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天发生的事情,明儿和小弟并不太清楚。丑姑一大早就离开家,到晚上才回来,他们也只以为她去赚钱干活了。半夜发生的事情,他们更不知道,小孩子觉沉,根本就没有醒。
“你真的没病?”明儿不放心的又问了一遍。
丑姑笑了笑,说:“真的没病,就是累坏了。”
“哦,那你今天好好歇一天,什么活都不要干。”明儿懂事的说。他真的很害怕,经历了父亲的离去后,他深刻的明白了,这个家再也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了。
“是的,我要好好睡睡。”丑姑笑道,其实家里也没什么事可以干。
结果她还没躺下,柱子又来了。
“柱子,有什么事吗?”丑姑心里一沉,生怕宁二那个病秧子也病了。这天气一变化,身体弱的人最易生病。
“少爷给你的。”柱子拿出两张纸条。却只把写着一的那张纸交给丑姑了。写着二的又收回去了。
原来宁二问她出了什么事?几时再送柴去药铺,几时再进山?短短的两句话,不过十几个字而已。但是宁二的字写得相当好,就是丑姑这个不懂欣赏字的人都看得出,宁二的字苍劲有力,很有大气磅礴的气势,与他病弱的形象完全不搭边。令丑姑惊讶不已。
本来依两人的约定,昨天丑姑要带着柴过来,和他一起送到药铺去,顺带给东家送十斤桔子。可是他没等到丑姑。反而早上,在路上遇上了小猫子,他才知道丑姑先一个晚上进山去找姜春花姐弟两的事情,还以为她是累了要歇歇。
结果,晚上宁二又听到宁家村的出去卖桔子的人,谈论到早上丑姑骑着驴子带着人飞奔到集市上瞧病的事情。他就让柱子过来打听是个什么情况了。
丑姑忽然觉得心又暖和过来了,宁二虽然只问她出了什么事,但从这几个平淡的字当中,她看出了宁二对她的关爱及担心。幸好还有个宁二与她同病相怜,两家互相帮助。不然,她真不知道自己能再撑多久?
“我们明天进山。”丑姑告诉柱子。太复杂的话,她怕柱子记不住。就这一句话,柱子果然很快就听明白了,笑着点了点头,就想要去和明儿小弟玩了。
“哎,柱子把那张纸也给我看看。”丑姑十分好奇柱子收回去的二号纸条。
柱子却憨笑道:“不行。少爷说,你们好好的,就看这个一。不好,就看二。”
丑姑愣了片刻,才搞明白他的意思。搞了半天,宁二也怕是丑姑家出了什么事,就写了两张纸条,一张就是她看的,另一张写的什么,她大概能猜到一两点,估计是宁二问她有没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丑姑好说歹说的哄了半天,柱子就是不肯,还死死的捂着口袋。一副生怕自己完不成少爷交待的任务一样。搞得丑姑好笑的不行,只得悻悻然的罢了手,她心里却象猫爪子在挠一样,好奇的不行。
柱子和明儿玩了一会儿,丑姑叫他回家,并交待道:“不要在路上玩,明天早上我们一起进山搞好东西。”
这句话重复了三遍,柱子才点点头,示意自己听明白了。他反应还是有点慢,比小弟都要慢一拍。但他还是听懂了。可见慢慢教他还是有成果的。
第二天在进山路上,丑姑告诉宁二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及她帮姜家卖了三十斤桔子给东家的事情。宁二同情的看了她几眼,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姜吴村的人比他们宁家村的人更讨厌。
“你们村的村长,真不怎么样。”宁二评价道。
“管它的,反正我是记住了。哎,我现在后悔的是,东家短时间内不会要桔子了。”丑姑说。
“没事,我们正好自己多吃一点。”宁二不以为然的说。
他一点儿也不怪罪丑姑自作主张,把他的五斤份也消耗掉了。过了三天,他们家的桔子还真被一家人吃掉了不少。这个季节,难得吃到点新鲜的蔬果。别说柱子爱吃,就是老爷子都爱吃呢。他担心的是姜吴村的人会不会欺负丑姑。可是他自己在宁家村,也不过是比丑姑好过了一点点,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帮丑姑?
“呵呵,不知道那些人卖了多少钱?”丑姑冷笑道。
“管他的,不管怎么说,就算卖不到多少钱,总也可以吃啊。这两天村里人,个个象赶集似的,大清早就出门了呢。”宁二说。他很明白,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两条村里的人全涌去卖桔子了,只会令桔子价格更低,甚至卖不掉。
在路过摘桔子的地方时,丑姑忽然有些不甘心的说:“我们去看看,野桔子是不是真的一个都不剩了。” 她其实还想去看看那些树有没有被人祸害到。
“行吧。也许有漏的呢。”宁二也同意了。
结果,在看到满眼东倒西歪,断叶残枝的野桔子树林时,两人都傻眼了。这些人为了自己能多抢摘些桔子,只怕差点儿连树都一起拔了。他们把好多树枝直接折断了,先放在自己篓子里,抢够了,再坐下拿起枝条来,把桔子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所以,留了一地的桔树枝条,几乎每棵树都被折成了光杆。
“这些人真是的,把树弄成这样,明年还想不想吃桔子了?”丑姑气呼呼的骂道。
宁二抚额,实在是没想到村民们的战斗力这么彪悍,不止把桔子树搞得不成样子,连这整片的山林野草都踩踏得不成样子了。要是他们再多来两次,只怕这里都得成了不毛之地呢。
“果然都是些蠢货。”丑姑又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一整片的自然环境都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就好比你去果园摘果子,不仅把果树全搞坏了,还连果园周围的其他庄稼也全部搞坏了。实在是太野蛮了。
“早知道这样,就不该告诉他们。”宁二也很生气的说。村民们把这些树全搞得半死了,明年还有没有桔子就是个未知数了。
两人只顾着生气,没想到柱子和明儿却发现了一只山鸡,跟着追了过去。
“哎哎……”听到柱子的叫声,两个人急忙寻着声音跑过去。
“姐姐,姐姐,这里还有几颗桔子树呢。”明儿兴奋的大叫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远处藏在几棵大树后面,有一片金灿灿的野桔子。
四个人都惊喜不止,急急的跑了过去,果然这边还有野桔子树,也结满了果子,就是比前面那片桔树林要少很多。
“快尝尝,味道怎么样?”丑姑说着自己率先摘了一个吃起来。
“好甜,都一样的甜。”大家齐齐的笑了起来。
“太好了。幸好他们没有往这边来,还漏下了这几棵树。”宁二欣喜的说。
“这回,咱们不告诉大家了。”丑姑说。
宁二点点头,又说:“要不,咱们再往前前走,去探探?”
“行啊。”丑姑也同意,现在再到小屋那边的山林去,也没多大的意思。一来太远,二来天冷了,捕鱼也冻人,还不一定能卖出钱。山鸡野兔子两家也存了一些,基本够自己吃了。而且就这会儿功夫,柱子已经搞了三只山鸡提着了,如果这边也能有收获,就不用再跑那么远了。
山林里大量的杂树野草都变枯败了,几个人小心的在林中穿行。柱子还时不时的再打一两只山鸡。
第71章 捡漏
四个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 直到宁二大叫道:“喂喂,停下来了。那边是不是一群蜂子?”
丑姑连忙问:“那里,那里?”有蜂子就意味着有可能找得到蜂蜜。
“那边; 我看到了。”明儿拉着丑姑的手往左边指过去。
“走; 我们去看看,要是找到蜂窝,就能弄到蜜了。”丑姑欢喜的说。
四个人跟着蜂蜜; 果然很快就找到了蜂窝; 而且还不止一个,有三个蜂窝。
因为已经搞过一次蜂蜜; 大家也算是熟练工了,没费太大的劲就搞到了不少蜂蜜。大大的蜂窝很快就装了小半桶。丑姑没想到; 这里的蜂窝比上次掏的还更加大。她一边掏一边兴奋的大叫。
宁二更是兴奋的脸都红了,这次的蜂蜜可比上次多了好多。一两银子的收入又有指望了。
丑姑一扫连日的郁闷之情; 开心的眼都眯起来了。蜂蜜可是他们弄到的最值钱的东西了,并且不象山鸡野兔子; 多了还卖不掉。人家药铺的东家早就说过了,蜂蜜有多少要多少呢。
掏完蜂窝后,丑姑把手中最后的一块蜂窝直接掰了几小块蜂窝; 分给大家吃。四个人都是直接扔进嘴里大嚼; 甜甜的蜂蜜直甜达心底; 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哎呀,今天真是幸运啊。”丑姑连吃了两小块,才住嘴。
柱子还眼巴巴的看着桶子; 明儿忙懂事的和他说:“不能再吃了。这些要拿去卖钱买馒头。”柱子听到馒头,才恋恋不舍的把目光从桶里的蜂蜜上移开了。他也知道蜂蜜再好吃也搞不饱肚子,但馒头却可以。
丑姑意犹未尽,还想往前面去探探。就好象前面还有很多宝贝等着她去捡呢。
“好啊,就算搞不到其他的,山鸡也可以多打几只。”宁二抬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说。看样子又要变天了,估计就算不是下雪,也会下雨了。他们起码得有几天不能进山了。
明儿和柱子在前头打猎,宁二和丑姑也没闲着,在后面不停的捡些枯树枝割些野草,捆起来,放在路边,等回去时带回家。
约一个时辰后,宁二开始叫柱子和明儿,“回来啦,不要再跑远了。”
他和丑姑已经捆了六捆柴,没一会儿明儿和柱子背着半篓子山鸡回来了。现在天气冷了,不用捉活的,柱子的运作就更加放得开,所获颇丰。
“还有呢。”明儿有些不甘心的说。今天也不知怎么搞的,山鸡多的很,这里一群那里一群的。他和柱子两人打得不知道多兴奋。
宁二反对,说:“我们走太远了,不能再往里走了。”这片全是小山丘,一个小山头接着一个小山头,看上去也一模一样的,入眼都是杂树茅草灌木林。看象没多大危险,但真要遇上了猛兽,他们四个怎么逃命?
“是的,不要再走了,今天的山鸡已经够多了。我们还得回去摘桔子呢。”丑姑也说。
一听到桔子,柱子和明儿两也放弃打山鸡了。
这趟出门,他们不仅弄到十三只野山鸡,还弄了大半桶野蜂蜜,各家还摘了一大篓野桔子。最后,他们又各自带回了几捆柴火。快天黑时,一行人满满当当的返回家了。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粒儿。
“终于下雪了,我们再也不能进山了。”宁二遗憾的说。
“恩,幸好今天弄的蜂蜜多,你吃药的钱够了。桔子我们过一段时间,等别人都不卖,家里也没存货了,再去卖一两趟。那时候价格应该会更贵。”丑姑盘算道。
她相信,现在谁家的桔子都没有他们两家的多了。大家都在低价销售,只顾先弄几个钱在手里就满足了。却极少有人想到,等别人都不卖了再去卖高价。
“就是。我们就安心在家歇几天再说。”宁二也笑起来了。今天两家又各自摘了近百斤桔子,放在家里,过个十天半月再去卖,就算卖不到十五个钱一斤,起码也能卖十三个钱一斤。不象村民们,七八个钱一斤都在卖。
“对了,明天要是没下大雪,我送些柴过去,我们得把柴全部给药铺送过去了。”丑姑说。
“恩,明天你送到岔道口,我让柱子和阿爷跑一趟。你就别去了,在家里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