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烟传-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灵知晓杏叶的性子嫉恶如仇,平日看个戏本子都要义愤填膺许久,却不曾料到她肯为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陪着自己再往龙潭虎穴里去闯一闯,一时感激不已,不觉暗叹自己亏欠了她。

    当晚,风灵便修书一封,付与老管事,托他待拂耽延归来时亲手交予他。

    次日清早便带着杏叶往高阳公主府邸门前去求见,门房进去不多大功夫,不见高阳公主,只阿贞一人出来接她们入内。

    不论抱了何种目的,毕竟相帮一场,风灵自然是要去拜谢高阳公主的掩护之恩。

    高阳公主仍旧一身素白,面上不施脂粉,在佛堂内悠悠地击着木鱼。风灵将那恩谢的话说了一回,她停下手里“笃笃”不休的木鱼,似乎在诵往生咒,仿佛对风灵的一番谢并无兴趣,只随意道:“回去便回去罢,不必那些谢语。圣人跟前说话仔细些,莫辜负了我一番好意便是。”

    风灵忙叩谢称是。

    高阳公主不愿多话,向阿贞扬了扬眉。阿贞会意,上前搀扶起风灵往外带,一面走一面道:“顾娘子且歇一刻,奴婢这就去安排下车马。”

    风灵在厢房内吃过一盏茶,马车便准备停当,有人来请风灵杏叶一同登车。

    车摇摇晃晃地行了一段路,风灵挑起车帘望望,已过了崇仁坊,将近永兴坊,永兴坊前头便是延禧门,到了那处便是皇城禁苑所在。此一入内,尚不知几时才得脱身。她听见低低的啜泣,扭脸望见杏叶正悄悄擦拭眼角,她不知拿什么话来慰藉她,只得转过脸佯装未见,私下偷偷叹口气:自己终究又带累了一个。

    马车穿过天街,风灵取下对符交由赶车人,出示予城门戍守过目。一路盘查验对符,直到了两仪殿前。

    风灵理了理衣裳裙裾,从马车上下来,宫中的气息于她而言,已与先前大不相同,她似乎已能嗅到淡淡的血腥气,这令她振奋鼓舞。

    阿盛得了内监的回禀,从两仪殿的石阶上跑下来迎她,一见风灵便夸张地围着她转看一圈,啧啧称道:“瞧这气色,顾娘子养得不错,身子骨瞧着也有些肉底子了。身上的伤可都好利索了?”

    风灵迅速将一路上的惆怅抹得干干净净,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屈膝礼道:“牢阿监惦念,风灵好得很。”

    阿盛满意地点点头:“快些进殿罢,圣人早念叨过好几回了,今日一早得了报,说顾娘子将归,一时高兴,早膳也多用了一小碗米粥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 重归内苑(二)

    风灵自出宫后,足有个月未见着李世民,听闻他病势反复,在病榻上苦苦撑持了数月,也才熬过来不多久。尚未进门,两仪殿内便传出了闷闷的咳声。

    风灵眼帘低垂,盯着脚下一方方莲纹水磨青砖,数着自己的步子到了李世民跟前,她心里亏虚,跪伏在地行了个大礼,见过了圣人。

    “养了一回伤,倒是知礼了?”李世民低声打趣儿,风灵却听得出他的低声,实是因说话的气力提不上来。

    她直起身抬头望去,不禁大吃一惊,但见李世民原不过夹着些许白丝的头,几乎成了花白,不止是头,连唇边两抹八字胡也白了许多。她记得她先前最怕他逼视的目光,现今瞧来,目珠仿佛浑浊了不少。不知是因为大病初愈的缘故,还是久不见她的缘故,落到她身上的目光较之从前愈柔和了。

    “圣人……”风灵忽然有些说不上来难过,她未进宫前也曾听人说过圣人年轻时征战立朝的事,后来竟然教她鬼使神差地入了宫,每日伴驾侍墨,虽见他神武英勇之相已不存,但耳闻目染他处置政事,高瞻远瞩、果断凌厉,另有一番帝王气势。

    眼前这人,与个月前判若两人,须花白,气息虚浮,神气消散。帝王垂暮,更是苍凉。

    李世民淡然笑道:“可是觉着我老了?”

    风灵忙屈膝垂头:“风灵不敢,圣人不过偶有小恙,何出此言。”

    “老了便是老了,哪有人不老的。你这一伤,怎改了脾性,变得同他们一般虚与委蛇,可是他们有意换了个人进来?”李世民笑指着她假意责道。

    风灵心里的难受更添了一分,面上却笑了开来:“圣人总拿风灵打趣儿。”

    李世民断断续续地笑起来,有种归位的舒坦,又与风灵闲话了一回,问了伤情。风灵早先听拂耽延说过杨淑妃在圣人跟前的说辞,想来她这一套虽是瞎编,倒也能省去许多麻烦,便顺着她那意思应承了下来。

    风灵这一回来,李世民不免话说得多了些,小半时辰后便显了倦色,恰尚药局奉御进来请脉进汤药,风灵就势退了出来,仍旧回昭庆殿去歇息。

    阿盛亲自送出了两仪殿,他本以为确实了风灵并非汝南公主,圣人该冷了这份心才是,可将才听着圣人与风灵之间的应答,并不见圣人冷待她,言语间依旧不以“朕”自称,很是蔼然。他是何等机灵的人精,立时便明白了该如何对待风灵,该如何回禀杨淑妃。

    回至昭庆殿,竹枝与众宫人围上前,不免又是一番问安行礼。风灵唯恐竹枝会在杏叶那儿套出些什么话来,一回殿便借着“杏叶服侍数月,着实辛苦”的由头,将竹枝调来自己身边日夜近侍,好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不教她有机会往杏叶那儿去下功夫。

    歇了大半日,风灵忽然惊喜地现,她离宫时众宫眷争相探望拉拢的情形,已荡然无存。她自忖大约是众人都已知晓她与汝南公主并无干系,都冷了心肠的缘故。这算作是她回內苑后的头一桩令她舒心的事。

    甚好,她能清清静静地做完她要做的事。

    回宫后数日,风灵便又重回民部,往日的吏目们都还在,却是换了位尚书。打听之下方知,先头那位唐俭唐尚书于税商一事上办事不利,许多豪商巨贾背后都有朝官撑腰,唐尚书挂碍太多,颇失公允,闹将开来,倒将他的官弄丢了去。他最后的作用,怕便是替圣人表白税商的决心了。

    托了那位原尚书的福,大伙儿见风灵回来,再无不甘不服,亦不敢徇私舞弊,不论她要什么,问什么,无不配合。

    风灵将她盯准的那几家商户的经营簿册抽调出来,每日细研比对。圣人的传唤较之从前多了一些,加之她自己有心想要获知高丽回的战报,便又隔日担负起了侍墨的差事。

    其实,李世民身子骨大不如前,病中由太子监国理政,未出什么大错,他疾愈后所理不多,最为悬心的不过是高丽战事,故风灵说是侍墨,实则大多时候只伴着他说说话。

    连时刻要在殿中记录君王言行的起居郎也被遣走了,说起话来便更不计君臣尊卑之仪。时常二人散坐在席上,风灵说行商走货途中的事予他听,他便还一个昔年征战的故事予她。若非风灵心中还有彻查柳氏那档子事,还惦念着拂耽延的安危,这样的日子倒是难得的安宁平静。

    高丽的捷报频频传回,李世民眼力不逮,便由风灵念予他听。

    “……青丘道行军大总管薛公,使玄甲营奇兵袭大行城,云麾将军拂耽延领兵三千骑,破敌阵,斩杀敌将所夫孙于马前。”风灵念及拂耽延的名字,心口无来由地一跳。照着奏报的意思来瞧,他仿佛是又立了战功,仿佛又斩杀了不少人。

    李世民很是满意地晃了晃脑袋,殿中除开宫婢内监并无旁人,他便起兴问道:“你瞧着阿延如何?”

    风灵一怔,抿唇垂目不语,借着替圣人斟茶的功夫躲开他的目光:“圣人的郎将,自该圣人评判,怎的要来问风灵?”

    李世民接过茶笑道:“我又不教你评说他政绩战功如何,只说他这人。”

    “圣人既问,风灵便直说了。就风灵所知,延将军品性秉正端直,忠心耿耿,样貌也甚英武,实属芷兰之质。”风灵心底犹豫了一息,索性干脆地答了他,左右圣人晓她性子爽直,不似那些高门贵女那般知礼只羞。

    李世民捻须点头一笑,半是挪揄半是试探地问道:“你可倾慕于他?”

    这一问乍出,风灵险些教自己的口水呛住,她纵是再不扭捏,好歹也是名女子,想是圣人将她是女儿身这一桩浑忘了。再一想,既有这一问,莫不是要将我指予他婚配?

    “究竟如何?”久不闻风灵作答,李世民又催问道。

    风灵暗暗一咬牙,心底同自己道:过了六礼奠了雁,合婚庚帖齐全,我同阿延早已是正经夫妻,认了又如何。

    她遂将头一点:“似延将军这样的,自然不会少人倾慕。”

    李世民终是笑出了声:“自古英雄总少不得美人情思。”

    笑了一会子,风灵还等着他下文如何,却再不听他提及此话。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东市封账

    五月中,最是一年春好时,长安城的牡丹开得正当时,曲江边鲜衣怒马,胡旋飞扬,游侠儿将一柄剑舞得璀璨生辉。

    于东市商户来说,这一日与别的日子并无甚不同,仲春仿佛是各家夫人娘子们最愿意掷钱的时节,生意好得令人应接不暇。

    正午大市,十名武侯在通往东市的坊道上迅开出一条道来,另有三十余列成队,簇拥着一驾不起眼的青毡马车,并两驾载了数个大木箱的牛车,自道上不紧不慢地过来。

    正午市中最是热闹,往来的人一见这阵势便都振奋起来,一壁退让至道两旁,一壁交头接耳:不知谁家又惹了官非,且惹的祸事似乎还不小,从那些武侯的装束来瞧,竟是皇城内的左右候卫。

    于是乎,虽遭拦挡,谁也不愿离开东市,好事者还贴着道沿,随着这一队人同行,要跟过去瞧个明白。

    接近市口,东市市丞从另一头急匆匆地赶过来,左右侯卫的人招摇过市,那青毡小车中的大约是一位皇家人,还是位紧要的,只不知皇家人好端端地摆起阵仗往东市来是要作什么。市丞向领头的武侯作了个揖,探问道:“下官未得过敕书诏谕,敢问诸位这是……”

    武侯并不理会他,却从队中出来一骑与他搭话:“民部外差,与市丞并无干系,故不劳动市丞,只借市署衙门一用。”

    那市丞抬头一瞧,认得马上文官模样的说话人,乃民部吏目,前一阵商户造册时时常得见,他不明就里,也不敢多问,既民部吏目说了与自己并无干系,他便识趣儿地退至一旁,殷勤引路,再不多言。

    一行人在市署门前停驻,此时那市丞方才看清队中都有些什么人,依照服制他心下一数,不禁大惊,今日这东市是要有什么大事么,民部竟来了一位巡官,两位主事,六名吏目,车中那人还不知是谁,只眼跟前这几位同来,阵势便已是不小。

    青毡小车上的帘子一动,一名戴着帷帽的女子从车上下来,巡官上前为她引路。市丞疑是自己眼花,再细一瞧,果然是女子不错。民部官吏出外差,何故还要带上一名宫眷,既是宫眷,却并无人教他上前行礼。

    市丞百思不得其解,此刻也插不上话,左右不过是借市署一用,他便乐得瞧这出戏。

    入得市署,那女子便摘去帷帽,与众僚互让着入了座。市丞瞧清楚了她的样貌,觉着眼熟,却一时想不起何时何地见过。瞧着民部官吏皆对她恭顺,想必是位尊贵的。

    女子并无多余的话,将带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