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高层对K军区领导机关也进行了调整,郭青山这位在79年对越战争中,打出国威、军威的铁血战将,再次临危受命,接掌直面越南前线的K军区,为的就是完成军委和高层交代的重要任务——打垮越南,收复牢山!
  正因为如此,作为战区指挥官的郭青山,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担任装备部部长时他会认为如此的精度是个足以炫耀的奇迹,然而当他站在战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后,他便会认为一千米的圆周概率还是太没准头,尤其是对牢山上那些经过精心构筑,并得到大量工程材料加固的越军工事,普通的火力覆盖,基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小卢,我这么跟你说吧!”
  郭青山的车间视察,很快便结束,相关的陪同人员也陆续散去,只有卢嘉栋陪在他的身边,步入办公区二楼的小会客厅,当门被随行的警卫员关上之后,刚刚还笑容满面,谈笑风生的郭青山,黝黑的脸颊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两道如刀刃般粗重有力的眉头紧紧的蹙在一起,看着坐在旁边的卢嘉栋,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想你也知道牢山那边的情况,所以我这次来你们厂,说是视察,其实我就想亲眼看一看,这款‘卫士’火箭炮就能能不能在收复牢山之战中发挥作用,从目前来看,这款火箭炮的各项指标都不错。
  一千米的圆周概率几乎是火箭弹的精度极限,可既便如此还是缺乏应对坚固攻势的能力,特别是对隐蔽攻势的精确打击能力,还是有些不足,总而言之一句话,我现在更想要的不是大‘拳头’,而是能够出其不意的‘点穴手’……”
  “‘点穴’?这个对‘卫士’火箭炮来说并不难,不说完全可以胜任,但如果发挥得当的话,绝不可能让司令员您失望的!”
  听了卢嘉栋的话,郭青山微微怔了一下,有些不太敢相信刚刚听到的话,不由得眯起眼睛,看着眼前那位带着自信笑容的年轻人,旋即用一种长辈对外晚辈的殷切衷告,蹙眉说道:
  “小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你刚才在车间里可是说过,‘卫士’火箭炮的射击精度,是一千米圆周概率,这样的精度对火箭弹来说却是不错,然而相较于‘点穴’还远远不足,要知道我们是要打仗的,要的就是个实事求是,可不能看领导脸色下菜,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小事……”
  郭青山说得很是郑重,在配上黝黑刚毅的面庞,更是显得严肃无比,但卢嘉栋并没有害怕,因为他知道,郭青山能够说这番话,也是发自心内的对他好,所以心中反而生出浓浓的暖意:
  “只不过有些事情可以明面说,但有些事情却不能太过公开,特别是勇于攻坚克难的‘杀手锏’更是要将它长于九地之下!”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藏着掖着,你这个小卢,怎么学得……恩……恩?……你刚才说什么?‘杀手锏’?”
  听了卢嘉栋的话,郭青山先是一阵心急,心想这个卢嘉栋今天是怎么了?还有些不服气,气愤之下,不由得把说话的语调都提高了两个八度,可说着说着,却忽然反应过来,他能成为大军区级高级将领,头脑也是极为灵活,自然明白“杀手锏”的含义,不由得睁大眼睛,诧异地说道:
  “什么样的‘杀手锏’?难道你们已经搞出能够用于精确打击的火箭弹了?”
  卢嘉栋用力的点了点头,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当然……”


第663章 国家意志
  “快说是什么?”卢嘉栋干脆利落而又充满自信的回答,让郭青山迫不及待。
  “其实就是我们厂开发的300毫米火箭弹!”
  “300毫米火箭弹?”
  “没错!”卢嘉栋点了点头:“只不过我们对部分该口径的火箭弹的战斗部进行了改造,将新开发的,带有‘钻石背’的激光制导钻地航空炸弹整合到300毫米火箭弹上,这样一来,只要侦察部队将激光指示器安放好,不间断的指示目标,‘卫士’火箭炮的高精度300毫米火箭弹,就可以确保将所要打击的目标逐个点名,当然说是‘点穴’也是一样!”
  “啊哈~~我想起来了,是不是你们厂的老赵牵头开发的那款用于战斗机的小型激光制导炸弹?”
  郭青山所说的小型激光制导炸弹,是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总顾问赵如松,应西南航空所所长杨弘毅请求,展开研发的一款用于新式战机的精确制导武器,由于国内没有相关武器装备研发的先例,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所以赵如松将此款炸弹的规格确定在直径300毫米以下的小型炸弹,之所以如此,一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增加研制经验;二是为了新式技术的可行性,小型炸弹易于改造,再加上万山厂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积累。
  赵如松真正的将这款小型航空炸弹当做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舞台,只要能想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都应用到这款小型炸弹上,从低阻外形到“钻石背”的应用;从红外模式的应用,到钻地方案的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然开发出六款验证弹,最终确立了现如今这款外形犹如导弹,背上还插着两队翅膀的新型“钻石背”低阻航空炸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南航空所新式战斗机项目的一拖再拖,这款提早出生的新式激光制导炸弹,就好像是一位必然要夭折的新生儿,终究是要归为尘土一样,很快便接到西南航空所终止研发的说明函件,无奈之下,这款炸弹只能作为技术储备,在生产数枚验证弹之后,匆匆下马。
  可熟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南航空所含泪终止的航空炸弹项目,却最终成就了“卫士”火箭炮当中的新式300毫米精确制导炸弹,并且依托火箭炮的助力,最终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圆了新式航空炸弹的飞天之梦……
  “其实,在‘卫士’火箭炮技术论证阶段,我就提到过利用小型激光制导炸弹,充当火箭炮导引头的设想……”
  “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郭青山便重重的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些懊恼地说道:
  “看我这榆木脑袋,你两个月之前说得事情,我竟然忘得一干二净,真是……唉……不服老不行呀!”
  “不是司令员您老,而是您最近实在太忙,如果要怪,只能怪那群越南猴子嘚瑟得太欢实了!”
  听了卢嘉栋的话,郭青山先是怔了一下,旋即无奈的点了点头,卢嘉栋说得没错,自从借人K军区司令员以来,他就没睡过一天的好觉,成天坐在作战地图前研究各种应对措施和作战方案。
  以至于多年未出现的失眠症,也在这段时间里悄无声息的重新回来,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以及其惊人的毅力,抓紧时间了前线情况,训练部队和储备物资,因为他知道,与他对阵的是越南人民军最精锐的313师,而负责前线指挥的则是越南第二军区司令员,武立中将。
  说起这个武立,郭青山并不陌生,当年支援越南时,两人就是老相识,曾经一起参加过奠定越南局势的奠边府战役,算是在一个壕沟里滚过的战友,在此之后的1960年,武立被越南政府派遣到中国留学,就读于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当时郭青山也在其中深造,所以两人又有着一层同学关系。
  正因为如此,郭青山很清楚,武立对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了解的是多么深,说是浸透骨髓也不为过,先前的几次进攻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武立对中国军队的深入了解,所以郭青山知道,想要战胜这位如同影子一般的难缠对手,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必然要进行改变。
  因而他在提交军委的作战方案中,明确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至于来到万山厂视察,也是为了看看能不能在这家创造无数奇迹和辉煌业绩的军工企业里,找到一些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总而言之一句话,他要变革,在战法上变革,在战术上变革,更要在武器装备的应用上变革,因为只有变革才能让影子真正的脱离,才能真正的击败对手……
  当然这些涉及到核心军事机密的东西,卢嘉栋自然是不知道,但看着郭青山疲惫的面庞和不满血丝双眼,也知道此战对这位沙场老将造成的压力有多大,对面是越南的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
  坚守的更是在吸取法卡山战役后,进行深度改造的坚固工事,除此之外,其背后还有苏联的大规模援助和支持,再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在得不到空军的支援下,依靠陆军诸兵种协同来完成艰险异常的山地进攻作战任务,其难度之高,风险之大,大大超过79年的对越进攻战……
  想到这里,卢嘉栋目光凛然,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与郭青山感同身受的情绪,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两人心中那一份对变革的渴望激发的这种情绪,但卢嘉栋却明白当下他应该去做什么,所以他抬起头,看着身旁的郭青山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会尽快完成激光制导火箭弹的测试工作,正取在开战前运到前线去!”
  “来不及!”郭青山语气平缓而又直接:“我现在就准备要!”
  “可是……”
  “老赵曾经做过无数次验证弹的测试,即便是加装到火箭弹上,我想功能也是一样,所以我还是当年的那句老话,只要不炸到自己人,想检测就拿到战场上检测,越南猴子跳得厉害,也应该那点儿东西教教他们怎么做人!”
  听了这番话,卢嘉栋的思绪不由得回到数年前,研发枪挂榴弹发射器的时候,当时还是突击师师长的郭青山也说过同样的话,时光流逝,往事如烟,如今两人再次坐在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又说着同样的话,这让卢嘉栋心中不由得生出浓烈的澎湃的热血情怀,坚定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让越南猴子尝尝味道,反正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六枚,我保证它们炸不到咱们自己人,但也足够让猴子们喝上一壶的!”
  “哈哈~~”卢嘉栋话音刚落,郭青山终于咧嘴笑了起来,进而满意的点着头,一只大手重重的在卢嘉栋的肩膀上拍了拍:
  “我就等小卢你这句话呢……”
  “我们一直在等他们的明确回话……”
  与此同时,同样的话,也从副总参谋长徐源的口中清晰而又明确的说出来,此时此刻,他的神情异常严肃,因为他今天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坐在主位上,那位身材不高,却神态自若,处事安详的老者判断,正因为如此,他的每一句话,都显得格外的字斟句酌:
  “但是苏联方面却始终没有给我们答复……”
  “我们当年等赫鲁晓夫的话,直到他下台也没有等到!”
  徐源还没说完,那位老人便抬起手,事宜先停下,随后捻起双上的烟卷,深深的吸了一口,接着带着和蔼的微笑,缓缓地说道:
  “寄希望于勃列日涅夫,却没想到这个这家伙更加的顽固,前两年他去世之后,中苏确实有缓和的迹象,但苏联内部还是有顽固派,还是存在不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人存在,他们妄想成为世界霸主,在哪里搅风搅雨,不但要打压美国,还要妄图遏制我们,怎么办?”
  老者那一口浓重的川东方言,很清晰,很直白,在会议室里余音袅袅,久久无法平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