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修罗道-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羽在神音殿不只炼制了十二夜冰之毒,更从殿内的术法秘本中,学懂了如何炼成魂魄器皿。
  这其实是术士的入门学问。所谓器皿,便是可以拘住魂魄之物,使其免于游离之苦,在命定时再入轮回。一般凡灵只需肉身作皿,数十年后肉身腐朽、魂魄便赴往生;而像不世术鬼、血咒凤凰这些,若非有景浦的术力加持,寻常肉身也无法消受,必须另找灵物附身。
  圣湖里恶灵数以十万计,更非人间任何一件载体可以胜任。
  ——风羽将自己炼成了魂皿。
  当全部怨灵被魂皿拘住、再因魂皿身死而投入轮回,圣湖的邪气便会完全消散。那六瓶十二夜冰,其实并非为明怀玉所炼,而是风羽特意留给自己的——他本是要毁去圣殿转盘,释出镜湖所有恶灵、将它们全都引入己身,然后再带着邪灵归泯天地。
  只是扶光的叛变来得太快,他还没来得及完全成为魂皿,就已被乌金索所囚,最后服下十二夜冰自绝而死。
  “扶光,你相信为恶者亦有正道么﹖”
  冰棺里的风羽,依然残存那日捧着一株铃兰递给他时的微笑。
  扶光放下手,眼角馀光越过冰棺,落在坛龛前的转盘上——
  “我不相信。”
  ——天地不仁,何曾有道﹖
  我所相信的,只有你走过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p。s。1。 这不是玄幻文……嗯,绝对不是!只是作者君脑洞太大收不回来而已……短暂的玄幻过后还是会走回正轨的……
p。s。2。 如果说元帅这辈子最大的不幸,大概就是遇上了怀阳帝吧。这个故事里偏执的角色不少,怀阳帝毫无疑问是最可怕的一个,写出这么一个角色不是为了把元帅往死里虐(虽然结果是这样),而是想写各种面貌的情感,既然有殿下小飞那样互相成全的,也就有另一种极端的爱情。不过作者君其实也没把握好,本来是想写一个偏执狂而已,结果写成了不疯魔不成活的boss,罪过罪过。

  ☆、投敌

  平京城破后的半年,关内外都起了极大的混乱,继上古群雄相争后,天下再次步入最暗无天日的时代。
  南楚的惨败,使战役局势如同失去最后一块堵堤石。
  阿那环撤出江南,随即开始对中原的全面侵略。明怀玉和长孙凯虽在危急关头联手抗敌,但却抵不住黑玄兵和柔然王军加入战场,这半年以来,阿那环将北疆大半兵力都相继投进战争裡,使中原兵祸连结、处处皆是白骨露野,再无昔年盛气之象。
  郑夏两军的防线不住后退,从最开始长城脚下的榆林,到被逼让出黄河大片区域。刻下北疆兵马已经佔领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合共逾廿座城池,郑夏两国正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同一时间,草原各族也怨声载道。
  自伊北王取鲜卑霸主之位而代之,表面上是风光无限,但其实诸部多年来只是被逼屈服于强兵的淫威。柔然君王历来专横独断,对异族丝毫不吝征伐,又要求他们不断纳贡,到了阿那环一代,柔然更是穷兵黩武,先是统一草原的漫长战争,而后又是出兵中原,早有不知多少族主心有不满。
  如今北疆已是外强中乾,被阿那环弄得民不聊生。各种怨愤叠加之下,最先是渤海附近的小数部族起兵,其后反抗之势如星火燎原,迅速将大草原上各个角落捲入其中,当中在军事重地幽蓟二州,潜伏城内已久的匈奴馀部煽动叛逆,一夜间竟将北汉驻军全都赶出城外﹗
  面对如此险局,阿那环没有立即返霜英,也没将连隆或拓跋灭锋从榆林调回北疆,而是派了一个人去领王军平叛——
  没人能料想到,昔日赤胆忠魂的白灵飞,有朝一天竟会真的投敌求荣。
  白灵飞叛得相当彻底,接手柔然王军后从榆林全速北上,相隔五天后便挥兵直攻蓟州。南楚轻骑在他手上尚且能与百万联军争两年短长,如今握着一支顶尖的北疆铁骑,造成的效果更是毁灭性的——
  前阵子还把驻军打得如丧家之犬的匈奴人,在他面前连降都不及降,直接就被血洗了整座城。
  然而那只是白灵飞拿来祭剑的开始。
  仅用了一个月,他将半片幽云都变成了蓟州城——王军所过之处,连地下泉眼涌出来的水都是红色的,带着浓烈得令人窒息的铁鏽味。
  事隔数百年,南楚统帅再次带九玄横扫大草原,只是这次不如昭国元帅的光耀辉煌,天下一半人骂他逆贼叛徒,剩下另一半怒其助纣为虐。
  曾万民景仰的传奇荡然无存,在他的身后只馀遍地骂名,以及无数人恨之不得的千刀万剐。
  ——那日平京满城烧出来的艳红天色,霎眼已笼罩着整片大地,无人再能够从中逃脱。
  徐州位处黄河与太行山之间,是山西、河北与中原大地的过渡地区。自从败退榆林后,中原联军便在此地设据点,作为兵马与粮草的转运枢纽,随时支持前方战事。
  徐州的总管府内,堆叠了大批来自北方各城的军报。连月来明怀玉和长孙凯都习惯了,若说是前线要求增援,那便是战情尚可——虽然确实已经没有兵马可以调度,以北疆军的攻势,估计求援的再过十天半月便熬不下去了,但总比这一份已经写明城池失陷、请君降罪来得好。
  现今关内起了无数处火头,别说他们没长三头六臂,就算是千手观音来救火,也只能徒叹一声奈何。
  “太原最新的战情。”长孙凯合上折本,迎向隔几对坐明怀玉那殷切的目光。
  “失陷了。”他摇头。
  明怀玉倒没太大意外,揉着眉心沉思半晌,忽然低问:
  “佑王能把长安守住么﹖”
  ——长安以北群山环绕,西依陇山,阿那环若要来攻,只能是取道东边,走函谷关或者河西之地。现在北疆军已拿下山西全境,要攻打关中这片天下至险之地,也就是过一条黄河的力气而已。
  “坦白说,并不乐观。”长孙凯苦笑,“不过除了他,夏军也已经没有可托之人。”
  明怀玉斜斜抬眸。
  长孙凯的用意,他大概也知道几分——长孙晟从来都没掩饰过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正因如此,这位佑王殿下绝容不得长安易主,派克天骑回守关中,的确是逼不得已的唯一选择。
  只是长孙凯离开关中前,千辛万苦才能牢牢控制兵权,这么一来,岂不是将硕果再次捧到长孙晟手上么﹖
  他不瞭解这两兄弟的恩怨,但与长孙凯共谋半年,对于佑王,夏皇总有不合宜的心软——最明显的莫过于他连下十道金牌、将架空自己兵权的佑王召回北方,却没治皇弟那条等同窃国的罪名。既然现在长孙凯没在乎兵权旁落,他便更没馀地说些什么了。
  长孙凯两袖一挥,扫开了大堆军册,低头看摊开在桌几的大幅地图:
  “长安的情势还没到最凶险的地步,该解的燃眉之急反而是洛阳。”
  明怀玉微一点头。
  “阿那环下一步必定是先取洛阳、然后再取长安。”他甫拿起朱笔,连眉梢天生的妖艳也被一种神情凌厉地压住了。明怀玉脸容沉着,笔尖落在洛阳北方的河岸渡口孟津之上:
  “洛阳看似四方险固,西有崤山、函谷,东有荥阳、虎牢,南有龙门、伊阙,但天险即天牢,只要找到外围突破之处,伊洛全军便如同要与困兽作斗。”
  “如果阿那环从孟津渡攻入伊洛平原,只须一天便可抵洛阳城下。洛阳能守尚可,一旦失守……”明怀玉心裡一沉。
  那么他连战略都替阿那环想好了,闭上眼也能想像北塞军会如何行进。
  洛阳以西便是函谷关,只要兵分两路,一边从函谷挥军、另一边从山西跨越黄河之险,足可使长孙晟顾此失彼。拿下关中与洛阳,等同全面打开中原和江南的门户——
  关中的东南,便是当年白灵飞一人一军、既勐攻又苦守过的阳安关,通向南阳盆地的宛城、襄阳两大重镇,再而南下可抵汉水和天引山。几年之间,天引山防线到平京已被联军合力扫清,其后联军撤回北方互相混战,景言被逼迁都金延、退守江东一隅之地,南楚大片国土如今正处于真空状态,阿那环要夺荆楚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另一方面,由关中南下秦岭,越过子午谷防线,便是景言曾经闪电般揽入囊中的汉中、巴蜀两处要地。巴蜀和荆楚相连,佔尽长江天险,随时能顺流而下攻克江南运河。而且巴蜀本身便是个极之丰饶的粮仓,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到了那个时候,南楚便真的回天乏术了。
  “不能让阿那环如入无人之境。”长孙凯决然道:“必须就在北汉军发兵洛阳前,让他命丧魂断。”
  “我也是这么想的。”明怀玉一叹,“可是佑王殿下不日回军关中,若然领水军屯兵枕待在孟津渡,天下还有谁能挡住阿那环的脚步﹖”
  长孙凯一时无语,明怀玉陪他默然良久。
  两个中土的帝皇终也嚐透焦头烂额的滋味。
  徐州城枕戈待旦,仲夏夜风刮过城外荒废的田土,没有闷焗之感,反而满是刺凉萧瑟的味道。
  “你在想什么﹖”长孙凯忽然问。
  明怀玉摇头呵气:“没什么,只是些陈年旧事。”
  长孙凯轻笑:“正因旧事不可追,才比眼前挥之不去的现实更令人怀缅。”
  明怀玉似有深意,侧首看了他一眼。
  “当年我在洛阳二度登基,各方怀揣着各样心思,连我和若然也是另有谋算——也就是最后各人各有决断,才令时局不知不觉间推移到现在的模样。”
  那年天下群豪际会,伊洛一时汇聚了多少英杰,酝酿了几度凶险恶斗。当初谁不是身陷其中、用尽心计,如今回想,却只觉一切都如飞烟,空馀下的却是宫前那场火树银花,映照那个时候盛世繁华。
  “当年景言曾经与我共商联手之事,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得他那天的一番话。”
  “他说什么﹖”
  “当我们合力攻下了关中长安,而阿那环尚未南下,他便先和郑军正面交锋,然后再领兵迎战北汉。如果阿那环已经南下,而我们不能坦诚合作,他和白灵飞即使越过中原背对伊洛,也要与黑玄军死战到底。”
  长孙凯慨然合眼。
  ——南楚在万般困窘的时候,便坚持北伐幽云这条至关艰难的路,终究落得山河破败的下场。可是事实证明,这条路的确是对的,如今南楚再无救局之能,却是他和明怀玉要自食恶果了。
  他不禁叹息:“可惜中原决决万里,过往数十年几代豪杰,都出不了一个有如此胆识的人物。”
  “其实你早已被景言打动了。”明怀玉忽然说。
  “那晚他和白灵飞在外使馆被拓跋灭锋刺杀,逃到洛水时又遇上扶光的截击。若然后来跟我说,那时有一艘小艇及时出现,在洛阳的天罗地网中救了他们出城。”他望向长孙凯,续又低道:“我因‘三段锦’之毒被明教要挟,逼不得已要配合烟岚和阿那环的计划,没法救助他们二人。当时放眼帝都,也只有你有能力把一条小艇安然送到高津渡而已。”
  “我能想到的,佑王殿下应该也能想到。听说使节团回长安后,他大为动怒——我想你受他软禁于宫裡,又被架空秦川兵权,也是因为这件事吧﹖”
  长孙凯依然没有应话。
  ——明怀玉是极懂分寸的盟友,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便过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