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以万山厂为首的军工联合体,也在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再次整合,进一步完成内部重组,由原来的较为松散的生产联合体,正式迈出一个分工明确、运作得当、产业链明晰的大型军工协作体,距离卢嘉栋所期望的真正军工复合体只有一步之遥!
  而与之相对的北方机械厂,也在对伊朗军售当中受益匪浅,所生产的魔改59“美洲虎”坦克,在霍拉姆沙赫尔战役当中,便显出可靠、稳定、综合性能十分突出,最重要的是其极高的性价比,使其迅速赢得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订单数量甚至超过了万山军工联合体。
  除此之外,装备大量59式坦克的中国陆军,也在其中看到了快速提升实力的可能,于是责成北方机械厂,开始对中国自己的59式坦克进行改装,不仅如此,高层还将一款用于过度的二代半坦克的研制任务交给了北方机械厂。
  在得到大量军火收入和研制资金之后,北方机械厂也开始跃跃欲试,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多年储备的实践经验,也开始自行探索第三代主战坦克,隐隐有一种跟万山军工联合体相竞争的意思。
  隐隐感受到苗头的军方和高层,可谓是对这种二士争功的现象乐见其成,毕竟在竞争当中,才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活力,高高在上、闭门造车只能会让人越来越死板,而这也正是卢嘉栋当初组建万山军工联合体的动因之一,那就是“鲶鱼效应”。
  要知道现在的“鲶鱼效应”,可不单单只在万山军工联合体和北方机械厂之间,随着鹰击八号导弹落户万山厂,并在马岛之战中取得骄人战绩,正式定型列装部队,原来研制鹰击6号反舰导弹的航天科技院就有些坐不住,再加上海军支持的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在万山正式运转,航天科技院便抛弃一切幻想,开始集中最尖端的队伍进行新式导弹的研制,争取再创造一个“小二黑”式的奇迹。
  还有作为弹药领域的大型军工企业,西北重型化工厂也在万山军工联合体研制出末敏弹之后,感到了危机的同时,也见到了机遇,很快就把从埃及获得了苏联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进行细致的研究,并迅速完成仿制,出售给伊朗后,取得不俗的战绩,尝到甜头的西北重型化工厂,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没过多久,便在高精度弹药领域与万山军工联合体比肩而立……
  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在两伊战事的推动下,中国军工不仅仅是在张开双手大把搂钱,也是在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之前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但却又是军方和高层最为期望的,充分的竞争、充沛的活力、充满的希望,让整个中国军工在国家经费收紧的情况下,却逆势而上,展现出一派难得一见的欣欣向荣景象……
  在场的都是军方的高层,主管军工生产和发展的主要领导,他们很清楚现在的发展势头对中国军工的将来,以及中国军队未来的战斗力意味着什么,或许当下还不可能完全将其化为实实在在的枪支大炮。
  可一旦条件成熟,一声令下,这些储备大量先进技术,并拥有熟练制造经验的军工企业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将高性能武器装备输送到作战部队当中去,什么是战争潜力,这就是战争潜力!
  然而现在的良好态势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对资金的需求无法完全自给的情况下,出口创汇就成了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两伊战场,不但可以让中国军工得到赖以发展的养分,更成为各型新装备、新战法的验证地和试验场,正因为如此,伊朗的军火订单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郭青山作为总参装备部部长,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不过相对于刘浩田单纯考虑军贸销售不同,他还要考虑伊朗订单的可行性,这就好像一个大企业当中,销售人员要考虑市场占有率,而生产部门却要着眼产品到底能不能造出来一样,郭青山现在考虑的正是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刘局长说得很有道理,我也非常赞同,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我们的确不能放弃!”沉默良久之后,郭青山再次开口,随即停顿了一下,端起旁边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算是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可是当他再次抬起头,话锋便随之一转:
  “可是这次伊朗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时间也很紧迫,最主要的是我们目前根本没有类似的装备可以提供,如要临时上马,漫长的研制周期我们是等得起,可是危在旦夕的伊朗却等不起,到时候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郭青山话音刚落,刚刚泛起一丝希望的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稍稍舒缓的眉头又重新聚合在一次,就连刚才发言的刘浩田也是张了张嘴,想要再说些什么,可是停留半天又再次闭上。
  因为他知道郭青山说的没错,如果伊朗能够等个两三年或许没问题,然而现在,面对锋芒正盛的伊拉克,焦急的伊朗甚至连一秒钟都不想等,要不然也不会给中国开出如此丰厚的报价。
  只不过这块肥肉是好吃,但却被锁在笼子里,没有钥匙,就算肉再香也吃不到,可要等到自己把钥匙匹配完全,再制造出来,里面的肉也就臭了,左也不成,右也不是,最后只能尴尬的看着肉慢慢腐烂……
  “实在不行,咱们先满足伊朗的常规武器装备,先保住既定份额!”一个领导突然打破沉默,只不过他的话刚说完,坐在他身边的领导却摇了摇头:
  “这次伊朗的大头在新式装备上,其他常规武器占比很小,况且最近半年多他们已经进口很多,短时间增长不大,这点儿小虾小鱼对咱们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
  “那怎么办?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另一个领导接着说道。
  “为了发展我们也不能放弃!”刘浩田的态度可谓是鲜明决绝,斩钉截铁,随后他便把头转到郭青山一边,想了一下,便再次说道:
  “青山,实在不行咱们就跟伊朗这么讲,就说咱们需要一年左右的研制周期,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
  听了刘浩田的话,郭青山沉默片刻,旋即点了点头:“实在不行,就只能这样了……”
  “两位首长,这个办法可不是个好主意!”
  还没等郭青山把话说完,门外便传来一声铿锵嘹亮的话音,与此同时,会议室的门也被打开,透过屋内淡淡的烟雾,一位白色皮肤,淡蓝色双眸,微黄头发,却穿着一身笔挺的65式军装的怪异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不认识他的人会被他的怪异装束而吃惊,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成为中国军人,而认识他的人却很清楚,这位中俄混血的英武军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空军参谋长,栾震!
  此时的栾震那双坚毅有力的眸子并没有看向正首位置上的两位首长,而是笑眯眯的看着一侧始终冥思沉想的卢嘉栋,意味深长的继续说道:
  “怎么的,小卢,你还想那些没用的干什么……”


第603章 海空装备课题组的新成果
  卢嘉栋听了栾震的话,不由得微微一怔,他的确是在想着东西,盘算着那个不成熟的想法到底可不可行……
  现如今的卢嘉栋已经被正式任命为万山军工联合体的负责人,对外的职称是万山联合生产管理处主任,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军工企业掌舵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有资格参加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武器装备研讨会,并在此次会议上,经海军司令员江汇川介绍,认识了思想颇为前卫的空军参谋长,栾震!
  栾震,空军参谋长,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抗美援朝时期便驾驶米格15战斗机取得击落五架、击伤三架的骄人战绩,成为喷气时代的王牌飞行员,在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时期,因为东南沿海敌机进犯很是猖獗,便随着整个航空兵师转到海军航空兵。
  几年的时间里,栾震在东南沿海四处转战,取得异常骄人的战绩,特别是1965年在海南岛的一次空战,栾震驾驶老旧的歼6,硬生生将性能先进的美国F…4B舰载战斗机击落。是役,不但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且还缴获了“响尾蛇”近程空空导弹和“麻雀”中程空空导弹,使得中国在空空导弹方面着实前进了一大步!
  之后因为某些意外的原因,在七十年代初被重新调回空军,在此期间历任航空兵师长、基地司令员、军参谋长、军长、直至现在的空军参谋长,因为战功卓著、思想前卫、作风大胆、谋略过人、被视为引领现阶段中国空军革新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当今世界空军新式装备和战略战术非常关切,时常会进行探讨和研究,尤其是马岛海战当中,英阿两国对航空兵的应用和装备体系的建设,更是这段时间以来他研究的重点方向。
  得益于曾经在海军航空兵工作过的经历,以及当年跟江汇川结下的私交,他能够将海军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借阅过来,也就是在这期间,卢嘉栋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他的眼前,从而开始关注那个初出茅庐的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
  正是有着这层缘故,他跟卢嘉栋虽然认识得比较晚,但却聊得非常投机,再加上江汇川的从中穿引,很快就成为十分投机的忘年交,不过他此时来到这里,可不是来找卢嘉栋,而是先前跟刘浩田约好,来这里商谈空军某些重要元器件的采购计划,只是没想到,刚到会议室的门口就听到里面热烈的讨论声,眼看风向有些不对头,骨子里那种飞行员的果断和抉择让他选择即刻推门而入,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屋内的人都对栾震很熟悉,尤其是刘浩田和郭青山,早就对栾震的这种直言敢谏的性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算是在军委的会议上,栾震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把真实的意图隐藏起来,因此,对栾震贸贸然的插了一句嘴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快,反而是刘浩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笑着说道:
  “看看我这记性,你栾震要是不进来,我还真有可能把约的事给忘了!”
  “首长,我也就是看着有些着急!”刘浩田话音刚落,栾震便解释道,只不过在言语之间,依旧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那种雷厉风行:
  “明明咱们手头上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怎么还是要犹豫不决?”
  “我们手头上有东西?什么东西?我怎么不知道?”
  郭青山可谓是一脸茫然,要知道他可是总参装备部部长,全军的武器装备的研制情况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清楚,听栾震这一说,郭青山的眉头不由得深深的皱在一起,在额头上大大的呈现出一个山川的模样:
  “栾震,你说得清楚一点儿!”
  “那你问问小卢,他们的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这半年可是一直在研究海军的防空问题……”
  栾震所说的海军防空课题,是半年前海军交给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的一个预研项目,因为经过对马岛海战的深入研究后,海军认为未来的舰队防空反导,将是舰载武器发展的重点,而且相对于作战飞机及其配套的作战体系相比,防空系统似乎相对容易一些,于是便将这个预研任务交给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以便进行可行性研究。
  恰在此时,卢嘉栋从伊朗回国,接到这项预研后,深知未来武器发展方向的卢嘉栋,即刻将这个预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