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与在座几位有资历的老将相比,包括身为郡守的裴正娘亲,她一个小小的校尉没有资格坐在西侧首位。 
  先前她没有多想,现在才知闻人绿荷打得好算盘!她坐上此位是自大,不把老将放在眼里,恐怕就算原本衷心于娘亲的老将也会对她的评价降低;不坐此位倒正应了她的下马威心思,要把曾经在京城输掉的颜面搬回来吗? 
  哼!别说是西侧的首位,就是正中的主位她也敢坐,低垂的眼眸冷意闪过,她不想与闻人家有所牵扯,对镇西将军的位置更不感兴趣,但若是闻人绿荷主动来招惹她,别指望她会无动于衷。
  在席间众人的目光还打量在她的身上,一些低低的话语也都是与她有关的时候,闻人绿荷终于到场。
  看清西侧首位而坐的闻人倾,她的鹰眼里一丝复杂一闪而过。见她现身,席上宾客纷纷站起来称呼“将军”,闻人倾也随众人起身。
   “抱歉,本将让众位久等了,”闻人绿荷做了个坐下的手势,“来人,摆宴!”话音刚落,已经候在庭院一边的侍从端着菜走来。
   “我可早就等不及了!”一名将领见菜上桌,便迫不及待的伸出了筷子,其它将领也纷纷举筷,不同于京城权贵宴客时的诸多规矩,这些久在军中的女子在席上倒是直率而为。
  闻人绿荷嘴角噙着笑意,把将军和众将领之间的亲和演绎的不错。
  在晾了闻人倾半响之后,终于转向她:“倾儿,一路辛苦了。”
  “无碍,多谢!”简单而冷淡的回答,让闻人绿荷的笑容有一瞬的僵硬。
  “闻人校尉,可知老王爷为何只派了五千援兵到此?”对面一位胖胖的中年女子放下筷子,语气和悦,若不是她身着将领衣服,倒比裴正的娘亲更像一名文官。
   “不知”,闻人倾顺声而答。这名胖将领的笑容同样有一瞬的僵硬。 
  闻人倾自然知道她们期望听到什么,期望她诚惶诚恐的说自己实在担不起老王爷交付的重任,并表明自己太过年轻、经验不足、需要在座将领的提携。
   倒不是说这些将领太过托大,只是上了年纪的她们往往认定自己的经验必定丰富,小辈必定年轻气盛,因而有时不可避免的摆起长辈的架子,还有些固执,殊不知总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一天。
  因闻人倾几番简单的回答而使宴席有片刻的安静之后,一位年轻的将领开口,说是年轻,也有二十五六岁了,带了几分不客气,“闻人校尉,你可知今日的宴席为何没上瓜果、没上茶水、也没上汤盅?” 
  “干旱”,又是个不假思索的简短回答,却让有些不忿的提问者气焰陡降。
   从南部一路北上,虽在接近西临时知道了春耕遇旱,但这里还没到饮水困难的程度,她意识到干旱的严重全凭舞风和漫雨从泽州传来的消息,若非这些消息,她还真答不上对方的问题。
   再次瞟到闻人绿荷有些复杂的眼神,她不动声色的吃着眼前的菜。
  至于闻人绿荷此番节约用水的举动,倒是在将领心中增色不少。
   还有就是裴正在老大答出对方的疑问后,给了对面提问者一个得意的眼神,她也看出来了,这些人对老大可没有多少善意,幸好老大聪明,没有被她们的提问难倒。她实则是想给对方一个鄙夷的眼神,但为免给老大带来麻烦,忍了。
  但就算这样,娘亲还是眼含警告,等宴席散了,她可得和娘亲好好说道说道老大的英勇和不凡,军队的后勤补给也需要娘亲多多出力! 
  接下来的宴席没有人再刁难闻人倾,只是闻人绿荷交代了她一些事情,诸如若有战报军情,会派人叫她来府上开会;军队若有什么需要,可以找郭校尉商议。郭校尉就是迎接闻人倾的那名校尉,全名郭少启。
   闻人倾一一点头。
   宴席结束后,她让虞初颜就此将所缺物资的册子交与郭少启,谈好有关细节后暂去裴正家里住一晚,明日两人再回营;她则就此返回军营。
  闻人倾利落上马,郭少启先前带领的那队士兵护送,只不过现在郭少启有事,遂以羡慕闻人倾有好狼好马的李玫和另一名士兵为首带队。
   闻人倾是策马远去了,但闻人绿荷、众将领、闻人家的人,则因这次宴请,各有心思。
    

给她点儿教训

  接风宴过后的第三日,闻人倾居然接到了闻人绿荷让她领兵上战场的命令,真是意外,她还以为那人会将她束之高阁呢。
   虞无恕同样感到意外,依照常规,援军是在主力大军对敌吃力或是不敌的情况下才会被派上战场,但就舞风和漫雨先前从泽州传来的消息,自战事爆发,两国的几番交战规模都不大,局势还远没到青国不敌的地步。 
  闻人倾轻弹虞无恕的脑门,叫他不用多想,不管闻人绿荷出于什么心思,这样的命令恰恰是她最想看到的。
   于是,军队开拔前往泽州,途中再次收到舞风和漫雨传来的消息,才知,燕军不久前投下战书,要在泽州城外来一场大战,推算一下时间,就在两日后。
   然而,她先前收到的军令,除了命她领兵上战场之外,对此事并未提及,莫非,她们是想亲眼看看她突然得知这场仗燕军将派出强大的兵力时,会惊慌失措?抑或是抵死都不上战场?
   就这个消息,她也能大概猜出闻人绿荷违反常规、突然命援军上战场的用意了。
   要不,她在众人面前知难而退;要不,她坚持上战场,却也在这场大战中受到教训。
   不得不说,她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这还要从镇西将军收到燕军投下的战书说起,众将领被召集来商讨着要派出哪位将领应战,出动多少兵力。
   商讨过程中,庞军师提出让闻人倾的骑兵上战场。
   这位庞军师正是接风宴上,闻人倾见到的那位身形肥胖、倒像个文官的中年女子。
   众将领对庞军师的提议感到惊讶,她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其一,并非完全让五千援军对抗兵力几倍之上的燕军,只是让其打头阵,其后步兵便会压上。
   其二,既然大家始终不明白老王爷此番派出仅仅五千援军的意图,不妨趁此机会探探这支援军的实力。 
  其三,当日,大家都已看到那闻人倾的轻慢无礼,只恐怕那五千骑兵会因她的指挥不当而白白丧命,不如借此让她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之后她必会有所收敛,也能告慰已故的将军。 
  众将领一听,甚为有理,此事便被定下来了。 
  副将闻人紫珠虽未表态,但并不认同众将领对闻人倾的轻看,曾在南郡的那一年,她就知道了这个侄女儿的出色,单从被她指教过的闻人静身上,便可知一二。
  至于庞军师做出这样的提议是否是出自镇西将军的授意,便不得而知了。
  大战前一日,众将领大多到达泽州,这场大战她们很重视。
  五千援军也在同日到达,此次闻人倾放慢了行军速度,以确保士兵行军途中精力不至消耗过多,休息一夜后就能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曾惊讶过这支持军行军速度的将领,在听说援军于今日到达泽州后,掐指一算,觉得这样的速度才是合理的,先前怕是弄错了。
  军队驻扎之后,闻人倾来到军帐开会。
  在众人眼中冷傲的她,在被告知明日大战的具体情况之后,还是以一个单音“嗯”表示她明白了。
   那波澜不惊的眼眸、冷淡沉稳的神色,让缓缓道来的庞军师温和的面容似有一瞬的龟裂。此女子当真是天不怕地不怕?还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无知到底?
   面对此时的闻人倾,闻人绿荷已经不止一次的眼含复杂了,几月前在京城的那次见面,她就因这个侄女儿入骨的冷漠和不露丝毫情绪的黑眸而怔住,明明不过十九岁的年轻女子,却为何让人看不出她的心思?
   一如现在,她还是看不出这个侄女儿此时在想什么。听到有关明日大战的详情,听到让她打头阵的安排,既不见兴奋,更没有惶恐,淡淡的应一声,就像明日不是去打仗,而是如吃饭睡觉般的平常事。
  这样的闻人倾也让她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气,“倾儿,打仗不同儿戏,明日切忌听清军令,该进攻时便进攻,该撤退时便撤退。”
  依照这些将领的商议,明日她打头阵,闻人彤率领步兵在后,战鼓若敲响撤退的命令,她必须撤退,闻人绿荷大概是怕她不服军令。
   她自然知道军人必须要服从军令,但明日她的“狼牙”军不会让镇国大军的军鼓有敲响的机会,这会是一场完全由她主导的战争。 
  尽管燕军明日出动的兵力不少于五万,若是持续拼杀下去,她的五千人马也会损失惨重。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士气”,而燕军、包括此时军帐内的将领,谁都不知道她训练出的五千人有着怎样的杀伤力。
   一旦燕军受挫、被震慑,失了士气,再强大的兵力也会在瞬间瓦解溃败。 
  对于闻人绿荷隐含怒气的提醒,她依然是淡声答应着。
  同在军帐中的闻人彤还没来得及问娘亲为何不让她手下的骑兵打头阵,而让毫无经验的闻人倾领兵上阵,但看来此事已成定局,但愿明日的首战不要打的太难看,影响了后面的战斗。
  似乎认定闻人倾的骑兵只是明日大战的“开盘小菜”,抑或是自信青国的骑兵比燕国的出色,在嘱咐她切忌听军令行事之后,众将领商谈的重点落在了步兵交战上。
   特别是明日燕军主将——威震燕国的老将丁晗,很有可能露面,即便她不会亲自上战场,但她一手调/教的女儿丁宛然怕是会和闻人彤对上。
   此外,丁晗身边的谋士暮秋和心机深沉、谋略过人,她们这一将一谋,可谓是镇西大军最难对付的人。
  于是,众人一边分析着暮秋和擅长的战术,一边又细数那对母女擅长的招数,镇西大军要以什么样的战术应对?闻人彤若是对上其中一人,最起码对对方的招数心中有数,到时再灵活应对。
   一旁倾听的闻人倾未发一言,不过有关敌方将领的有用信息,她都记在了心上。虽说恕也曾和她说起过老将丁晗和谋士暮秋和的战绩和擅长,但毕竟没有同这二人有过交锋,而军帐中的这些将领不同,她们大多是与这二人有过正面交锋的。 
 军帐会议结束后,闻人倾带领手下的几个指挥站上了城楼,观察明日要交战的战场地形,立于五丈高的城楼,视野之下一马平川,但土地呈红褐色,延伸至远方红艳的晚霞处,交相呼应。
   这般以红为主的美景,明日还会渡上一层血红。她终不是良善之辈,为了给心中之人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她不介意手染鲜血。
  站在她身边的几人,心腔内热血沸腾! 

血染边疆
  
   次日巳时,城外原本空旷无的平川被黑压压的燕军取代,上绣硕大“丁”字的军旗高高竖立于燕军阵前。
   这边城下,五千骑兵与三万步兵分列左右,军前竟竖立着两杆军旗,一杆“狼牙”,一杆“镇西” 
  狼牙旗在行军途中并未展露,这是首次现于世人面前,
   不同于大多军旗惯用红、黄、蓝等颜色的布料缝制,“狼牙”旗以黑底白字的冷色调直直闯入人们的视线,带着清冷和一丝死亡的气息。
  也不同于大多军旗上绣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