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有骑射功夫的青年骑车,比普通人更加易于掌控,不至于让车把失去方向,速度也更快。
林重阳看得津津有味,历史上自行车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几乎一百年,每一次变革都需要十几年的跨度,有很多改动也是人们无意中想到的,而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把成熟的自行车描绘出来,人们就能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来慢慢地改进,直到做出成熟的产品。
他没看到赵文成和沈老爷子等人,就去了奇技馆赵文成的住所。
果然,沈老爷子、陶元杰等人都挤在他的工作室,正指手画脚争论地热火朝天。
“齿轮是现成的,直接按上,传送带用皮带,肯定能行!”沈老爷子拿着一个自行车模型比比划划,因为兴奋胡子都被吹得乱飞,哪里还有半点大儒的样子。
林重阳给赵文成画过好几张自行车升级的样稿,最开始没有脚蹬和链条,后来在后轮加上脚蹬和链条能够让脚离地,木轮木框架变为钢铁框架,甚至轮子还能安装轮胎……
这些样稿只有赵文成见过,因为远超现在的发展技术,所以看过之后就被锁在箱子里。
但是这就给了赵文成一个直观的感受,知道自行车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
一个小小的自行车上就牵扯到了工业化的几个方面,如今没有橡胶、没有自动化批量生产、冶铁炼钢技术也有待改进,所以只能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一步步来。
看着那么多人热火朝天地争论着,林重阳就知道他要发动更多的人,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知识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在各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到那时候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重阳来了!”陶元杰先看到他,赶紧招呼。
沈老爷子就道:“重阳快来看看,是我的办法好还是他们的好。”
林重阳从沈老爷子手里把那个巴掌大的模型接过去,上面竟然果真有脚蹬和链条,不过从齿轮到脚蹬还都是木制的,链条是一根皮带,作为模型很好看,可实际应用就会产生问题。
“老爷子,你这个皮带能静得起高强度高频率反复摩擦吗?”
人骑着自行车,反复蹬踏,这皮带能坚持多久?
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掉的。
而现在铁匠们的技术不到位,要批量造链条是不可能的,如果纯手工制作太费工费时,得不偿失。它不像转向装置,转向简单许多,主要是杠杆原理省力并不难,
被林重阳这样一讲,众人都道:“要想天天磨来磨去还不坏,那就只有钢铁。”
沈老爷子道:“钢铁也会坏。”要不那菜刀也不会用到后来变成一把小刀了。
他们都看向林重阳。
林重阳笑了笑,他们这是被赵文成给误导了,赵文成估计满脑子想着自行车的终极样式,难免会传提出过于先进的要求。
他道:“我们可以把车链子这一步省掉,不需要链子,直接用脚蹬来控制轮子前进,就是不能两个轮子同时给力,速度慢一些,用力也要大一些。”现代很多宝宝三轮车就没有车链,纯粹靠脚蹬带着车轮前进的。
其实就是运用简单的轮轴机械,还是杠杆原理,井口的辘轳、家里推磨、绞盘等,都是此原理的运用。
赵文成眼睛一亮,“我之前钻牛角尖了,重阳言之有理。”
他立刻就说要如何如何改进,“咱们做类似药碾子那样,但是要灵活一些,中间应该是有个小型辘轳那样,两只脚踩,可以一圈圈转动,车轮就往前跑。”
他这么一提,其他能看门道的内行也都纷纷叫好,立刻就叫木匠、铁匠来准备,连吃饭都忘记。
“吃饭吃饭!”负责做饭的俩厨娘大嗓门吆喝着。
沈老爷子兴奋道:“这脚蹬子是现成的,连夜就能改好。你们三个今夜住下明儿一早骑着咱们自行车上衙,保管轰动棋盘街!”
第170章 外援、壮大
椿树三四条胡同; 住的都是一些工匠; 木匠铁匠都有; 他们和奇技馆时有合作,且技术最拔尖的几个还签订了长期合作保密协议; 只要不出差役; 就要先做奇技馆的活儿。
沈老爷子说连夜就是连夜,甚至是半夜的时候就做好模型; 然后打磨、上油、上漆; 四更天崭新的带脚蹬子的木轮车就做好了。
虽然只是在原基础上的加工; 却也效率惊人。
林重阳是被沈老爷子喊醒的; 这老爷子明明一把年纪还因病致仕,现在可好; 双手叉腰往院子里一站; 扯开嗓子一喊,那个中气十足。
他飞快地穿好衣裳,简单洗漱一下; 然后跑去院子里,天还黑着,院子里挂了一圈灯笼,赵文藻和陆延也都起来了; 正好奇地打量那三辆木轮车。
沈老爷子笑道:“试试看,赶紧的。”
三人立刻上车,就在大院里练起来。
有了脚蹬子并不一定好骑,至少一开始不好上手; 需要学习让木轮车动起来还得立住不倒!
当然,也可以不蹬,照旧还是用脚划地……
林重阳上手最快,而赵文藻和陆延因为之前也接触练习过,经人帮忙扶一下,如是几次,也能骑得飞快。
林重阳笑道:“老爷子,你就不怕我们在路上出了故障,到时候上衙迟到要挨板子可赖你。”
沈老爷子笑道:“最多就是脚蹬子的轮轴有点问题,到时候用脚划是一样的。再说这东西我们用最好的木头,跟那马车的车轴一样,不会坏的。你们这几天骑着没问题的话,到时候他们有样学样肯定要买,咱就可以召集工匠们多做一些。”
林重阳就问得卖多少钱一辆。
沈老爷子捏着胡子咂摸了片刻,“你别说,不比一辆马车便宜呢,甚至更贵。不过也省了马啊,京城也不是谁家都能养得起马的。”
这的确是实话,养马没那么容易,需要有专门的马夫,且马还要调配饲料,有专门的马厩。如果有辆木轮车,天气好的时候骑着上衙,省钱省力。
如果道路好的话,下雨也是不怕的。
不过林重阳觉得还是等继续改进以后再大量卖,现在就算是做宣传,因为他还是希望能做成金属的,耐用、结实、快速,比木制的好很多。
当然分两档也没问题,大价钱买金属的,一般价钱买木制的。
练习了两刻钟,随意吃两口饭寅时一起出发,免得路上有状况时间不够。
出发的时候宣武门没开,他们也不着急,沿着城墙往正阳门去,冯顺不放心,骑马又带了一匹跟在后面。
林重阳虽然力气小,但是技术精湛,一车当先在前面跑,陆延开始还是骑车,后来直接两脚开始划地,速度快了很多。
两刻钟以后几人就累得够呛,而且也不舒服,木轮子没有轮胎,可想而知骨碌碌的感觉有多不爽,不过谁也不肯服输就是,累也要憋着。
路上碰到打更巡逻的火夫,见他们三人骑着这奇怪的车轮子,都惊得合不拢嘴,“娘嘞,这是什么光景?”
随着钟楼谯楼的钟声响起来,城外的百姓们也纷纷开始出门活动,就有人看到三个官老爷居然骑着个奇怪的木轮子跑得飞快。
众人奔走相告,还有人奔跑着追着去看,结果竟然追不上,很快就被落下好远。
“不用马拉的木轮子,也不是咱们推的那种独轮车子,稀奇得狠!”
路上林重阳实在累了,期间和冯顺换了一下,冯顺倒是有骑车天赋,跟耍杂耍一样,惹得道旁围观百姓们更是好奇。
到了正阳门,林重阳几个推车入内,在门口给守门卫士校验牙牌的时候,一些守门校尉们都围过来,好奇地摸摸那几辆木轮车。
“林修撰,这是何物?”守门卫士们很是好奇,分派了几人去核查入城人等,他们则围着林重阳几个不想散开。
已经进了正阳门距离翰林院不太远,算着时辰不会迟到,林重阳就和那几个卫士说了几句。
“自行车?这个叫自行车?就是自己行走的车子?”那卫士解读得倒是顺溜。
林重阳笑道:“正是此意。”
那卫士顿时越发高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林重阳却不想浪费时间,“下衙后我还从正阳门走,那时候让几位试试看。”
“林修撰可不要哄我们啊!”几人大声道。
赵文藻笑道:“你们放心,咱们林修撰一言九鼎从未食言过。”
陆延也道:“晚上我们三个还一起,保管让你们都有机会试试。”
让人试试才好推广啊。
三人骑着木轮自行车一路往翰林院去,这时候棋盘街已经热闹起来,三人从街心走过,立刻就引起很大的轰动,两边门内的人都跑出来看。
经过礼部的时候,恰好遇到荆老板几人。
林重阳当下就将车留给荆老板,让他宣传宣传,另外两辆就骑去翰林院。
结果这一天向来安静闲散的翰林院一下子就轰动起来,连李固都找个借口回翰林院去试骑那木轮自行车。
其他小年轻更不用说,一个个轮着班来请求试骑那神奇的自行车。
大部分一下子学不会双脚离地蹬车行走,但是他们可以用脚划!
一个个试骑之后纷纷表示“如果是在我们家乡,这是最合适不过的!”
因为他们居住的城市、小镇、村里,很多居然都是石板路!
比如说金陵、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城市主干道都是石板路,环境比京城要好得多。
林重阳内心偷笑,你们在院子里骑两圈觉得挺好玩的,真要是骑上路,不用半个小时就得累趴下。
当然卖东西的不会说自己东西有缺陷,只宣传优点,嘿嘿。
蔡康笑道:“应该让那些洋人开开眼界。”
这时候并未像国初那样全面海禁,倭寇之患相比从前也缓和许多,朝廷采取有限制的海外通商政策。而一直开放的港口就是泉州,在那里建立市舶司,另外一个就是浙江宁波,不过宁波却是开一年关两年的,并不固定,总体来说倒是关闭的时候多。
但是泉州港口开放,就已经吸引了许多海外商旅,他们大部分来自欧洲,也带来很多新奇玩意,不过每一样都十分昂贵。
蔡康曾经去过宁波,在那里见过一些洋人,打过交道,知道那些洋人们经常吹嘘自己的东西多好多好,然后要换丝绸、茶叶、瓷器。
如果他们见到这木轮自行车,绝对会大呼惊奇的,说不定还能高价卖给他们!
这就是林重阳为何要将车骑来翰林院做宣传,因为这里的人有一部分是不差钱的,只要是好东西,就总有人不惜代价买的。
当然如果能去那些虚荣的纨绔子弟圈里推广更好,那些人买东西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显摆攀比。不过林重阳现在也不认识他们,近水楼台,所以就是翰林院了。
翰林院还能带动商人圈,这要是在平民区推广,看的人多,买的人是一个也没的。
“林修撰,这自行车价值几何?”同僚们纷纷询问,有人表示也想预订一辆。
有那些不差钱的表示要预订多辆,用来送人都是极别致体面的礼物!
林重阳现在却不想卖,要先造势,把这自行车的名头再抬一抬,毕竟木制自行车只是试验阶段,最终还是要金属材质才行。
要想实现金属化,还需要一些条件,需要能买到大量的上好铁矿,或者是初步加工过的熟铁、生铁,然后进行深加工。
赵大虎以及带人去唐山铁矿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