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姑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啊。”姜奶奶答。
  “太好了,我家主子是宁家村的人。第一次回来,不认得路。”老苍头又说。
  “那你们跟着我们走好了,还有点远呢。”姜奶奶笑道。
  宁家村虽然离姜吴村不太远,但姜奶奶并不太清楚宁家村的事情。丑姑就更加不清楚了。
  在老头和姜奶奶说话的时候,那半大少年从车里扶了个人出来,也同样是个半大的少年,只是个子比刚才的这个要小一头了。那少年应当是身体不太好,病歪歪的,几乎是被抱着下车的。
  见到姜奶奶三人都看着,老苍头叹了口气,说:“这就是我家主子了。他身体不好。另外那个是我的孙子,叫柱子。”
  姜奶奶与丑姑和姜大牛,都看得出来那孩子身体不好,不过既然是主子,总得比大家身份高贵些,再加上他病歪歪的,大家也就都没有和他说话。
  “阿爷,二爷要喝水。”叫柱子的少年嘴里含含糊糊的叫喊了一句,老苍头连忙过去侍候小主子了。
  丑姑他们只觉得这叫柱子的少年说话吐词不清楚,行为动作都比较蠢笨,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居然是个脑子不太清楚的人。后来,才知道他儿时发了高烧,烧坏了脑子,人有点傻了。
  歇过了脚,继续上路时,老苍头让他们把背的东西放在马车上,反正他也是在步行,并没有骑着马,再多驮百把斤东西,也不算什么事情。
  姜奶奶道了谢,几个人把粮食放在车上了。大家伙一路走,一路说话,这时候,丑姑和姜大牛都发现柱子有点不对劲了。
  老头也不瞒着,看着孙子叹惜道:“这孩子命苦啊,没爹没娘的,那年发了高烧,好了就这个样子了。”
  姜奶奶脸上也露出了惋惜的神情,安慰了老头几句。
  闲扯当中,丑姑听明白了,车上的病人就宁家村的大户。老头和孙子都叫他二爷,宁二爷和姜大牛一样大,都是十三岁,柱子要年长两岁,十五了。宁二爷是回来宁家村定居的。至于为何回来,老头没说,大家也没有问。反正大家连宁二爷长得是什么样子都没瞧清楚。
  一路走得不慢,也没顾得上再歇息,到宁家村的岔道口时,姜奶奶和老头道了谢,指着路口说:“进去就是宁家村了。我们是姜吴村的,得往这边走了。”
  这一去一回,还搭了老头的马车帮他们运了粮食,让他们轻松了一段路。但大家也是摸了点夜路才回到村子里了。可见姜吴村去最近的小镇子上,也没那么近。
  姜家两口人,帮着丑姑把粮食等物送了回来,连口水都没有喝就回家去了。
  大门口,丑姑的两个弟弟,眼巴巴的坐在大门口等着丑姑,饿着肚子已经半睡着了。
  “姐姐回来了,我要吃饭。”小弟立马叫嚷起来。
  丑姑拿出剩下三个半馒头来,直接去烧了热开水,本来想喝点水算了,但看到锅边还放着一把洗干净了的青菜,这是弟弟们弄好的,原是等她回来煮饭吃的,她干脆就煮了一锅菜汤,多少也是个点缀。这一去一回的,也够累人的了,她懒得再煮饭了。要不是老头帮了他们一把,只怕她会更累。
  两个馒头分给两个弟弟,一个给她娘了。虽然是半粗面的馒头,并不是精面馒头,但也是最近大家吃的最好的东西了,所以大家都吃得很香。就是她娘也没吭声,嫌弃不好吃。
  这娘三个都一口气吃完了馒头,各自喝了一碗菜汤。就是最小的弟弟一个馒头也只剩下点儿没吃完,给丑姑吃了,可见三个人都饿坏了。丑姑吃着自己剩下的半个再加这一点儿,喝了一大碗菜汤,肚子也混了饱,去安歇了。
  第三天早上,丑姑依旧煮了粗粮加了一把精米进来,这样煮的粥比光是粗粮要好吃一些,当然了,因为有了粮食,她今天煮得较稠。粥快熟时,她还炒了一个菜,就是菜园子里摘的蔬菜,加了点油盐,已经让两个弟弟开始流口水了。比起前几日,天天煮的没油少盐的菜粥,大家已经很满足了。
  她娘看到这样的饭菜,眉头皱得老深,但也一样吃了。她本来是想骂丑姑的,但丑姑却连理都不想理她,她也知道自己这会儿还得靠丑姑过日子,不敢惹她。她自己连饭也不会煮,就是把米给她,她也没办法吃。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五天,丑姑总算是认了命,接受了这个新身体,打算安安心心的在这里过日子了。没办法了啊,除非是死。可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了,哪里会再次轻易放弃生命呢。
  他们家屋后是半亩薄田,全是靠吴猎户一肩挑起来的。这里本来是石头地,土壤很少,但地方很大,吴猎户觉得空着可惜了,空闲时就从远处山上,和从河里挖淤泥巴回来填,时间一长,就给他整出了大半亩的田。地里就种了些高粱与几畦时令蔬菜。
  这就是吴家整个家产了。最开始吴猎户只是想整块菜园子出来的,后来慢慢弄大了,就有了半亩田可以种庄稼,虽然一年只能收个五六十斤,但对这个家也算是个收成,多少能贴补大家的嚼用了。
  吴猎户原本是想把这里全整出来的,但没完成就死了。他就给孩子们留了这半亩地,一间屋子,一头驴子。屋子倒是很结实,前面是三间正房,有个小院子,后面是三间灶房。石头和黄泥巴垒成的厚实的墙,粗大的横梁,结实的大木门,屋顶上铺盖着厚厚的茅草,整个村子都是这样的房子,只不过他们家的格外厚实些,可见吴猎户是花了功夫来盖房子的。
  丑姑带着两个弟弟一起睡了西屋,东屋是他们爹娘的房间,他们爹其实也不过是偶尔晚上在那屋子里睡个觉而已。平常他还就在灶房后面的那间屋子里安歇,所以他们家其实有三间房可以睡人。
  丑姑想和两个弟弟分房睡了,她决定到后面的小房间去睡,把这间大的让两个弟弟睡。
  她不习惯和人睡,何况她这个年纪也是该自己睡了,十岁的姑娘在乡户人家里,也不好和弟弟们混在一起睡了。
  这里人一般十三四岁开始相看人家,十五岁前一般都会订下亲事。十六七岁就可以成亲了。不过乡户人家成亲的比较迟,主要是因为穷,所以大家养大了女儿,都巴不得她能在家里多干两年活,所以一般十七八岁才成亲,过了二十的也少。毕竟二十岁,就算是老姑娘了。
  把小房间仔仔细细的擦洗了一遍,丑姑把自己的铺盖搬了过来,说:“今天开始,我到后头去睡了,你们俩自己睡。”
  大弟弟点点头,也没什么反应,小弟弟反正一直跟着哥哥的,见哥哥不说话,也没反对。就这样把房间分了。
  夜里,独自一个人躺在便宜老爹曾经睡过的房间,丑姑暗道,幸亏自己是个大胆的,不然,哪里敢睡啊。不过忙碌了一天,也等不到她胡思乱想的,这身体就累了,很快陷入了沉睡中。


第4章 打柴
  既然决定在这里好好生活了,就得寻找一条求生的路。光靠半亩薄田很显然是不可能维生的。丑姑决定还是要去打猎,既然吴猎户可以靠打猎养活一家人,而且她娘还那样精贵,就证明吴猎户不可能每次都只弄些山鸡野兔子回来,不然也养不起。
  况且镇子上就那么点消费能力。她猜测,吴猎户还会去县城里卖些更加值钱的稀罕猎物,又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只不过没人知道而已。只可惜啊,依她这把子力气,如果是个男孩子恐怕吴猎户也开始教她打猎了。只是她是个女孩子,吴猎户只能平时教他们姐弟三人练些把式,权当强身健体了。
  丑姑没想过这个家还会有多少存款,如果有银子,吴猎户肯定不会只在自己家的后面整田了,肯定会买一两亩田,这样就不用他常年累月的去打猎和打零工了。家里要是有两亩田,收的庄稼能够够一家人三五个月的口粮,他的重担都会轻很多。
  而且孩子们在长大,家里的各项开支都会不停的增加,他自己又会慢慢变老。再者家里没有田,没有一点儿余钱,以后怎么给儿子们娶亲。
  “大姐,还要做什么?”正在沉思的丑姑被大弟的问话打断了思考。
  大弟带着小弟在菜园子里摘了一把豆角,一把辣椒,已经洗干净了才回来。他很明白,这个家得靠大姐来管了。所以这几天,他都很认真的在寻找活儿干,比如摘菜洗菜等活儿。他在力所能及的为姐姐分担。
  “不用了,你们先歇着吧。”丑姑懒懒的说。因为没有田,家里实在也没多少活儿可干。
  “家里不是快没柴了吗?”大弟问道。
  “哎哟,我差点儿忘记了。行了,小弟在家里自己玩,我和你出去打柴。”丑姑跳了起来,家里的柴就剩下两捆了。确实要去打柴了。
  两个人年纪小,也不敢走太远,牵着家里最重要的财产,那头驴子去砍柴。当初就是它飞跑回来,大声嘶鸣着,告诉大家吴猎户出事了。几个胆子大点的年青人跟着驴子往山那边跑,最终只见到一滩血迹,及吴猎户的破衣与鞋子。
  驴子在一边嘶鸣呜呜叫,象是在哭泣,大家都说这驴子快成精了。
  这头驴子还真的很精明,这些天没有人管它,它自己到处找吃的,晚上就回来睡觉,它的窝棚也搭得很好,就在西屋旁边。
  两人就在附近山坡上砍了些小树小枝的,再割了几捆茅草,搁在驴子身上带回来了。两人都会骑驴子,吴猎户教的,并且家里还做了一担专门架在驴子背上的筐子,就是给打柴用的。前面,吴猎户与会带着姐弟两个出去打柴,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干活。
  打柴的活儿,丑姑以前也是干惯了的,所以一点儿也没觉得费劲。两人站在板凳上面,把筐子抬到驴子身上。回来后,驴子跪下后腿,两人再把柴草拿出来,取下筐子。驴子就自己跑开了。
  “咱家的驴子真是聪明啊。”丑姑叹道。
  现在她才明白,他们这个穷家,也不算太穷呢,毕竟还有牲口呢。在乡户人家有头驴子真不能算是最穷的了,大家把这种大牲口,看得比人还精贵。丑姑想着,就是农忙时把驴子借出去驮粮食,也可以得些报酬。一家人还不至于一文钱都赚不到了。
  “当然啦,爹都说了,这头驴子和我们一样的地位,爹很宝贝着驴子呢。”大弟说着,又想起了吴猎户,脸上有了泪痕。这个七岁大的男孩子,突然间就懂事了。
  “好啦,好啦,没爹了,咱们就要自己努力了。走,去煮饭吃。”丑姑草草安慰了他一句。
  这两天,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找不到原身的感情了,想来是她自己完全占据了这具身体。所以,她对吴猎户并没有多重的感情。而且日子这么艰难了,哪里有功夫伤心啊。
  不过为了安慰弟弟,她还是决定弄点好吃的。因为,她其实还是蛮喜欢这孩子的,七岁大的孩子,就在为生活而努力着,她很受感动。这凭这一点,她也觉得自己该努力了。
  也有段时间没吃过肉了,虽然顿顿吃饱了饭,其实大家还是蛮缺油水的,她总共只买了三斤油回来,用姜奶奶的说法,得用三五个月。所以,炒菜时,她也很省着在用。基本上水煮菜加一两滴油进去而已。但是今天,她决定好好炒个菜,园子里菜还长得挺好的,豆角黄瓜茄子辣椒,小青菜一个也不缺。
  她决定做个豆角炒茄子,这道菜其实很费油,但正因为放的油多了些,这道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