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饭桌上只有一道道残影晃过,等里正夫妻俩回过神来一看。
老天爷,连根青菜都不剩了!
“呃!”彤兰大大打了个饱嗝,揉着肚皮放下筷子,一脸幸福的表情道:
“太好吃了,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饭菜,比皇宫里的御厨还做得好吃。”
诸葛向伟表示认同的点头,“太好吃了,以后要是天天能吃到就好了,大娘,要不你到我家给我做厨子吧?”
诸葛向伟说得一脸认真,诸葛正仪冷冷看了他一眼,把人看老实了这才有点尴尬的对里正夫妻道:
“实在是抱歉,大家都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所以有点。。。。。。见笑了。”
“呃。。。。。。没事没事,年轻人嘛,多吃点好,多吃点好。。。。。。”里正尴尬的摆着手,发现自己除了这句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尴尬后,彤兰四人纷纷感觉到了不好意思,她挠了挠头道:
“咳咳,那个里正伯伯,这顿饭我们没钱付,但是我还有身蛮力,您看您有没有什么重活,我可以帮你们做。”
“不用不用。。。。。。”
“里正别客气,有什么活随便吩咐吧,饭也不能白吃您的。”里正的话被陶宝打断,她扒拉着自己这碗里的五根菜梗,无奈摇头。
“五个孩子也是饿狠了,但也是知恩图报的人,今日要不是里正你家发善心,我祖孙六人怕是不知道在哪儿饿死了。”陶宝淡笑着说道,自有一番令人信服的气势。
莫氏见相公还有犹豫,低声提醒道:“咱们不是正缺人手插秧吗?兴儿和旺儿又在县里忙得脱不开身,这也正好,大不了同工人一样发工钱就是了,如此也能帮忙周转周转。”
里正想着这六人如今身无分文,让他们帮自己插秧,自己给他们工钱,也能暂时帮他们一把,他也不必再找人手,一举两得。
这般考量下来,里正点点头,同陶宝道:“老大姐,我家有百亩水田,两个儿子又有事忙不开,这正愁人手呢,不如你家三个哥儿来帮我插秧,我给你们十文钱一天的工钱,包早晚两顿饭,如何?”
陶宝看了眼暗自庆幸不用下田的云兮,笑问道:“如此甚好,不过我家这两个姑娘也是心灵手巧的,能不能也一起上工?价钱您看着给就是,不满意不给也成,给口饭吃就行了。”
云兮还在庆幸呢,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便听见陶宝的话,整张脸顿时一僵,不敢置信的看着陶宝。
陶宝冲她慈爱一笑:“云兮啊,好好干活知道吗?咱们不能白白受人恩惠,好好干知道不?”
说着又不等里正反应,对彤兰四人警告道:
“不许偷奸耍滑,谁要是不好好干,别怪老身这巴掌不客气!”
四人包括云兮,齐齐身子一抖,慌忙起身站成一排,冲里正拱了拱手:
“里正伯伯,但凭吩咐!”
声音整齐而响亮,直把毫不防备的里正吓一跳,不过反应过来后又满意的点点头,听这大嗓门,应该有把子力气,不错,不错!
里正站起来点点头,走回厨房去拿了个面饼,一边吃一边招呼着这新来的五个工人下田去,先教他们认田插秧,明儿个正式上工。
里正走了,心里挺高兴,完全忘记了他原本只要三个工人来的。
里正领着五人离开,屋里顿时安静不少,莫氏看了看桌上光溜溜的盘子,无奈摇头起身去厨房下了两碗细面与陶宝分吃,而后开始同陶宝话家常打听底细。
至于那碗有五根青菜梗的饭,莫氏拿回去放灶上温着,留来晚上有菜再吃。
0446 快要哭了的里正
这边两个老婆子互相套话,那边,去田里进行教学的里正在下午也领着五人回来了。
五人神色都隐含兴奋,显然是觉得还不错。
看他们那样子陶宝就知道明天有好戏看,这插秧看起来是没什么难度,但真正下田了才知道有多辛苦。
不断频繁的重复一个动作,可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
祖孙六人没有住处,莫氏和里正商量着先把大儿子家的两间屋让这祖孙六人住着,等秧插完再走,也算给他们一些缓和时间。
两间房,刚好男女各一间,索性床也够大,现在天还不是太热,挤一挤也能过。
晚饭时,五人总算有了规矩,安安静静把一顿饭吃完,天色也暗了下来,同里正讲好了明日卯时上工后,大家各自回房休息。
晚上睡之前,陶宝还能听见隔壁屋传来诸葛向伟信心满满的保证声,就连诸葛正仪也语含兴奋的回了一句话。
五人带着憧憬慢慢睡去,第二天早上鸡一叫,五人齐齐起身下床开始穿衣洗漱。
等里正起来时见到五人都收拾好了,直满意的点着头,却不知道这五人以前习武也是这个点起来,这是他们起床的生物钟,而不是本身就那么勤快。
陶宝也起来,目送五人带上长条木板与里正一起出门。
乡下插秧先育秧,然后等秧苗长到十厘米高后再分插,等到长到膝盖那么高时,进行第二次分插,这种种法能提高存活率和收获率,在现代许多地方都是这样种植水稻的。
本来挺先进的方法,但这个生产条件看起来落后的位面却已经使用这种方法有四五十年了,从莫氏口中传出,这方法是先皇后那传出来的。
而在老夫人给的资料里却没有多少关于先皇后的信息,陶宝猜,应该是老太太不信任公司才有所隐瞒,甚至连诸葛家众人的生辰资料她也没有,只有个大概年纪。
不过先皇后早已经逝世,再想她也没有什么意义。
目送五个大孙子兴致勃勃的离开后,陶宝一边帮忙收拾院子,一边放出神识关注那五人的动静。
五个人,云兮和里正一人拿一块两米长十五厘米宽的小板子,彤兰和诸葛向伟,诸葛正仪和诸葛志宇,两两一组扛着一根方形木头,约有七八米长。
这两根长木头是用来做滑道的,架在田埂上,然后把木板铺在上头,人就可以站在木板上开始插秧,这样就不会在浅水泥田里踩出一个又一个坑。
在昨天下午五人已经知道这木头和木板的作用,现在一到里正家的田里,力气巨大的诸葛向伟和彤兰各拎起一根木头架在田埂上,间距一米五。
而后又把木板铺上去,简单的基本铺设就弄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里正全程目瞪口呆的看着彤兰一个姑娘拎起木头就放,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这才想起昨天彤兰说自己力气大不是故意吹嘘,而是真的。
架设工作做好,里正继续招呼着五人带上大簸箕去育苗温房里取秧苗。
一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很顺利,但等开始插秧插了半个小时后,诸葛向伟有些不耐了,比他更不耐的是诸葛志宇,已经开始减缓速度在偷懒。
里正和彤兰云兮两个姑娘在一张板上认认真真的忙活着,也没想到才半个小时就有人开始偷懒,一点都没注意到。
云兮本来就洁癖严重,昨天看人家手起手落速度飞快的插秧觉得简单得很,今天轮到自己,闻到一股子田里的味道,一只手得捂鼻子,就只剩下一只手插秧。
秧苗放在脚边,一根一根捻起来插,这般小心翼翼的,秧苗就没插稳,歪东倒西的模样绝对活不了。
里正有点看不下去,皱着眉头道:“云兮丫头,你回家去吧,你这般插秧我还得费事再插一遍,还是歇着去吧。”
云兮一听,张开就想说好,话没出口,瞥见身旁认认真真插着秧的彤兰,心底又有一股不服气较劲起来。
彤兰这傻大个都没停,她这般回去日后岂不是要被彤兰拿来说她?
这般想法生起来,到嘴边的好字收了回去,换成可怜巴巴的表情道:
“里正伯伯您别生气,我这就好好学,只是不太懂,又是第一次,伯伯您多教教我,我肯定很快学会,这就回去。。。。。。祖母她老人家肯定不会饶我的。”
这可怜兮兮的,里正无法,只好再教她一次。
云兮学得倒是快,就是洁癖的原因让她有点难以忍受泥田里的泥沾在手上,插秧的动作怎么看怎么别扭。
见她这样,里正是真的开始有点不耐烦起来,正想喊她回家去,抬头一看,差点没被吓死。
只见诸葛向伟和诸葛志宇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起来,左手捧着一块秧苗,右手拿下一根便往田里扔去,速度极快,还不时发出兴奋的大笑声。
而诸葛正仪站在木板一旁看着,居然不吭声,只是皱眉。
这一幕可真的是要吓死里正了,几十年来都没有人这样插秧的,这么搞,不是在拿他家的苗玩闹嬉戏吗?
这可是他们家的命根子啊!
“嘿!你两个小子快住手!好好的秧苗你们怎么能拿来糟蹋喽!”
里正的呼喊声只是让两个玩得正兴奋的小子顿了一下,而后两人齐齐笑了起来,继续捻起秧苗往田里扔,玩得不亦乐乎。
“哈哈哈,这个好玩,这个好玩,一点一点的插得插到什么时候去啊,还是这样快些。”诸葛向伟乐呵呵的说道,满脸的自豪之色。
一旁与他一起扔秧苗的诸葛志宇勾唇附和道:
“想不到你这小子脑子也有开窍的一天,竟能想出这样的好法子,厉害,六哥我自叹不如啊,哈哈哈!”
“作孽啊,作孽啊!”里正气得脸色涨红,差点晕厥,缓过来后怒气冲冲的踩着木头冲了过来,正想呵斥两人停下,却发现他们扔的秧苗出奇的平整。
“这。。。。。。整齐又平整,根茎入地也刚好合适,这,这。。。。。。”
里正也是有点见识的人,此刻发现与自己想象中乱七八糟的不一样,开始觉得事情有其他转机。
0447 劳作中感悟人生
“物体从高空坠落,自然会带上力,即使是小儿轻轻一抛,从空中到田里的高度中,加上来的力也足够秧苗根茎入地,并且由于根茎底部有泥土包裹,下部分比上部分重,自然而然就会正起来。”
听着诸葛正仪一本正经的讲了许多,里正转头朝他看去,就见他继续一脸正经的道:
“所以,这种抛插方式其实比起往常的蹲插方式更好,效率快,省力,效果并不比蹲插方式差,甚至更好。这就是,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什么书吗?”里正下意识问道。
诸葛正仪摇摇头,抬头看着天空淡笑道:“不是,这是一门学科,关于自然的,只要能弄懂自然,就能读懂这自然的奥秘。”
“风是如何形成的、雨是如何形成的、万事万物之间到底有何联系?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动物为什么要繁衍?山川河流是不是在变化?我们生存的这片大地到底是圆是方?许多许多的疑问都在等待人们的解答。”
“这,这跟咱们现在怎么插秧有关系吗?”里正傻愣愣的问道。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这个正仪小子有点神神叨叨的,鬼上身了不成?
还在思考自然的诸葛正仪被这一问,立刻回过神来,心里为里正的愚昧感到无奈,面上却不得不摆出抱歉的表情道:
“不好意思,一时间想得有点入神了,见谅。”
“没事没事,我看这抛插也不错,咱们试一