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杜克·罗森伯格的《盗梦空间》沉闷的真相中觉醒。”
在一篇文章的开头,作者大卫·艾德尔斯汀就直接挑明“《盗梦空间》不应该被视为伟大的电影而倍加赞赏,大家还是醒醒吧!不要再沉迷其中!”
并在文中指出这部电影只是一个错觉狂极大表现的隐喻,一个自我的隐喻。
“它缺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少数派报告》的灵敏,也没有约瑟夫·鲁本《魔域煞星》的气势,更没有《黑客帝国》里干脆利落的对白和穿着有型的黑衣坏蛋,在破坏平衡这一点上甚至还不如独立影片《白夜追凶》那样的强度。”
其他媒体也纷纷发文,认为《盗梦空间》是一部“吵死人的乱七八糟的虐待狂的电影”。
这些言论激起了影迷的疯狂反映,只是小半天的时间,这些评论后面的留言板,就被数以十万计的网友刷爆屏。
“前期的口碑营销确实有点过了,《盗梦空间》绝对还没有达到神作的级别,但依旧是近年来最好的影片,杜克独有的叙事技巧视觉风格以及影像语言都被完美的贯彻其中,其人物造型、台词、拍摄手法以及特效制作上,皆有独到之处。”
这是还算客气的话,有些都直接爆粗口,即使不爆粗口的人,也义愤填膺。
“如果《盗梦空间》都不是好电影,真不知道在你们眼里什么才是好电影,看到‘杜克·罗森伯格出品’一行字,根本不用怀疑质量。”
“《盗梦空间》是今年最好的电影好吧!没有之一!杜克·罗森伯格,你就是个梦想家!你就是个颠覆者!看电影时全电影院的人都跟着你的设计一愣一愣的笑叫担心恐惧!并且所有人出来都是一个反应‘我现在不是在做梦吧?’”
影迷在疯狂的捍卫《盗梦空间》这部电影,激烈的争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其中,即使没有参与到其中,本来对影片不是太感兴趣的人,也纷纷对争论侧目。
甚至,这场争论以闪电般的速度脱离网络的范畴,进入到电视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上,吸引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毫无疑问,这是杜克和华纳兄弟一手操纵的宣传营销策略,一部正在热映的商业大片先是在网络和业界引起巨大的讨论,然后在传统的纸媒上也展开论争——甚至可以有严厉批判电影的观点——有争议有话题才有关注和知名度,只要控制好其中的度,巧妙的对舆论方面进行引导,无论过程怎样最终的大赢家还是片方自己。
基于这些负面评论的出现,烂番茄网站上关《盗梦空间》原来百分之百的好评率也不复存在,直接下跌到了百分之九十六。
但好莱坞的导演和电影公司,又有几个人会真正在意烂番茄新鲜度这种无比鸡肋般的东西。
而且在激烈的争论中,《盗梦空间》的良好口碑以比瘟疫蔓延还要快的速度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
在推特上,一些相关的评论也成为了热门的转发条目。
“电影本就是一场让人沉醉于光影间的梦,而对于《盗梦空间》这则是一场出色的梦中梦,是杜克所涉足梦的领域题材一次极为成功的尝试,电影剧情环环相扣,逻辑严谨又不失张力,130多分钟的电影时长未有给人哪怕一丝的庸长作态,作为主演莱昂纳多同时也在电影中呈现了最为精彩的演技,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故事,方才有了这最好的梦!”
“像《盗梦空间》这样的电影,好看到即使你明白它在故弄玄虚也是义无反顾的打五星。”
爆棚的口碑对影片是好事,但事情总有其两面性,高口碑带来的必然是高期待,如果期待值过高,对于《盗梦空间》这样的影片也未必是好事。
第七百五十四章 无人关注的首周破亿
对于这一方面,杜克和华纳兄弟也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很多媒体和网站上面,都出现了一份类似“《盗梦空间》观影指南”的文章。
“第一,电影确实精彩。第二,没有想象的难懂,相信你自己。第三,总会有一个让你记一辈子的镜头。第四,请降低期待值。第五,请提前上厕所。第六,记得关手机。第七,一定要去影院,因为影院也是个造梦机器。第八,记得听完结尾音乐,因为它负责让你醒来。第九,极可能是近几年你在影院看过最精彩的电影。最后,随着电影一起穿越吧!”
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的前期口碑营销确实有点过了,杜克和华纳兄弟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适时的进行策略调整。
“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票房走势。”
马里布的私人海滩上面,杜克坐在小码头的栈桥边,手里握着一根吊杆,对旁边陪他钓鱼的斯嘉丽说道:“所以,宣传策略正在向引导观众对《盗梦空间》的情节讨论上转移。”
斯嘉丽边将手中的鱼饵一点点扔进水里,边对杜克说道:“别说普通观众了,我看完这部影片,都不自觉的想要去解读……”
说着,她摇了摇头。
作为枕边人,斯嘉丽很清楚,影片之所以设计出了如此多故弄玄虚的情节,根本不是为了深度和内涵,大部分都是因为宣传营销的需要。
杜克拉起钓竿,鱼钩上面空空荡荡,只好再次上了鱼饵,扔回到海里,又说道:“影片形成的解读越多,引发的争论越热烈,对于后续的票房走势也越有利。”
斯嘉丽·约翰逊跟在杜克身边好几年了,见识自然不凡,这时不断的轻轻点头。
因为很快就要筹备新片的关系,杜克和斯嘉丽都不打算过多的参与到《盗梦空间》的映后宣传当中,只会适当的参加一些宣传活动,而且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的明星阵容,也足以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小李也很有配合杜克以及剧组的觉悟,原本就要与芭儿·莱法莉分手,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才正式结束这段关系,关于两人的绯闻最近也被小报炒作的沸沸扬扬,吸引到了不少眼球。
栈桥上响起了高跟鞋落地的声音,蒂娜·菲抱着一个文件袋不紧不慢的来到了这边,她坐到太阳伞下面,先为自己倒了一杯水,这才说道:“周六的票房统计传过来了。”
斯嘉丽立即问道:“上涨还是下跌了?”
杜克也转头看了过去,如果周六的票房比周五下降,《盗梦空间》的首周票房势必无法冲击一亿美元大关。
“比周五上涨了百分之十三。”蒂娜·菲快速说道:“周六拿到了3678万美元!”
“还不错。”杜克微微点头,“看样子有希望过一亿美元。”
只要今天的票房不出现太大的滑坡,《盗梦空间》极有可能实现一个突破。
当然,首周票房很重要,但影片的长线走势同样重要,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盗梦空间》已经形成了极好的观众口碑,如何让影片更加吸引人,从而让票房走势维持在高位运转,是接下来的宣传中必须要考虑到的。
还有,《盗梦空间》没有采取全球同步放映的方式,让影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到海外市场,也是不能忽视的工作。
早在筹备期和拍摄期,杜克就制定了观众参与影片的策略,而现在就是发挥这种策略最好的时机,让观众积极参与到影片的解读中,也让这股风潮蔓延向海外地区,只要有部分影迷热情高涨,就足以让《盗梦空间》拿到漂亮的票房数据。
如今的网络,不说贯通全世界,但连接整个西方世界以及日韩等主要市场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华纳兄弟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市场都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一股对《盗梦空间》的解读热潮推向全世界,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在网络上,在生活中,既有自发,也有水军的引导,对《盗梦空间》的解读已经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
《盗梦空间》持续热映,影片成为了北美公众必不可少的话题,而负责“筑梦”的杜克无论记者如何问及,始终对大众的观点不愿多说,只是甩出一句“连我自己也无法解释影片结尾”算是解答。
所以,那些“多事”影迷,决定亲历亲为扛起为大众解梦的重担,这股热潮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对“梦境”大胆的猜测与令人意外的解读。
特别是开放式的结局,给人以足够的遐想空间。
影片最后“奠基”成功,盗梦团队六人在飞机上醒来,斋藤也兑现诺言打电话解除了主角在美国的诉讼使主角得以顺利入关。主角终于得以回家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当主角转起那个能区别梦境与现实的陀螺之后,影片就此打住,桌上陀螺是转是停导演并没交代。
作为最有讨论空间的部分,到底主角柯布是回到了现实,还是活在梦境之中呢?杜克是绝对不会傻到给人一个肯定的结局,许多影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让电影走向自己所希望的结局。
不少影迷认为,主角柯布最后回到了现实之中,甚至找出了柯布两个孩子其实是不同岁数的小演员来扮演的,并且结尾里两个孩子身材声略变化,这正说明主角离开的这段时间孩子长大了,以此说明结局是准现实并非梦境。
对于上面的现实说,也有很多人表示不屑。“根本就没有现实,这部电影都只是个梦而已。”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谓的盗梦与植入概念只不过是,电影主角柯布自己一场梦,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梦中的循环罢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同解读的观众纷纷走进影院,重新观看《盗梦空间》,以找到更多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证据。
然而,看得越多,观众对于影片各个剧情部分的解读也越多,随着讨论的深入,这股热潮根本就停不下来。
比如陀螺是一种图腾,是柯布判断自己究竟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中的标志,如果陀螺一直转动下去不倒,则说明还在梦境中;若转动后自然倒下则说明其间已经身处现实世界之中。
“如果设计一个可以让旋转陀螺倒下的梦会怎么样?”
观众显然对这个“图腾”并不那么信任,每一个盗梦人都有属于自己图腾,亚瑟的“骰子”、阿德里安的“国际象棋”,但却从来没见他们使用过。
而且有人指出在电影中自始自终也只有主角柯布反复的用陀螺来区别现实与梦境,并且这个陀螺是从他妻子那里弄来的。
于是,在IMDB影评区出现的一篇解读,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
“柯布在梦境里手上就会有一枚戒指,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是因为主角在梦里不愿相信自己的妻子已经死掉,而现实中柯布已经接受了这个想法。”
“在飞机上,我们清楚看到主角没有戴戒指。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有梦境中他一直戴着婚戒。”
不过也有人提出,如果戒指只是代表柯布的一个心结在梦里表现出来,那么在第四层梦境里,主角柯布已经认清了妻子死亡的现实,心结也就消失了,戒指自然也会消失,这样看来主角和观众已经没有区别梦与现实的标准了。
这些争议都形成了各自的支持者,他们以网络作为载体,不断列举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支持的观点,而且这种解读和争议也在杜克和华纳兄弟的操控下,飞快的脱离网络的范畴,成为了各大媒体议论的焦点。
媒体怕的从来都不是争议,而是怕没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