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妾-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章 白云观庙会
  第二天,姐姐和干爹说我们昨夜挨了打,心里憋屈,要带我们去白云观看庙会去,干爹同意了,没阻拦,只是让我们跟着姐姐,千万别走丢了。
  姐姐偷偷带着我和卫苒去了孙先生家,叫我们磕头拜师。
  “这可不行,如今都民国了,不兴这些旧礼教了,让孩子们读书是好事,我愿意教他们。荏儿很聪明,苒儿也很乖,我挺喜欢这两个孩子。这学生我收下了,不用磕头,要鞠躬行礼。”孙先生笑眯眯说。
  “啊,荏儿,你们快点儿,给先生鞠躬。”姐姐赶紧说。
  “谢谢先生。”我恭恭敬敬给孙先生鞠了一躬。卫苒也赶紧跟着我鞠躬。
  “好。孺子可教。”孙先生很高兴。
  “先生,这两个孩子我就交给您了,您多费心,不求他们读书干出啥大事,就求他们读书明理,将来有个好性情。”姐姐郑重的说。
  “难得啊,你一个小丫头,能有这个见识。比起你爹来可是强多了。好吧,你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把他们教导成人。”孙先生点点头,表示赞许。
  “我一个女流,能有什么见识?我就是看重荏儿,他是男孩儿,是家里的希望,我这个当姐姐的不能耽误他。求您好好教导,您放心,不会让您白忙乎,每月给您一块大洋,虽然不多,到底是我的诚心,到月一定给您送来。”
  “这不用,你们唱戏挣得是辛苦钱,如今又是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一块大洋可不是小钱啊,对你们家很重要,这钱我不能要,我可以免费教他们,不要钱。”孙先生见姐姐拿出那块大洋来,非常吃惊,赶紧推辞。
  “先生,您别推辞,我们钱来的是辛苦,可是一码事归一码事,这钱您千万收下。那《西游记》戏文里都说了,如来佛祖都有先例,说是没有白手传经的。您要是免费,没准他们就不好好学了呢。好事来的太容易了就不珍惜了。让他们知道这学艺的艰难,将来他们才能长本事,有出息。先生,您想想,我说的是不是?”
  “嗯。好啊。古人有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好吧,这钱我收下了。”先生郑重的收下了那块大洋。
  虽然我们都听不懂孙先生说的话,但是我们知道先生收下了我们这两个学生,那总是让人高兴的。
  “先生,他们不能每天整天来您这里读书,再说您还要去学堂里教书。他们还是主要是学戏,这个不能丢下。他们每天下午或者晚上来,您看行吗?”
  “好的,这样安排很好。”先生很高兴。
  “好,那从明天起,他们就正式来跟您读书。”
  姐姐带我和卫苒谈妥了读书的事,高高兴兴带我们出了门。孙先生站在巷子口那棵大梧桐树下,挥手目送我们远去。我回头看了他好几次。
  从孙先生家出来,姐姐真的带我们去了白云观的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卖糖葫芦的,卖风车风筝的,卖糖人儿的,还有小猴子面具、九连环、拨浪鼓,各色的小泥人,小面人儿。把我和卫苒勾引得心里痒痒。姐姐忙着看铺子里挂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香袋儿、针线包儿、胭脂香粉什么的。
  姐姐给我买了糖人儿,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都舍不得吃,高高举着。卫苒也买了一个风车,也乐的不行。
  “哥哥,我的风车给你玩,你的糖人儿给我吃一口吧。”卫苒讨好的央求我。
  我神气的把糖人儿在他眼前晃晃,“叫声好哥哥,我就给你吃。”
  “好哥哥,好哥哥。”卫苒乖巧的拉着我叫。
  我咯咯咯笑起来。
  那个糖人儿,不用说,都是卫苒吃了。


第十八章 许你一生宠爱
  看他吃的香甜,我肚子也饿起来。
  庙会上吃食不少,都是我没吃过的。什么浆水面、大刀面、麻什、臊子面、胡辣汤、水盆羊肉、羊肉泡馍、小笼蒸饺,但是最让远近农民欢喜的还是粉汤羊血和红肉煮馍。赶庙会的农家人都爱到这里买农具,家禽家畜。什么木叉、扁担、锄头、镰刀、架子车什么的,还有牛、马、骡、驴等等大牲口。他们一出来就是一整天,为了省钱,都是自己带着干粮。进了饭铺子,要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粉汤,把干粮掰成小块,让饭铺的伙计拿去大锅里一煮,端上来,摸着碗边,热的烫手,吃下去顺心顺气,全身上下,连心里都是暖和的。
  “花钱不多,吃的煎火。”关中人都是这么说。
  因为这个习俗,便宜了许多卖大饼的铺子都跟着红火起来。大力哥就带我来过一回,到那卖黄桂柿子饼的铺子买过饼子。那胖掌柜把饼在案板上剁成块,再用竹夹子揭开其中的一块饼皮,让我们看里面包的是什么馅。那饼子有白糖的、核桃仁的、还有青红丝、黄桂酱、玫瑰酱什么的,看着就好吃。还有那些卖油饼的铺子,都是用纸绳子把饼串起来,让客人提走,看着真有趣。
  姐姐带着我和卫苒去摸石猴,到窝风桥打金钱眼。老百姓都愿意去摸摸石猴子,都说摸了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
  “苒儿,你摸摸,将来就不会得病了。”我认真的对卫苒说。
  他高兴的摸摸石猴的头,歪着头,天真的笑。
  那个打金钱眼也是最热闹的活动,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面写着“钟响兆福”四个字,都说谁要是能用铜钱打中那个铜钟,就能心想事成。
  我只有两个大铜钱,给了卫苒一个。他没有打中,可是我却打中了。卫苒挺失望,可是我却高兴了。因为我许的愿望是和卫苒一辈子永不分离,我的心事能成,不就是他的心事也成了吗?那时候我不知道卫苒的心事是什么,天真的认为我的就是他的。直到多年以后,卫苒长大了,我才知道他和我的心事不一样。但是我庆幸我许了那个愿望,也感谢上天让我打中了那个铜钟,因为正是那个心意,让我和卫苒在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中,真正懂得了幸福的意义。
  老北京的庙会上,经典的吃食是豆汁、扒糕、灌肠、茶汤、油茶、艾窝窝、老豆腐、豌豆黄。
  我最馋的是茶汤和爆肚。茶汤是炒熟的糜子面,放上红糖,一把龙嘴的大紫铜壶,用滚开的热水一冲就成了。再加上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等,香甜可口。
  爆肚是著名的回族小吃,是把鲜羊肚洗净整理以后,切成条,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等拌成的调料吃,又脆又鲜,不油不腻。爆肚是“穷人乐”的上品,穷人是吃不起大鱼大肉的,这市井小贩的拿手技艺,是进不了富贵大家的门的,但是那时候,却是我们穷人的好吃食。
  姐姐给我和卫苒一人买了一碗茶汤和爆肚,我们吃的津津有味。
  40年了,每当我和卫苒想起小时候的往事,还常常在睡梦中回到那当年的那个北平。
  那当年一起头碰头吃一碗茶汤爆肚的情景,永远也忘不了。
  忘不了那浓浓的京情,也忘不了那浓浓的京味儿。


第十九章 闲庭锁桂花
  我和卫苒第二天就去孙先生家读书了。
  我们是启蒙教育,读不了什么学堂里的书,孙先生知道我们主要是学戏的,因此就找我们戏文里的唱词给我们讲解和教我们认字。
  卫苒以前背唱词都是死记硬背,根本不明白那些是什么意思,这回他终于看见了这些词句写在纸上是什么模样的,感到非常有趣,学起来也格外用心。
  我们白家班主唱的戏目是《红楼梦》,因为我还没出师,姐姐没有搭班的搭档,这戏码一直还没能在广和楼挂牌出演过。
  我看着先生给我们写在纸上的唱词,一个字一个字的学着写,学着认。卫苒也在我身边,拿着毛笔,一笔一划的认真写着。
  自从开始读书认字以后,卫苒理解了《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背唱词也是突飞猛进,没出三个月就能和我对唱好几场对手戏了。
  干爹和干娘看我们学艺日精,全都喜上眉梢。
  我们白家班里只有姐姐一个唱旦角的人,《红楼梦》这出戏自然是姐姐演林黛玉的。我和姐姐搭班唱大轴,那我就是演贾宝玉了。
  为了能早日登台,我每天刻苦练功,从唱腔到念白,都是一丝不苟。
  初秋的下午,我搬个木凳子,坐在孙先生家院子里那棵大桂花树下,认真背诵先生给我抄写好的戏词。卫苒也搬着凳子来了,坐在我身边,歪头看着我背词。
  “苒儿,你如今也认识不少字了,你看看,这些唱词你都认识吗?你给我看着,看我唱的对不对。”我把本子递给卫苒,他高兴的答应了。
  我拿起一把纸扇子,认真的表演起来,那段贾宝玉诉衷情的经典段子,《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
  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
  宝玉是终日相伴共欢笑。
  我把那心上的话儿对你讲,
  心爱的东西凭你挑。
  还怕那丫鬟服侍不周到,
  我亲自桩桩件件来照料。
  你若烦恼我担忧,
  你若开言我先笑。
  我和你同桌吃饭同床睡,
  象一母所生的亲同胞。
  实指望亲亲热热直到底,
  才见得我俩情谊比人好。
  谁知道妹妹你人大心也大,
  如今是你斜着眼睛把我瞧。
  三朝四夕不理我啊,
  使宝玉失魂落魄担烦恼。
  我有错,你打也是骂也好,为什么远而避之将我抛?
  你有愁,诉也是说也好,为什么背人独自你常悲号?
  你叫我不明不白鼓里蒙啊,
  (念白)我就是为你死了,也是个屈死的鬼魂冤难告!
  我唱到这里,已经是入情入戏。看看旁边的卫苒,已经是满脸泪痕了。
  “苒儿?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我很吃惊的问他。
  “哥哥,你唱的真好,我完全都听懂了。”卫苒扑到我怀里,搂住我的腰说。
  “真的?你真的都看懂了?字也都认识了?”
  “嗯。哥哥我都认得,你也教我唱这段好不好?”
  我刚要说话,忽然听见有人拍手笑。
  “好啊,几天不见,都唱的这么好了?”
  原来是春儿姐姐。她穿着一身淡粉色的旗袍,两条大麻花辫子垂到胸前,盈盈的看着我们笑。
  “姐姐,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散戏了?”我赶紧松开卫苒。
  姐姐走过来,拉着我的手在小木凳上坐下。
  “我今儿的戏只唱了一出,老板新收了一个唱京剧的花旦,叫小月菊。想试试她的戏,让她唱压场戏,我就先回来了。”姐姐说的风轻云淡。
  “来新角儿了?”我挺吃惊。
  戏园子来了新人,总是让大家都重视的事情,会不会对姐姐有影响呢?我挺担心。


第二十章 小月菊
  “她多大了?出行几年了?怎么新来的人就让她唱压场的大轴呢?”我问。
  “她唱的是京戏,和咱是两条道。再说人家是唱整出戏,我只是唱大鼓,唱压场还是不到时候呢。”姐姐笑笑说。
  “姐,你真的不担心?不怕她红了顶你?”
  “姐不怕,姐有你呀。咱还没唱过一场越剧呢。等你出了师,咱俩搭戏,一准儿唱红整个园子。”姐姐笑眯眯看着我。
  “嗯。姐姐,我一定好好练功。早日登台。”我重重的点点头。
  “我看你这些日子技艺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