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爷.妃常激动-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
  燕王大笑,揽着揉捏亲热甜言蜜语一番,方拢了拢她的衣裳,理了理她的鬓发,收敛了调笑之意,眸光微敛,道:“梦梦,爷打算让母妃搬回燕王府住,你不要多想。”
  徐言梦一怔,意外之余随即点头笑道:“我怎会多想?这是应该的!温泉山庄也好,其他什么山庄也罢,若论防守严密,都不可能比得上燕王府。这种事情,有一次就够了,谁都不希望看到再来一次!”

  ☆、第322章 梅五郎散布的致命谣言

  燕人好战,加之这是在北地,虽已开春,南边军士未必不会有水土不服,假如真的打起来,想要攻破这样的防线,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谦王自己英勇善战,武艺高强,从来没有怕过,可是这一次,他心里并没有把握。
  如果可以,他宁愿不打这一仗。
  如果一定要打,他必须要杀了燕王!
  否则,留着这个后患,迟早他会报复回来!
  父皇只想重创燕地,将燕王打怕了,他想的太不切实际了……
  如此想着,谦王越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
  不出谦王所料,燕王的态度颇为坚定,坚持自己上表的就是事实的真相,并且罪魁祸首都已经斩杀将首级送回了金陵,此事便算过去了,且他如今“重伤”在身,也没有精力再理论此事,婉拒了谦王前往燕地彻查此事的要求。
  谦王随即公布了宣和帝的圣旨,数落燕王做贼心虚、意图谋反、其心可诛,不讨伐燕王,大夏国威何存、国体何在?
  与之相对应的,燕王那边自然另有一套说辞。
  双方各往边境屯兵结帐、囤积粮草军需,气氛日渐凝重。
  梅五郎此时又想出妙计一条,禀与燕王之后,派人跟金陵那边的燕地探子联络,吩咐他们在金陵城中散布谣言,说是只要这一次谦王殿下凯旋而归,皇上就会封他为储君。
  在燕王的人煽风点火之下,这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金陵城,并且愈演愈烈,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又传出了许多佐证之言,越发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以至于燕王的人听了之后都好生困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自己传出的谣言,而是原本就存在的事实。
  这也怪不得,主要是梅五郎这句谣言诞生之时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合适,简直一针见血,说破了许多大夏朝臣心中的疑虑。
  瑞王、端王先后失宠遭受宣和帝训斥,谦王却被宣和帝特特召回金陵,还不准他离开!
  虽然也有好几件对他影响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瑞王、端王倒霉之后,让人看了很容易便可联想到这是那两位王背后做的手脚,对谦王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影响并不大!
  因此,即便没有梅五郎这句谣言,金陵城中许多大臣们实际上心中已经在暗暗的揣摩圣意,认定了宣和帝是看好谦王、有要立谦王为储君的打算的!
  瞧,这不将兵权都交给他了!
  只要他立了功回来,这储君之位,肯定就是他的!这样,众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至于这场战争会不会取胜,金陵众臣几乎一致认为这完全没有问题!
  燕地能有多大?跟大夏比起来连十分之一的面积都不够!人口也不过是大夏十几分之一!胆敢跟大夏硬碰硬,无疑就是鸡蛋碰石头!
  正因为如此,众臣更加有理由相信,宣和帝根本就是有意借此事将兵权送给谦王、把一场大功劳送给谦王!
  在这个时候,梅五郎那句快准狠的谣言一出,试问谁会怀疑呢?
  等宣和帝得知这谣言时,事情已经不可控,他气急败坏,在乾清宫里砸了东西,却对此不置一言,并没有出言辟谣。
  他太清楚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传得有鼻子有眼、有根有据的,已经不是他站出来所谓的“辟谣”几句便能说得清的。
  没准落在众人眼中,反倒显得欲盖弥彰。
  而且,他倘若真的辟谣了,那么谦王就注定与皇位无缘了——帝王金口玉言,他总不能好端端的出尔反尔吧?
  这会让在前线领兵的谦王以及他手下的众将士们心里怎么想?军心一动,这仗还用打吗?
  可是,尽管他并非没有过立谦王为太子的心思,但是在他没有表态之前却流出了这样的谣言,这无疑让他有种事情脱离了他掌控的感觉。
  身为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感觉!
  眼下他却必须得忍着,心里头有多愤怒和憋屈只有他自己清楚。
  瑞王、端王对这谣言是深信不疑的,心中无不又惊又怒。
  但他们还是没有完全死心,不敢相信父皇会真的打算将皇位传给那个只会领兵打仗的老四!
  两个人两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乾清宫里的动静,眼巴巴的盼着宣和帝对此事会站出来辟谣。
  然而,他们哪里知晓眼下这种状况,宣和帝只能和稀泥装糊涂把愤怒藏在心里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又怎么可能火上加油的出来辟谣呢?
  于是,端王、瑞王彻底的失望了!
  失望之余,来不及愤怒,就被深深的不安和恐惧感侵占。
  谦王将来当了皇帝,能放过他们吗?
  而且,凭什么自己处心积虑筹谋策划了这么多年,最后却让他白白的捡个大便宜?
  端王、瑞王接连许多天暗中召集亲信商议对策。
  瑞王还在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该怎么办的时候,端王终于下定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心!
  他决定谋反!
  就在当下!
  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前线的那场仗上,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会有多动作,那么,这就是他的机会!
  所以他还是有胜算的!
  不然,等谦王得胜回朝,他就完全的陷入被动了。
  左右不过是一死,区别只不过在于死在父皇手中还是谦王手中,假如不死的话,这个天下就是他的!
  这笔买卖,很划算!很值得冒险!
  端王当即进宫拜见母妃敏贵妃,与她密谋起来。
  敏贵妃起先也惊得几乎没魂飞魄散,然而听了儿子一番细叙,也觉得颇有道理,一咬牙,点头同意了。
  敏贵妃原本就是宣和帝的宠妃,在宫中自有自己的势力,母子两人里应外合,竟真的将宣和帝给下了毒!并且成功嫁祸给了贤妃!
  宣和帝那厢弥留,这厢敏贵妃已将章皇后和贤妃、以及宫中有份位分量的几个嫔妃控制住了,而宫外,端王也在第一时间内掌控了局势。
  群臣哗然,众人虽然隐隐猜到什么,可是在这种时刻,又没有明确的证据,谁敢多嘴?
  瑞王也是个果断的,一看金陵城已经落在了端王的掌控之内,立刻带领亲信逃了出去,昼夜疾驰直奔封地。
  端王刚刚毒杀了宣和帝,自然不可能立刻就将瑞王给杀了,当然,最后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瑞王的。
  而瑞王这么一逃,倒给了他一个极大的追杀借口,他一面软禁群臣逼迫承认自己的储君地位,一面声称瑞王分明“阴谋败露、做贼心虚”,一口咬定他与贤妃合谋暗害父皇,派出亲信沿途追杀。
  一时间,众多臣子也不由疑惑起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了。
  当站出来义愤填膺置疑端王的两名老臣不明不白的暴毙之后,众臣胆颤心惊,即便心中存有不服气愤,也不敢说出口。
  况且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这种状况,除了认下端王这个主子,还能怎样?
  端王顺利登基,年号德熙,以明年为德熙元年。
  回到了淮地的瑞王气愤不过,立刻公开声明,细数宣和帝死亡疑点,公开声讨端王。
  不但公然在淮地招兵买马,摆出一副要杀回金陵为父皇报仇的架势,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侵占了淮地周边的几处州县,迫使投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德熙帝气得发狂,以奔丧为名命瑞王回金陵,瑞王根本不予搭理。不甘示弱的德熙帝同样昭告天下,将所有的污水都往瑞王身上泼。
  而姜贤妃也做起了污点证人,主动认罪,表示的确是瑞王拿住自己的娘家人威胁自己对宣和帝下毒,又说瑞王欺骗自己,说那只是会让人缠绵病榻的药,目的是让先帝交出手中权柄将国事委托于他,并不知道是致命的毒药,否则,她就算是死也绝对不肯这么做的!
  姜贤妃痛哭流涕的忏悔着,说的有鼻子有眼,叫人没法不相信!
  加上瑞王肆无忌惮的招兵买马、侵占州县,似乎更从侧面证明了其狼子野心。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前线的谦王得知消息,脸色惨然大变,煞白如纸,眼眶一热忍不住痛哭出声。
  父皇对他虽不如两位皇兄,然而却也从未亏待过他,这些年他在外的多,在金陵的少,父子之间虽然见面不多,可因此摩擦也少,反而较之两位皇兄,他对宣和帝更加尊敬、敬爱。
  乍然听闻他的死讯,谦王如何受得住?
  金陵报丧的使者很快来到前线,三军将士束起了白布。
  这仗,当然是打不成了!
  谦王命将士暂且驻扎,领着亲卫,黯然回金陵。
  端王和瑞王的相互指责,谦王一时间也闹不清楚这究竟是谁干的。
  他更怀疑的是端王,已经继位的德熙帝,毕竟,事发之后是他第一时间控制了金陵城和众朝臣们,而同时敏贵妃也在宫内动手,控制了包括皇后、宫妃、公主们在内的后宫眷属。
  倘若他们母子之间没有联络算计好,怎么可能会这么巧?
  可姜贤妃的话,也不无道理,况且瑞王毫无顾忌招兵买马、侵占州县扩充势力,摆明一副要自立的架势那实实在在的摆在那。
  挣扎了一番,谦王暗叹,决定无论父皇究竟死因如何,他也不想去追究了。
  如今新帝已立,只要他是个好皇帝,那便足够了!
  德熙帝得到谦王的示忠自然高兴,很是宽慰了他一番,当然少不了顺便将瑞王狠狠的奚骂数落了一番。
  谦王听得眉心微蹙,强忍着听他发泄完,便劝道:“皇上,三皇兄这样也不是个事,皇上不如与三皇兄好好谈一谈,此事解决了才好,不然,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
  德熙帝苦笑,叹道:“老四,你也看见了,是朕不愿意跟他谈吗?分明是他狼子野心!就连父皇的丧礼,他都不愿意回来,简直就是不忠不孝!罢了,此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还是等父皇大葬,局势稳定下来再说吧!到时候,少不得还要依靠老四你啊!”
  谦王黯然。
  消息传到燕城,让燕王以及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的燕地上下将士们全都傻了眼!
  这仗这是——打不成了?
  梅五郎也愣住了,他之所以叫人传那句谣言,为的是给谦王添堵,一则增加他的压力,二则瑞王、端王心里不爽之下肯定会变着法儿的拖他的后腿。
  可他也没有想到,事情玩儿大了!
  谁想得到端王竟然会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釜底抽薪呢!
  燕王心里虽有种一拳打空的空落落的感觉,不过想到又能够安安稳稳的陪媳妇儿了,就又好受了不少。
  反正,不自在了可以在媳妇那里求安慰不是吗?
  但是,冷静下来的燕王,立刻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金陵那边的讣告这两天肯定就会送到他手上,宣和帝死,他得去奔丧……
  人死为大,不管之前多么的剑拔弩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