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凤仙指了指孟斐寒:“娘,他叫孟斐寒,以后是我们家的护院,我以后有可能为了生意东奔西走的,这卖身契就放到您的手里,他以前有武功,在家做个护院或者粗活什么的倒不错。”
李云却蹙着眉头道:“凤丫头,你爹成日里往地里跑,家里再住个男人,无亲无故的,我的名声,你大姐和你的名声,这是都不打算要了?”
杨凤仙也才想到,平日里杨家孝都是往地里去的,到时候杨全喜又要跟着杨翠菊一起去县里的新铺子,这样的话孟斐寒跟回来反倒是不好安排了。
见着杨凤仙为难,孟斐寒主动开口道:“姑娘,我看这地方临近山脚,我倒是可以在山脚下或者山里随便搭个棚子就能住,到时候也可以帮着老爷去地里做活。”
☆、第229章 再一次的乔迁酒
第229章 再一次的乔迁酒
杨凤仙头一次觉得,自己家盖起来的两层小楼也不够用了,至少得起个前院后院隔开才好,到时候杨家孝也不用去地里做活,雇上几个佃户长工的,只用他时不时的去看看就行。
但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安排孟斐寒的住处,杨凤仙想到半山腰上有一处猎人住的小屋子,之前裴逍遥还在那儿待过一段时间,便想把孟斐寒安排到那里去。
可话一说出口,裴逍遥却是第一个反对的:“现在已经到了农闲,肯定有不少人会去山上打猎贴补家用,那小小的屋子若有人长期占用,肯定会落人埋怨,咱们后院有仓库,不如先让他去住仓库吧,收拾一下也能住人。”
杨凤仙一想也是,村子里不少人都会趁着冬天去山上行猎,指望着打到大些的东西,好换钱过个好年,亦或者是给自己家人改善一下生活,这个时候去占着那小屋子,明显是个不讨好的行为。
于是杨凤仙便同意了裴逍遥的话,让孟斐寒去住了仓库。
只这仓库是孟斐寒自己打扫出来的,毕竟他的身份只是护院,不可能让主人再去把他当客人看待。
睡觉的地方也只有一层床板,就这还是杨凤仙之前多买出来的备用的,也好在家里有多余的新褥子,铺上之后倒是也不觉得凉。
就这样简陋的条件,孟斐寒已经十分满足了,不管是之前那亡命天涯的前半生,还是在人牙子手里讨生活,能像这样安安稳稳睡一觉,简直就是奢望。
而后杨凤仙便考虑着,要不要把附近的地也买一买,干干脆脆的起一个三进的院子,可后来一想,这还不够麻烦的,所以便只打算起个二进的院子,到时候在县里的生意若是做的好的话,可以直接去县里买房子,这里就当个别院住。
这样想着,杨凤仙便又去了村长那里,她家的地段算不上顶好,周围的人家也不多,但零零星星的也有几家。
她便请村长作为中人,把附近几家的房地契都买了下来,又允诺他们会给他们出拆迁补偿金,赔偿他们的一些损失。
那些左邻右舍本就和杨凤仙家处的不错,杨凤仙虽然家里发财了,但也从来没有仗势欺人过,从来都是与人为善,再加上补偿的钱已经足够他们安安稳稳过个年,所以几家人便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杨凤仙便一不做二不休,风风火火的雇了人,把自己家院子拔了,里里外外的连着那新得的地,起了一个青砖红瓦的二进小院子。
这院子分前后两院,中间由一个拱月型的小门连接着,杨凤仙和李云,杨翠菊住在后院,裴逍遥,杨全喜和杨全福都住在了前院。
虽说是前后院,但还没有大到从前院到后院需要走上一刻钟的地步,只是前后院的隔断做的更加明显了。
而杨家孝现在也被能被人称上一句“老爷”了,只是他从来也不愿别人这样喊他,只觉得原来直接大咧咧的喊“杨老三”更为亲切。
因着雇的人多,所以这院子只花了半个月就完工了,再加上熏晒几日,择了个良辰吉日,杨家孝便又办了乔迁酒。
不过短短几个月,杨老三家的房子翻新了两次,第一次虽说是因为赵月红把房子给烧了,不得不盖新的,可那时的房子已经算得上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了。
可这次的新房子更不一般,一进二进的,已经算是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有的规格了。
可村民们因为杨家孝一家一贯以来的好口碑,并没有多少人表现出嫉妒,因为杨家孝每次盖房子也都是请的村里人,农闲时分,又是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的很,所以杨家孝的价钱就给得格外高。
一方面是这个时间不管是城里还是村里,用工的价格都会提上一提,更何况大家都乡里乡亲的,价钱给的高,干活就格外的卖力。
这次受邀来吃席的大多数是帮杨家干过活的,拿着杨家给的银子,吃的席面又比过年还要好,所有人都心里美滋滋的,除了……
杨家孝的亲娘,赵月红,和杨家孝的亲弟弟,杨家礼。
赵月红满脸嫉妒的看着那青砖红瓦,大红灯笼,那格外雅致的木雕花,大方古朴的木家具。
她不满的嘟囔道:“儿子发达了,老娘丢过墙,最后还是媳妇享福,哎,我真是个受罪的命哟!”
正好杨国祥坐在她的旁边,听到了她的嘟囔声,一烟袋锅子砸过去,赵月红吃痛,怯怯地看了他一眼,便不敢在言语。
而后便是杨家礼,可他毕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只一双眼睛闪着阴戮的光芒,看起来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实际上他的心里对杨凤仙,甚至杨家孝都充斥着满满的恨意,就是因为杨凤仙那天的一句话,那周文书便真去找了他闺女杨巧儿,不知和她说了什么,巧儿竟然真的闹着和夫君和离,去给那周文书当第十九房小妾去了。
这下花兰草娘家可炸了锅,本来花兰草为了自己闺女过得舒心,特意选择了自己娘家一个远房侄子,就是为了亲上加亲。
可现在杨巧儿为了荣华富贵抛弃了这位远房侄子,本来他对杨巧儿也是十分疼宠,这下可就扎了心窝子了。
因着这家住的也不远,便着实的上门大闹了几场,指着他的鼻子骂嫌贫爱富,卖女求荣,连已经出嫁的闺女都不放过。
这让他一度都不敢出门,就怕面对其他人鄙夷的目光,而这次还正是因为杨家孝的乔迁酒,才会出这一次门,事实正如他所预料,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不对劲。
杨家礼心情更不好了,便直接又闷了一口酒,深深地叹了口气。
也好在杨巧儿跟了周文书之后枕头风吹得好,他也确确实实的得了些好处,比如说明年春试的试题……
今年秋试的时候他又落地了,不过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县长的得力助手周文书,更巧的是这周文书虽然能干,却又有一个最明显不过的弱点……好色。
于是杨家礼便动了把家里唯一一个没有出嫁的姿色尚可的侄女,杨凤仙卖出去。
☆、第230章 除夕
第230章 除夕
可杨凤仙比他想象的还难搞定,他本以为聘礼高一些,再请赵月红去闹一闹,这事儿便万无一失了,哪想到杨凤仙能把他自己的闺女给卖了。
不过也好,至少巧儿现在过的日子比之前是强了不少,吃香的喝辣的,平日里买个脂粉首饰的钱都不知道有多少。
这样看来,巧儿改嫁也不是多不好的事情,起码于她于己,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等到他过了春试,成为了秀才,再考一把成了举人老爷,哼,杨家孝,杨凤仙,你们会为之前的愚蠢付出代价!
杨凤仙里外穿梭着招呼客人,孟斐寒则是在一旁倒酒斟茶,杨凤仙这次特意请了春风楼的大厨来炒菜,这排场可是不一般,又让韩秀梅和韩枝儿二人操持着,杨家孝和李云倒真像大家的老爷夫人似的,只和人寒暄着,什么活都不操心。
有乡亲问起来她家突然出现的这些陌生人,李云只低调的说是杨凤仙买来的下人,并没有多说。
可就算是这样,李云还是收获了一大批的赞叹声,无外乎不是夸奖她姑娘能干会赚钱,若是夸她,李云可能还会推脱两句,可夸奖的是杨凤仙,李云倒是难得不低调的接受了。
眼看着还有不到半个月便过年了,新宅子建好了,杨凤仙也不好一直把自己的人放在顾清宴那里,便差人知会了他一声,也把齐大齐二接了回来。
这酒席办的热热闹闹的,所有人都在夸赞着杨家孝和李云有福气,却默契的不提赵月红几人。
也对,赵月红从小对待杨家孝最不亲近,可杨家孝现在反倒是最出息的一个,虽然这种出息也是因为他的女儿。
酒席办过后,杨家一大家子人便又都住进了新房子里,齐大齐二和孟斐寒跟着裴逍遥一起住在前院,韩秀梅母女则是住在后院。
李云还是不习惯被人服侍着过日子,杨凤仙索性也就由她去了,但韩秀梅母女也是既有眼色的,那些脏活累活全都抢着干完了,李云便只能成日里绣绣花,侍弄侍弄花草什么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年货虽然之前也有置办,但一盘算还有许多,李云便成日里带着韩秀梅去镇上,挑挑拣拣的买些东西,还带着齐大齐二帮忙拎东西。
买了几只活鸡活鸭,大鹅和几尾鲜鱼,又置办了新衣裳,鞋子,首饰,买了画着胖嘟嘟福娃娃的年画,还有柑橘,瞰果等寓意着吉祥如意的水果。
杨家孝带着杨全喜和杨全福去净面理发,杨凤仙母女则是去挽面。
买好所需的东西,又让裴逍遥写了春联,转眼间便到了年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被称为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李云虔诚的贴上了灶王爷的画像,杨凤仙新奇的看着,灶王爷的像上还写了这一年的日历,上面还写着“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和“一家之主”的文字,表示了灶王爷在各家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后李云又在两旁贴上了“上祭灶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这对联浅显易懂,杨凤仙便知道是祈求上天保佑一家平安的吉祥寓意了。
到了二十四这天,一家子便开始掸尘扫房子,准备开始年前的大扫除了,这一天不论主仆,就算是裴逍遥都陪着一起动了手打扫。
可这厮就连打扫房子都和别人不一样,他和杨凤仙被派去了打扫仓库,裴逍遥拿着拂尘掸着灰尘,一边还对杨凤仙说到:“凤丫头,你知道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句话的来历吗?”
杨凤仙原身的印象中,过年便只是闻的菜味好闻了些,干的活更多了而已。
哪怕是她的前世,过年也只是和外婆两个人清清冷冷的过,她从小便不愿意和别人玩,只自己放上一只小小的烟花,便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
眼下的日子过得好些了,杨凤仙便想努力忘记以前那些不美好的回忆,主动问道:“是因为什么啊?”
裴逍遥见她有兴趣,便头头是道的解答道:“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说法,因为尘土的尘和陈旧的陈同音,新春扫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也有把一切穷运,霉运,背运和晦气都统统扫出门的意思。”
杨凤仙点点头,夸奖道:“表哥你好厉害,怪不得你能做先生呢!”亏她还是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于这些国学的东西,她还真的是并不擅长。
而后的几天,一家子又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