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要问问咱们湘南特钢厂了,要知道刚刚列装部队的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的炮钢就是他们所生产的,而且所应用的冶炼技术就是电渣重熔!”
  卢嘉栋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无不投向中间靠后的几位来自湘南特钢厂的几位技术人员,见他们都微微的点着头,所有人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而坐在第三排角落里的赵成刚也不由得为之一怔,进而好似要想通了什么,但却有种隔着一层窗户纸始终无法突破的感觉,就在他为此寻求进展之际,卢嘉栋的话语再次在他的耳畔响起:
  “在热处理中则是将以往的中温回火改为低温回火,这样一来在保持钢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的情况下,提高了成品的扭转屈服度,而这一套冶炼流程除了扭杆悬挂意外,咱们新式坦克所配备的坦克炮的炮钢也需要应用电渣重熔。
  刚刚提到的52倍155mm火炮的炮钢同样离不开电渣重熔工艺,如此大的产量和应用成熟的工艺,所需的成本也自然会下降,至于扭杆的坯料加工工艺也并不难,只是增加喷丸或滚压表面机械强化处理以及强扭预应力来提高扭杆弹簧的承载能力,改进后的扭杆弹簧就可以成为高强度扭杆弹簧。”
  听了卢嘉栋这番话,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应用扭杆弹簧悬挂系统的关节竟是在这里,没想到卢嘉栋竟然把制造高强度炮钢的冶炼和处理工艺应用到悬挂系统当中去,火炮的膛压可是上千兆帕,而坦克的负重轮与地面的震动压力可能连它的零头都不到。
  因而,应用炮钢工艺技术的钢制扭杆的可靠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况且由于此项工艺已经在新式榴弹炮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日臻完善和成熟,再加上坦克炮炮钢也要应用此项技术,产能扩大的情况下,单位的价格必然会被摊薄,因此在成本方面自然也不会太高。
  正因为如此,在场的人无不是对卢嘉栋这套办法啧啧称赞,对卢嘉栋的钦佩之情又更是加深了几分,位于第三排角落里的赵成刚也是如此,其实他刚刚好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无法突破的东西就是卢嘉栋刚才所说的。
  当卢嘉栋提到新式榴弹炮的时候,赵成刚也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是那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而已,如今被卢嘉栋说明白,赵成刚心中也是豁然开朗,顿时觉得扭杆弹簧悬挂系统对于新式坦克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对卢嘉栋辽阔的视野、全面的技术、渊博的知识佩服不已。
  然而,虽然赵成刚已经彻底接受扭杆弹簧悬挂系统,也不再强求液气悬挂系统,可他的心中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最后暗自一叹:
  “看来液气悬挂系统还是太超前了!”
  话音刚落,赵成刚不免自嘲的摇了摇头,随后便把头抬起,再次认真聆听卢嘉栋的讲解:“一个电渣重熔技术可以将榴弹炮、坦克炮还有扭杆悬挂的坯料全部生产出来,这就是技术延展的好处,其实在我们新式坦克上能够找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说火控系统的弹道计算机就是应用了炮兵雷达弹道计算机改进而成,红外夜视设备则借鉴了潜艇的观瞄设备技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技术延展这个有利的武器,说不定在某个时候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已经沉下心来的赵成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的记着卢嘉栋所说的每一句话,然而当他正奋笔疾书之际,他的笔却忽然停下来,因为接下来卢嘉栋的一番话让他的希望之火再次燃烧起来:
  “就拿刚才滇南厂的赵成刚同志所提出的液气悬挂系统来说,虽然类似坦克这种一线作战车辆,出于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性等因素并不适合配备类似的悬挂系统,然而作为自行火炮的却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技术。
  要知道安装液气悬挂系统的自行火炮可以调节车体的俯仰,补充火炮的高低射角,扩大火炮的火力攻击范围,除此之外,自行火炮在液气悬挂系统的调节下,达到一定平衡后实施闭锁还能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可以说液气悬挂系统的未来应用和技术延展都是不可限量!”
  卢嘉栋话音刚落,赵成刚便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激动万分的高声问道:
  “卢……卢……卢总师……真的能实现吗?”
  卢嘉栋看着赵成刚,脸上依旧带着淡然的微笑:“刚才你在介绍所设计的液气悬挂系统前,我不是说过,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用处很大!”
  “啊……”赵成刚兴奋之余一时也想不起来,而在他身旁的刘学勇则点了点头:“没错,小赵,卢总师确实是那么说的!”说完,刘学勇话锋一转对着赵成刚责备地说道:“你呀,怎么还是想那么多,先把眼前的事做好了比什么都强,自行火炮什么的,那还是没影的事呢……”
  “怎么能是没影的事?”没等刘学勇把话说完,卢嘉栋便把他的话头接了过去:“既然都能研制坦克了,自行火炮还会远吗?这两样可都是机械化部队不可或缺的利器!”
  “卢总师,难道咱们也要研制自行火炮?”赵成刚的双眼中闪着耀眼的异彩,而卢嘉栋则是带着更为灿烂的笑意,满怀自信地说道:
  “一切皆有可能!”


第394章 启用赵成刚
  “卢总师,您这……您这……您这让我说什么好!”数天之后,在设在万山厂的新式坦克总设计师的办公室内,滇南特种车辆厂技术员赵成刚手里拿着卢嘉栋刚刚签字的研制经费批准单,激动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自从几天前的那次集体学习之后,赵成刚的名气便在整个新式坦克研制团队内打响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他所提倡的液气悬挂系统,虽说因为种种原因还不能应用到正在研制的新式坦克上面,但身为新式坦克总设计师的卢嘉栋还是表示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很大,尤其是在自行火炮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知道在近一年来的军队和军工系统会议上,特别是华北大演习之后的几次重要工作会上,高层和军队领导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出军队要逐步朝着机械化方向迈进,正因为如此,作为陆军机械化重要装备之一的自行火炮也必然将是部队未来重要的装备发展项目。
  由此,对于自行火炮技术传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液气悬挂系统自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受到极为广泛的重视,而这也必然会带动此项技术的倡导者赵成刚获得更多的关注,新式坦克研制团队的成员虽说都是搞技术的,但也都不是傻子,能和如此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共事自然是要多亲近些,说不定以后还能借助他得些好处。
  就这样,赵成刚就如同后世股市中的绩优潜力股一般,受到研制团队内不少人的追捧,名气和声望也是水涨船高,而在赵成刚所在厂的滇南特种车辆厂也是一样,没过多久就破格将其提拔为该厂技术科副科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和升职,赵成刚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在欣喜之余他也清楚他能被广泛认可,成为旁人眼中的技术新星,离不开卢嘉栋的提携和帮助,要知道在数天前的集体学习中,赵成刚基本上都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可没想到卢嘉栋最后用他所倡导的液气悬挂系统为例,阐述技术延展的重要作用。
  即便在那天卢嘉栋只是就事论事的说着技术,可赵成刚听得明白,其实卢嘉栋是在借技术之名在给液气悬挂系统和他赵成刚正名,赵成刚虽说是个典型的技术宅,平时不善言谈,为人处世也很直白,有时更是会很轴很倔强,但并不意味着他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要知道在当时他赵成刚质疑卢嘉栋,差点让年轻的新式坦克总设计师下不来台的大背景下,卢嘉栋可以完全找其他的例子来说,从而把液气悬挂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隐瞒起来,等到自行火炮研发时再拿出来,这样一来卢嘉栋不但可以永远把他踩在脚下,而且还可以成为此项技术的领军人物,再次奠定他无可撼动的军工地位。
  只不过卢嘉栋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拿着液气悬挂系统当做例子,不仅明明白白提到是他赵成刚所倡导,而且还将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毫无保留的讲出来,使得当时在场的人对他无不是刮目相看。
  对此赵成刚很是吃惊,但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感动,他没想到卢嘉栋能够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在受人质疑差点下不来台后,非但没有记恨,反而实事求是的肯定他对技术的开创性,不仅如此还因势利导,运用极为巧妙的方式将液气悬挂系统和他赵成刚推到万众瞩目的前台,为他今后的研究和发展铺就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正因为如此,赵成刚对卢嘉栋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心中更是为集体学习时那毫无顾忌的质疑而感到深深的内疚,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到卢嘉栋的办公室向他赔礼道歉,可更令赵成刚感动的是。
  卢嘉栋非但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反而鼓励他在车辆传动和悬挂技术方面多出成果,赵成刚本来就不善言辞,感激之余更是如此,没办法只能拍着胸脯向卢嘉栋保证一定把此次新式坦克悬挂系统设计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自从那天回去后,赵成刚便把自己关进屋子里,没日没夜的进行坦克悬挂系统的初始设计,大约一个星期后,数百页的新式坦克悬挂系统设计方案初始稿便递交到卢嘉栋的案头,接下来一连几天赵成刚都没接到任何回信,赵成刚还以为他的方案没有通过,正准备查找不足,再重新进行设计。
  可没想到今天早上一上班,就被叫到卢嘉栋的总师办公室,早已等候在此的卢嘉栋不但肯定了他的初始方案,而且还给他批了一笔研制经费,让他着手开始适应性的实验以便检验可行性。
  不仅如此,卢嘉栋还表示如果他经历允许,也可以着手研究研究液气悬挂系统,至于经费并不是问题,得到这个结果,赵成刚可谓是欣喜万分,激动之余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而站在他对面的卢嘉栋则微微的笑了笑,然后拍了拍赵成刚的肩膀:
  “什么都不用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应该知道真真切切做出来,比用嘴皮子说更有说服力!”
  “卢总师,您也是专家……”
  “我所知道的也就是些皮毛,那句俗话怎么说来着!”没等赵成刚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笑着抢先说道,随即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接着眼前一亮继续说道:“对了,叫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却样样稀松,说得就是我!”
  虽说卢嘉栋这句话有所谦虚,但说得也是事实,坦克不像枪械、火箭筒和火炮那样有着单一的技术核心,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车辆、兵器、电子、动力等十余个门类,几十个产业,数百个学科,上千种工艺,面对这样庞大的技术集成,即便是卢嘉栋这样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也无法全部掌握。
  毕竟他卢嘉栋只是个人,不是万能的神,所以在某些学科门类上还是要启用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就比如说悬挂系统,卢嘉栋之所以了解,只是因为在穿越前翻阅过相关的技术资料记住了一些而已。
  如果让他在深入探讨,根本比不上在此有专门研究的赵成刚,更何况他对赵成刚一直很欣赏,即便是在集体学习中提出质疑也没有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