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重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徒不悔!”看贾赦说的坚定,几位高僧都心生感动,纷纷表示定要为贾代善举行祈福法会,将贾赦的信念传达给佛祖。

    贾赦受贾老太太的影响,对佛家了解挺多的,知道一场法会并非轻易能够举办,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他有心要拒绝,但是实在心忧父亲,到底还是没有拒绝,他心里感念几位高僧,心中决定等父亲回来一定要好好捐献些财物感谢相国寺。

    几位高僧不顾贾赦的推拒,执意将他送到了山脚,目送贾家的马车离开,方才上山。

    “寺里的香客们都离开了吗?”回到寺里,慈沅和尚将事务僧唤来,听说已有人陆陆续续离开这才放心,毕竟人太多,不小心发生踩踏事故也是很麻烦的。

    “主持师傅,听说几位师叔有意为贾居士举行祈福法会?”事务僧缘行是慈沅和尚的亲传弟子,一直负责寺院里的俗物,是寺里公认的下一任主持的人选。慈沅有意培养他,很多事都放手交给他做,这一次贾赦前来上香,一切安排都有缘行负责,待贾赦发下宏愿,引来众人香客,引导香客安全上香的事情也有缘行负责,因此劳累一天的缘行面露疲累,却还是强撑着询问师傅有关祈福法会的事。

    缘行本以为按照寺中惯例安排已经够了,所以才在这时提起,好做安排,却没料到师傅还有别的想法。

    “延请京城附近有名的高僧一起参加祈福法会?师傅,这……何至于此?这也太铺张了?”缘行很犹豫,贾家固然是一等一的勋贵世家,可比贾家更甚的还有不少,除了皇家,相国寺还从未如此兴师动众过,贾家又有何德何能能破这个例?

    “贾家是不至于,但是皇家呢?”慈沅和尚一眼就看出了徒弟的想法,轻笑着问他。

    “皇家?”缘行不解道:“这与皇家有何干系?”

    “缘行,你入寺已有三十多年了,接手寺中事务也有将近十年,你来说说为何道家在当朝能压住我佛家?”

    提起这个缘行便有些愤恨不平:“不过是他们更得皇家喜爱罢了!整日勾引着皇帝炼丹求仙,长生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那你再说说皇帝喜爱道家,却为何道家压不下我佛家?”

    这回缘行多想了一会,这才道:“应是后宫妃子和贵族妇人信奉佛教的缘故。”

    “正是,所以自大青建朝以来,道家虽然一直压在我佛家头上,却无法全面压制我佛家,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平衡。这大约也是皇家希望看到的结果。这么多年来,佛家一直希望能够摆脱道家压制,跃居第一,可一直没有机会。唯一能改变这个局面的只有皇帝。而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师傅,若说是能借着贾家之事扩散我佛家的影响力我是信的,可是凭借此事能影响皇家吗?而且皇帝陛下并不是我们可以随便能左右的人。”

    “我们不能左右皇帝陛下,但可以影响下一任皇帝!”

    缘行小心的看了看屋外,确定没有人才道:“师父该小心才是!”不是他太过小心,实在是相国寺固然因为备受皇室信任而得以扬名,却也因此被皇室借机插入不少人手。谁也不知道这偌大的相国寺究竟有多少人会秘密的将相国寺的大小事物详细禀报皇帝。

    “不必如此,这院子的人都是能信任的人。”看到缘行不敢苟同的表情,慈沅和尚欣慰的笑了笑,才说:“好了,先说贾施主的事罢,你明日派人给宫中传信,请淑贤公主过来观礼。”

    “淑贤公主?师父,你选定的是五?”

    “淑贤公主与贾施主年岁相当,岂不是一对天赐的好姻缘?”慈沅并未回答缘行的话,而是笑眯眯的说道。缘行十分了解自己的师父,知道没办法从他口里得到更多内情了,只好忍着自己的好奇心告辞。

    慈沅目送着自己心爱的徒弟出门,半晌才突然开口道:“你说皇帝陛下会允许我们的行动吗?”

    “主人既然说皇帝会允许,皇帝自然会答应的。大师何必想太多,只需按照主人的话做就可以了,想想山下那个可爱的孩子!”阴测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慈沅叹息一声:“我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错事,自以为能逃过佛祖的法眼,可惜佛祖佛法无边,岂是我这等凡人能够隐瞒的!”

    那人沉默着,并未回应慈沅的话。“罢了,我已辜负了那孩子的母亲,自然不能再让他因我出事。哪怕是下地狱,我也认了!最迟明日,缘行应当会把消息传递给皇帝,结果如何就看你家主子说的是不是真的了!你记住,此事一了,你们务必要放那孩子走,否则我不介意同归于尽!”

    “放心,你只要做到我们要求的,我们自然也会信守承诺!”

    希望如此!

    只是……那人背后的主人说的真的可信吗?

 第6章 祈福法会

    夜里,京城外的小道上,一辆马车匆匆而过,车轮压在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车外跟着几个骑在马上的大汉,虽然已是夜里,却仍精神奕奕,时刻保持着警戒。

    车内很宽大,被一扇屏风隔成两半,外面一半放着几个柜子,与马车车壁连在一起,在颠簸的路上也不见晃动。车厢内随意放着几个大包袱,从包袱露出的一角可以看出里面衣袖上素雅的花色。两个半大不小的童子模样的小孩靠在包袱上睡的正香,车厢一角还放在一个小炉子,炉子上偎着一锅米粥,米粥已经煨了许久,冒着泡泡,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从锅中慢慢涌出,眼看就要落在车厢内,却在这时被一只手掀开锅盖,“这两个兔崽子,睡的倒舒坦!”

    “荀叔,不必管他们,他们跟着我也累了几天了,好容易睡一会,就别叫醒他们了!”从屏风另一侧传来一个声音,很沉稳,但音色稚嫩,可以看出声音的主人年纪并不大。

    “大爷太惯着他们了!”被叫做荀叔的人将粥从炉子上端下,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水壶,从车厢里的木桶中灌了水,放到炉子上。又从柜子里拿出碗筷,想了想,又拿出几碟备好的腌菜和点心,端进里间道:“大爷,粥好了,过来吃点吧。”

    “知道了,就来!”贾赦一笔一划认真的抄写佛经,这是要供在佛前的,老太太原是要他身边的人代写,不过贾赦觉得还是亲手写的更加诚心,就趁着每日赶路途中写上一点。好在马车内部铺了厚厚的垫子,车壁又做的厚实,京城各处的道路也很平坦,走起路挺稳当的,而他也时常抄书,因此写起来不算太难。

    荀郜并不催他,他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在茶几边边拿着勺子搅动碗里的粥希望能凉的快一点,过了一会贾赦才过来,荀郜摸了摸碗壁,不太烫,正好入口。待贾赦洗过手坐在桌前,他将粥送到他手中,又拿起筷子替贾赦布菜,一边道:“少爷,相国寺送来消息,祈福法会已准备完毕,明日便可进行,请少爷过去参加。”

    “明日吗?我记得这次去的便是最后一所寺院了?”少年一边大口喝粥,一边含糊着问道。

    “正是,那庙不大,明日一早再去拜访也不迟,少爷吃完就早点歇着吧,累了这么多天了!”说着他便叹了口气,他母亲是老太太跟前的老嬷嬷,他年轻时便替老太太办事,也算是看着少爷长大,锦衣玉食养大的少爷何曾受过这些罪呢?老太太也太狠心了些!

    “荀叔,别担心!你看我不是都做完了吗?只等明日祈福法会做完,我便可以回府歇歇了!”少年看出荀郜的担心,只好出言安慰,对于这个对他关心备至的长辈,他一直心存感激,将他当做叔伯对待。

    “唉!也不知这次做的到底对不对?”听着贾赦的安慰,荀郜心里越发难受,不由得怨起老太太,这次做的这太过惊险了,万一被人察觉他们私底下的动作,大爷就完了!

    “荀叔,你放心,老太太是绝不会害我的!”贾赦拍拍荀郜的手,小声安慰他,虽然不知道老太太的计划究竟如何,从头到尾他都不知道老太太的目的,但是这个想法却不会动摇。

    荀郜这才发现他将心中所想讲了出来,下意识的便回头查看隔间内两个童子,发现他们睡的香甜这才松了口气。回头对着贾赦尴尬的笑了笑,道:“小的该死!真是越活越倒回去了,竟忘了规矩!”

    “无事,我明白荀叔的心意,只是下回还需注意着些,到底底下还有人看着呢!”贾赦无意追究这些,说到底荀叔还是担心他。

    荀郜闻言这才真的放心,老太太,可不是他敢冒犯的,下回可真要注意着了,否则便是自家老娘也救不了他!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贾赦便问道:“我听说薛姨娘病了?”

    “这话是谁说的,怎么什么腌臜事都往大爷跟前提!”荀郜听到贾赦提起这件事眉头便是一皱,这事是谁在大爷耳边说的,莫不是薛姨娘还有胆子在大爷跟前放人?

    一看荀叔的脸色贾赦就知道他又想岔了,只好赶紧解释道:“不是有人故意说的,是我让喜顺打听的。”

    荀郜立刻就知道这又是贾赦的奶娘许氏透露出去的,许氏爱八卦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不是看在她忠心的份上,早就被打发出去了。老太太也知道她这个毛病,大爷一开始进学,老太太就借口大爷年纪大了,不用吃奶了,又将许氏的儿子喜顺安排在大爷身边,这才将许氏从大爷身边弄走,免得她坏了大爷的事。

    不过大爷时常让喜顺从他娘哪里打听府里的小道消息,这事老太太和他们都知道的,这事无关大局,老太太便放纵了,就当哄大爷开心了,如今看来还要敲打敲打喜顺才行,不能什么事都和大爷说啊!

    不用看贾赦就知道荀叔打的主意,不由得暗中后悔,说什么不好怎么提这个,这种涉及后院的腌臜事老太太一向不许他管的。

    “咳咳,荀叔,夜深了,我要睡了,你也赶紧休息吧!”

    挂记着回头敲打喜顺的事情,荀郜也没心思再去说什么了,侍候着贾赦睡下,这才在车厢角落里找了个空档坐下。他一边听着贾赦慢慢变得悠长的呼吸,心下梳理着老太太的计划,看看是否还有漏洞,慢慢的才睡过去。

    第二日一早,在寺院主持陪同下,贾赦轻车驾熟的做完整个流程,这才坐着马车从寺院出来。跟在马车后面的是一大串香客,自从贾赦在相国寺发下宏愿,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这些人自发的跟随贾赦行动,更有甚者为贾赦孝心感动,一掷千金在各大佛寺为贾代善点了许多长明灯。

    贾赦听了之后很受触动,再加上这些人很有规矩,很少过来打扰他,他便放任了这些人的行动。

    马车一路顺顺畅畅到了相国寺,整个相国寺已是人山人海,即便是不信佛的人家也愿意来看一看孝子贾赦。贾赦到了山脚便下了车,徒步上山,山道被围得水泄不通,好在见到是他,人们便自发的让路,一路倒也顺当。

    上了山,贾赦才发现来的人不简单,不只有与他家相熟的勋贵人家,还有宫中贵人,更有一向与贾家不来往的文官。虽然惊讶,不过这并不是能失礼的场合,这些日子的奔波已经让贾赦很能应对各种大场面了,这会儿板着脸很有几分不动如山的风姿,让围观的各路人马对他印象颇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