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尔贝科只能点头,出庭作证是很耗时的工作,但比起实验室里的重复实验,还有不知道能否突破的专利壁垒,出庭才是节省时间的。
“我讨厌精明的家伙。”达尔贝科将杨锐的信扔到了一边,想了想,拿起电话,道:“给我找到PCR的相关文章,再打电话给本杰明·布朗·马泽尔律师事务所,找本杰明,说是有关PCR的诉讼。”
第671章 侵蚀
“读信。”杨锐发出简短而有力的命令。
小崔像是发条似的,嘭的弹射起步,打开浆糊,拿起信件,拉过移动黑板,再将信封里的信件,一张张的贴在移动黑板上。
如此一来,杨锐就用不着一张张的翻页,只需要背着手,就能一次看过数页信,节省10%的时间。
贴好了信件以后,小崔就不再关注这些英文了。他来到隔壁房间,提了一瓶开水进来,就开始用李厂长赠送的龙井泡茶。
在适宜的温度的浸泡下,嫩绿色的茶叶根根直竖,香气扑鼻。
“又泡老厂长的茶叶了?”杨锐动动鼻子就嗅到了,道:“我尝不来茶叶,给我浪费了。”
小崔嘿嘿一笑,说:“厂长特别送来的,您要是不喝,把新茶放成老茶了,那才是浪费呢。”
“那咱俩一起喝好了,我看你还喜欢喝茶。”杨锐说着展开信纸,开始写信。
一旦他开始工作了,小崔就不吭声了,他默默的给自己泡一杯龙井,抱着喝完,见杨锐依旧在全神贯注的写信,就悄无声息的离开办公室,开始给厂办打电话:
“你好,今天的甲仓客人比较忙,可能会在办公室里吃饭。”小崔用代号是为了避免不相干的人知道。
电话另一头是徐师傅的声音,问:“想吃点什么?”
“清淡点的。”
“清淡点的找粤菜师傅呦,我是做鲁菜的!”电话另一头的声音瞬间升起。
小崔吓了一跳,连忙劝道:“不是您说的,鲁菜是中国第一大菜系,吃喝嫖赌……呸,是蒸煮涮炒样样俱全,口味适中,一个清淡点的要求哪里能难住您,您就别难为我了……”
“我什么时候难为你了?鲁菜是中国第一大菜系,又不是中国唯一的菜系,你们就不能多找几个厨师给我打打下手。”
小崔苦笑:“这不是来不及了嘛,再说了,街上拉一百个厨师回来,也找不到一个比得上您的,您就别让我们白费功夫了。”
“算了,我逗你两句,今天中午就吃奶汤蒲菜了,这是济南的第一汤菜,我偷师学来的,好吃不好吃,就看材料新鲜不新鲜了。”
“您材料都准备好了,您还逗我。”小崔松了一口气。
挂了电话,小崔不禁揉揉太阳穴,暗叹一声:一边要伺候着杨锐,一边要捧着徐大厨,会不会太累了。
可惜老厂长没给他选择,伺候杨锐是政治人物,再累也得忍着。
房内。
杨锐等小崔出去了,就不禁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达尔贝科的回信给了他极大的信心,虽然只是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信,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参与庭审,他这边至少就不是势单力孤的。
官司的胜率也会大大提高。
至于达尔贝科要求的荧光标记法的数据,杨锐随手就能做出来。
作为日后的DNA测序常用手段,荧光标记法的主要难点就在于自动化的检测仪比较难做,需要一家专门的公司投入人力物力。
因此,这虽然是一个利润不菲的大市场,却是杨锐吃不下去的大市场,就像他明知道现在的海南汽车走私有利可图,他也不会去做一样。
杨锐甚至无法围绕这个点子做出技术壁垒来,基因测序的研究远早于人体基因组计划,荧光标记法并不是全新的技术,前序和并行技术太多,只能注册一些单一或连续的专利,让可能的专利利润大为缩减。
不过,杨锐还是尽可能的申请了专利,以至于让达尔贝科觉得宁愿参加庭审。
“现在,应该再接再厉,看能不能再拿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一边想,一边开始写第二茬信。
老美拿到信不看,直接扔掉的恶劣情况数不胜数,尤其是忙碌的教授们。
一封信不行,再写一份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好在老美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数量够多,杨锐也有足够多的选择。
相比于杨锐的镇定,专利律师本杰明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一名诺奖获得者直接找上门来,这样的故事,正常情况下,可是遇不到。
本杰明迅速约好了时间,先录像用于证据收集。
达尔贝科再不愿意,也只能提前阅读自己找到的PCR相关的文章,以免在录像里出丑。
这一读,却让达尔贝科读了进去。
第672章 扩散
作为一项科学化的实用技术,PCR是特别又平常的。
就像是人们对诺贝尔奖的评价一样,每年的诺贝尔奖都会留下遗憾,有很多应该被评选的人与技术落榜了,但是,每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又都是理所应当获奖的。
PCR属于最快获奖的诺贝尔奖技术,这也说明,它的发展是极快。
事实上,翻两番翻三番这样的速度,就PCR的发展实在是小菜一碟。
而它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快,既与它的简便易用有关,也与它所处的时代有关。
在人体基因组计划中,PCR的用处太大了。
20世纪最后一个超级科学计划面前,最有用的技术不给诺贝尔奖,怎么可能?
20世纪最后一个超级科学计划的倡导者达尔贝科看到PCR,又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
如果说原版PCR还像是隔着一层纱布似的令人不能尽兴,杨锐改良过的第一版PCR,简直晃晃如同明灯似的。
“怎么早点没人给我看这些东西。”达尔贝科忍耐不住,冲出实验室高喊了起来。
他向来是这样的习惯,对研究生和助教都是先声夺人的。
天色已晚,但纳森依旧在做实验,随口问道:“什么东西?”
“PCR,杨锐发表在国际遗传学大会里的演讲,你们没人看过吗?没有人!”达尔贝科狂怒:“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人看过?”
实验室里的学生们噤若寒蝉,然后眼巴巴的看纳森,好像他是一名驯兽师似的。
纳森是拿薪水的研究员,的确不在乎达尔贝科的怒火,淡定的道:“你说的国际遗传大会,是一个多月前的国际遗传大会吧。”
“当然,最新的那次。”
“一个多月前的国际遗传大会上的文章,还没有人看,并不奇怪吧。”纳森抬头看看达尔贝科,像是看无理取闹的孩子似的,又道:“PCR我们都了解过了,你看到了什么最新进展吗?”
“是看到了更详细的说明。”达尔贝科无奈拍拍额头,道:“我早就说过了,我们应该追踪世界最新研究,详细了解它们……”
“我们有在追踪世界最新研究,达尔贝科博士,我们只是没有追踪到两个月前的国际遗传学大会而已。”纳森说了一句,又道:“我们会补上功课的。”
“你们应该快点补上,特别是看看杨的演讲,他对PCR的使用做出了良好的设计,这是纯粹看论文看不到的地方。”达尔贝科说着丢出了他手里的一叠复印纸,命令再多复印一些。
第二天,达尔贝科的实验室,就人手一本杨锐的演讲了。
他的实验室最近两年是专攻基因的,即使是普通的研究生,也都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放到外面去,不敢说是大师级的人物,起码也是一名小强型选手。
这亦是顶级实验室的好处之一,能够接触到世界最尖端的研究和技术进展,而且有老师催着你去接触。
外面的实验室,能不能接触到世界顶尖的研究和技术就全看运气了,老师自己也许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没有两天的功夫,达尔贝科实验室所有人,都知道了杨锐的工作,整个实验室也因此变的快乐起来。
他们就像是一支正在步兵部队,正在艰苦卓绝的对抗骑兵,而且是采用步步为营的方法,一点点的向前推进,突然之间,有人提供了一种名为“机关枪”武器给他们。
当然,以达尔贝科的心思,就算没有这种“机关枪”,他造炮也要造到赢的——只要国会或者国际机构肯继续给钱——但是有便宜好用的机关枪,达尔贝科自然更开心。
“我们要尽快订购一批杨的PCR仪,让学生们快点熟悉起来。”达尔贝科在周末的会议上,迫不及待的宣布了这条命令,意味着几万美元的经费再次灰灰。
“先订购一台怎么样?”实验室副主任是行政人员,一门心思的想要控制支出。
“最少也要十台,否则太浪费时间了。纳森,你来给强尼解释。”
纳森咳嗽一声,道:“以我们的目标来看,现阶段起码需要30台以上的PCR才能满足需求,如果是以第一批的目标来看,10台是最少的。”
实验室副主任强尼一点都不买账的道:“纳森只要有实验仪器用就行了,他才不管花多少钱呢,一次买10台相同的仪器,我们的预算又要被人骂了。”
“那就先买五台,恩,我晚上准备给杨锐打电话,我会让他尽快安排发货的,下一个议程。”达尔贝科才是实验室负责人,一句话敲定了购买,强尼也只能表示自己尽力了。
纳森却是有些奇怪的看看达尔贝科。
尽管是一名实验狂人,但达尔贝科是很少在家工作的,打电话这种事情,他通常也不会安排到晚上去做。
不过,达尔贝科为什么要晚上打电话的原因,纳森却是一想就明白了。
因为时差。
如果是下午打电话的话,中国还是晚上,这显然是不礼貌的行为——当然,达尔贝科阁下通常是不在乎礼貌这种问题的,除非他确实重视这件事。
结束会议,纳森不禁问达尔贝科:“有那么好吗?我是说PCR。”
达尔贝科意味深长的笑了:“等你看明白了,你就可以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了。”
纳森讶然,看着达尔贝科走远的背影,突然叫了起来:“我现在就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
“但它不会成功,直到你找到成功的要素为止。”达尔贝科一碗浓鸡汤灌晕了纳森,笑眯眯的回自己实验室去了。
晚上9点,达尔贝科算着时差,又在纸上写了聊天的大纲,才开始拨打杨锐的电话。
他有太多的问题要问,而这些问题,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研究,每当有这种情况的时候,达尔贝科都会手写提纲,才打电话。
电话“嘟嘟”的响着。
达尔贝科一边听着里面的声音,一边准备接受杨锐的惊慌失措,或者顶礼膜拜。
身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待遇,他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良久,电话接通。
“hello。”达尔贝科问候了一句,就准备报名。
电话另一端,传来英语:“请稍等,正在转接中……”
达尔贝科愣了一下,继续等待。
半分钟后,电话又通。
达尔贝科重新运气,道:“hello。”
“请稍等,正在转接中……”
半分钟后,电话又通。
达尔贝科轻轻咳嗽了一声,再次道:“hello?”
“啊……等一下呀,这就给你转。”这一次,对面干脆是中文了。
达尔贝科茫然的看着电话:我是在给往石器时代拨电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