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期间,香港股市楼市低迷,香港置业等多家英资企业险些破产,他打算等到那个时候,发动雷霆一击,收购几家英资企业。
香港的英资企业很少向华资银行借钱,如果李华龙和他的家人能够进入汇丰银行董事局当董事,等到香港股市楼市低迷的时候,香港置地等英资企业日子不好过了,不能及时向汇丰银行还款,那李华龙作为汇丰银行董事局成员,可以要求英资企业及时还款,逼迫英资企业在市场低迷时候抛售物业套现,这样他和华资企业商人就可以抄底获利。
“三哥,如果我们大量购入汇丰银行股票,肯定会推高股价,你觉得汇丰股票不超过什么价,值得购买呢?”李华虎问道。
“均价不超过15港元,有多少,买多少。”李华龙答道。
“现在股价多少?”李华虎又问道,“还有,总股本多少?”
“2亿股。”李华龙答道,并补充了一句,“股价最低跌至每股12港元!”
“我不懂怎么买股票,你帮我买吧。”李华虎说道,“一个月之内,我能够拿出一亿。”
“我最多可以投资两亿。”李华文说道。
“我投资三千万吧。”李逸松说道。
“阿爸,你刚把时代置业公司的股票卖掉,手里有大量现金,就多买一些吧。”李华龙建议道。
“行,听你的!”
汇丰银行的股东很分散,之后数月时间,李逸松、李华文、李华龙和李华虎四人持续购入汇丰银行股票,均价为每股15港元,总共购入3800万股,持有股权比例高达19%,李华龙投资2。4亿港元买入1600万股,李华文投资1。8亿港元买入1200万股,李华虎投资9000万港元买入600万股,李逸松投资6000万港元买入400万股。
李逸松父子不断购入汇丰银行的股票,推高了股价,当汇丰银行市值超过50亿港元时,他们就不再购入这家银行的股票了。
凭借19%的股份,李华龙和他家人完全可以要求在汇丰银行董事局占有席位,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对外公布,他们都是以自己旗下投资公司的名义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
买入汇丰银行的同时,李华龙也开始购入长江实业股票。
由李嘉诚创建的长江实业总股本4200万股,当这家公司的股价跌至3港元时,李华龙开始大量购入,花费1680万港元,以每股4港元的均价,买入420万股,获得10%的股份。
李华龙很看好李嘉诚的能力,他觉得就算自己将来收购了和记国际,李嘉诚失去了“吞下”和记黄埔(李嘉诚并购和记黄埔之前,和记国际更名为和记黄埔)的机会,他也相信在李嘉诚的领导下,长江实业也会成为香港排名靠前的地产公司。
除了买入长江实业的股票外,李华龙还收购了另外一家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10%的股份,他知道这家公司旗下拥有的地皮有很大的升值潜力,还有,他很看好新鸿基地产掌舵人郭得胜的能力,他相信现在买入这家公司的股份,将来肯定能够获得丰厚利润。
虽然李华龙早早收购了牛奶公司,拥有“中环地王”之称的香港置地公司失去了收购牛奶公司的而几乎,但1972年和1973年年初,这家公司的股价暴涨,股价最高达到57港元/股,当时总股本为2。1亿股。
随着香港股市暴跌,香港置地公司股价也随之大幅下跌。
李华龙溢价收购时代置地公司,香港置地公司的股价一度上升,涨幅超过百分之十,可是进入11月份,置地公司的股价再次下跌。
11月下旬,香港置地公司的股价跌破3。5港元/股。
过去一年多时间,香港置地公司股价进行了分拆,并增发了新股,总股本达到6。4亿股,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计算,该公司市值为22。4亿港元。
李华龙对香港置地公司拥有的物业和地皮很眼馋,如果现在他能够以每股5港元价格收购香港置业公司所有股票,他会毫不犹豫地签下收购合约,但他知道置地公司的大股东不会接受这个收购价,而他又不想出更高的价,所有他选择先收购置地公司的股票做长线投资。
李华龙觉得华英会谈期间,才是他收购置地公司的最佳时间。
之前,李华龙和家人说过,成功的投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这样更容易抓住机会,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李华龙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花费4。56亿港元买入置地公司1。2亿股票,均价为3。8港元/股,获得18。75%的股份,这些股份并不是他一个人持有,而是由他和他家人分散持有。
第243章 股市捞底
12月初的一个晚上,李华文、李华龙和李华虎三兄弟相约来到文华东方酒店雅间吃晚饭。
没有外人在场,兄弟三人觉得很惬意,边吃边聊,聊了不少隐秘的话题。
若是有人偷听到他们的谈话,肯定会偷着乐,因为他们能够听到一些能够让他们赚钱的商机。
三人闲聊了几句,李华虎先说起了投资股票的话题,他问道:“三哥,你最近买什么股票了?”
“长江实业和香港置地的股票买了一些。”李华龙没有隐瞒,这并不是天大的秘密,他觉得可以和亲兄弟分享。
“最近一年多时间,香港置地股价暴跌啊,你算是捡了便宜了。”李华虎笑道。
李华虎知道长江实业这家公司,也有李嘉诚打过交道,在他眼里,长江实业只是一家小公司,虽然他旗下的信德集团未上市,但他知道信德集团总资产和净资产都是长江实业的数倍,若是信德集团上市,市值肯定是长江实业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而且他是澳门银河娱乐集团的控股股东,他现在少说有二十余亿港元的资产,根本不把长江实业看在眼里。
“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是熊市,敢投入大量资金入市的人可不多。”李华文笑呵呵道,“去年年初,香港置地公司的股价虚高了,最近一多时间,这家公司拆掉旧楼重建,不仅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还影响了业绩,股市行情低迷的情况下,置地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也是正常的。至于这家公司的股价将来会不会大幅上涨,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阿虎,你别只看到我捡到便宜,我也帮你买入不少香港置地公司的股票。”李华龙微笑提醒道,对亲人,他不会挟恩图报,但他还是帮助亲人之后,亲人能够念他的好。
“我知道,我心里很感谢三哥。”李华虎真挚地笑了笑,“说真的,我对股市不是很了解的人,都知道香港置地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了,可能短期内,这家公司的股价不会大幅上涨,但长期持股,肯定能够获得丰厚投资回报率。”
李华龙说帮李华虎购买股票,但他并没有直接帮他买,而是将资金的想法告诉李华虎或者方翠萍,建议他们去买什么股票,买多少股票,至于要不要买,要有他们夫妻资金决定,如果要购买,他们会通知华龙证券公司旗下的股票经纪人。
“阿龙的投资眼光这么好,跟着他一起投资,肯定不会吃亏的。”李华文笑道。
“大哥说的没错,三哥还未做过亏本生意。”李华虎哈哈笑道。
“听你们说这些话,我就有点郁闷。”李华龙苦笑道,“我做过很多亏本生意,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可不是每部都赚的。我是人,不是神,你真当我是财神啊?!”
“在我眼里,你就是财神。”李华虎一本正经的说道,脸上挂着笑容,“不能单算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率,应该算整个电影公司的收益。还有,投资地产项目,还有投资购买股票,论单笔投资,没有亏过本吧?”
“好像没有吧。”李华龙淡淡一笑,举起红酒杯,“碰碰杯子。”
碰过杯子,李华文喝了一口红酒,说道:“阿龙,我记得没错的话,这个月月底,九龙仓公司就要兑现当初收购你手中的星光行,支付给你的可转股债券了,总共七千多万港元吧?”
“没错,7840万港元。”李华龙含笑点头道。
“现在九龙仓股价下跌了不少,你肯定不会将债券转变成股票,九龙仓想要兑现这笔前,肯定会增加负债率,估计股价要继续下跌了。”李华文说道。
“大哥,你猜错了,我要将债券变成股票,但不是之前约定的数目。”李华龙笑道。
“噢!”李华文恍然大悟道,“按照市价向你发行新股,现在九龙仓股价被低估,对你而言,可是大好事啊。”
“没错!”李华龙乐道,“不瞒你们说,我现在持有九龙仓公司2400万股股票,九龙仓发行新股之后,我会成为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
“三哥,你和九龙仓公司的董事会谈妥了。”李华虎好奇问道。
“今天下午谈妥了,明天就会对外公布消息。”李华龙答道。
“恭喜你。”李华虎举起酒杯,和李华龙碰了一下酒杯,问道,“九龙仓公司现在总股本多少呢?”
“5500万股。”李华龙顿了顿,继续说道,“最近几个交易日,九龙仓的股价都低于7港元,溢价发行新股,价值7840万港元的债券可以兑换得到一千万股。”
“说真的,九龙仓公司旗下的地皮,分拆出售,我估计少数能卖五亿港元,这家公司的净资产值不会低于五亿,而这家公司市值不到四亿,此时股市真的很低迷。”李华文感叹道。
“大哥,你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没有被低估?”李华虎笑着问道。
李华文吃了一口菜,微笑点头道:“被低估了,最近,我都在增持我自己控股的上市企业的股票,我还买入不少恒生银行的股票。”
“三哥建议你买恒生银行的股票?”李华虎好奇问道。
“没有。他之前和我说过,现在香港很多上市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是捞底的大好时机,我感同身受,比较之后,觉得恒生银行的股票很值得投资。当然,他建议买入的几只股票,我都有购买。”李华文微微一笑,望着李华龙问道,“对了,阿龙,过去一年多时间,你增持恒生银行的股票了吗?”
“没有,虽然我知道恒生银行将来股价涨幅很大,但我已经绝对控股这家企业了,对继续增持股票没有太大的兴趣,把机会留给像你这样看好恒生银行发展前景的投资者。”
“谢谢了!”李华文举起酒杯,示意敬李华龙,自饮一口酒。
李华龙淡淡一笑,转移话题说道:“老四,最近赌场的生意怎么样?”
“相比去年上半年,最近几个月,赌场的收入差了很多。”
“这是正常的。现在全球经济低迷,揣着大笔现金进入赌场的豪客肯定会减少的。”李华文插话道,“不管怎么样,当初你投资赌业,算是走对了。”
“这还得多谢三哥支持,如果没有他的支持,不说阿爸那一关过不了,我也不会坚定经营赌业的信心。”李华虎笑着举起酒杯,“三哥,我敬你一杯。”
“客气什么啊。”李华龙也举起酒杯,碰杯之后,喝了一口红酒,继续说,“我也要谢谢你,我投资入股银河娱乐公司,可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自家兄弟就别太客气了,别谢来谢去的了。”李华文笑呵呵道,“别光顾着说话,多吃点菜,这么好的菜,别浪费了。”
……
到了12月底,和记国际股价已从1973年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24元跌至1。42元,整间公司市值已跌至4。0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