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斌这次被捕还真的是因为贪污受贿的问题。他是被下面的人咬出来的。因为封斌和欧阳家的关系,在外面所有人都知道,作为欧阳家的嫡系,是怎么可能和袁家的来往呢。
他们本来就是要被袁家作为暗桩安插在欧阳家,在老爷子身边,如果直接和袁家接触一旦被发现了,很可能就废了这颗棋子了。
所以封斌是通过袁家下面的一个人联系的。这个人在这一次整顿行动当中也算是高家先动手拔掉的一个棋子。
这颗棋子看起来很小,根本影响不到袁家,但是经过多方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实他可是袁家在帝都的关系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家之所动他,也主要是因为拔掉了他在实质上就可以破坏掉袁家在帝都的关系网很重要的关节。看似小人不起眼,却是极为重要的。
可是顺着这条线就拽出了封斌这个毒瘤。
之前老爷子就将封斌联合外人行刺自己的事情向高家汇报了。但是当时两方的意见都是封斌,封家肯定是要动的,不过要等到适当的实际,把他背后的那股势力,特别是国外的势力引出来之后才处理他。
可是这一次的调查期间,封斌的联络人没扛住,把他也给扯出来了。调查组的人虽然都是高家的人,但是袁家迟早都会知道封斌已经暴露了。封家已经是个弃子了,就算是现在不动他们,他背后的势力也难再现身了,打草惊蛇之后蛇是没那么容易再出来的。
到了这种时候,没有别的办法了,也只有顺着这条线指望能多拉出几个袁家的关系人了。
这些都是台面下的事情,悠然虽然不能把封家做的那些事情都搬到台面上来解决。但是有一天,当初他联合外人行刺老爷子这件事情是一定要算算账的。
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当天下午,欧阳淳就去找了华夏的领导人,也就是如今高家的当家人。
欧阳淳希望对外公布封斌当初预谋行刺老爷子,自此之后老爷子就一病不起,直至病逝。这些责任必须要封斌和封家来负,而且还要彻查当时封家到底都有谁参加了行刺,策划了那次的世间。
到了如今封斌也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了,高家也不会为了他而和欧阳家翻脸。而袁家也不会为了去保一个弃子暴露自己。说不定看着自己的主子对于自己出事无动于衷,封斌最后还能说出些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而欧阳家这么做,不仅仅让世人都知道这个欧阳家待他情深义重,而他却忘恩负义反过来害了老爷子的东西。同时也是给那些已经受封斌蛊惑鼓动着倾向于袁家的那些欧阳家这么多年来培养的家族。
在封家的事情之后,老爷子吩咐欧阳淳和欧阳仁两人暗地里将他们的人都调查了一番。目前确实也发现了有那么三四个重要的人被对方动摇了,其中有一个已经确定和封斌狼狈为奸了,其他的还在观望期。这一次也算是杀鸡儆猴了。
欧阳家的人重情义,却不是任人随意欺凌,被当作傻子还不做声的主。战场上舔着刀口生活的日子里,软弱无能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活下来的。老爷子可是响当当的战神,他的治军之严也是出了名的,封家也就是搁在现在了,放在往前数三四十年,老爷子当时就军法处置了。叛徒是到任何时候都遭人痛恨的。
事情就这么商定了之后,高家也同意了欧阳家的意思。当天晚间,全国的报纸和电视媒体头条重大新闻就是封家行刺老爷子,至老爷子病逝的消息。
这条消息滚动播出。在舆论导向之下,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战神是被人害死的。这让百姓们愤怒不已。
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强烈谴责为外国势力卖命,破坏华夏安定团结氛围,敢当卖国贼的这些走狗的浪潮。
群众要求要彻查封家的事情,他背后的主子到底是什么人一定要把这些人揪出来。
当然了这些舆论的声音不仅仅是百姓的声音,还有一些高家安排的声音在里面。
高家要的就是袁家不管反不反都会成为众矢之的,就算他们要行动,也是师出无名。叛国贼,这是袁家到什么时候都洗不白的一笔。
袁家心中暗骂高家无耻,居然在老爷子身后还利用他,这欧阳家也真的是够傻的,居然这么白白的给高家利用。
就算是对高家恨得咬牙切齿,袁家现在也不敢站在这风口浪尖上有动作,看着一触即发的动作,也要暂时也收收刀刃了。
被袁家暗恨太傻的欧阳家可不是真的傻。高家他以为他利用了老爷子的声名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其实欧阳家是让百姓们在未来成为自己和高家抗衡的筹码。欧阳家不会主动对付高家,若是有一天高家容不下欧阳家,这些百姓们可是会记得,当初他们的战神可是为了华夏而亡的。这份情,有良知的百姓是不会忘记的。而高家他们不过是只看到了眼前罢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章 封家的结局
封斌行刺的事情,在全国的媒体大肆宣传之下,已经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高家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的。百姓们私下里已经开始穿言说是封斌行刺老爷子的事情可能是和袁家有关系。
在华夏的军界里,袁家和欧阳家一向都是对手,欧阳家若不是一直因为有老爷子在,袁家很有可能就取代了欧阳家在军界老大的位置。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真的在封斌的背后还有其他人的存在的话,那这个人应该最有可能就是袁家的人了。
虽然只是猜测,可是在百姓们中这样的话题似乎已经成为了目前为止的大热话题了。很多人似乎都像是在当场一样,说的绘声绘色的样子,谣言的力量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呢。
人有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习惯,将那些并未亲眼见到的,听来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再传递着说出去。之后这些并非是事实的故事就像是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厉害。或许最初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些本来的面目,但是到了后面或许连一点真实的东西都没有了。
百姓们之间虽然流传着这样的谣言,但是毕竟袁家的人身份特殊,大家私下里说的再绘声绘色的,也不敢真的搬上台面来说。
袁家对百姓们的议论不是不知道,但是这事情确实他们是脱不了干系的,另外此时正是关键时刻,这种议论他们是不面阻拦的,若是让民心因为这件事情全部倒向了高家他们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欧阳家,这件事情虽然换不会老爷子的性命,但是一方面可以给某些人一些警告,同时还是让世人明白,欧阳家对他封家已经是仁至义尽的,他们是怎么对待欧阳家的,这就应该由世人来评价的。
做了那么多对不起欧阳家的事情,居然还能厚着脸皮上门来找老爷子大吵大闹的,这些人的无耻就应该让所有人谴责他们。
本来敏嘉公主以为是老爷子不守信用,居然像她的娘家人提供了她的消息,当时她弟弟派人找上门的时候,她一再拒绝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敏嘉公主。
好在她的皇弟猜想到她可能是有什么苦衷,所以也没有为难她。不过经过多方的确认,敏嘉公主的身份是毋庸置疑了。
之前封斌被捕,本来敏嘉公主以为他只是贪污受贿,一时贪心走偏了路,她还想着要和他同甘共苦陪他接受审判,作为封家的人,她要陪他到最后。
可是到了现在,敏嘉公主才发现自己是痴心错付了人。
从认识封斌的那一天起,敏嘉就知道自己喜欢这个男人,他虽然粗鲁,文化也不高,但是他聪明、机智,在很多时候,他的聪明可以让人忽略其实他从来都没有上过学。
那时候敏嘉从来没想过自己这辈子还会嫁人。当年的她是为了保护弟弟被送到大清来和亲的。
虽然皇帝并不这么喜欢她,但是作为和亲的公主,再加上她以前为了保护弟弟在宫廷里也了不少手段,在这边也适用,所以她一直过得还不算太差。
有的时候她在想皇帝既然不喜欢她,她是不是有天逃了都没有人知道呢?这么多年了,就当初她进宫的时候见过皇帝一面,后来就没再见过了。她长大了,和那个时候的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就算是面对面遇到,皇帝估计也不知道她是谁。
不过可惜,她想要逃出这个大牢笼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这里戒备森严想要出去太难了。
后来,大清居然被革命党给推翻了,皇帝逃命去了,根本不管后宫里的这些人,除了带着他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就连他的亲额娘他都不管,这样的人根本不会记得在这后宫里还有一个来和亲的敏嘉公主。
趁着乱着敏嘉公主带着自己的陪嫁侍女逃了出来,宫里带出来些紧要的细软,那些太过珠光宝气的东西她没打算带着。那些东西或许是宝贝,可是对于她来说在逃命的过程中那些就是会要她命的东西。
她选择了一些金叶子,轻便好拿,而且好用。这是宫里用来打赏下人的。她出了宫就再也不是什么公主和皇妃了,她为自己编的新身份是大户人家的落难千金。这些东西都是家里唯一剩下的东西。
凭着自己的聪明敏嘉公主在这乱世当中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她的侍女因为一次日军轰炸而生亡了,从那之后,敏嘉身边再也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她伪装成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流落在外的孤女,在一个很偏僻的村庄里生活了下来。后来在革命队伍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村里的妇女主任要求全村的妇女都要帮革命军缝制衣服鞋子,她也不例外。
在那个时候她认识了跟在欧阳老爷子身边做通讯员的封斌。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在那个年代,结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在革命的队伍里只要领导认可就可以娶进门。
敏嘉因为自小识字,加上出身不凡,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好姑娘。虽然身世可怜了点,但是这个乱世,谁还挑那个呀。何况封斌自己也是家人没了之后跑出来当兵的。
两人就这样在一起了。这么多年了,封斌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妻子不过就是个大户人家的千金,所以谈吐不俗,这一点只是会让他觉得骄傲,倒是不曾怀疑过什么。
但是老爷子却在他们结婚之前就发现了端倪,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只要不是敌人派来的间谍就行了。
建国以后,封斌跟着老爷子是官越来越高了,老爷子这才想起了,在封斌这个位置上,他的妻子很有可能日后会成为他的软肋,所以老爷子才决定要弄清楚敏嘉的身份。
在知道她的身份之后,两个人达成了默契,这件事情就这样埋葬了吧,敏嘉公主再也不存在了。就这样过了这几十年,敏嘉都已经快要忘了自己曾经是来和亲的公主。如果不是因为还惦记这自己的弟弟的缘故。
可以说,老爷子是他们夫妻两个人的再生父母。敏嘉一直都觉的老爷子就像是父亲或者这伯父的角色,所以没想到老爷子居然有一天会违背了他当初的承诺,居然让自己的娘家人找上了门。
甚至是在封斌因为贪污被逮捕的时候,敏嘉还曾经有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发现了,高家的人不过是随意给丈夫安排了个罪名想要用自己夫妻两个来威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