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生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早赶着牛车到县里,找了官媒王媒婆一起到师父家,他家现在就剩他自己一个人,连个远亲的长辈都没有,凡事只能他自己出头,肯定会有礼数不周之处,这点也只能让师父家体谅了。
  两人到师父家后,双方都是一通含蓄,因为事先都说好了,双方很快互赠礼物,林亦送的是一支白玉簪子,雪亮剔透,这支簪子林秀才说是他娘留下给林亦娶媳妇用的,所以今天林亦把它拿出来,也是圆了她为人母的心愿吧,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女方这边的回礼是平安扣,质地致密细润,颜色晶莹剔透,一看就是上品羊脂玉,互赠完礼物,进行下一步问名,主要是交换生辰八字,然后请阴阳先生推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这也是走个形式,他师娘早就把他和程慧娘的八字算完了,据说是卦象大吉,说程慧娘是旺夫之命,林亦当时听了呵呵直笑,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回她师娘的话!
  等都弄好后,双方正式定亲了,一会跟官媒去衙门,把婚书办理就可以了,(烨朝成亲必须办理婚书,如果是纳妾当然不用了,这也是烨朝对于女子正室地位的一种保护吧,有婚书不可无故休弃,对于女子的嫁妆也有保障。但是现在农村还有很多为了省下那十文契纸钱,不办理婚书,这样要是出事只能女子受伤害,没有律法会保护你。)
  林亦和师父还有官媒一起到衙门办理了婚书,双方各自拿好自己的,把官媒送走后,林亦也跟师父告辞:“师父,那我先回去了。”烨朝这里定亲后就不能见面或随意登门,只有到送聘礼时或年节礼时,林亦才能来。
  程捕头点点头,拍了拍林亦的肩膀:“去吧,在家安心准备院试,需要什么告诉我。”现在看林亦是越来越满意,这以后就是他半个儿子了呵呵。
  林亦点点头,赶着牛车回村,对这次的院试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除了字以外!估计这会成为他永远的痛,经过三年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林亦倒是感觉他的字有些进步了,至少比程刚写的好些吧!程刚今年终于考过县试,要跟他一起考院试,正好他俩也有个伴。
  想起程刚考上童生在他面前得瑟样,显摆他考了第四十名,比林亦足足靠前了十个名次,林亦只给他一个字“哼”没理他转身就走了,比他晚考上了六年,才提高十名有啥好显摆的。
  想着刚刚师父问他如果考上了,这次加开恩科参加吗,这个他还是等着看他院试的成绩出来在决定,要是名次靠前,那是一定要参加的,如果名次靠后,那就要斟酌斟酌了。去年有院试,如果错过这次加开的恩科,还要等两年后才能考院试。
  这是仁宗登基十八年来首次册立太子,太子为储君,是要经过长时间观察的,烨朝传统所有皇子出生即封王爵,并赐下封地,封号是以封地名为封号。
  在皇子们未成年时,都是在皇宫里统一接受教育,皇帝会聘请极富盛名有学之士为老师,教授他们学业,太子会在皇子们成年时册立。
  如果你已经成年了,去往封地了,那也就是说你跟太子位无缘了,好好当你的太平王爷就好了,顺便做好督查职责,看好地方官员有无重大劣迹,林亦觉得皇帝就是这个意思。
  烨朝册立太子“立长、立嫡、立贤”为原则,所以按照皇室这个教育方法,就是每个皇子都有机会,出身不好可以往“贤”上发展啊!如果你在成年之前都没有表现出帝王之相,结果就是乖乖去封地吧!
  而太子烨轩是当今赵皇后所出,立嫡名正言顺,从小天资过人在民间名气很显,被册立为太子也是众望所归。
  程捕头拿着婚书回家,林氏和程刚都在堂屋里等他,看就他女儿没在,他都懒得问怕被气到,把婚书拿给林氏。
  林氏拿着婚书激动的流下眼泪,忙用袖口擦了擦,可别把婚书弄湿了,这些年她这心里苦啊,就担心她家宝贝闺女嫁不出去怎么办,虽然跟亦哥儿有口头约定,但是也没有这张婚书,能让她把心放下来。
  她每次出去跟县衙里的夫人们聚会,看着他们议论这家小姐好,那家姑娘适合做儿媳妇的,都自动把她家慧娘给屏蔽了,她这个气啊,至于吗又不是要让你家儿子娶,一个个这样,背地里说不上怎么编排她的慧娘呢。
  哼这回看他们还敢说她家慧娘没人敢娶不,等亦哥儿考上功名让他们羡慕去吧,竟然嘲笑她,说她是为了能让女儿嫁出去,才说她家慧娘有旺夫命格的。
  程刚也很是高兴,她姐嫁出去了,就该轮到他了,天知道跟他同岁的儿时伙伴有的都当爹了,就他一个连亲事还没着落呢!
  他姐就是他成亲路上的一块拦路石,她姐不让开,他就别想往前走一步,哈哈这下好了,以后他姐的事,就让林亦去操心吧,他们家算是解放了。


☆、第 35 章

    林亦家这三年来,也发生不少事情,比如他家又增加了200亩地和一座宅子,是田地主家的,那年田地主把地佃给杨树村的人,把新安村的村民都给得罪了,最后还和杨树村闹掰了,结果第二年没有人佃他家的田地,影响了春耕损失惨重,后来听了他儿子的话,想把地和宅子卖了去昌河郡府,据说他儿子在昌河郡府一家大商号当管事。
  林亦当时听到他要卖地时,就让里正做了中间人,把地和宅子都买了,现在他买的田地主家地,佃给村里人了,等明年他那1000亩地到期了,就从全家手里把地收回来,也佃给村里人,他比别人少收一成租子,一共地租收四成,粮税他缴,这样他们也能多些收入。
  当然了如果到时候村里人,要是太忙佃不了那么多地,他就雇长工。
  最让林亦高兴的是,今年新安村种的230亩枸杞树,今年春天竟然都挂果了,虽然头年头次挂果收获少,但是卖的价钱还是让大家兴奋不已。
  具体的采摘、晾晒、买卖、林亦都没有参与,都是里正和江南他们几个弄的,现在新安村村民,对于里正和这几个小子都非常信服,特别是里正声望最高,大家都非常感激里正。
  当然还有他,想到这里林亦摇头笑了笑,村里对感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时不时给他送些山货,或者去他家,问他有啥活计要帮他做,所以他家现在还有些人气了。
  林亦大概算了下,开春时每棵枸杞树收获干果八两的话,按一亩地两百棵树算,那就是160斤,头次挂果质量肯定不行按照200文每斤算是32000文,每家一亩地收入都在32两银子左右。
  所以现在新安村,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今年夏天村里大多数人家,都盖起了青砖瓦房,现在走在村子里,时不时都能闻到炖肉的香味,孩子们和大人的衣服,也都不是满身补丁的那种衣服了。
  现在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像以前苦着张脸了,这样很好,不是吗。
  里正今年用那十亩枸杞树卖的钱,修缮了祠堂,还把村里的路修了,在祠堂空地附近,盖了座私塾,打算在秋收后,请个秀才回来,好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
  现在那座宅子住着,这两年带回来的手艺师父,林亦让他们做些成品,当教学模型,也让他们想一套教学方案,到时候大家一起商讨下可行性。
  也让他们绘制教科书,由浅入深的模式创作,这两年大家努力还是有成果的,最少教学用的书,整理的差不多了。
  而且他们可能也是无聊,毕竟这两年也没什么事做,就制作了很多教学模型,有些东西你都没想到,他们都弄出来了,而且各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样的人物放在现代,都是宝贝级人物了,可是他们在这里唉,想起他们的经历不由一阵唏嘘。
  烨朝阶级划分:分为士民,农民,工民,商民 ,贱民,士民就是通指已经考取了功名的人,林亦现在还不算,考上秀才后就能进入士民了。
  农民泛指本分种地的良民,工民就是手艺人,这样的人都被列入工匠之列。
  商民就是指经商的,只要规模到了朝廷限制的标准,就会被定为商籍成为商民。
  烨朝对于商民在科举考试上有诸多限制,比如院试时考卷同样评分,则是会优先录取士民或者农民,报考院试的商籍考生,要找到癝生保结,还要同是商籍的五个童生之间互保,而士民和农民就不用保结和互保,只要你取得童生资格就可参加院试。
  贱民就是那些犯下重罪被贬入贱籍或卖身为奴的人统称贱民。
  江里正现在正走在村里新修的路上,走在上边既平顺又舒坦,在不是以前走在上面,不注意都会崴脚的路了。
  两边的人家再也不是那些看上去,都快要坍塌的土坯房了,都盖上青砖瓦房了,不自觉脸上扬起了笑容,这些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林亦,本来他想在村里大肆渲染的,不过被林亦拒绝了,还让把功劳都按在他身上,唉江里正对此心里很是愧疚啊。。。
  走到刘老汉家听到一阵吵闹声,不由皱起了眉头,这刘老汉也不知道一天想啥都,别人都盖房子就他家不盖,这一排排的青砖大瓦房,中间就夹着他家这土坯房,真是太碍眼了。
  连家里都管不好,整天吵吵闹闹的,即使在不满意,都到门口了,也得进去看看唉。
  小陈氏在院子里坐在地上哭喊着:“这日子没法过了,公公婆婆太偏心了,为了小儿子连这个家都不顾了啊。。。”
  刘老汉正拿着旱烟吧嗒吧嗒抽,那张苍老的脸上满是无奈。
  老陈氏也在一旁抹眼泪,小儿子今年刚成亲,还没分家,今年又要考院试,但是她觉得大儿子也没错。
  刘长根一脸不满的蹲在地上,一点都没有阻止他媳妇的意思,这也是他的想法,不能在让他爹这么弄了,都是儿子凭什么总让他们吃亏啊。
  刘长盛一脸激动嚷嚷道:“怎么的,等我考上功名了,这些算什么,你们就是没个眼界,就这样看我以后能拉拔你们不。”对他大嫂非常不满,他媳妇吓得在屋里都不敢出来了。
  江里正进来看没人注意到他,咳嗽了声:“刘老哥你家要怎样啊,你听听现在全村就你们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像什么样子。”
  说完走进他家堂屋,坐在中间的椅子上:“都进来说说,到底要怎么样。”刘家人进来后都不吱声了。
  江里正气的笑了:“得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我走了,算我多管闲事。”说完起身刚要走,被刘长根拦住,又坐下听刘长根述说他们家的矛盾。
  得,归根揭底还是钱闹的,刘老汉他们家还没有分家,今年枸杞树赚钱了,今年夏天时给刘长盛娶媳妇就没盖房子,刘长根两口子以为秋后盖呢,结果今天听他爹说剩下的银子要留给刘长盛考秀才用,今年不盖房了。这一下长根两口子压制了几年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听完江里正叹了口气,这事也是老哥他做的不对,哪能为了小儿子,这么委屈大儿子啊,这一是不公平,这二他也能理解刘老根的想法,想让他们家出个秀才,甚至举人,以后他们家也能成官身。
  摇了摇头:“老哥你说吧。”刘老汉磕了磕烟袋杆深深的叹口气:“分吧,里正你帮着主持下吧,家里的东西分成三份,以后我们老两口跟着老大过,不过这次我们老两口分到的银子,都给长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