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我们当初就没有把这款远程火箭弹定位好!”刘亮话音刚落,平复下来的赵如松便摆了摆手:
  “宋仁明的话,并不没有错,咱们的远程火箭弹看着是不错,但是在战术应用上,的确是有些尴尬,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火箭弹真就是一无是处!”
  提到宋仁明,刘亮如剑的眉毛不由得缓缓蹙了起来,那天的会议他也参见,面对宋仁明犀利的语言和言辞名分的例证,他和老师根本无法应对,最后要不是几位第二炮兵的领导的坚持。
  他们的远程火箭弹极有可能会在当天的会议上被毙掉,所以他今天特意代替老师,向几位第二炮兵的领导表达谢意,却没想到刚刚回来,就看到赵如松茫然无措的模样,简直不敢把平日里那个固执无畏的赵教授联系起来,在唬了一跳的同时,也更加愤愤然:
  “要知道,咱们的远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是两百四十公里,‘蛙’才多少?不过七十公里,更何况新改进的方案可以装载四枚远程火箭弹,可是‘蛙’只能装一枚,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咱们的远程火箭弹都是超过‘蛙’,因此也不存在宋主任所说的战术尴尬问题!”
  “话虽如此,不过宋仁明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赵如松微嘲一笑,因为他知道那个反对者的话并没有错,也清楚当下能够将远程火箭弹项目保留下来是出于何等原因,不过相较于刘亮的简单直接,赵如松却想得很多,也正因为如此,他并没有觉得这个他悉心倾注的武器装备研发项目取得怎样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所以,平日里固执得像一块钢锭一般的赵如松,少有的称赞反对者的意见,因为他知道他在研制过程中缺少了什么:
  “所以,我们在研制过程中,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没有将部队的战术需求考虑进去,这让我想起小卢的那句话,只有深刻了部队的战术应用和构成,才能更好的完善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而我们,在远程火箭弹的研制过程中,只关注了潜力、射程,却忽略的其他方面。”
  “可是,远程火箭弹已经得到第二炮兵的肯定,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
  听了赵如松的话,刘亮的眉头蹙得更紧了,不过赵如松提到的那个人,却又让他眼前一亮:
  “实在不行,找下一卢总师,他应该能有好办法!”
  “如果事事都找他,小卢早晚会被累死,更何况这些问题,到头来还得咱们自己解决!”
  “那怎么办?咱们难道要放弃?”
  虽然赵如松知道自己在研制当中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东西,但就这么样让他放弃自己亲手缔造的“孩子”,也是决然不会答应的,所以在刘亮话音渐落之际,他的脸上再次泛起固执的神色,不容置疑地说道:
  “自然不能放弃!”
  “教授,您的观点很矛盾!”
  “现在没有人不矛盾!”
  “那不成了僵局?”
  “没错,就是僵局!”
  同样的僵局,不仅仅在赵如松和刘亮的这里显现,因为一款火箭炮,无论是郭青山,还是钱磊,亦或是宋仁明,无不将其视为一个难解的僵局,但不管是谁,却都没有去想着启用正在西南家中偷懒养神的卢嘉栋,不管怎么说,在这些研制者或是决策者的眼中,这道选这题虽然有些难办。
  但却没有必要动用天才般的军工专家,毕竟这不是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是一种选择性问题,只是这些研制者或是决策者不知道的是,如今在独居的房间内,他们都不想打扰的卢嘉栋手握着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也陷入了同样的僵局,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这道摆在眼前的选择题……


第649章 来自远方的来信
  信是从北京某军队大院里发出的,信封上的邮戳可以清晰证明这一点,特别是寄信人处,那两个娟秀飘逸的小楷文,在端庄的同时,却又显得格外的扎眼,因为那两个字不是别的,正是郭蕊……
  “她突然给我来信了!”
  “我知道!”
  “她为什么要给我写信?”
  “说是求教问题!”
  “你信吗?”
  “我为什么不信?”
  “万一是情书怎么办?”
  “那你看着办!”
  当卢嘉栋接到这封信之后,他便毫不隐瞒的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妻子,因为妻子几天前的“警告”还言犹在耳,但更重要的是,他对那个只见过两面的小女生根本毫无感觉,所以也不想有什么节外生枝,只是没想到,向自己老婆坦白之后,陈子玥却好像知晓一切的预言家一般,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她之前已经跟我通过气了,完全是技术方面的请教,你可以回复她的,说实话,能让她这样高傲的人低头求教,我真的很高兴!”
  听到这番话之后,卢嘉栋就如同被混凝土浇筑一般,冻结在当场,同时也愈发看不懂女人之间的处事风格到底是遵循怎样一种逻辑,前几天明明还拐着弯“警告”,现在却要变着法的秀老公,这让卢嘉栋很是不知错所。
  但不知所措归不知错所,可他的心里却是一片清明,很清楚陈子玥之所以敢让自己看信,回信,是有足够底气的,要不然凭着自己老婆那点点小胆子,是决然不敢的,然而现在,陈子玥却利利索索的将皮球踢给自己,这其中必然有古怪,既然有古怪,那就是不同寻常;既然不同寻常,那就要审慎对待;既然要审慎对待,那就……那就只能静静的看着这封远方来信愣愣发呆!
  没错,此时的卢嘉栋,正坐在书桌前,盯着上面的信发呆,因为他根本不确定里面写得是什么,万一是勇敢的表白该怎么办?亦或是隐晦的暧昧又该如何?要知道自己可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人,虽说两世为人的他,对于诸如红颜知己之类的事情并不排斥。
  但对于骨子里是个极传统的卢嘉栋来说,他的排斥是看着别人不排斥,落到自己身上总是觉得有些不自在,如果要是不知道郭蕊的心意还好,不过几天前陈子玥已经把事情挑明,这就不能不让卢嘉栋认真的思考起来,以至于那封放在桌面的信,被他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反复几次,却始终没有拆开……
  “嗨~~今天自己是怎么了?不就是一封信嘛,哥们连那种头顶上飞炮弹,裤裆里钻子弹的场面都见过,还怕了一封信,和你一个小丫头?”
  心里虽然这么想的,但紧蹙的眉头依然显示出卢嘉栋心中的不安,不由得掏出一根烟,点着后,猛吸了几口,待到烟尽灰灭,卢嘉栋才默默重复着“这是老婆大人同意的”碎碎念,艰难的拿起信封,拆开。
  而后像是在后世上学时,偷看《金瓶梅》等违禁书籍一般,偷偷将信纸展开,急速的扫了两眼,这才猛然松了一口气,因为信上正如陈子玥所说,通篇都是些军工技术问题,无论拆开还是重组,别说是表白了,就连一丢丢暧昧的意味都没有。
  看着这样的信,卢嘉栋不由得微嘲一笑,看来自己真是想的太多,太复杂,毕竟是八十年代,讲究的就是“黑色给了我黑色眼睛”的文艺范儿,以及看上几眼就想睡觉的技术范儿,哪会有那么多直白到复杂的东西。
  想到这里,卢嘉栋刚刚放松的神经,不由得骤然一紧,心说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也要向着寻找红颜知己的深渊,猛然跌落?要知道那可都是某些小说的狗血桥段,更是为主角量身定做的重要戏码,自己可不是什么光辉灿烂的主角,即便是,想必那位学渣作者,也不会无聊到这种地步,于是卢嘉栋猛然摇了摇头,将信重新展开,端庄清秀的硬笔小楷赫然出现在他的眼帘:
  “卢嘉栋同志,您好,我是陈子玥的同学,郭蕊,在学校的时候她就经常提起你,考上研究生之后,师承西南航空所杨弘毅,杨教授,说到你的次数就更多了,特别是在最近的风洞数值的计算当中,杨教授时不时的会提及当年你所提出‘能量机动性理论’,所以我就想冒昧的求教,这套理论……”
  字迹很清秀,几乎没有涂改、错误的痕迹,如果以字观人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透过密密匝匝的文字,可以看得出来郭蕊是个容貌秀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的姑娘,用一句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堪称一位校花级学霸。
  然而即便如此,卢嘉栋也只不过在这一个个透着绝美痕迹的字迹上,稍稍停留片刻,便在朴实无华的内容当中,生出些许对当年老万山厂眷恋之情,特别时多年未见的老杨,也不知道他现在近况如何?工作起来还是不是那般如拼命三郎一般不管不顾?他心中执念的那份航空梦又进展得怎样?
  尤其是看到“能量机动性理论”用双引号标注得极为明显的几个字时,卢嘉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山沟深处的小厂,那个凄冷无雨的冬天,那个阴寒却暖意融融的小平房里,他和老杨相对而坐,侃侃而谈。
  或是畅想未来军工的发展方向,或是诉说武器装备的终极目标,或是因为某种理论而争论不休,亦或是由于不约而同的默契而相视一笑,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卢嘉栋讲述过“能量机动性理论”。
  只是犹如惊鸿一瞥,并不深入,却没想到,老杨会铭记于今,这让卢嘉栋心中不止是感怀,更是一种感动,于是,卢嘉栋拿出空白的信纸,提起笔,很快便写了一封信,停笔作罢,天色已经微暗,但卢嘉栋的思绪却久久未能平复……
  数天之后,同样是在暮色十分,郭蕊拿着白天收到的信,将自己关在卧室里,甜甜的读了一遍又一遍,信纸上那些个并不出出奇的潦草字迹,却如同斧凿刀刻一般,深深的印在她的心田,以至于一时间有些不知错所,因为她根本没想到他会真的给她回信:
  “他不是很忙嘛,甚至听说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郭蕊愣愣的看着信纸发呆,就如同几天前卢嘉栋看着她的来信时一样,但却与卢嘉栋的心境相比,郭蕊更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所以她那张显得有些倔强的绝美脸庞上,时不时的勾勒出几许温暖的笑意。
  可在下一刻,这份笑意却骤然趋冷,旋即消失,因为她想起某种可能性,因为这个可能性,现在的他应该并不忙,可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心底里没来由的生出些许嫉妒和几分酸溜溜的味道,进而有些懊悔的喃喃念道:
  “当初,我没什么不主动点儿……”说着,长长的睫毛扇了几下,碧波一样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份薄薄的信纸之上:
  “‘能量机动性理论’又被称为伯伊德剩余功率理论,是美国空军少校伯伊德,在六十年代提出的一套全新的航空计算理论,处理的是飞机推理与阻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当飞机在一定高度以一定速度飞行或拉出一定G值的动作时。
  具有一定量的阻力。而在这个高度与温度上,发动机也有一个潜在的最大推理,当飞行姿态不变,而飞行员加大油门提高推理时,飞机会获得多少额外的能量;或者在油门不变,而飞机在给定高度、速度拉出一个G值动作时,由于阻力增加,飞机将会失去多少能量?或者说速度会掉下来多少?……”
  对于信里的内容,郭蕊并不全然明白,但能看到那人的字迹,却已然满足,更何况如此高深的问题,他却能在字里行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