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用卡上凹凸不平的名字、有效期等个人信息,如此一来,就通过机器下方的复写纸,留在了白纸上,成为消费凭证。
文泽林乖乖的等了几分钟,才算是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将百多元的酒资给付掉了。
姜志军无奈的道:“你早点让我给钱不就行了?”
“给钱多没派头啊。”文泽林鄙视的说一句,又将自己的信用卡,贴身放好。
杨锐看的若有所思,道:“要说起来,做一个体系出来,还是很困难的啊。”
“什么?”文泽林不明所以。
“如果建立的体系有价值的话,建立体系的方案,也就是有价值的吧。”杨锐心里想的,却是乔公之前提到的,而且将他加入其中的863计划。说起来,他还是这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监督委员会的委员呢。
就此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或许能有作用?
当然,姜志军的话是不能全信的,还得再从侧面打问一番。
第1037章 策划
要打问情况,杨锐自觉景存诚同志是最好的询问对象。
虽然蔡教授和伍洪波院士的级别都不低,不过,教授和研究员,终究只是象牙塔中的居士,位置再高,也是置身与室外的。
相比之下,央企副职的景存诚,距离权力核心就近多了,虽然仍然游离于圈子以外,总归比姜志军这种,人在南方做生意的二代子弟,要了解情况的多。
杨锐提前打了电话,又给景语兰说了一声,趁着晚饭时间就跑了过去。
景母热情洋溢的要他来吃晚饭,并且特意说明道:“家里有一只大鹅,我准备做焖鹅,带着肚子来哦……”
虽然满腹心事,杨锐还是口水直流的说:“哦……”
到了景家,打开门,果然闻到浓浓的香味。
从玄关看过去,还能瞅见厨房的角落里,堆放的雪白的鹅毛,令人……食欲大振。
“伯母好。”杨锐乖乖的叫了一声。
“杨锐来了,哎呀,你先坐下喝口茶,鹅快好了,20斤的大鹅,我全部给炖上了,晚上可要多吃点。”景母每次见到杨锐都是热情有加。
杨锐笑着点头,一边往里走一边道:“我一定敞开肚皮来吃,不过,鹅真大啊,我在河东的时候,都没有见到过鹅。”
说起来,杨锐好像是真的没有接触过真鹅,前生今世都没遇到过。
景存诚这时候听到声音,从客厅里走了出来,笑道:“最大的鹅有三十多斤重的,那种就太大了,我以前就喜欢吃鹅,所以请人带过来的。”
现在买肉和蔬菜已经不是特别难了,但是,要买到好东西还是不容易的。
杨锐听音辨味,连连点头,道:“今天要尝一下伯母的手艺了。”
“她的手艺还是我教的。”景存诚得意的笑两声,又道:“焖鹅最重要的,除了选鹅,就是火候了,我们家以前过年的时候,都是我用柴火做的。20斤的鹅最好,太小的鹅太嫩,烧的久了就没有嚼劲了,太大的鹅也不行,一个是浪费,另一个是不容易入味……别看是小小的焖鹅,做的好了,是又软又烂又韧,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我可不敢说是小小的焖鹅,20斤的鹅,能撵着我跑了。”
“哈哈,我小时候的确是被鹅撵着跑的,鹅这个家伙很厉害的,而且坏,喜欢抓着男孩子的大屁股咬……”
“爸,我给你倒酒。”景语兰正好从厨房出来,赶紧给老爹端上酒和杯子,然后向杨锐笑一笑。
景语兰做事总是温柔如水,笑起来也是如此,给人以闲适的放松感。
满腹心事的杨锐,也不由的微笑起来。
“杨锐也来一杯。”景存诚接过酒,给杨锐面前放上酒盅,倒了一半的样子。
杨锐道了谢,端起来就给喝掉了。
他现在确实是有饮酒的欲望啊。
“怎么样?最近实验做的好吗?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你了,很厉害呀。”景存诚满是赞许的神色。
“上了电视也没有用。”杨锐暂停了一下,顺势说道:“结果,实验室还是被人给抢了。”
“咦?怎么回事?”景存诚大惊。
两人如此直接的谈话,也让景语兰惊讶不已,立即用担心的表情看向杨锐。
“您听过吕寿吗?”杨锐端起重新添满了的酒盅,和景存诚轻轻的碰了一下。
“嗯?当然。”景存诚脸色凝重。
杨锐喝了久,道:“他换了分管的工作,然后就管到了我的实验室……”
他大致的说了情况,又将姜志军的建议说了,问道:“我就想知道,姜志军出的这个主意,能不能用?”
“这样子呀……”景存诚知道问题严重了,手端起酒杯来,已经忘记喝了。
杨锐也静静地等着,景存诚的回答,可是将决定他的策略的。
而这份策略,却与往昔不同。
若果真的见到了乔公,结果不说是你死我活,也是一定要有人重伤的,原本,杨锐是不用冒这份风险的。
损失一间遗传工程学实验室,甚至不做遗传学的研究,对杨锐都算不得太大的损失。
毕竟,他原本就对遗传学了解的不多,而生物的分支还多的是,随便一个领域,都够杨锐钻研一辈子了。
不过,吕寿此人,也确实是一个问题,若是有机会的话,杨锐也干冒风险。
景存诚思忖良久,要说话了,才想起手里的杯子,干脆一口喝干,辣的“嘶”的一声,道:“你真能见到乔公?”
“有几率吧。”杨锐将自己的方案说了,道:“乔公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很有兴趣,如果我能提出一个合乎要求的策划,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乔公接见,起码可以见到朱院士,再通过他的话,应该能见到乔公。”
院士和院士也是不一样的,全国有几百号院士,如果谁想见高层就能见到,领导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
通常来说,文科的院士,尤其是生冷的哲学和政治学的院士,更容易得到高层的赏识。负责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朱院士又是一个类型,是资历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都处于相当的高度以后,再加上乔公的信任,才得以主持如此巨大的项目。
如果杨锐的策划得到朱院士的认可的话,见到乔公的几率的确是很大的。
景存诚微微点头,道:“确实可行。问题的关键就是……”
“姜志军说,乔公说一句话,吕寿就得被发配边疆?可信不?”杨锐替景存诚将不好说的话给说了。
景存诚抿了一口酒,道:“有可能。”
“不能是有可能吧。”杨锐无奈道。
“如果乔公提到吕寿,或者赞同你的话,应该没问题。不过……”景存诚缓了一口气,道:“你如果和乔公提到了吕寿,又没得到回应的话,吕寿肯定会知道的。”
“我明白。”杨锐有些不安心的问:“一句话就行了?”
“要是乔公说话,吕家肯定立马把吕寿踢出去,说起来,吕寿回到京城也没多长时间,非议倒是不少。”景存诚肯定了下来。
杨锐凝神思考片刻,突然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回去准备了。”杨锐放下酒杯,心中已是热情澎湃。
年轻而朝气十足的身体,正跃跃欲试呢。
“吃了饭再走吧。”景存诚很自然的客气了起来。
“不吃了,我先回去了。”杨锐干脆的拒绝了。
快步经过厨房的时候,景母也探出头来,却是喊道:“大鹅刚刚焖好,真的不吃啊。”
掀开了盖子的大锅里,浓浓的焖鹅的香味,喷涌而出。
只是闻到味道,杨锐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那种鲜嫩松软的味道了。
“不吃了,我要回去写策划书了。”杨锐有些迟疑的回头,遗憾的说了一声。
景母同样遗憾的“哎呀”一声,道:“太可惜了,刚做好的大鹅可好吃了,20斤呢,我们也吃不完啊。”
“实在不好意思。”杨锐背过身去,默默的咽了一口唾沫。
“真的不吃吗?”
“不吃了。”
“那个……”景语兰从里面冲了出来,道:“要不然,带些回去吧。”
“啊……好吧。”杨锐装了大约五斤重的焖鹅肉,以最快的速度回家,如果速度太慢的话,鹅肉就凉了。
第1038章 住下来
杨锐睡在躺椅上,一只手抓着酥软嫩滑的鹅肉,一只手半倚着扶手,在旁边的小桌上,勾画出几个关键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到正式施行的时候,命名863计划,不客气的说,80后出生的中国人,其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全部与863脱不了关系。
一个人晚上睡觉所用的被子、睡衣、床单被罩,那都是纺织工业发展以后的成果,比它好的比它贵的多,和它价格一样的比它差的多,基本能够说明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
而在纺织业之外,一个人出门穿的鞋,早餐吃的食物,脚踏的道路和建筑物,出门坐的车,上楼使用的电梯,办公所用的纸笔电脑,过劳未死所用的医疗器械和吃的药物,过劳死所用的火化炉和骨灰盒,通通都与863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甚至用不着追根溯源,任何一个工厂所采用的技术,往上三代,都逃不脱863计划的影响和笼罩。因为自80年代施行863计划以来,它几乎涵盖了官方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中国的私人研究机构,自始至终都没有蓬勃起来过。
这样的庞大计划,自然也影响到了杨锐的研究生生涯。
当然,杨锐和他的导师,甚至学校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资格直接获得863计划的项目,但就是那些边角料,也能把人吃的很舒服了。
杨锐不止一次的阅读过各种版本的863或者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纲要。
基本上,这也就是每个中国研究生的必修课了。做科研的,首先要有钱,钱从何来?从项目中来,项目从何来?从各种项目基金中来,项目基金如何获得?主动申请而已。如何申请项目基金?哎,那只狗,过来把这个申请写了……
做项目申请书是件很繁琐的事,不比公司里做投标的标书简单,其运行模式也很像。主办单位公布自己的要求,科研猿就根据要求来凑条件。
有的实验室凑到条件了,就赶紧写成申请书,投过去,然后,或者通过关系拿到经费,或者就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公正的小手抚摸到自己。
做导师的,通常就是负责凑条件,找关系的。有的项目基金对实验室面积有要求,有的对仪器设备有要求,有的对导师的资格有要求,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还有非正常的,对导师的户籍有要求的,对导师的学历有要求的,甚至对婚否有要求的,反正,萝卜坑的故事哪里都有。
杨锐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就有接触过项目申请书,那时候还是给师兄打下手,权当了解,等到研二研三,他自己做了师兄以后,做标书的时候就多了,像是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之类的,全文看过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片面的了解一下各项要求,还是很自然的。
如此一来,杨锐脑海中也就存下了许多的相关资料。
对于百废待兴的中国科研界,这些资料,其实可以说是千金不换的。
诸如“发展纲要”这样的资料,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是做擦屁股纸都嫌硬的,你知道未来二十年要重点发展的是高分子材料,那又如何,该搬砖的照样搬砖,该做高分子材料的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