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伊倒在沙发上,“但是有些电影,不在德国拍,就没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了。”
休斯微微眯起眼睛,他抬起一只手指放在唇边,示意让乔伊不要说下去,“来,让我猜猜,按照你这番逻辑,你是打算拍摄一部一战或者二战为背景的电影?”
乔伊的语气带着点感慨和展望,“没错,我认为《罗拉》格局不够,我希望拍一部格局更大的欧洲电影。”
休斯蹙眉,“你野心不小。”然后他又得意地咧嘴笑道:“但是,你是不是搞错方向了,以一战二战为背景的电影,必然是需要打动人心和煽情的,同时也需要植入导演的反战思考,你确定是在德国这个二战轴心国拍摄?”
乔伊定睛看他,“傲慢的雷石东老爷,别老是妄图揣测我的心思的,我可没说我拍得不是二战轴心国的电影。”
这句话倒是把休斯给说住了,他略微停顿了几秒钟,眼神里有些短暂的惊愕,然后他继续轻笑着,“你打算以轴心国为背景拍反战片?”
乔伊有一种终于把休斯给镇住的成就感,“哈哈~谁和你说,拍二战的反战电影,就一定要拍成《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家》那样?一定要以胜利国的立场去拍摄?一定要拍摄犹太人的悲惨历史?只怪那些伟大的大导演们开了一个太好的头,以至于现在反战片只会拍犹太人了……”
休斯淡淡地回应,“我从来没这么说过,优秀的反战电影,并非一定要有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参与其中。就像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单》的斯皮尔伯格,同样也拍得出《拯救大兵瑞恩》这样其他角度的反战片。”
乔伊感叹,“我倒认为,《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也很很优秀,但是其震慑人心的力量远不如《辛德勒的名单》,可能因为角度问题吧,《拯救大兵瑞恩》讲的是人权,《辛德勒的名单》讲的是历史惨剧。”
乔伊想,也许过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她依旧会记得《辛德勒的名单》,记得这部黑白电影,记得除片末外中间还点缀着些许震慑人心的红色,如果你看过,你会知道她所指的。
休斯不想继续无意义地辩论,他摊手,“好吧,就如你所说的,或许就是这样。但是,你是否可以说说你想拍的反战片。”
乔伊微微笑道:“我并不指望我能拍出超越《钢琴家》、《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那样优秀的反战片,但是,我想尽可能地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拍摄反战片。”
休斯傲慢地一笑,“所以你选择了以德国的立场去拍?”
乔伊挪挪嘴,“随便你怎么说,反正我也不会做大投资的,毕竟这些都是试水之作。”
休斯似乎听到了可笑的话,“小投资的反战片?恩,说说看,你这略显天真的计划?”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休斯心里早就认定,乔伊这次,一定会带来一部优秀至极的反战片。
1000万投资的反战片,拍摄背景是轴心国德国。
任何一点让人知晓,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听完乔伊的理论和剧本构思后,他更进一步地认为,这个方案,真的可行。
这种逆向思维的大格局反战片,在正向思维已经泛滥和审美疲劳的现代社会,逆向思维更能取更高的思考价值。
乔伊诉述了她的想法,而在听完乔伊的想法后。
休斯可能是第一个肯定了这个项目的人,他给了乔伊肯定的赞赏。
“这个故事,我想会造就一部非常优秀的剧本,我认为是可行的,你呢?”
乔伊撑着头,一手捋着脑后的头发,“当然,我当然也是认为可行的,不然我为什么会和你谈论这个呢,不过目前我的任务是,想办法把剧本给写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轻盈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5…02 21:06:02
thia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5…03 09:57:46
'正文 第134章 134'
乔伊在柏林一边度假一边写剧本; 期间也顺便和休斯探讨了一下关于电影的进展。
在完成了剧本之后; 她第一时间给休斯看了; 这部叫做《诡雷》的剧本,因为休斯对剧本很感兴趣,所以留下来一直等待乔伊完成了这本剧本。
休斯花了两天时间将剧本彻头彻尾看了一遍; 然后他找到了乔伊。
这部《诡雷》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且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之后; 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 丹麦当局强迫大量德军战俘去清理他们在战争期间埋在丹麦海滩上的地雷。据历史记载; 大概有2000多名德军俘虏徒手排除了大概150万颗地雷,而其中死伤达到一半以上。
这段历史也曾被改编成过电影; 例如未来2015年的《地雷区》等。
而乔伊的这部剧本; 则是根据当时另一位女记者的手记改编而成的。
一名英国女记者格蕾丝; 负责撰写相关资料跟随这支拆雷部队; 去了丹麦西海岸。她目睹了那些大部分都还是未成年孩子的德国士兵被迫去徒手拆地雷; 一个一个被地雷轰炸而死去。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 从一个原本对德国纳、粹恨之入骨,认为就是应该让德国的这些孩子去为纳、粹的罪行赎罪的人,渐渐内心被触动,她开始认为那些孩子是无辜的。
最后,她忍受不了这残忍的方式,带着她所跟随的那个团唯一活下来的十几个孩子,逃出了丹麦军区,找到了正在考虑制定《日内瓦公约》的亨利·杜南; 最终在亨利·杜南的努力下,这些孩子得意幸免。
这是一部沉重而让人心酸的剧本,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事实下,难免显得厚重而沉淀。但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鲜少有人会触及的不一样的角度。
那就是以战败国德国的孩子们作为主观角度,在战争的失败后,这些孩子的生命是否就不值钱了,因为战败,这些孩子是否就理应被当做恶魔来对待。
乔伊试图在剧本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她的重点不在于探讨“不让德国的孩子来挖地雷,难道让丹麦的孩子来挖地雷”这件事,而是在这个之外引起大众一些其他的思考,那就是反战、人性、自我救赎。
休斯在读完这部剧本之后,他第一个想法就是,乔伊的野心很大,看得出,这部剧本和《罗拉》不同,如果说《罗拉》只是她为了配合自己炫技而揉和成的一部让导演和演员发挥空间很大的“潜力剧本”,那么这部《诡雷》就是一部实打实的用剧本限制住演员和导演的那种,力度很深、内涵很足、格局很大的典型拿奖剧本。
看来这次,乔伊的目光已经直指欧洲那些老牌大奖。看来上次她与凯撒奖擦身而过还是让她很懊悔,这次是卯足了劲要冲个欧洲大奖了。
一抹吊儿郎当的轻笑弄弯了休斯的嘴角,看来乔伊的野心真的已经远超众人想象,她并不只想做一名好莱坞的大导演,还想在欧洲闯出一番名头来。
那么既然是乔伊如此野心勃勃要冲击欧洲传统大奖的电影,那么对于演员的选择,她肯定会格外慎重。
而且这是一部实打实的女主戏,和《罗拉》一样,女主人公可谓是要让乔伊伤一番脑筋了。
休斯拿着剧本来到乔伊面前,他嘴里叼着烟,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没想到,你还真的写出了一部视角很不一样的反战片,没有站在胜利者的立场,而是站在了战败德国的立场。”
乔伊很认真地看着他,用一种充满专业知识和慎重的口吻说道:“你错了,我没有站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立场,我的立场是反战、是人性、是救赎。”
休斯眯着眼睛睨着她,“这部片子,很像是欧洲传统那些大奖会喜欢的类型,当然绝对不是奥斯卡会喜欢的类型,因为这部片子和美国一点儿关系都没。”
乔伊索性承认了,“本来就是为了欧洲奖项准备的,凯撒奖认为《罗拉》的格局不如《塞拉菲娜》,没关系,那我就拍一部大格局的出来。谁不知道那些评委的口味,在他们眼里,战争=大格局。”
休斯下意识地笑了,他很喜欢看到这样斗志昂扬的乔伊,这会让他觉得她充满了无限的可能,“那你应该在选角上更加慎重。特别是女主人公的角色,不过话说回来,你以后就打算走女主戏的电影道路?从《贫民区的百万富翁》开始,你好像一部接着一部都是女主电影?”
乔伊自豪地笑道:“我还打算在欧洲拍《红绿蓝三部曲》呢!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三部曲!”
休斯有些被乔伊噎着了,他似乎毫无准备,只能干笑几声,“红绿蓝三部曲?你确定不是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
乔伊解释道:“开玩笑啦,只是我自己这么称呼而已……和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大师的《蓝白红三部曲》肯定不能相提并论。不过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如果《罗拉》是疯癫艳丽的红色,那么《诡雷》的格蕾丝就是象征和平冷静、抑郁纠结的蓝色。至于绿色嘛,我们以后再说呗。”
休斯对于这个满脑子天马行空的女人,确实有时候无言以对,他道:“你认为谁会适合女主人公格蕾丝,这个内心情感复杂、气质带着点儿哀伤和神经质、性格独立、为人冷静自持的女记者?”
乔伊闭上眼睛开始静静思考,“我在写剧本时候,脑子里浮现的形象,是伊莎贝尔于佩尔。”
休斯略带讽刺地打趣道:“你的胃口还挺大,上来就是法国国宝级女演员。”
乔伊无奈地叹了口气,“没办法,谁让法国这个充满艺术的文艺之都,诞生了那么多优秀的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伊莎贝尔于佩尔、朱丽叶比诺什,等等,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女人。可惜她们都是50年代出生的,对于我电影的主人公来说,年龄未免太大了。”
休斯蹙眉,“伊莎贝尔于佩尔倒有点符合你剧本里女主人公,她的气质很冷静自持和神经质,和剧本里格蕾丝那种带着点儿哀伤的神经质以及抑郁纠结比较相符。不过年纪确实过大了,我建议你可以去好莱坞找找看类似气质的女演员。”
乔伊抬头问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薇诺娜瑞德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你所希望的那种气质,不过我知道你看不上的。”休斯提出了一个可选人物。
乔伊听完,然后笑着摇摇头,“是啊,她实在太过气了……我又不是请不到别的演员。”
休斯挑眉微笑,“你的要求其实很过分,在好莱坞要找出一位气质完全符合你所期望的女演员,并不多,因为这在气质的女演员在好莱坞本就不多。”
“可惜我能想到的都已经年纪太大了,年轻时候的阿佳妮、于佩尔都可以,你知道的,这部电影的看点和《罗拉》一样,完全就是看女主人公,《罗拉》我选择伊娃,并非是因为她的演技多好,但是她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诡雷》也一样,女主人公的气质也必须是万里挑一的,我必须选一个气质出众的,当然这次我也必须要求演技精湛。”
休斯耐心听完乔伊的解释,然后坐在窗台下拿出打火机,放在手里不断“啪嗒”“啪嗒”地打着火。
良久,他忽然开口道:“在我来这儿之前,在一次酒会上,我见到了一位朋友,她听说了你正在筹备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