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拉普耸耸肩:“你的意思是同意了?”
  “我向总公司申请吧,额外费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到了这里,就没有正常行使过计划。”弗兰奇叹口气,出门去了。
  “好吧,我找几个认识的家伙,谈谈空调系统。”特拉普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也准备离开。
  “等一下。”杨锐叫住了他,道:“西堡肉联厂的人可能过来,你如果能留下来说明一下,能有不小的帮助。”
  “过来?你怎么知道?”
  “建洁净工厂是在西堡肉联厂的车间,弗兰奇告诉捷利康总部,就会告知西堡肉联厂,再者,借款也需要西堡肉联厂同意。”
  “这样……好吧,我再等一会。”特拉普从包里掏出一本期刊,默默的看了起来。
  一本期刊差不多看完的时候,西堡肉联厂负责联络西捷制药厂的副厂长郑建明就冲了进来:“现在的厂房还不行?”
  “我们想要更好的。”杨锐顺便充当了翻译。
  “更好的?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厂房,重新粉刷,重新漆过,你知道花了多少钱吗?”郑建明颇有气势。
  杨锐摊手,道:“我说服捷利康再借20万美元,重建厂房,你说你们花了多少?”
  郑建明语气一滞,又醒悟过来,问:“捷利康借20万美元是什么意思?”
  “捷利康会向西捷制药厂借款20万美元,从而重建厂房,如果是投资的话,要重新分配股权,商讨起来比较困难。20万美元,等到辅酶Q10正式投产,一两个月就能收回投资。”
  “如果不能收回呢?20万美元的借款……总不能总厂出吧。”郑建明的嘴都是苦的。
  杨锐微笑,道:“咱们还是想点乐观的事,比如,无论如何都让这个制药厂成功?”
  “即使失败,也不能让总厂负担20万美元的借款!这可不是从银行借的钱。”郑建明咬着牙说。
  杨锐笑了,说道:“郑厂长,制药厂成功了,您是西堡肉联厂负责的副厂长,肯定要受好评,要是失败了……我觉得,投资80万美元,有全面设计的制药厂都失败了,也不在乎20万美元的借款了,是不是?”
  “你这么说……总之,欠外国公司的钱,还是不太好。”
  “增加20万美元的投资,绝对会让制药厂的成功率增加。”杨锐说的半真半假。
  郑建明不由自主的问:“真的?”
  “当然。”增加了产率和质量的辅酶Q10,毫无疑问会让成功率增加。
  “捷利康公司肯借款吗?”郑建明此时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杨锐搓搓下巴:“不好说,很大几率吧。”
  “我要是向党委会报告了,捷利康又不肯借了,就不太好了。”
  “借钱这种事,变卦也正常吧。捷利康要是不肯借,咱们再想别的办法,藏着不说,等捷利康的消息过来了,被问起来就更不好了吧。”
  郑建明显然不是个太有主见的男人,皱了一会眉头,点头出去了。
  特拉普合上期刊,奇怪的问:“你说服他了?”
  “大概吧。”杨锐不确定的说。
  “看来用不着我出现了。”
  “他还没决定,大概要报告给总厂,如果您能写一封说明信给他们,会很有帮助。中国官员喜欢书面文件。”
  “没问题。”特拉普答应的很爽快,他也想做一个不错的工厂出来。
  ……


第116章 别演砸了
  80年代的欧美企业,还是有十分有效率的,颇有几分战后的雷厉风行。
  未等西堡肉联厂的上级管理部门研究出什么方案,捷利康就将美国开利公司的销售工程人员给请了过来。
  南湖地委和外事部门又是一阵子忙乱,这一次,河东省政府表现的相当镇静,倒是有了点见多识广的味道。
  在南湖地委的劝说下,西堡肉联厂无可奈何的接受了20万美元的借款。对官方来说,投资和借款其实无甚区别,只要有钱或物进来就行了。
  郑副厂长虽然觉得危险,厂长等人却觉得不错,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没几天的功夫,就有工程车辆,在开利公司的工程人员的指导下,开始改造西捷公司的车间。
  两辆吊车,一辆挖掘机的组合,在一片红砖绿瓦小花园中,相当的有派头,许多半大孩子,就站在工厂的小卖铺跟前,一边看着机械使出牛力,一边笑呵呵的分食水煮土豆片,酸梅粉,无花果,果丹皮,跳跳糖……
  杨锐看的眼热,也到小卖铺的窗户前,买了一包跳跳糖,扯开塞到了嘴里。
  甜丝丝的糖味瞬间在口中扩散开来,同时,跳跳糖乒乒乓乓的在舌头上跳了起来。
  是真的跳跃。
  杨锐也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童年。
  如今,那似乎已经躲在了重重幻影之后,变的遥远了。
  “再给我拿个雪糕,娃娃头雪糕。”杨锐将跳跳糖吃完,又想起一样东西。
  小卖部的老板从冰箱的最深处,拿出了简单包装的半绿半蓝的雪糕。
  撕开来,咖色和白色奶油组成一个娃娃头的样子。
  “6毛。”老板叫出价格。
  杨锐随手递给了他。
  周围的孩子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杨锐,还有他手里上咖下白的娃娃头雪糕。
  若是以30年后的观点来看,奶油和巧克力味混杂的娃娃头雪糕的口味偏甜,外观更显廉价,但在1982年,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哈根达斯。
  如果不是收了年钱什么的,孩子们等闲舍不得买它,也没钱去买。一毛或者五分的冰棒才是孩子们经常吃的冷饮类型。
  若是做个比较的话,买娃娃头雪糕,就相当于后世的学生自己掏钱买整盘的哈根达斯,对面要是不坐个女同学,掏这个钱确实很肉痛的。
  杨锐狼吞虎咽的将之吃掉了,然后才砸砸嘴,似乎在品味道似的,引的周围的孩子一阵吞咽口水。
  “还有雪糕吗?”
  “有。”
  “有多少?”
  “还剩下十几个吧。”
  “我都要了。”杨锐拿了两张大团结出来,看看四周的人数,又道:“有冰砖吗?再拿几个冰砖。”
  “有,冰砖5毛。”小卖铺的老板挺高兴的,肉联厂的家属算是消费能力强的,一天也卖不出去一个雪糕。
  杨锐向四周的孩子招招手,笑道:“来,大哥请你们吃雪糕,每人一个,娃娃头和冰砖的,自己选。”
  互相看了几眼,一群孩子就毫无戒心的涌了上来。
  国企大院的孩子,向来是没有危险意识的,三岁小孩就满家属院的撒欢了,玩累了睡在别人家,然后等家长来抱走是经常的,到别人家吃饭,或者请小朋友到自家吃饭,更是再平常不过。
  将近20个雪糕和冰砖,迅速被孩子们分光了。
  杨锐自己也抓了一个剩下的冰砖,和孩子们一起站在小卖铺门前,看三台大型机械,把旧厂房挖的千疮百孔。
  “太浪费了。”几名工人也一边说话,一边来到小卖铺:“老周,拿包羊群。”
  “9毛。”
  “给我来一包。”旁边的搜了一遍口袋,发现只剩下一根烟了,叼在嘴里,掏了一块钱出来。
  小卖铺老板笑了:“又藏小金库了?”
  “什么小金库,今天看他们拆车间,心里不舒服。”叼着烟的擦开火柴,边点边道:“老周你前些天也看到了,这车间旧是旧了些,我们可是弄的干干净净的,里面的野草都是刨开几层的地面,连根刨干净的。地上的砖也全换了,6米多高的墙,架着梯子重新刷过,结果呢,说拆又拆了,这不是瞎折腾是什么?有钱也不能这么整啊。”
  “觉得不好,不如重建一个,干嘛一定要把这个弄坏。”第一个买烟的叹了口气,狠狠的吸了一口。
  杨锐听到这里,呆不住了,轻轻的咳嗽一声,道:“重修这个车间,一方面是因为重修的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捷制药公司得到的就是这块地,它不能建到别的地方去。”
  几名工人转过脸来,都有些发愣。
  “你是西堡中学搞技术的学生?段华的外甥?”站在前面的工人指了指杨锐的脸,道:“就听说长的周正的不得了,还真是。”
  杨锐苦笑,道:“新做的车间,首先是做成封闭的,其次是装些空调,让里面的温度湿度都恒定,这样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才好。”
  “那也不用刨成这样啊,可惜了的。”
  “不破不立。改造以后的效益更高。如果现在不做的话,正式投产以后再停产改造,损失就大了。”杨锐颇有些细心的解释。工人都是一体的,给他们几个人解释,也就等于给很多人解释了。
  当然,传言总是会有变化,杨锐并不能控制它们。
  一台硕大的空调,就在众人面前,被吊到了顶端。
  接着是另外两台柜机,分别设在车间的两端,组成单向流。
  空调机整体洁白,体积庞大,看着就有机械的力量感。
  正说话的工人看着倒吸一口凉气,问:“这东西得多少钱啊?”
  “全套超过10万美元了。”
  “多少?”
  “100万人民币吧。”杨锐对现在的机械产品的价格亦是腹诽不已。
  “有100万,不如买个冷库卖猪肉,两年就赚回来了。”说话的是小卖铺的老刘,他把位置顶替给儿子了,自己借着一楼开了个小卖铺。
  杨锐愣了一下,却道:“冷库这么贵?”
  “我刚进厂的时候,62年,比现在还贵。我们当年是省里勒紧裤腰带给建了一个,结果半年的出口,就赚回来了,那时候,咱们厂里每天能杀两三百头猪,厂子中间最多的时候圈7000头,带劲啊。”老刘感慨着。
  杨锐无法理解这种情感,微微点头,继续观察着工程。
  楼顶还要搭设冷却塔和设备,洁净区域使用厚复合彩钢壁板,顶部则是厚岩棉夹心顶板,其中半数以上的产品要从国外进口,20万美元堪堪花光。
  整个工程要做大半个月的时间,而在开始阶段,不停的有人来看,也不停的有人问问题。
  杨锐尽可能的回答,以减轻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没有两天的时间,来自西堡肉联厂的问题就歪楼了。
  “杨锐,你今年要考大学了吧?考哪里?”
  “杨锐啊,你高中都快毕业了,还没找对象啊。”
  “杨锐,你们学校的鸿睿班,是不是真能考得上大学?老李的儿子能考上吗?”
  除了少数人为亲戚朋友的孩子考虑,更多的人是抱着一颗纯纯的八卦之心。
  对一个工厂来说,哪怕是有一家人的孩子考上大学,也是值得大书特书,进而改变命运的事。
  工人们看到了杨锐最近一些天的表现,自然会联想到加入锐学组的工厂学生。虽然不相信他们就能如此简单的考上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之作为话题。
  杨锐回答的同时,暗自感慨,改变命运的高考并不是绝对公平,在大城市,在有更好的老师的地方,录取率就会提高,而在越偏僻的地方,读大学就变的越稀罕。
  在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大学生的价值被无限扩展了,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后世大学生难以想象的机遇。
  但在参加考试以前,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机会。
  在各种纷纷扰扰中,新厂房的重建赶在截止日前完成了。
  杨锐也从西堡中学重新赶回西堡肉联厂,在厂商的帮助下,装配各种仪器。
  为了配合新技术的生产,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