填写数据说,这就是我做的东西。
必须有真真正正的仪器设备吐出来的实验结果的。
就像是心电图,必须是机器吐出来的波形图,不能是某位达人手绘的。
漫画强国日本的美女研究员小保方最初被证明造假,就是因为她的论文中的万能细胞的照片,来自某生物网站的公开资料。
作为日本的划时代发现,诺贝尔生物学奖的最有利候选人,如果她有办法做一个更保险的剽窃方案,比如手绘一个万能细胞的照片,相信她愿意用几年的时间好好学素描的。
为了做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和数据,可以说,杨锐除了大方向来自先知先觉,其他部分,都等于重做了一遍。
而这种难度,其实比完全重做实验,也相差仿佛了。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科研工作,都是大方向确定的,许多成果不仅是大方向确定,就是用别人的方法再做一遍,略有不同,都是相当不多的成果。
比如人体基因组测序,怎么测序是一个难点,但在这个难点攻克以后,剩下的长达数年,花费数百亿,需要上万名科学家参与的工作,都是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和技术,期间至多有一些创新,直到二代技术重新发明。
如何进行人体基因组测序,这样的创新,是值得上顶级期刊的,但这样的创新,一年又有多少。
对杨锐来说,克隆钾通道的突变基因的实验,是对自我的一次突破。
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能力完成这样庞大复杂的实验,并且是用80年代的先进仪器。
当然,能够战胜理查德,杨锐还是借住了场外因素的,而在战胜理查德以后,得到的奖励似乎也会多于复杂实验本身,不过,又有谁会讨厌一份额外的奖励呢。
他又不是天真善良的小白兔。
杨锐很期待,理查德看到新一期《JMC》时的表情。
……
第355章 共同面对
清晨七点十分,理查德穿着运动服,斜挎着背包,走进自己的实验室。
如往常一样,他从长廊的一头走到长廊的另一头,这里一排六间实验室都是理查德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间是安装了贵重仪器的公共实验室,一间是放着便宜耗材的准备室,一间是理查德的专属实验室,另外三间分属三个课题组,分别交给三名来自北大的老师带领学生,尝试理查德确定的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和往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理查德往常来到实验室的时候,所有实验室都已有人或待命或工作了,今天却有一半的房间还未开灯。
因为理查德来早了。
理查德一度是一名遵守时间的学者,不早到,也不晚到。通常而言,理查德会在七点三十分到七点四十五分之间来到实验室。而当他抵达实验室的时候,一排六间实验室会像是迎接检阅的士兵似的,点亮灯,打扫干净卫生,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意外中的早到,则让理查德看到了实验室的另一边。
勤快仔细的学生正在检查实验室里的物件,或者开始了实验准备工作,较为惫懒的学生或者没到,或者正在拼命的将实验室恢复秩序……
理查德感觉自己像是提前进入酒店房间的游客,设想中的优美场景,完全被混乱所取代了。
“你们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就应该将使用过的东西恢复原状了。”理查德用英语嘟囔着,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20平米左右的方正房间,在办公空间尚不充足的学校,属于访问学者才有的特殊待遇。
帮理查德擦洗写字台的正是朱家豪,他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没想到理查德现在就来了,不由看了眼桌上的座钟,说:“您来早了。”
“嗯。”理查德不太高兴的点点头,然后向写字台上看了一圈,厉声问:“我要的期刊呢?我说的第一时间摆上我的桌子的期刊,去哪里了?”
“刘老师拿去看了,说是一会儿拿过来。”朱家豪说完,又不识时务的补了一句:“你比平时早。”
理查德只觉得一阵火大,他知道自己来早了,但又不想别人点出来。
理查德原本以为,自己早来二十分钟不会被人发现,可他显然是想错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来早了!
还好没人知道他来早了的原因。
理查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皮质的坐垫发出傲娇的呻吟声。
“我让刘老师把期刊拿过来?”朱家豪望着满脸不高兴的理查德,试探着问。
理查德的下巴状似随意的点了一下,他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特意来早了,就是为了看《JMC》的期刊。虽然理查德抑制不住的早来20分钟,就是为了看《JMC》的期刊。
在过去这段时间里,理查德的团队尽管努力,也未能得到阶段性的成果,时间终究是有点短了,进度不快也是正常情况。
但是,想到在己方尚未发表论文以前,杨锐就发表了论文,即使理查德从理智考虑,从刘助教那里得到的消息,都觉得那是一片无关痛痒的政治性论文,可仍然免不了感觉到危险。
刺痛般的危险是昨日察觉到的——理查德在美国的老友通知他,《JMC》期刊决定刊登杨锐的论文。
他没有拿到杨锐的论文原文,但直觉上有不妙感。
《JMC》可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上的期刊,或者说,一篇无关痛痒的论文,是不可能登上JMC的。
如此想来,刘助教曾经异常肯定的投机说,要么是杨锐令人意料之外的投机成功了,要么是他根本被人愚弄了。
不管是哪个答案,理查德都需要期刊本身来证明。
然而,朱家豪却没有理解理查德的随意点头,他尽心尽力的又问了一句:“您的意思是让我把期刊拿过来,还是不用拿过来?”
“yes。”
朱家豪中文式的思维病犯了,又问:“是拿过来yes,还是不拿过来yes?刘老师再过一会就回来了……”
理查德再也忍不住了,用牙缝蹦出声音,道:“去把期刊拿来。”
朱家豪打了个哆嗦没听清,呆萌的问:“啥?”
“教授来了。”刘助教探头探脑的进门来,算是将朱家豪从火焰山里拉了出来。
理查德根本是懒得说话,勾勾手指头,将期刊要了过来。
刘助教点起脚跟,将期刊递给房间中央的朱家豪,呶呶嘴,示意他去给教授,自个往房间外面走。
“站住。”理查德下了命令,然后开始看期刊。
刘助教无奈的站在,不爽的瞪了朱家豪一眼。
朱家豪不明所以,无辜的四处乱看。
理查德翻开期刊,先扫了一遍目录,然后翻到杨锐的论文处,仔细的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