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怀疑知县的能力,他可是千军万马杀进殿试去,也是榜上有名的进士。
凡是能靠真本事中进士的,哪怕是同进士,那也是千里挑一的。
阅卷完毕也能将文章排名,谁中谁不中的,也早就在卷上标记。
选中的当场就撕开弥封,张出告示,这个既不是张榜,也不是出案,只是告知考生而已。
为了给剩下的考生再来一次机会,再安排第二场考试。
其实按照黄知县的意思,安排什么啊,一场足够看出考生的水平了,有些人你给他一百场他也是四书不通,文章不文。
不过要是无缘无故不考第二场,那是要引起公愤的,黄知县自然不会如此,第二场还是会如期举行。之后,录取生童就算定下来,面覆会在出案之后再进行。
第二场县试结束后的第四天,县里就贴出大红纸的长案。
童生试以为并非正式科举考试,只是预备试,所以不称放榜,而是出案,因此第一名为案首。
在案上生儒之名不是横竖排列,而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圆形排列,以此表示此名单录取未定,待府试和道试决定。
一等十人,二等二十,三等三十,四等四十,之后是不入等,依次排列,取中的为一到四等,共一百名。
看榜的时候大家都挤在大红案下,仰着头踮着脚,推推挤挤。
“哎,你别挤,踩着我啦!”
“我中了中了!我中了!天啊,爹啊,娘啊,我考了八次,终于中啦!”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激动得要蹦起来。
周围的人被他推得东倒西歪,被踩着的就大声呵斥,一时间嘈嘈杂杂的。
林毓堂等人一共十几个,抱成团也挤进去,别人倒是不能撼动他们。
“县案首就是风光啊。”林重阳骑在他爹的脖子上,坐得高,看得真,案首宋殊的名字在十二点钟方向,字体也比别人大了两号,十分显眼。
然后他就开始找自己家这人的名字。
林毓覃喊道:“六弟你中了,第十个呢,太了不起了!”
林毓轩还一直都在找呢,被他这么一说就看到了自己名字,顿时觉得自己凭空高大了两尺,笑道:“没什么,前面学兄们……”
不等他说完,那边戴敏辉和李增仁喊道:“大秀是第九!”
林毓轩顿时吃了苍蝇一样,张着嘴巴,怎么都闭不上,喉咙似乎被人塞了棉花,吐不出咽不下,梗在哪里。
中了都比不中难受。
其他人也纷纷找到自己的名字,连林毓覃都有,都高兴道:“这一次好了,县试咱们全过,谁也没落下。”
除了林毓轩都很高兴。
林大秀第九,林毓轩第十,林毓贞十八,林毓熙二十九,林毓覃四十,另外也有三个亲朋子弟排末尾。
而戴敏辉第二十二,李增仁三十八。
两人都很高兴,纷纷和林重阳击掌,“小九,我们一人请你一顿,下馆子去。”
林重阳先恭喜他们,“干爹,你们还是赶紧回去报喜吧,好好准备四月的府试,等府试过了一并请我,到时候我可要大红包,吃大餐。”
大餐是什么他们不讲究,都寻思可能带上海参鲍鱼就算吧。
戴敏辉和李增仁要赶着回家报喜,顺便回去告诉家里长辈,到时候备礼去林家感谢。
其余人则都跟着林毓堂回林家去,林重阳又让爹写信告诉干娘一家以及陆先生,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回去的路上,他们看到有人疯魔一样在县学门口又哭又闹,还解了裤腰带想寻短见。
那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起来得有四五十多岁,一边哭一边扇自己巴掌,“我没用,我没用,读书四十载,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我该死,我该死!”
一边啪啪拍自己巴掌。
边上一圈好事者看热闹的,指指点点,还有县学的教官们出来呵斥,“堂堂学生,如此行径,有辱斯文,赶走!”
林重阳因为一直被他爹扛着,所以能越过人群看得清楚,见那人和差役们撕打,又不是对手,反而被人掀到在地,却在那里撒泼起来。
他忍不住大喊道:“你哪里是秀才没考中啊,你根本县试都没中,秀才边儿都没摸着呢。你读书这么多年,家里人为你付出那么多,考不中就好好找个营生去,在这里寻死觅活的,对得起供你读书的家人吗,真是老不修!”
真是丢人,你说你要是考不上举人,你在这里扇巴掌也就算了,再不济,你考不上秀才闹一闹。
这才县试,万里长征刚走了一小步,你就开始这样,真是……让人说什么好呢。
就有人鼓掌,“这位小童说的好,真是个老不修。”还有人揭他的短,“家里老婆孩子吃糠咽菜供他读书,小儿子聪明伶俐,他都不让读,非要自己读,读来读去县试都考不中,还做自己的老爷梦呢。真是老不修!”
被人这么一骂,那老生儒也顾不得闹腾了,爬起来衣袖掩面,“休得胡言”,快步离去。
他原本还想闹腾一下,说不定知县大人体谅自己年老辛苦,就给自己过了呢。
哪里知道被一个小娃娃给讽刺了,众人又跟着揭短,他也是县考的老油条,实在是名声……又臭又长。
虽然大家都鄙视那老书生,但是想想科举取士的激烈竞争,心里也都不是滋味。
这一次密水县一共有六百左右学子参加考试,县试长案出来以后一共录取了一百名。
录取率为六取一,竞争十分激烈。
每年总有大半考生落榜,且有些人经年不中,甚至已经满头白发还来考,也不能不说是执着。
但这也基本是定律,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考不中虽然懊恼,却也不敢对录取者有怨言。
毕竟朝廷都有取定名额限制的,能为他们加一场补录已经格外开恩,补录也不取的,那就真怨不得人。
更何况府试竞争更加激烈,七个州县的都聚集到莱州府考棚去考试,最后录取的也不过每县四五十人而已的,再加上往年的生员,一起参加院试,最后录取的每县又不过二十到四十人。
所以有些童生真的是白发苍苍依然当童生,比起人家年纪轻轻十三四就成为秀才相公的,那真是……一把辛酸泪,人比人得死。
回到林家堡。虽然只是县试,他们还是受到族人们热烈的欢迎,族长出面宴请诸位学子,又表扬激励一通,还分别给奖励,这是学田出的份子,早就规定好专门用来奖励学生们的。
各人也都欢欢喜喜地收下。
林重阳全程旁观,觉得林家对读书的子弟真是十分优待,不过是一个县试,连童生也不算,而且也不一定能过府试,可他们就舍得花钱财奖励他们。
而且就算不过的,大家也并不歧视他们,反而还倍加鼓励,希望他们下一次能中。
这也是林家子弟对家族有崇高责任感的一个原因吧。
第57章 为长远计
老太太在家里也摆家宴; 虽然只是一个县试; 她却很高兴; 对孩子们非常赞赏。
她笑道:“别小看这个县试,有多少人一直被卡在这个门槛之外呢; 你们能过便十分优秀; 要再接再厉,争取一鼓作气过了府试和院试。没过的也不要气馁; 下一次再争取。你们都是咱们林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我的心里; 你们都是一样的。”
老太太既然都这么说; 大家哪里还有不感激涕零的。
他们读书都是族里供养,不需要劳作; 考中也是他们该做的。
老太太环顾四周; 视线落在林大秀身上,点点头,“大秀这一次做的很好; 祖母还不知道你这么有读书天分呢。”
林大秀立刻谦虚表示自己没什么。
老太太示意他不必紧张,“你们为家族争光,家族自然以你们为荣,想要什么只管说; 该给你们的,家里也不吝啬。大秀名下还没有土地,先划一百亩给他,一切出产随他所用。”
大家立刻恭喜林大秀。
林大秀接收到儿子眼神也就没推让; 谢了族里和老太太便就收下。
那边小方氏好不容易得了机会能出来透透风见见人,以为仗着儿子林毓轩的功劳呢。
现在看老太太不奖励林毓轩反而只奖励林大秀,哪里能高兴,她拿眼使劲地瞪林中方,既然林大秀有,那自己儿子肯定也应该有啊。
他也太看得起林中方了,他可从来不违逆老太太,林毓贞不是也没有嘛。
因为老太太的赏赐,家宴推进到了高潮,都纷纷聊着县试的一些热闹事儿。
林承润找急得抓耳挠腮的,他大喊道:“五叔,你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考中的呗,原来大家都觉得你考不上呢。”
这孩子,真是实话实说。
林毓锋和小宋氏十分尴尬,异口同声地轻斥他,“说什么呢。”
林大秀也不介意,笑了笑,“其实我自己也稀里糊涂的,想必是大伯给的那些程文时文有效,我拼了命地背,走好运就考中了。”
小方氏咬牙切齿,她也听儿子讲了,中个屁,不过是因为长得俊,那黄知县就跟没见过人儿似的,当着满堂考生的面竟然一个劲地夸林大秀长得好看长得俊。只怕只要林大秀不是个草包,能把卷子写满,他就能取他中!
小方氏和儿子如何不恨呢,他们卯足劲要把林大秀踩在脚底下,到时候要他好看,自己高高地中了林大秀独独不中,这多有面子?
是知道踌躇满志的林毓轩,就在觉得自己能中县案首的时候,出师未捷,居然被林大秀打了一闷棍,盖了顶。
尤其还是一屁股坐在头上,怎么不郁闷?
林毓琦是个心直口快没有心计的,在屋里听他娘和哥哥说多了,自然忍不住,他讥讽道:“太奶奶,应该让我也去。”
老太太瞅了他一眼,“你能把题目看全了?”
林毓琦笑道:“这有什么,我觉得我长得也挺好看,黄知县看到我,保管也得高高取我,就算没有第八,也得给我个第十。”
“混账!”林中方骂了他一句,不是为了维护林大秀,而是老太太的面子,这混小子敢这样跟老太太说话,简直无法无天。
老太太摆摆手,“也不算混账,既然这样不如让毓琦也开始读书制艺,后年下场试试。”
童生试三年两试,去年今年考过,来年乡试,后年再继续。
老太太一锤定音,林毓琦还得意洋洋,觉得届时自己肯定高中。
娘和大哥都说了,林大秀那样的草包都能中,那真是傻子也能中。
自己比傻子可聪明多了。
他只是不知道自己选了一条什么路,自此这地狱模式正式开启,虽然长得还行,也有小聪明,可注意力不在学习上,又不像林大秀那么好运有个好儿子,而老太太这样发了话,那就说明也是要他好好读书,就不是从前三日打渔两日晒网那样玩,自然要好好督促他。
这意味着,林毓琦必须每天卯时起床,卯正上课,每天做功课,第二天检查不过关打、手、板!
而且是毫不客气地打,严师才能出高徒,先生们向来毫不吝啬自己的严苛的。
从此之后,林毓琦的无学无术之名,在学堂里也会远远地流传下去,供学生们取乐。
因为四月还要参加府试,所以这之后更要用功学习,家里的一切应酬都免了,尽可能地给他们腾时间来学习。散了家宴以后,各自回去休息,之后要继续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