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做的就是攒钱,读书,哎如果要娶程慧娘,还是要进一步好些,秀才的功名可不行了!
不要问他为什么,现在就觉得孝期过后,就会娶程慧娘了,因为程慧娘还是那种,说一不二的性格,既然她提出来了,而你也答应了,这事就要这么办。
而且她那边,所有的阻力,她自己都会解决!
这样虽然会显得他很没用,但是她就是这样的人!当然林亦更不敢反悔,他要是敢反悔的话,他也就在这古代待到头了。。。
当然他也不会这么干,等他出孝时,程慧娘都十九了,他也干不出耽误人家三年,却反悔的事。
想到这里,林亦深深的叹了口气,突然又有些感伤,在现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找个能疼她宠她的男人,组建一个家庭,简单幸福的过一辈子。
这个梦想现在没有办法实现了,但是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她曾经想嫁的那样的男人。。。一定会,他想把这样的梦想用他现在的身份完成,这样让林亦仿佛觉得是前世活过的人生一种延续。
林亦把晾晒好的天麻收了起来,明天十五青山镇有集市,正好拿到镇上卖了,再买些其他的东西。
林秀才生病以后,林亦为了能让他补充营养,特意在田地的东面,靠近山边的地方,挖了个小池塘,不大就几个平方大小,用来养鱼用。
林亦一开始,就放里二十条鱼,后来它们产鱼子,长出了不少小鱼,林亦就把它们都留下来养着,挑大的给林秀才补身体。
大的没了,林亦会在往里放大鱼,这样快到冬天时,也有几百条鱼了,冬天池塘上面结了厚厚的冰层,想吃鱼时林亦会把冰层敲出一个洞来,用网捞出鱼,这样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鱼了,这在大冬天里真的是种享受。
林秀才每次到冬天,吃到他做的鱼汤,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所以林亦知道林秀才,也是很爱他儿子的,只是不怎么会表达,平时都是冷冷的,也不说什么关心的话。
但是他对于给儿子的安排,每每想来都是非常用心良苦的,儿子身体不好,就让他去学武,发现儿子不怎么想走仕途,也不逼迫,只是很用心的引导他读书。
对于儿子喜欢,做一些女人会做的事,也不发表意见,只是对林亦说你喜欢就好。
在林秀才身上,林亦确实感到了,父爱如山,父爱的厚重,他不表达不代表他不关注你,不爱你。
他给予你尊重,让你做喜欢的事,给予你选择的权利,父爱只有细细品味才能读出来。林亦真的很感激他,真的很幸运不是吗。
林亦看了看池塘里的鱼,这样发展下去,过冬的鱼就够了,捞出条鱼,今天晚上做个清蒸鱼吧,好久没吃了。
林亦把鱼拿到厨房,把鱼杀好刮鳞,刨肚去肠用水冲洗干净,在鱼的两面各切了三刀,撒上盐,和林亦自己做的料酒,先腌制上。
林亦又切好葱姜后,把灶上生好火,往锅里放好水,又在灶里放了把柴,把水烧开,这时鱼也腌制好了,把鱼放到盘子中,把葱姜摆到鱼身上,放到笼屉里,这样蒸十分钟就好了。
等鱼蒸好了,林亦把蒸笼放到一旁的案几上,把锅里的水掏干净,放上油,等油热了,把刚刚准备好的花椒大料,还有干辣椒放进去,林亦自己还是喜欢吃点辣的,不能吃太辣的,只能吃微辣的,这样胃口会更好。
等锅里油出香味了,林亦把油捞出趁热浇到鱼身上,闻着香味林亦就觉得好吃,他喜欢做饭,做出美味的东西能让他有种幸福感。。。
☆、第 7 章
十五这天林亦卯时初起来,在院子里反复把拳法练了几遍,洗漱好,把昨晚的剩饭热了,吃完饭套上牛车,把天麻放在车上,又拿了两个西瓜放在车上。
现在是七月份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基本上村子里每户人家都会在菜地里种一垄地或两垄地的西瓜,家里都能打打牙祭也能给孩子们解解馋。
林亦也种了西瓜,没种在菜地里,而是把西瓜种在田地的最北面的山崖下,林亦家的地在山坳里有十亩良田,这是上了地契是要交粮税的。
十亩良田的边上,还有一些乱石地,一直到崖壁下有两米的距离,这个是当初买地的搭头,也是上了官契的,不算荒地,不用纳粮税。
虽然田地距离崖壁,才有两米的距离,但是是呈环形状的,除了到林亦家后院,出口那里不能算,算下来也有将近两亩地的面积了。林亦把这里的乱石地都整理出来,不能种粮食,专门种果树和一些瓜果。
果树都是他从山里挖回来的,都是一些长的特别好,结的果实多,又好吃的,有枣树,山核桃树,苹果树,梨树,山楂树等都有,还有几颗老茶树,记得林秀才看到他挖这些树回来时,看他的眼神哦!
从那以后林秀才,就不过问他的事了,只是在读书方面指点指点他。
林亦特意把北面崖壁下,那块地整理出来,专门种西瓜和香瓜,这里的阳光照射充足,长出来的西瓜和香瓜会特别的甜。
把门锁好后,赶牛车出门,顺着东边的小路一直走一会,就能到去镇上的官道了,现在天色刚亮,已经有村里人,陆陆续续的背着,要卖的东西,往镇上集市里走了。
赶牛车到镇上要半个时辰,走路就要一个时辰左右了,一路上林亦碰上,村里的老人小孩会让他们搭车,年轻的或壮年或女子,林亦只会打声招呼。
对于林亦的行为,村里人都已经习惯了,知道他的品行好,为人和善,孝顺,对老人和孩子很照顾,所以林亦自己都不知道,他在村里很有名望。
到了镇门前把老人孩子放下,他们要在这里等他们的家人,林亦就直接赶车进镇里,到了保康堂药铺,林亦把牛车栓在旁边的柱子上,扛起装天麻的袋子,进了药铺。
店里的伙计对林亦都很熟悉,看到林亦进来忙迎了出来,“林公子您来了”说完忙把林亦扛着的袋子接了过去,“您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啊,还挺重的。”
“是天麻,你们掌柜在吗,让他帮我看看,我晾晒的天麻药性如何。”伙计听了连忙让另一个伙计去里面叫掌柜,“您一早赶来也累了吧坐下歇歇,桌上有沏好的茶水,您喝点润润喉。”
林亦听了笑道“行,我一会就过去做,我先把车里的西瓜拿出来,我自己种的,给沈大夫尝尝。”
伙计忙哎呦声“您歇着我去拿”。
林亦笑笑同意了,坐下倒了杯茶,喝了口,就放下了。
这家保康堂林亦常来,也不是常来卖药材,以前林秀才从县城回来后,一直是找保康堂的沈大夫给看病的,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到后来他为了生计上山采药,来保康堂卖药材,还是沈大夫指点他如何晾晒药材能保留药材的药性。
这个时候林亦知道沈大夫是不在的,现在还太早才早上七点多,也就是晨时初,沈大夫一般要辰时末才来,也就是9点左右,那时候才开始有病患上门。
掌柜是沈大夫的族弟,长的白白胖胖笑起来很和善,热情的跟林亦打招呼“林公子有好些日子没见了”“是啊家父出殡后还是头次来镇上”掌柜的又是一阵安慰林亦!
“唉不说这些了,我看看你晾晒的天麻”“好您看吧”说完林亦把袋子打开让掌柜的看。
掌柜看过后“不错啊晾晒的挺好药性都保留住了,我给你定一百八十文每斤收,你看行不。”
跟他估计的差不多,点了点头“行,你让伙计称下吧。”伙计听了把天麻放到称上称了称“一共二十三斤”掌柜听了到柜台后,拿起算盘开始算。
林亦看着在心里也算了下是四千一百四十文,果然看掌柜算完了“林公子天麻是二十三斤,每斤一百八十文,一共是四千一百四十文,我给您四两银子一百四十文可好。”
林亦笑着点头同意掌柜说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现在手里有五两银子了,有钱心里就不慌了,烨朝的银钱兑换是1000文为一两银,十两银子为一两金子,以此类推。
拿好钱跟掌柜告别后,林亦赶车到集市,现在集市上已经很多人了,把车拴好后,先奔着杂货铺买了几个陶瓷罐,他想腌制一些咸菜,买好后就到集市摊位上买了些小黄瓜,还有芥菜头,看鸭蛋卖的不贵又买了100个鸭蛋,家里没鸡蛋了,就又买了30个鸡蛋,买完这些看天色也快中午了,还不怎么饿,林亦决定赶车回家后在吃饭,能省就省点!
☆、第 8 章
回家后林亦把东西放到厨房,他家的厨房当初盖房子时,林亦画的图纸,让泥瓦匠和木匠按照他画的图纸建的灶台打的柜子和面案等。
厨房盖得是倒座房,在正房后面接的宽四米,长度跟正房一样长,所以他家的厨房是细长的,特别大,跟别家的不一样,比如人家是不会这么浪费材料,把厨房弄得跟正房一样长。
厨房的最东边林亦设计成了洗漱间,向北开门就是院子,离着水井近,取水比较方便,还有个门直接开门就是厨房,这样取热水也很方便,洗簌间里当初林亦设计时就想弄个淋浴。
但是烨朝这里就没有洗淋浴的习俗,大家都是洗盆浴和擦洗为主,当初林亦是特意跑到铁匠铺,跟铁匠师父沟通,后来觉得成本有点高,因为这里的铁打出来的东西还是会偏厚,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仅很重还贵!
最后林亦又找了个专门做浴桶卖的木匠,让他做了个椭圆形的浴桶,底下留个出水孔,在出水孔那里接一段木管,又在木管中间按了个木阀,这样一拧木阀,水就下来了,不用时在拧一下就关上了,中间和喷头之间是用不漏水的皮子做的软管,喷头还是让铁匠打的,虽然很粗糙,但是最起码能够洗淋浴了。所以浴室东墙边做了木架,上边放着个大浴桶,底下也放着个木桶,怎么看都是怪怪的。
洗漱房出来不远有个灶台,是东边卧室的灶台,灶台是直接对着卧室的炕烧的,如果这里不开火,灶台的旁边还有个口,是火炕口,平时都是用青砖堵着,这边灶台不做饭,可以用这里烧火炕,往里添些柴火,一会就能热很方便。灶台右面就是一排长长的架子,林亦用它放一些食材,然后是面案,面案旁就是对着林亦房间火炕的灶台了,厨房的最西面,林亦用来放一些干柴。
林亦用清水把芥菜头洗好,放到坛子了,撒上一层盐后用木棍搅拌,把坛子挨着北面墙放好,腌制芥菜头,要每天都要放点盐搅拌,一直到腌制出味道,做这个是为了过冬时吃的,那时候根本没什么菜,用它做点老虎菜也挺好的。林亦把黄瓜洗好,放盆子里撒盐,把黄瓜水分杀出来后,把水倒掉,反复洗了两遍,拿了块青石压在黄瓜上边,放在一旁剩下的明天再弄。
林亦现在都是在晚上读书,现在白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也就晚上有时间读书,主要还是背四书五经和看些经义注解,等到了冬天就好了,没事了就要努力读书了,要不然天天这么忙,他是不可能考上秀才的,读书这东西啊不进则退,几天要是不碰书本,就感觉生疏了,时间长了以前记下的东西也会忘记的。然后就又要从新看,所以林亦现在每天不管多累都会坚持读写一个时辰。
下午林亦吃完饭休息会等不太热了,走到香瓜地这里,蹲下把那些长的大,完全熟了的香瓜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