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南第一媳-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含冤的尸骨埋在这青山绿水、福地洞天,这里是他和馨儿圆房的地方,不容有污秽。

    这差事他派给了黄知府带来的衙役身上,龙禁卫们负责在周围防守。这是他的习惯:从不在胜利的时候忘乎所以。虽然两波反贼都被灭了,但此时更加要谨慎。

    众人得令,分头忙碌起来。

    王亨转头看向梁心铭。

    他担心她因此不痛快。

    梁心铭微笑,示意自己没事。

    又对他道,这些尸骨暴露出来是好事,以前的事暴露越多,对他侦破这起谋反案越有利。

    王亨道:“青云言之有理。”

    ********

    美女们,求十一月保底月票!!!

 第450章 欺负人

    梁心铭又转向黄知府。

    王亨唱了白脸,她就要唱红脸,他们夫妻刚柔相济、才能互补,才可事半功倍。

    梁心铭觉得,黄知府并非真无能到不知怎么办,而是害怕、急糊涂了,因为这些尸骨很可能是在他上任后被灭口的。反贼或许就是看准了他的弱点好糊弄,所以才把他弄到青华府来做知府,他们才好方便行事。这些尸骨浮出水面,也只是冰山一角,还不知有多少龌龊事依然埋着呢。

    梁心铭一贯坚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量才为用则是一个上位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官场老油子黄知府,她早就想好怎么利用了。眼下断不能让他脱身,再换一个不知情的官员来。她要逼得他走投无路,逼出他的潜力,破釜沉舟、死心塌地地跟着她修路、破案。

    她便低声对他道:“大人且不要想其他,先指挥清理现场,并做好验尸记录,回去再协助钦差大人查案。待查明真相,即便大人有失察之过,也可将功补过。”

    一面说,一面示意绿风将腌仔姜递给他,又递了双筷子,让他吃生姜过过嘴、压压异味。

    黄知府感激涕零,抱拳道:“多谢梁大人指点。”然后接过碗去。梁心铭肯指点他,给了他希望,决心努力做好眼前事,让梁心铭满意,才好托她在王亨面前美言。

    吃了几块腌仔姜,他擦了把汗,吩咐衙役们砍了大树来,竖着垫在软烂滩涂上,又将编好的竹筏横放在树干上,在沼泽上搭了一条栈道,然后走去对岸指挥众人打捞尸骨。

    王亨本对黄知府印象恶劣,见梁心铭居然肯好言好语地指点他做事,不由纳闷。

    梁心铭对他眨眨眼,她手里另端着一个碗,正吃腌仔姜呢,顺手搛了一块送到他面前,他忙张口吃了。

    他也不问了,馨儿不会干糊涂事的。

    他转脸对皇甫仁道:“你随本官来。”先进洞去了。

    皇甫仁忙跟了上去。

    吕修目光瞟向洞内,脚下微动。

    梁心铭抢先一步挡住他,问道:“吕大人在按察使司这些年,可曾听说过青华府有过大量失踪人口的案子?这湖中死了这么多人,当时不可能没动静。”

    吕修收回目光,回道:“按察使司有佥事多人,各自负责巡查一地。青华府一向由蔡永蔡大人负责。本官不知。”

    梁心铭疑惑道:“听都没听说过?”

    吕修似笑非笑地瞅着她,有些讥讽道:“徽州虽然不甚大,一年大大小小的刑事案件也不知多少,各人忙手头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忽略别处消息也是有的。”

    这是笑梁心铭官小没见识。

    梁心铭恍然道:“哦,是下官见识浅薄了!恩师在刑部,刑部总揽全国各地的刑事案件,听说死亡几十上百人的都是大案要案,必将引起朝堂震动,所以下官才觉得这案子不会无声无息,就没想到吕大人这样忙。”

    徽州再大,还能大得过大靖?

    这么大的案子他没听说过,不是无知无能,就是欲盖弥彰,到底是那种,他自己心里有数。

    吕修心一凛,暗悔不该惹她。

    他忙道:“若有,肯定是会惊动刑部的。想是本官当时正有事在身,所以没留心。等回去,本官帮梁大人问问按察使李大人,李大人是一定知道的。”

    梁心铭顺势问道:“李大人的官声,下官也是听过的,如雷贯耳。李大人在徽州多年了吧?”

    吕修道:“李大人在徽州是有多年了,升为按察使却没几年,就是梁大人乡试的那年岁末。”顿了下,又特意道:“李大人和巡抚林大人还是亲家呢。”

    李按察使和林巡抚是亲家?

    梁心铭听了心里微怔。

    听吕修这意思,好像李按察使升上来有林巡抚的助力?而吕修特意将这话告诉她,是在暗示吗?

    梁心铭话锋一转,又问:“青华府前一任知府是何人?”

    吕修又笑了,道:“青华府前一任知府姓章,上任半年就获罪免官了。后来上任的知府姓洪。大人或许没见过他,论起来却是熟人。”

    梁心铭忙问:“这怎么说?”

    吕修道:“他是大人的房师洪飞的父亲,洪稼。”说时,双目炯炯地注视着梁心铭。

    梁心铭心里又一惊。

    而且吕修不称呼洪飞吏部的职务,只说他是梁心铭的房师,可见对洪飞、王亨、梁心铭几人的关系很清楚,此时特意点出这层关系,又是什么居心?

    她做恍然大悟模样,道:“原来是洪大人的父亲!下官听房师说过老大人现在临湖州任上,原来是从徽州调去的。”

    吕修伸出四指,道:“洪大人在青华府待了四年。”

    梁心铭不住点头,一副听熟人经历的模样。

    吕修见她没再往下问,又将目光投进洞门内,转移话题,问道:“刚才从洞里匆匆穿过,也没能仔细瞧瞧,可否劳驾梁大人带本官进去瞧瞧?”

    梁心铭摇头道:“没什么好瞧的。”

    吕修狐疑道:“为何?”

    梁心铭道:“里面还有一道石门,恩师尚未破开,只有几间仓库,藏了些粮食和军服。”

    吕修道:“这样啊……”

    他显然不信梁心铭的话。王亨不带他进去,他越好奇。若是有眼色的就该避嫌,他正要老着脸皮让梁心铭带他进去看看,说他虽不如钦差大人睿智,或许能提点些建议,梁心铭却又转开了话题,邀请他去验尸。

    梁心铭道:“吕大人跟随李按察使多年,在刑名侦查方面经验丰富敏锐,还请吕大人去帮忙验尸,或许能查出蛛丝马迹来,给恩师提供帮助。”

    吕修犹豫了下,忽然爽快道:“也好。梁大人年轻有为,咱们一块去如何?也能相互切磋分析。”

    梁心铭道:“如此甚好。”

    两人便下了台阶,走上栈道。

    栈道连接到左手湖岸,山脚下已经挨个摆了几十具骷髅,青华府的衙役们还在往上捞。

    初步估计,至少两百人。

    梁心铭肚子吐空了,再看这些骷髅,没什么感觉了,示意吕修蹲下来,对着那尸骨就大发议论起来。比如这些尸骨的手关节粗大,可见常年做粗重的活计等等。

    她道:“下官听说有那高手,凭着摸死者头骨,便能感知死者的面部胖瘦,能用胶泥复原死者头像……”

    吕修奇道:“竟有这种人?”

    梁心铭道:“只是听说而已。下官是不会的。”一面建议他摸摸试试,话说出口又后悔道:“抱歉,吕大人不会反胃吧?之前吕大人并未呕吐,想来是不惧这些的。”

    吕修干笑道:“反胃倒不会。就是摸了也白摸,本官可不会这样的奇技。不如梁大人试试。”

    梁心铭果真两手捧起一骷髅头,举起来抚摸,又迎着太阳光察看,恰好竖在吕修的面前。

    吕修再也忍不住,头一歪,“哇”一声吐在草地上。

    梁心铭怔怔地看着他,“大人怎么好好的就吐了?”

    ********

    感谢各位朋友打赏、投票支持!

 第451章 忠义侯世子方磐

    好好的就吐了?

    吕修听了她这话气得鼻子都歪了,若不是她举着个骷髅头在他面前晃悠,他能吐吗?他只前忍了又忍,才没当众出丑,结果还是没逃得过去。

    可是,他无力说话。

    也不知怎么回击梁心铭。

    毕竟梁心铭还捧着骷髅头呢,他若太矫情,岂不落人口实,说他连个初入仕途的县令都不如?

    梁心铭心里爽快了。

    洞内,王亨问皇甫仁:“京城可有信来?”

    皇甫仁道:“有。”

    他从怀里掏出一竹筒,抽出一卷小纸,展开,当着王亨的面开始破译密信。这是王亨授予他的方法:密信的内容很普通,关键在于中间嵌的几组数字,每组数字都是三位数。通过这三位数,可从某本书上查找出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然后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或明示或暗示某个讯息。

    这书一般不会很厚,不是随身携带的,而是记在心里的,倒背如流,这就杜绝了泄密的可能性。

    皇甫仁也因此被王亨看重。

    当然,王亨因人而异,交给不同心腹的书册都不同,密信的方式也不同,就算某人泄密了,其他线路也不会受影响。

    少时,皇甫仁回道:“忠义侯方无适奉召入京。世子方磐领旨,已经带五千兵马从西南赶来徽州了。”

    王亨接过信看了,自语道:“方磐,方之安……”

    一个时辰后,一安又送来王谏的飞鸽传书,是关于左相的:左相六月底和靖国公府议定亲事,将孙女左灵玉许给靖国公府三房嫡长子林子明。

    王亨看了沉吟。

    靖国公和白虎王虽然都姓林,却分属两支,第一代靖国公和白虎王尚未出五服,现在自然隔得远了。

    这两支说是一家,又不是一家。

    是一家,指的是凡有重大祭祖活动,两家必是要回到荆州大巴山竹溪县泉水村,祭拜共同的祖先。

    不是一家,指的是自靖国公林春娶了靖安公主后,便搬入大巴山深处的回雁谷。当时的炎威帝将回雁谷赐给靖安公主,靖国公后人世代都居住在那。

    林家这两支在朝堂上未必就同心同德、立场一致。

    左相在这个节骨眼上,和靖国公府联姻,有什么意图?

    ※

    十日后,忠义侯世子方磐入山。

    忠义侯方家在京城一干权贵中,是出名的富贵世家。

    不知情的人会奇怪:那一个世家不富贵呢?然方家的富是不同的,是大富、巨富、豪富。

    方家封侯之前原是商贾之家,并非普通的商贾之家,而是织锦世家;也不是暴发户,而是富了多少代的豪门。后来方无适救了皇上,以七岁稚龄封一等忠义伯,又连续立功,直至封忠义侯,将这世袭的爵位坐稳、坐实了。

    忠义侯府还是官商。

    一般官员不许明目张胆经商,然方家是钦定的皇商,凡是方家出产的最新织锦、棉布、混纺布等,都列为贡品;军中服装,有一大半都出自方家的作坊。

    对此,御史少有弹劾。

    因为方家祖业丰厚,其财富是做官之前积攒下的,并非做官以后才聚敛的。他若非做官,专门经商的话,每年都有巨额收益;倒是做了官后,产业收缩了,很多买卖都不再染指,那收益也就缩水了,有什么可弹劾的?

    对于京城闺秀来说,若择婿,众世家各有千秋:

    皇室血脉虽贵重,各分支复杂,未必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