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崩泪流-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不然,别说司机无法看到坑中的情形,即便是看到了,想操纵吊臂将那么巨大的木棺放于深坑的正中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则,那司机也不会说“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话了。可能你会说,又不是每户人家都请楼板车的,倘若是由抬棺材的将木棺放于深坑之中,那岂不就很容易放正了吗?
  其实,如果换成人工的话,那么这将木棺放入深坑之中的活儿就会变得更加费劲。先将木棺抬到挖好的墓穴边,然后将抬的杠子撤去。接下来所做的就有些麻烦了。抬棺材的必须合八人之力将木棺搬到深坑的正上方。由于深坑的四周都放满了挖坑时所洒出的高高的、虚虚的泥土,所以这个过程就显得非常困难并且充满了危险。只要有一人稍一不慎脚下一滑而失去重心,那么所引发的很可能就是“抬棺材的众人连同沉重的木棺一起坠落于坑中”这样恶劣的后果。即便是能够顺利地将木棺搬到深坑的正上方,也不能说任务就完成了。在这个时候,抬棺材的八人就要双手紧紧抓住缚住木棺的麻绳,然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将木棺往下放。只是,四面八方的人同时放绳,这所用的力度难免会有所不同,这下放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因此,即便是最初的时候是在正上方的,但一旦到了坑底,一般也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了。这个时候,抬棺材的就必须要将不正的地方给拨正过来。你可能会问:如何拨正?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让不正方位的那几人通过手中的麻绳重新将木棺给提起少许,然后再由其他人用木杠伸入坑中依靠着坑壁的反作用力进行矫正。一般情况下,要花上好长时间、费上好大的劲才能勉强将木棺给拨正过来。所以,抬棺材的人最希望的就是一次性能将木棺放正。只是,这种情况几乎就不大可能出现,因此对于抬棺材的人来说,这样的希望几乎就成了一种奢望。
  可能你会感觉奇怪,不正就不正吧,又何苦费心费力地去调整呢?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风水的问题。之前提过了,阴阳在选日子和选墓穴地址的时候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在不能误了时辰的情况下,这木棺的方位就涉及到了风水了。如果木棺方位不对,那么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这墓穴的好风水。第二,就是人情世故的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般人是不愿意为了那点钱而干这种既费力又晦气的活儿的。因此能够答应下来的,就说明他们跟主家的关系都是非常不错的。从私人感情来说,发觉方位不正,这些抬棺材的也无法做到不闻不问。虽不说最终就一定能够调整到正得不能再正的位置,但最起码也要做到看上去七不离八的样子。
  而我们家这次能够一次性放正,无论是从风水,还是从人的心理上来看,那都是一种好彩的象征。因此,听闻司机的话之后,堂哥当即表态:“给你加条烟!”
  其实,在全额给付车资的基础上,我们已经给了司机一条烟。所以,在听了堂哥的承诺之后,司机立刻点头哈腰地表示感谢。
  紧接着,八位抬棺材的就相当娴熟的将绑缚于木棺上的麻绳一一抽出。这也就涉及到打结的一种技巧了,当然我是不会的,只是知道有这回事而已。抬棺材的在木棺上所打的绳结,不但在负重的时候非常结实,而且在不用的时候,还能快捷、顺利地将整条绳子从一端给全部抽出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我想来,那长长的绳子势必会有一部分被压在木棺的下面。如果不将木棺抬起一点来的话,那么在巨大重量压住的情况下,绳子是无论如何也抽不出来的。但他们打的那种特殊的结,在将绳结解开之后,就能够很轻松地将整条绳子给拉出来了。也许,这就是劳动经验的神奇之处吧!


第270章  修整新坟
  当然,往下放木棺之前,那条有可能寄居着父亲灵魂的活鱼已经连同瓦罐一起放到了深坑之中。因此,在将绑缚的绳子抽出之后,一众抬棺材的就开始往深坑之中填土。填到一定的程度,抬棺材的才将早就运过来的定制大理石墓碑立于木棺的正前方。然后,他们的就继续填土。
  父亲的墓碑也是堂哥联系人定做的,直至看到竖立而起的墓碑,我方才知道。那一刻,我不禁感觉鼻子一酸。当然,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感动。在来此的路上,我突然想到,父亲墓碑的事居然还没办。那时,我心中满是懊悔。没想到,在父亲最后一件大事之上,我竟然会弄出如此之大的疏漏来。只是,此时方才想起,已经晚了。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来不及在落葬的时候将墓碑给父亲立上了。除了深深的懊悔之外,我还在盘数着以后什么时候再为父亲补上墓碑的事情。谁曾想,来到地里的时候,我才知道,堂哥已经将我未能想到的事情也全都办理妥当了。堂哥全心全意的帮助,让我少却了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你说,我又怎会不大为感动呢?
  原本空无一物的深坑,现在里面已经被填充了一巨型木棺。所以在将挖出来的土全部回填之后,原先平坦的地方已经高高的隆起。不过,这种情况却是人们乐于见到的。倘若,落葬之后,这个地方平坦得与周边农田一般无二,那么今后祭奠先祖的时候岂不是会找不着地方?因此,但凡是土葬的,就必然会有坟头。至于墓碑,那就得视情况而定了。过去,家庭条件好的才能买得起墓碑,而一般人家所能留下的就只是那一座孤坟了。但,即便是没有墓碑,根据周边的环境,后人们也是能够找到自己先辈们的坟墓的。在父亲所葬的这片坟地之中,有墓碑的也不过寥寥几个。不过,我却从未听说过,每逢过节祭拜的时候,会有哪户人家弄错坟墓。
  正是因为坟头将成为以后人们识别的最主要的标志,所以在垒筑新坟的时候,还是有些讲究的。一众抬棺材的在将挖墓穴的时候所积累下来的泥土全部堆积完了之后,就开始仔细地修整起还有些不规则的坟头来。新坟讲究的就是高大。因此在修整的时候,抬棺材的众人就不断从坟头四周铲出一个又一个的土块出来。虽然这些人都是农民出生,但他们也是知道矛盾相对论的。将四周的泥土铲出来,一方面可加入到坟头之上,让坟头变得更加高大;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坟头周围的田地变得低矮了许多。这一高一矮之间,正显示出了高大和矮小之间的相对性。在周边低矮田地的衬托之下,那突兀隆起的坟头就显得更加高大了起来。
  除了高大之外,还需讲究美观。因此每填一掊土的时候,抬棺材的就会用平口锹将这一块修整齐整。很快,原本凹凸不平的表面,就变得平滑了起来。漂亮的坟头,从远处看去,那就是一个规则的圆锥型。因此,除了将坟头的表面弄得平整之外,抬棺材的还需不断地调整那看上去还有些不规则的新坟外形。贴近坟头,是无法看出外形的规则程度的。所以,八人之中还得分出一人,站得远点,然后围绕着坟头四周不断目测并不断提醒坟头上的众人该如调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总算是将新坟调整到了让众人尽皆满意的程度。
  紧接着,八人中就会分出两人到河边去取土。你可能会奇怪,这四周都是空地,为什么不就地取材?为什么一定要跑到河边去呢?这是因为河边的土属于纯天然之地,那里杂草重生。正是由于草根与泥土错综交接,所以河边的土才能随意地挖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我们这里乃是长江淤泥冲击而成的平原,因此以沙土为主。就农田中那些沙土,一旦将自己所需要形状的泥块挖出来,那么很快,固定形状的泥块就会因为缺少黏性而破碎。
  没多长时间,那两人就回来了。我看到,他们手上捧着一四棱台状的泥块。从他们小心谨慎样子,我就不难判断,这泥块一定有着大用。不过,他们的谨慎倒是有些多余,因为在众多草根的保护下,那泥块就算是想散开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他们过来,抬棺材的就将早就剪好的彩纸给拿了出来。在我印象之中,那彩纸似乎有“红黄绿”这三种颜色。所谓“剪好”,就是将这些彩纸折叠起来,然后用剪刀将之剪成长宽几乎相当的条条状,但最上面的那一段却不能剪开。于是,这样的条条状就被连在了同一张彩纸之上。然后将这三种颜色的彩纸对齐重叠于一处,再横着对折几下。就这样,一个花花绿绿的条条状彩纸就做好了。
  挖来四棱台状泥块的,走近了就将那泥块小的一面朝着下方放到坟头之上。然后,再接过花花绿绿的条条状彩纸,将彩纸未剪开的那一端压于泥块之下。至此,整个修整新坟的工作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而刚刚添加上去的四棱台状泥块和条条状彩纸,就被我们一起称之为坟帽。那随风飘荡的条条状彩纸似乎已经变成了帽檐。
  从那“红黄绿”鲜艳的颜色中就不难看出,我们这里的人们存有一种丧事喜办的大众心态。此后,每逢过节,在祭拜先祖之时,后人们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旧坟换新帽”。所谓“旧坟换新帽”,就是给已经看上去非常破旧的老坟重新带上坟帽。一般情况之下,在风吹日晒雨淋之下,坟帽没多长时间就会消失不见。因此,平常我们所看到的坟都是些秃秃的长满野草的破落模样。但到节气里,特别是专门祭拜先祖的节气,比如说清明节,破落的秃坟在被重新带上花花绿绿的坟帽之后,就会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只是,我有些弄不清楚的是,这种故作的喜庆,到底是做给过世的先祖看的呢,还是做给活着的后人看的?


第271章  变通古制
  在抬棺材众人忙碌的时候,已经有人用三轮电瓶车将亲朋祭拜之时所带来的花圈、花篮和黄纸之类的东西统统给装了过来。因为,在落葬完成之后,这些是全部需要焚化给父亲的。
  抬棺材的八人在将父亲的新坟修整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分出一人将我、老婆和姐姐、姐夫的哭丧棒拿来并插到坟头之上。然后,他就让我将脚上穿的鞋脱下来。我自然是极力配合了。好在,来之前,在好心之人的提醒下,我换了一双不穿的旧鞋,并且还随身带来了披麻戴孝时所需要穿的白球鞋。待我换上白球鞋之后,那人就将我脱下的鞋子挂到了其中的两根哭丧棒上。这也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之一。这其中应该包含着“用鞋来代替孝子”的意思。毕竟,古时候,正常情况下,是要守孝三年的。
  孔子认为,且不去管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但就从出生到能独立行走的这三年中,你就一直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之中。仅就这怀抱三年的恩情,在父母离世之后,你就最起码要“守孝三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守孝三年”都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有官员碰到父母之丧不马上请假还乡的话,那么就必然会遭到监察御史的弹劾。弹劾之后,所受到的处分甚至会达到永不录用的严重程度。
  可惜这样的礼法古制已经被贴上封建标签而被无情地取缔了。现在的人,在守孝这一点上已经不像古人那般看得重了。反过来说,即便是现在要求人们“守孝三年”,也必然不会有多少人能够做到,那就更不要说什么结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