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克也清楚,这只是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唐纳德·特朗普喜欢炒作和作秀,却不是傻瓜,肯定不会在书中信口开河,以北美的版权法律,即使书中牵扯到他和伊万卡,也没什么办法。
难不成真要将唐纳德·特朗普告上法庭?就算是这么做,这场官司也只会无限制的拖延下去。
虽然北美很讲究自由和独立,但杜克确信,如果他和唐纳德·特朗普撕破脸,必然会伤害到伊万卡。
尽管他距离善良有两个太平洋那么远,却也不想主动伤害这段努力经营的感情。
回到房间,伊万卡关上房门,从背后看着杜克,那坚挺的脊背如同高山一般厚实坚固,强劲有力的心跳似乎都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谢谢。”伊万卡又说道。
“我们之间不用这么客气。”杜克回过身,安慰般的牵起伊万卡的手,用力握了一下,“不要多想了,早点休息吧。”
“嗯……”伊万卡点了点头,踢掉高跟鞋,向着盥洗室走去,“我去洗澡。”
说着,她回过头来,“一起吗?”
“好啊。”杜克当然不会拒绝这种邀请。
伊万卡等杜克来到身边,才挽着他一起走向盥洗室,这段不长的路,她眼睛闪了好几次,进门的时候,说道:“我打算明天回一次纽约,跟爸爸好好谈谈。”
杜克停下脚步,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
让伊万卡跟唐纳德·特朗普好好交流一下,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杜克也没想过那位热衷作秀的积极分子能完全放弃以他和伊万卡的事作为媒体话题,只要他收敛一些就好。
第二天一早,杜克去花园中跑步,伊万卡却留了下来,她走进健身室,看到了正在跑步机上健身的蒂娜·菲。
“嗨,蒂娜。”
“嗨,伊薇。”
两人如同往常一样,亲热的打了招呼,伊万卡站在了蒂娜·菲的跑步机前。
蒂娜·菲看了看她,按下了停止键,问道:“有事吗?”
“没什么,我只是想问问你。”伊万卡想了想,才说道:“蒂娜,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我?”蒂娜·菲指了指自己,然后摇头笑了笑,“我是杜克的助理,我的工作原则只有一个,损害了杜克利益的人,就是我的敌人。”
伊万卡只能对她露出一对白眼,叹了口气后,明白自己的话完全问错了人,对方是杜克的副手,还是公爵工作室的实际负责人,怎么可能会站在别人一边。
收起笑容,蒂娜·菲跳下跑步机,站在伊万卡身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伊薇,从新西兰开始,我们就是朋友,你回到纽约,跟你父亲好好谈谈吧,没有人会无限制的容忍下去。”
“我明白。”
话虽然这么说,但一想到自己的父亲,伊万卡还是觉得头疼。
吃过早饭,杜克让司机先送伊万卡去机场,他和蒂娜·菲直接去了伯班克的公爵工作室,《飓风营救》的筹备还在继续,工作也不可能暂停,至于唐纳德·特朗普那边,他已经通知奥尔·莱德律师例行公事般的发了一张律师函,剩余的事还是交给伊万卡去处理。
那本上市的书,暂时就当不存在好了。
到达工作室的时候,杜克看到了大卫·埃里森正式发过来的投资意向函,其中包括了公爵工作室参与的多个项目,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让蒂娜·菲回函直接拒绝掉了。
虽然被杜克拒绝,但大卫·埃里森并不没有放弃进军好莱坞的计划,他在别人的牵线搭桥下,见到了一位好莱坞的大人物。
第四百八十七章 金主的合作
“大卫,你既然在南加大电影学院读书。”
贝弗利山庄威希尔大街的办公楼上,迈克尔·奥维茨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人,说道:“那一定明白,制作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不止是资金、剧本和导演,还有一个合作默契的团队,也只有成功的团队才能制作出成功的电影。”
说到这里,迈克尔·奥维茨加重了语气,“我最擅长的,就是召集一个由成功者组成的制作团队!”
“艺术家管理公司,会为任何投资者提供所有与电影相关的服务。”马丁·鲍勃接过了话,说道:“我们打包制作的《哥斯拉》《珍珠港》《速度与激情》,都为投资方带来了收益。”
大卫·埃里森来之前,对艺术家管理公司有过足够的了解,“两位,如果你们没有那么多成功的例子,我也不会坐在这里,与你们谈合作。”
“我有钱!”他稍稍挺起后背,“但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
迈克尔·奥维茨听到这里,眼睛忽然亮了,“大卫,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成立一家电影公司,然后与艺术家管理公司合作电影项目,我们为你提供从筹备到制作再到发行的一体式服务……”
“我早就有这个打算。”大卫·埃里森单手托起下巴,“只是没有合适的项目,只要项目合适,我的代理人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特拉华州办妥注册手续。”
“项目?”迈克尔·奥维茨轻轻敲着桌子。
随着好莱坞制片厂时代彻底结束,各大公司纷纷成为传媒集团的一部分,经纪公司再也无法保持八九十年代那种不合常规的强势,别说是他的艺术家管理公司,哪怕是如今好莱坞最大的经纪公司CAA,市场份额在扩大,但在电影公司面前的话语权,却是不断降低。
经纪人不喜欢这种局面,尤其是迈克尔·奥维茨这种。
六大电影公司过于强势,也就意味着经纪公司能从合作中捞到的好处在减少,与二三线的小公司合作,经纪公司无疑能掌握主动权,但二线最出名的那几个,早就被大集团收购,其余的那些,根本没有能力制作产生高额利润的商业大制作。
说白了,经纪公司依然是商业公司,利润才是最终的追求。
迈克尔·奥维茨深知,想将艺术家管理公司发展成为最顶尖的经纪公司,巨额利润的支持必不可少。
想要有利润,就要有项目,想要项目成功,就必须保证足够的制作资金。
好莱坞从来都不缺少项目和剧本,最缺少的就是肯投资的人或者公司。
坐在对面的大卫·埃里森,怎么看都是不差钱的人。
想到这里,迈克尔·奥维茨不禁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拿出当年打动斯皮尔伯格加盟CAA的态度,应付起这位年轻的金主。
双方谈了一个上午,一起用过午餐,又谈了一个下午,到傍晚的时候,已经在口头上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合作意向。
然后,迈克尔·奥维茨挑出几个他很看好的项目,放在了大卫·埃里森的面前,这些无一不是圈内著名的制作人或者编剧投到艺术家管理公司的,而且经过了公司编审部门以及他自己的审核,全部是第一级别的项目。
大卫·埃里森大致翻了一遍,却没有一个感兴趣。
“还有别的吗?”
听到他的问话,迈克尔·奥维茨皱了皱眉,“什么类型?”
“最好是有飞机的。”大卫·埃里森说道:“飞机越多越好,项目中每多一架飞机,我就往里面多投一笔钱。”
“关于飞机的……”
迈克尔·奥维茨考虑了不到半分钟,说道:“这样吧,大卫,只要我们达成合作协议,我会负责为你寻找关于飞机的优秀项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我们完全可以聘请几个金牌编剧,创作这样一个剧本。”
“我喜欢你的提议!”
大卫·埃里森站了起来,跟迈克尔·奥维茨握了握手,“希望我们能够成功的合作。”
“我也希望如此。”
即使狂妄自大如大卫·埃里森,也不会拍脑门就随便做出决定,这种未来涉及到数千万美元乃至更多的合作,必然会有细致的谈判和磋商。
这位超级富二代,也完成了走进好莱坞的第一步。
杜克也听说了对方可能跟迈克尔·奥维茨的合作,却没有放在心上,或许他对这个世界影响不了多少,但好莱坞的有些人或者事已经改变了。
比如大卫·埃里森曾经最成功的投资,无疑来自《碟中谍》系列,但这个系列如今最大的版权方是杜克和汤姆·克鲁斯,没有他的同意,对方根本不可能再在里面掺一脚。
不过有了迈克尔·奥维茨作为引路人,大卫·埃里森无疑会少走一些弯路。
稍稍关注了下大卫·埃里森和迈克尔·奥维茨合作的事情后,杜克就离开洛杉矶,飞往了巴黎,作为影片的导演和制作人,实际考察外景地是必须的工作,这次来到法国,他还带上了艺术执导汉娜·瑟琳娜和摄影指导约翰·施瓦兹曼。
以杜克三人为主的团队,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分别考察了戴高乐机场、塞纳河畔以及巴黎的少数族裔社区等可能用到的外景地点,汉娜·瑟琳娜和约翰·施瓦兹曼完全认同杜克的观点,除了少数必须在巴黎拍摄的外景戏,其他都放在伯班克的华纳制片厂中拍摄完成。
巴黎拥挤的市区以及昂贵的人工成本,都是剧组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考察完巴黎,汉娜·瑟琳娜和约翰·施瓦兹曼率先返回洛杉矶,杜克则飞往了英国,去查看哈利波特系列的拍摄进度。
阿方索·卡隆仅仅拍摄了一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就被罗宾·格兰德和哈利波特工作室放弃了,结合乔安娜·罗琳的意见,剧组最终选择了大卫·耶茨这一英国导演,执导后面的作品。
虽然《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要到圣诞档才上映,但新的一集已经开始了拍摄,未来几年这个系列将会进入拍摄和上映的不停循环,杜克和华纳兄弟会榨出哈利波特的每一滴油水。
至于小演员们的成长和学习,剧组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在走,聘请了专门的家庭教师以及预留了足够的学习时间,最后艾玛·沃特森们是会变成学霸还是学渣,根本不在杜克等投资方的考虑之中,这个系列结束之后,这些人的价值也无限趋向于零。
这些人想转型成功?那比迪士尼的童星转型还要难上百倍。
当然,这些也与杜克和华纳没什么关系,哈利波特系列成就了他们,也限制了他们,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小演员都是幸运儿。
如果没有赫敏·格兰杰,艾玛·沃特森说不准也能成名,但以她渣一般的演技,想要做到赫敏·格兰杰为她带来的程度,基本不可能。
“小演员们的经纪人又准备跟我们谈判了。”
片场的办公室里,罗宾·格兰德说起这些,似乎不厌其烦,“我们刚刚与他们修订了合同,只是一部电影,他们再次找了上来。”
“尽量拖。”杜克的态度很明确,“适当的向他们透漏,我们有更换演员的决心和魄力!”
谈判都是扯皮和妥协的过程,显示出强势的态度之后,才可能争取到有利的条件。
这些小演员毕竟不是乔安娜·罗琳。
“罗宾,可以适当增加他们的片酬。”杜克临走前,又叮嘱道:“收益分成是最后的底线,尽可能维持在票房收益分成的范围内。”
这个系列收入的大头来自周边,票房的盈利实际上并不高,而且票房能动手脚的地方也很多。
在南安普顿的片场待了三天,又分别与大卫·耶茨和乔安娜·罗琳谈过之后,杜克这个如今的挂名制作人离开了哈利波特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