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珠记-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监看向沈嘉和的目光中带了赞赏的意味,若论品级,他自然及不上五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使,但这宫里人特别是皇帝身边的人,哪怕是个小宫女都不是能小觑的。若真狠得心要整一个人,一品大员都能被拉下马,这在前朝不是没有过。
  好在内监混到他这个位置,在宫里也是历练了十多年,从小徒弟到干儿子再到别人的师傅和干爹,这个年纪也算是长辈了。
  这个时候郑氏也带着沈妙珠走了过来。
  内监看了一眼,见她似乎比传言的更稚嫩一些,又想着她不过十三岁的年纪随即又释然了。
  他很快收回目光,打开明黄色的圣旨,准备宣读。
  哗啦啦,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沈妙珠望着地面,心里不住庆幸,事出突然,她未来得及把进宫的行头重新穿戴起来,好在眼前这个内监并未见过他,似乎并未疑心。
  至于日后被人发现?
  沈妙珠也是不怕了,他不过是小人物,真嫁给了陆瑜,那六皇子估计也不愿意去得罪安国公府的人。至于其他人,更不会了。
  ……
  内监出来,时间上也是有定例的,他笑着对抱着圣旨木愣愣的沈妙珠说道:“奴还得去趟安国公府,在宫门口碰到正带人换防的陆世子,沈姑娘可是有福喽!”
  指婚圣旨的事情,历来是两拔人,之事今天圣旨有些多,就有内监现在一人去两处宣旨的事情,按理来说,他们应该先去的安国公府再来沈家。
  没想到……那陆瑜还真是有心?
  按道理沈家被高看一眼,作为定远侯夫人,执掌中馈的当家夫人,胡氏应该是高兴的,只是想到先前在普骊居的那一幕,仿佛被狠扇了一巴掌,告诉她,她的女儿的确不及郑氏的女儿有福气。
  “嘉坤、嘉和还有……嘉坛,送送王内监。”老侯爷发话后朝沈则雍递了个眼色。沈则雍点了点头,转身去看胡氏。
  胡氏自然是有所准备,无论心里怎么想,还是从袖口里打算掏出一个红封,却被郑氏拦住:“辛苦兄嫂了,也该轮到我们这做父母的表示表示了。”
  沈则言也道:“大哥,就依郑氏吧。”
  推来让去地总不能让人王内监等着吧,沈则雍状似无奈地点了点头,就见沈嘉和走近内监身边:“劳烦您辛苦一趟,若非怕耽误差事,本该请你喝杯茶的。”
  王内监感觉入手的是轻飘飘的红封,心中一动,想着三房的富鬼,顿时乐呵呵对众人说道:“圣旨既已送达,府上也该准备起来。”
  沈嘉和抿了抿嘴唇,往后退了一步,给沈嘉坤让出了机会。
  王内监也无所谓,等离开沈家,上了车打开红封一看,赫然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顿时眯气了眼睛。
  从陆家离开,王内监走一趟得了两千两,比其他人硬生生地多了好几倍,当然未免招人嫉恨,他只说了一千两。虽多了些,倒也相安无事,毕竟相比较他,其他人去的可都是几位皇子和未来皇子妃的府上。
  胡氏跟着沈则雍回到院内,就听他说道:“有些心思就收一收,想着其他事情,不如早一点催促坤儿和李氏生个孙子。若是实在不行……只要是孙子就可以了。”作为定远侯,他还是看得清楚。
  经过今日的圣旨,府里面一部分人绝对会做起墙头草,就是父亲和母亲那里也会对三弟他们另眼相看。
  做了十年的定远侯,在府中也经营了不少势力,但定远侯的危机意识一直就有,这才沈嘉和未露峥嵘,郑氏未携带沈妙珠回归前就有的。
  “我是不懂事的吗?就是你不说,我也打算把三弟妹她们供奉起来了。”胡氏拈酸带刺地说道。
  沈则雍苦笑,好在也知道妻子为人,既然这样说了,显然也是明白其中厉害。也不知道三弟家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先是沈嘉和得了个副指挥使的官当当,原以为就如其他人一眼走个场,却没想到还真的上了心,这让沈则雍忍不住嘀咕若是自己的儿子就更好了。而又有沈若画的事情,虽过程难看些,却也是府中嫁出去门第最好的,当然若只是这样,他也不说什么,一个不受宠的王府的庶子不拖三房后腿就好了。可没想到……更像是去过个场的沈妙珠被指婚了。对象竟然还是颇得圣心的安国公府世子,那陆瑜本身又十分能干,这对三房来说不亚于如虎添翼了。
  “若英的情况怎么样?”沈则雍突然问道。
  胡氏吓了一跳,不自然地说道:“能怎么样?就盼着女婿多多努力了。”
  沈则言听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胡氏更是不自在了,总觉得什么都被知道了。不过提起后,这才想起来,女儿那里也有一阵子了,算算时间差不多就在这几天了。
  除去大房这边,老侯爷和老夫人都是满心欢喜,就是卓氏也高兴,对沈若芳二人说道:“你瞧着吧,回头拿媒人再上门,定不是先前那些歪瓜裂枣了。”
  沈若芳不做声,只是安静的听着。先前青年才俊,母亲虽不满意,却也不会说类似矮个里拔高人的话。想来还真是四妹这婚事的原因,作为姐姐她也不敢否认自己是羡艳的,只是安国公府她从未想过,倒也是能接受。
  沈若芸则快人快语说道:“娘,四姐是才大我一个月嘛。怎么圣旨让她三个月后就完婚,这会不会太快了。”
  卓氏一愣。
  她自然也是奇怪,但毕竟是圣旨,谁敢去质疑?就是三弟一家子不也得老老实实高兴着脸接过。
  “这皇帝的心思,岂是你我能猜到的。”
  沈若芸撇撇嘴,随即说道:“三姐和四姐接连出嫁,那二姐可怎么办?”想到这她有不禁庆幸起自己已经不是四姑娘的身份了。
  沈若芳难掩尴尬。
  卓氏瞪了小女儿一眼,对大女儿说道:“她们情况不同,再说了,三房也是分家过的,你的婚事,娘还得细细考量。”
  沈若芳低着头轻轻地恩了一声,心里明白在今天之前母亲或许还想着从那些人里面挑一个,但今天过后要求肯定又会往上攀一大截。她忍不住就有些不舒服,找了借口离开,走着走着就到了西园。
  “二姑娘?”春景抱着一摞账簿站在沈若芳的身后。
  “你这是?”她的目光落在那些账簿上面。
  春景笑道:“是少爷吩咐奴婢送过来的。二姑娘是找四姑娘吗?”说着人就到了沈若芳身边。
  沈若芳嘴角牵起一抹笑,点头又摇了摇头:“我原本是来恭喜四妹的,想来三婶这边定是忙得很,我过些日子再来吧。”说完就转身离开。
  春景怜悯地看着她的背影,叹了一口气继续往里走去。她再是可怜二姑娘,人家也是主子,她也不过是个下人。
  再说了,四姑娘这婚事虽好,可圣旨里的内容不见得让夫人和少爷高兴。春景怎么也想不通宫里的皇帝怎么会下这样的圣旨。
  四姑娘可是葵水都未至呢?
  这样嫁过去又有什么意思?帮忙掌家吗?春景摇摇头,她实在不懂这些大人物的心思,只盼着四姑娘好,这样少爷也会高兴。
  春景没有进屋,就被等在那里的流年拉到西次间去了。
  金妈妈几个人都在,桌子上是好几摞的账簿,翡翠春草几个人都在忙碌着翻看查询做登记。
  “你也来帮忙,也好给夫人省点时间。”金妈妈道。
  春景知道这是为四姑娘的嫁妆做准备,就是她手头上的账簿也是少爷吩咐拿过来的。她找了个空位坐下来,细声询问过后,就给自己安排了差事。
  几个人忙忙碌碌的,另一厢东次间里,已经好一阵子没有人说话了。


第126章 
  三个人的表情皆是不同;但心意大抵是一样的;就是向来不认可的父亲;沈妙珠也从他身上感受到心痛、担忧,难舍的情绪。
  这要是昨天之前,她许是会嗤之以鼻。
  你既然十多年对我不闻不问;只当没有我这个女儿,如今又何必这般惺惺作态。可仿佛一夕之间成长了;她竟然是要嫁人了。
  她虽还不能原谅对方,但似乎也没必要把他推开远远的。往后即便是想要靠近;都要被世俗礼教束缚。
  沈妙珠忍不住笑道:“陆瑜可是你们看中的,怎么圣旨到了;你们就不喜欢他了。”就在昨天;因为圣旨未正式下达;母亲还忧心忡忡地念叨着当时陆夫人过来的时候;就应该先一口应下;生怕旨意有变呢。
  “胡说。”郑氏轻斥道:“可没有其他人像陆瑜这般待你了。”显然那箱金子的事情,她也是知道了。虽然不在意那点钱财;可也代表了陆瑜的一种态度。
  郑氏以自身的经历来说;自然希望女婿是个有担当有责任还懂得疼爱照顾妻子的人。前面几条的确做到了;后面的目前看着也是尚可。
  是以;这话一出,沈嘉和虽撇了撇嘴角,却也没有去反驳。
  “若是不好,就回家。”沈则言说完;郑氏就瞪眼睛:“别听他的,珠珠儿……我的珠珠儿啊。”
  眼看着母亲红了眼眶,沈妙珠上前,乖巧地依偎在她身上,就听郑氏几乎喃喃说道:“才出生那么小的一个,只有你外祖父两只手掌那么大,现在已经亭亭玉立了,都可以嫁人了。”相依为命十年呢,即便知道回京也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但郑氏只愿晚一点再晚一点。
  圣旨一下达,就变成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娘。”沈妙珠努力忍住在眼眶里打转的泪珠。
  这番好像不掉落下去就不会难过的模样,让两个大男人都不忍去看,更别说难受地胸口钝痛的郑氏。
  她一把揽过沈妙珠,母女抱在一起就痛哭起来。
  沈嘉和没有去拦。
  有时候感情就如洪水需要去宣泄,让外人瞧见了还不如关起门来,在自家人面前放下面具,放纵一回。
  沈则言看了沈嘉和一眼,父子二人悄然从屋内离开。
  两个人走到院内,沈嘉和蓦地变了表情,目光看向一个地方,沈则言望了过去,只见到飞扬的裙子下摆。
  绣了金线的裙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沈则言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父亲,好男不吃爹娘饭。母亲手里的东西,即便都给了珠珠儿,我也是愿意的。”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从沈嘉和嘴里说出来。
  沈则言面色愈加难看了,他眼神难掩复杂,好似第一次认识。
  沈嘉和坦然面对。
  院里人影闪烁着,时不时有人偷摸进出。
  沈嘉和嘴角一弯,看着父亲讽刺一笑。
  沈则言黯然地转过身。
  父子的对话,很快就传到沈家人的耳朵里。
  郑氏手里还有多少产业,沈家并不十分清楚,只是看两母女,都不像是缺银子的人。郑氏更是出口阔绰,但凡伺候她们的,几个月里或多或少都攒了一笔银子。弄得府里其他下人心思暗涌,为了安抚住她们,小气如卓氏也是舍了私房银子出来,只是再如何就是老夫人、胡氏仍是不能同郑氏比。
  府里的人一致的想法是郑氏手里漏出来的那点钱财都足以让人心动,那么她藏匿起来的部分呢?
  当年析产别居被带走的那一批沈家产业呢?哪怕不赚银子了,拿回来分一分或卖或经营对沈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进项。
  从郑氏回府后,已经被她们视作囊中之物。
  沈嘉和这话一出,到嘴边的肉都要跑了?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意外的是,直到第二天破晓,沈嘉和都没有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