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烟传-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贞观四年,时年仅一十五,他入征玄甲军,随代国公出阴山征讨东胡人,阵前脱颖而出,后率百人奇袭颉利可汗王帐,斩杀东胡大将于牙帐前,方知他不仅骁勇无惧,竟还通晓兵法,自此在军中声名鹊起。归长安后,听闻圣人很是赏识,命他拜于左卫中郎将苏将军门下,教导过一阵,后因兵部柳侍郎看重,收于麾下。”

    听罢,风灵默了半晌,沉吟道:“按说他正该是如日中天,怎就被遣来边城戍守”

    “大娘这便有所不知了。”佛奴轻描淡写地笑道:“似他那样的出身,任是圣人再赞赏,也越不过那些门阀士族去。偏巧他命好,新上任的兵部柳侍郎,惯会揣摩圣意,心知圣人看重于他,亦看重边境商事,便讨着巧地将他送来沙州,待他收拾了乙毗咄陆的余孽阿史那贺鲁,荡平商道匪寇之后,再回长安,军功卓著,金符加身便容易了许多。柳侍郎识人荐人,正荐在了圣人心坎上,对上合了圣意,对下拢了人心,上下逢源,上上算的买卖啊。”

    佛奴侃侃而谈,风灵缓缓偏过头,惊疑地看着他,“你何时将朝堂人心也摸透了?”

    佛奴嬉笑着住了口,连连摆手,“胡诌的。”末了仍是忍不住又多嘴了一句,“大娘可知那柳侍郎是谁?”

    不等风灵应答,他便自答道:“正是索慎进正妻柳夫人的胞兄。”

    她心头一震,眼前渐渐显出两条明晰的道来:一条是索氏,地方乡绅,于一方一呼百应,依附朝中权贵一条是拂耽延,眼下虽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的情势,远在长安城中,他却是圣人眼中能见的贵人。

    不消多加思虑,即刻她便明白了该择哪一条道行之。

    “佛奴,快些回店肆。”风灵忽然抬手阖上支开的窗棂,急急地就要下楼,“贵客将至,拖怠不得。”

第十九章小寒生乱(三)

    风灵在自家店肆的后院转了几回,先前最喜敦煌城天晚得迟,而今却只觉天暗得太慢。直到天边卷起金红色暮云,阿幺来催过四五遍何时用饭,她抬头凝视了一回四合的暮色,方怏怏地回至屋内。

    屋内的食案上支着一只小泥炉,泥炉上蹲着的双耳小陶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食案上另有鲜红亮泽的生肉两盘,白净剔透的禽肉一盘,几枚洒了芝麻的胡饼。

    “今日小寒,依着此地的惯例,该食烫羊肉,好抵御酷寒。”阿幺一面替她布下碗箸,一面探了探胡饼的温热,“催了数次大娘都不来,古楼子都凉了,内里的羊脂肉馅怕是要腻人,我去替大娘再烘烘。”

    风灵掀起鼻子细嗅了嗅烧滚的羊骨汤散出的香气,“去将阿兄前日送来的西州葡萄酿取两壶来。”

    阿幺笑着答应了一声,顺手端起已凉透的肉馅胡饼,旋身便去了。

    风灵在羊毛毡垫上坐稳,筷箸才刚上手,却忽听闻院内“踏踏”的急促脚步声,她蹙了蹙眉,面含了尽在意料中笑意,放下手中的筷箸。

    果不其然,仅几息的功夫,门外佛奴略有些紧张的声音禀道:“大娘,大娘,延都尉来了。”

    风灵如释重负地微微一笑,只当他今日不会来了,不想竟是在这个时候亲身前来。也对,暮色笼盖,万家灯火初上,谁能留意到都尉亲至商户店肆中。

    “快请。”风灵理了理裙裾,好整以暇地端坐在羊毛毡垫上。

    拂耽延被佛奴引着步入后院,院正中一株老梅开得正当时,沉暮中不见嫩黄娇小的花朵儿,只有清幽甜香缕缕,袅袅缠人。拂耽延披着一身腊梅幽香步上里屋的木阶,忽在门前顿住了步子。

    “小娘子的闺室,在下恐不便入内。”他迟疑了一息,向后退了半步,“还望请出顾娘子说话。”

    佛奴愣了一愣,他自小见惯了风灵率性而为,从不觉她与闺中娇娘有何联系,乍听拂耽延这么一说,他忍不住捂嘴轻笑了一声。

    佛奴笑意未消,里屋的门便开了一扇,风灵自屋内一挑帘子钻出来,笑吟吟地向拂耽延衽敛一礼,“这屋不过是平日处置商肆杂务所在,并非风灵闺室,延都尉不必拘谨。总不能,立在屋外冷风里头说话。”

    见他犹豫不定,风灵笑容更深,“延都尉是守礼的君子,不愿进屋原是替风灵着想,可咱们若是在此言谈,冷风肆虐,寒意袭人,都尉可有想过风灵可否受得住?”

    她既已说了这话,拂耽延也不再迟疑,一低头,绕过半帘进了屋。

    屋内的情形倒十分出乎他的意料。

    自入了敦煌城,统共见过她三次,索府接风筵席上与千佛洞佛窟前皆见她金簪玉珠,锦衣软靴,俨然巨贾豪客的奢靡做派。本以为她日常居所也该极尽奢华,不想这间屋却简淡得出奇。

    屋内垂挂素面烟灰色纱幔,倚墙而置的博古柜上不见一件珍玩摆件,只层层叠叠地堆了不少册子,瞧着似是账册。直条窗棂下设了一张低矮的壶门榻,以供疲乏时小憩之用,面榻的墙头上悬着一把琵琶,亦是寻常器乐。

    “这个时辰,延都尉怕是还不曾用膳,任是有天大的事,也总该用膳,不若同案而食,边用边叙。”风灵向食案探了探手,请他入席。

    拂耽延紧了紧眉头,似要推辞,风灵怎能容他推却,抢先一步道:“今日正逢小寒,该食羊肉,我这食案粗鄙,想是作践了都尉,都尉再一辞让,着实令风灵惶恐。”

    拂耽延经她这一说,反倒不好推辞,只得拱拱手,“哪里。”

    风灵莞尔一笑,自先坐下,请了拂耽延在她对面的羊毛毡垫上坐下。

    她执箸夹起一片鲜红的生肉,浸入沸滚的羊骨汤中,顷刻生肉便成了嫩白的熟肉,“都尉今日乍然造访敝店,所为何?”

    风灵将带着一箸带着浓香的熟羊肉置入拂耽延面前的瓷碗中,明知故问道,随手又夹起一箸生肉投入小陶锅中。

    拂耽延自知白日里开罪了她,此刻她有意拿乔也在意料之中,心中又暗悔那时未能下马听她将话说完,到底错在自己。

    他索性开诚布公直言道:“顾娘子今日晌午在营房前所言,在下本该耐性听完,却因一时草率,辜负了娘子的一番好意,这是我的不是,现下事发,愧不当初,还望娘子胸怀疏阔,不计前嫌,将那未尽之语说予我知。公廨田如何就收不得?又是哪里来的后患?”

    说罢他拱手施礼以示诚挚。风灵咽下口中的羊肉,心底里舒坦至极,不论是羊肉的鲜嫩,还是拂耽延的愧意,皆令她通体舒畅。

    “都尉快莫如此。”她伸手虚架了一把,弯起笑眼,“世道安稳,方有我等行商的生计,这个道理,风灵大抵还懂。军粮乃军防根本,故此纵是要惹了都尉不悦,风灵也不敢不报。”

    “顾娘子识得大体,今日确是在下草率了。”拂耽延坦然直率地对上风灵的目光。

    风灵猝然与他琥珀般的瞳仁相对,也不知怎的忽就一怔,蓦然觉察自己唇上还沾着羊肉留下的油脂,头一次觉着这般不修边幅地与人相对有失妥当。

    “大娘要的可是这一壶?”阿幺不知内室有客,端着一只琉璃壶并一对狮首纹的琉璃盏,径直走了进来。进门见有生人在屋内,这才停下脚,再一瞧竟是那位延都尉,她赶忙屈膝唱礼,算是见过了拂耽延。

    风灵趁着拂耽延侧身礼让的功夫,倏地从窄袖口中抽出一方绢帕,低头极快地拭了拭自己的口唇,又将帕子藏掖在膝下。

    阿幺放下酒壶杯盏,悄然退了出去。

    风灵放下筷箸,正了正颜色,将前一阵自张县令外室尹氏那处听来的事,并张、索两家的牵连,一一细禀。

    她自是滔滔不绝地将那官僚与乡绅,乡绅与佃户之间的利害关系剖判了一回,讲得丝丝入扣,有条不紊,临末,却见拂耽延从头至尾不曾变换过神情的,自己方才仿若对着木头桩子白说了那许多话。。。

第二十章小寒生乱(四)

    该说的都已说毕,拂耽延仍是沉默不语,风灵只怕自己说得不够明晰,便又总结道:“总之,便是索家命尹猴儿占住公田,招募佃户租种,又将尹猴儿的妹子送予张县令,加之尹猴儿不时孝敬,好令张县令在尹氏兄妹的夹持下对那些田地视而不见。此番都尉来收地,索家自是不肯,佃户们想来受了索家小利,也未必肯,少不得要给都尉下道绊子,眼下佃户们撒手不理的招式,便活脱的是尹猴儿的痞赖做派。都尉可想得透?”

    拂耽延并不答她,只一味注视着她,“事关一方父母官的官声清誉,有沙州大族的脸面在里头,敢问顾娘子,方才那些话,是从何得知?”

    他的眸光仿若这边城灼烈的日光,在他的直视之下,风灵的鼻尖不觉沁出点细细密密的汗来,她虽胆大无甚忌讳,也懂得他话中的份量。

    “风灵只是将所知的据实禀告,实不实的,还请都尉自行裁夺。至于这些话的出处”

    风灵头皮一紧,白日里在营房前,拂耽延鄙薄她市井习气的言辞在她脑中回转了一圈,她暗自思忖,倘若据实以告,说她以一段彩锦自尹氏口中撬得,难免又遭他轻视,不若不说。

    “至于出处”风灵沉吟道:“市井之人自有市井门道,都尉信便听,不信便罢。风灵低微,既冒了风险说了这些,都尉也该略加体恤,适才所说,待都尉出了这个门,风灵再不会认。”

    说着她提起手边的酒壶,向拂耽延跟前的琉璃盏中斟了大半盏琥珀微红的酒液。

    酒液仿佛带着鲜花鲜果的香气,欢跃在两人之间。风灵自斟了半盏,仰头一口尽数落肚,放下琉璃盏,将脊背挺得笔直,端肃认真地望向拂耽延。

    几息之后,对面木雕般的人忽然动了动唇角,目光在她面颊边划过,又别眼望向一旁。

    风灵正忖度着他这可否算是“笑”,猛然惊觉,忙从膝下抽出那方绢帕子,掖过嘴角,果然帕子上出现一小团淡红色的葡萄酒渍。

    风灵困窘万分,偷眼去看拂耽延,方才的那一动似乎只是幻象,他正若无其事地打量一座单扇绢画洛神赋图的屏风。她不由暗骂自己:怎就这点子出息,一向自诩洒脱无拘,这会子倒扭捏起来。

    内室静默了片刻,风灵忍耐不住,又自斟了一盏,执盏敬向拂耽延,“薄酒一盏,还望都尉不弃。”

    拂耽延略一犹豫,也便执起琉璃盏,掩口一饮而尽。

    上好难觅的葡萄佳酿,便是连风灵这般见惯好东西的也不免要珍惜着饮,本以为他总要赞赏两句,不想风灵歪着脑袋候了半日,也不见他有所动,只淡淡地将琉璃盏放回食案上。

    风灵在心里干笑几声,自小在军中,想也该是个粗鄙的,怎懂得这酒的妙处。

    “今日折冲府署门前的情形,风灵正巧见了。”她撇开脑中的胡思乱想,转回正题,“都尉的难处,风灵大约还能纾解一二。”

    拂耽延抬起眼,仿佛并不意外。佃户闹事后他细想过风灵在营房前囔出的话,她既知晓内情,必定还有后话。拂耽延不敢怠慢:“愿闻其详。”

    “佃户闹事,不过是仗着敦煌城内事农之人稀少,他们认定了都尉一时间寻不到那么些农人罢了。这又有何难解?”风灵端起酒壶,替他再斟了一盏。“但”

    “顾娘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